有點意思!臺北城南變身「都市樂園」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華網

4月1日至8日,「城南有意思」系列活動在臺北城南舉辦。臺北重慶南路、海南路、泉州街、寧波西街一帶,14個場館與70多個店家展開了以親子為主軸的音樂、戲劇、電影、市集等系列活動,在清明假期獻上了一場春日「文化嘉年華」。

資料圖:臺北歷史古蹟欽差行臺。(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城南本身就是「有意思」的地方,有著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自清代起就是人文薈萃的區域。這裡聚集著臺北南門、欽差行臺等歷史古蹟,還有松林書局、牯嶺街小劇場等多處知名景點,更不乏博物館、美術館等文教場所。如今,城南已成為臺北重要的文化地標。

「城南有意思」活動將人文氣息濃厚的臺北城南變成了「都市樂園」,打造了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的「城南五感新體驗」。漫步在城南街道,人們可以聽歌、讀書、看劇或品嘗小吃,感受歷史特色的延續,深入了解城南的文化風貌。

孩子們在臺北泉州街的活動現場畫畫。

一位手工藝人在教市民編制「草蜢仔」。

有不少活動以親子主題開展,通過實地遊戲、生命教育、手工創意等形式,寓教於樂,讓孩子們體驗樂趣的同時提升能力。玩具「達人」教孩子用草編織蚱蜢,隨手可得的自然素材都充滿巧思和童趣。

「春日曬書市集」在臺北著名的舊書街牯嶺街舉辦,市集中設有二手書報、在地刊物、在地館藏等6大區塊,讓許多大人孩子沉浸書海之中。

也有不少家長帶孩子參加「城南童樂會」,觀看由當地劇團帶來的《武松打虎》和《桐花島的故事》。

目前,「城南有意思」系列活動已告一段落,但喚起了人們對臺北城南的文化記憶。歷史文化場館的串聯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讓人們得以漫步其中,細品文化滋味。(編輯:董一秀 根據新華網、中新網、臺灣「東森新聞雲」、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網站等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文化歷史寓教於樂——臺北城南變身「都市樂園」
    文化歷史寓教於樂——臺北城南變身「都市樂園」 2018-04-07參與互動    文化歷史寓教於樂——臺北城南變身
  • 臺北城南變身「都市遊樂園」 聚焦文化記憶
    臺北城南變身「都市遊樂園」 聚焦文化記憶 2018-04-01 204月1日電 (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2018城南有意思」活動1日正式在臺北開幕,將城南具有人文氣息的景點加以整合,變身「都市遊樂園」,吸引民眾和遊客參與。
  • 「2018城南有意思」活動1日在臺北開幕 將持續至8日
    ­  「2018城南有意思」活動1日正式在臺北開幕,將城南具有人文氣息的景點加以整合,變身「都市遊樂園」,吸引民眾和遊客參與。­  臺北城南,泛指臺北市中正區和大安區南部一帶,從清代已開始發展,文化氣息濃厚。城南聚集著臺北南門、欽差行臺等歷史古蹟,還有松林書局、牯嶺街小劇場等多處知名景點。
  • 杜鵑花季城南有意思 四大散步路線都市遊樂園
    今年臺北的春天,由「2018臺北杜鵑花季」與「城南有意思」兩場活動揭開春之序曲
  • 樂高樂園、國家大熊貓繁育基地敲定,城南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起飛
    來源:北京商報12月10日,在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具體採訪中,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城南地區將依託青龍湖區域山水資源,引入樂高主題樂園、國家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以下簡稱「樂高樂園」、「大熊貓基地」)兩個重大項目,打造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
  • 打造主題樂園,時代天街變身時代樂園
    購物娛樂化時代天街變身時代遊樂園六一節日期間,龍湖重慶時代天街推出了為期三天的(自6月1日持續至6月3日)「放學後,時代見」主題樂園,包括「我是大玩家」、「狂歡大巡遊」、「演員的誕生」3大主題活動,聯動A
  • 樂高樂園、國家大熊貓繁育基地敲定 北京城南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起飛
    12月10日,在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具體採訪中,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城南地區將依託青龍湖區域山水資源,引入樂高主題樂園、國家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以下簡稱「樂高樂園」、「大熊貓基地」)兩個重大項目,打造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這兩個備受關注的城南旅遊項目將構建北京南部地區的旅遊供給新格局。
  • 北京城南行動實施184個項目,樂高主題樂園正在落地房山
    資料圖 樂高主題樂園 新華社圖「目前,城南地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腹地已初見雛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隨著新一輪城南行動實施,樂高主題樂園、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等一批亮點項目正在豐臺、房山、大興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
  • 臺北國際旅展變身樂園吸客!
    ITF臺北國際旅展期間每天都有最「吉祥物大遊行」,集結島內外超夯吉祥物同臺賣萌較勁,在旅展現場營造歡樂的嘉年華氛圍。(圖/臺灣觀光協會)    全臺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2020 ITF臺北國際旅展」將在10月30日至11月2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規模雖較往年縮水,但仍為2020年全球最大的實體旅展。
  • 看臺北城南舊事風華最濃 中正區古蹟歷史復活
    臺北火車站推出「大城中人文歷史街區」,現場展示縮小版的景福門模型,重現臺北城風華。13日起到6月間的周末假日,有知名導覽老師王長利帶領的「臺北城故事團」、鄭勝吉的「城南舊事」、葉倫會的「臺北城開心攝影巡禮」,以及葉森林的「東門城外名人舊居踏查」等,帶民眾深度走訪李國鼎、黎玉璽等故居。   4場次的歷史與人文講座,包括老師蔡蕙頻主講的「捲動世紀?
  • 龍湖·雲谷公園,為城南造一座「曼哈頓綠肺」
    環繞城南城區,一座綠水相融、功能複合的「生態綠肺」,像翡翠項鍊點綴城市之中,「出則田園,入則都市」的生態夢想就此實現。(成都龍湖·雙瓏原著實景圖)17000㎡雲谷公園,自然與樂趣共生為了給城南帶來前所未有的浪漫居住,龍湖·雙瓏原著打造約17000㎡雲谷公園,景觀團隊結合場地文脈,以「穿林」、「遊廊」、「童谷」、
  • 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從城南到城南的「文學冬青樹」
    從城南到城南的「文學冬青樹」——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百年誕辰追思記新華社臺北4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一部《城南舊事》讓她成為兩岸讀者心目中「永遠的英子」;她返回寶島故鄉,在臺北恰巧也住城南,那不大的客廳曾聚起「臺灣半個文壇」。
  • 聚焦江城舊城改造:臺北路或變身新興商業核心
    聚焦江城舊城改造:臺北路或變身新興商業核心 來源:搜房網   發布時間:2014-03-24
  • 青島世嘉都市樂園聖誕季開始
    作為2019年最後一個重大節日,位於青島萬象城的青島世嘉都市樂園也是對本次聖誕季的活動進行充足的準備,從視覺效果到活動內容都得到顧客們的一致認可。聖誕小使者選拔賽為青島世嘉都市樂園聖誕季的首個活動,新穎的聖誕樹點燈儀式讓小使者們驚喜連連,也給現場觀眾留下美好回憶。
  • 臺北:都市建築長出「綠屋頂」
    臺北市對都市水泥建築的屋頂利用,別有一番規劃。從2015年起,臺北市推動「田園城市」計劃,號召市民在屋頂種瓜菜,大樓頂上來耕田。截至2019年底,臺北市開發的「可食用綠屋頂」面積共近20萬平方米,約為27.6個足球場大小,不僅豐富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活,產出數量可觀的有機果蔬,也增加了城市綠化面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可謂一石多鳥。
  • 藝術家改造 臺北捷運站變3D樂園(圖)
    藝術家蘇家賢手工繪圖,把市府站變身成為一個巨大的「3D遊樂園月臺」。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捷運忠孝復興站實時留言互動裝置,21日正式啟動。臺北市府邀請「舉牌小人」設計師李翰規劃,在捷運站放上大屏幕牆,乘客可以預約時間留言播出,給親友一個驚喜。   臺北市府推出「好運臺北」系列活動,在捷運新增知名的「舉牌小人」、「馬來貘」等設計,要讓臺北捷運成為充滿創意之處,21日市長郝龍斌出席記者會,並主持啟動儀式。
  • 「城南中心」即將崛起!
    今年初,浦口城南中心區道路交通專項究 及設計導則競爭性磋商公告發布! 預示著,浦口城南中心區 將從道路交通規劃的源頭開始蛻變!
  • 臺北寶藏巖:都市裡的村莊
    來源:海外網依山而建的臺北寶藏巖村。水泥地、白灰牆、公用廁所,這樣的居所早被都市臺北人嫌棄了,但對於臺北寶藏巖村的居民來說,這樣的變化算是一次升級。這個從上世紀初由藉助廟宇和日本人廢棄倉庫落腳而來的違建村子,現在仍在臺北的熱鬧地段婚喪嫁娶、生兒育女。屋後菜園、房前小院,一牆一樹都可讀出臺北的來時路。(一)寶藏巖村也稱寶村,並不偏遠。從寶村拐個彎,就是臺北現代的博物館、禮客(奧萊)購物、臺灣大學校區、公館商圈,可說是都市裡的村莊。
  • 紫藤花瀑布、迪士尼櫻花季,高雄變身樂園
    高雄大魯閣草衙道變身海底樂園,還有網美必打卡的紫藤花園、迪士尼櫻花季,成為熱門話題地點。草衙道廣場變身海底世界,即日起至6月30日舉辦「海洋藝術季」,在草衙道水驛廣場前新設置的許多關於海洋藝術節主題的裝置藝術,而這些裝置藝術全部都是稻草編織而成。
  • 臺北「白晝之夜」讓城市變身藝術館
    10月6日,人們在臺北街頭觀看一個冉冉升起的氣球。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新華社臺北10月6日電(記者劉歡 左為)超過43處藝術裝置、70場演出活動、500位藝術家……從6日晚6時持續整夜至7日早6時的「白晝之夜」活動,讓臺北變身為美術館、城市舞臺與街頭劇場,預計吸引逾20萬名市民參與。「白晝之夜」是夜間城市藝術節活動,2002年創始於法國巴黎,每年10月第一個周六跨夜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