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2020-07-26 櫻桃小媽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青島女孩佯裝給媽媽按摩,親手用繩子勒死了媽媽,然後冷靜的用行李箱處理了母親的屍體並且關上媽媽的手機,反鎖家門和冰冷的母親相處了兩天一夜。這個女孩僅有15歲。

不禁讓人想起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這兩起案件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的媽媽非常的愛他們。是什麼讓他們對生養自己並精心培養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不得不讓人思考,愛,是否會是一種負擔,以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應該得到重視。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無疑,我們應該注意愛的方式,當被愛的人被壓得喘不過氣,這種愛就是錯的。家長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讓孩子成為最優秀的。但那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家長們要有洞察孩子心理的本領,能從孩子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感受到他們的情緒。

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影響非常大,一個好的教育方式能培養出優秀開朗的孩子,不正確的方式則可能毀了孩子一生。愛本沒錯,錯的是愛錯的方式。那麼到底如何愛孩子才是正確的呢?家長不妨看看這3點。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1. 尊重孩子的興趣

有些家長為了把孩子培養的更全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反而孩子自己喜歡的萬般阻止。這樣孩子一直處於被逼迫的狀態,自己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卻一直做自己討厭的事情。痛苦壓抑,心理扭曲。

試著去尊重孩子的意願,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才能把事情做好。逼迫的即便孩子成績可觀他們也不快樂。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2. 多與孩子談心

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陪孩子,多與孩子談心。孩子很容易有心結想不開,需要家長的疏導。家長要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心事,這就要求平時多關注孩子,多與孩子聊天。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不隨便對孩子發脾氣。說話心平氣和、幽默詼諧,不要拿孩子撒氣。

很多孩子就是因為少了父母的陪伴而出現心理問題。家長一定不要在孩子成長中缺席,彼此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3. 維護和睦的家庭關係

家庭關係也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一旦家庭中出現裂縫,孩子會變得自卑叛逆,可能會把愛轉化為仇恨。愛而不得對孩子的打擊很大,一個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懂得愛人也懂得被愛。

一些夫妻鬧離婚,孩子會比較懂事,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佯裝自己很看得開。其實他們是在壓制自己的悲傷,父母在這時候一定不要反目成仇,即便分開了,也不要傷害你們愛的結晶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父母要為孩子做的很多,除了學會愛孩子,還要解讀他們的心理,給予及時的正確的疏導。

孩子的心智不夠成熟,有時候會誤解很多東西,家長不能及時發現的話孩子會越陷越深。這裡給家長們推薦一套兒童心理學書《兒童行為心理學》《兒童習慣心理學》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書中的案例都是來源於生活的,非常的真實,給出家長解問題的方法,幫助家長解讀孩子的心理,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更有效的教育出獨立自主自律的孩子,也有助於孩子和家長很好的相處。

家長應如何愛孩子?注意這3點,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

現在這本書加入了話題活動。點擊下方【去看看】就能享受團購優惠,感興趣的家長幫孩子搶購一套吧~幫助你們更好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父母婚姻感情對娃影響大,要想孩子懂得愛,家長應避免這3點
    父母婚姻感情對娃影響大,要想孩子懂得愛,家長應避免這3點相信有很多人的愛情觀、婚姻觀都受到自己父母的影響,有的父母恩愛家庭和睦,所以堅定的相信愛,有的家庭充滿爭吵,所以害怕愛情害怕婚姻。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在愛的包圍下長大的孩子都自信樂觀,在爭吵下長大的孩子則敏感憂鬱。
  • 孩子總是愛說謊,家長注意這三點,對孩子影響很大
    孩子總是愛說謊,家長注意這三點,對孩子影響很大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曾經遇到過孩子犯了錯不承認,然後來說謊掩蓋自己錯誤現實的一個情況,這有時候讓家長非常的苦惱,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改善孩子的這個壞毛病,其實很簡單,家長只要注意這三點,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很大。因為大家都很喜歡誠信的人,所以要培養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 家長過於無私,可能會給孩子造成負擔,這3點務必了解一下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父母的愛通常都是是深沉而偉大的,他們無私的默默付出,為孩子提供了世間最溫暖的港灣。這種無私的愛有時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溫暖和安全感的體現,但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負擔。
  • 如何避免變成自我感動的媽媽?媽媽的付出孩子卻反感,3點應注意
    ,並且孩子也不是媽媽眼裡認為的所有的一切都會看在眼裡,但是這也不能全部怪孩子,因為媽媽的愛可能帶有過多的期待,過多的自我犧牲概念地輸出,才會讓孩子覺得這樣的愛太過於窒息。當今社會,大多數的育兒和陪伴主要是媽媽,孩子和媽媽的相處時間也基本上是比較長的,因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看出家庭氛圍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媽媽的付出總是拼盡全力,但是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媽媽的愛和付出,甚至有時候可能完全沒放在心上,這是讓媽媽最為崩潰的。
  • 孩子總是不愛吃飯,家長注意這三點,孩子吃得多,身體倍棒
    孩子總是不愛吃飯,家長注意這三點,孩子吃得多,身體倍棒!記得小時候,總是不愛吃飯,父母也是催著我多吃,吃得多一點身體就是健康一點,相信現在有孩子的家長們也都是在考慮這個問題,每當孩子上了餐桌,總是一副很厭倦的樣子,對食物好像很缺乏興趣,那麼家長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是要如何去解決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三招。
  • 不愛生病的孩子,多半家長做好3點,聰明的家長趕緊學起來
    那麼不愛生病的孩子,多半家長做好3點,聰明的家長趕緊學起來。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一些家長自己在平時可能會有熬夜的習慣,於是對於孩子的作息時間也不怎麼放在心上,孩子想幾點睡就幾點睡,這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十分不利的。
  • 父母過度的愛,其實是孩子的負擔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只注重往背包裡放各種東西,忽略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或能否承受,最後成為孩子的負擔。就像吳昕的父母,他們的付出對於吳昕來說,或許就是一種負擔,因為吳昕覺得,如果自己做不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是對不起父母。
  • 孩子愛笑是好事,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家長注意這三點
    孩子愛笑是好事,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家長注意這三點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所以很多的家長都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運氣不是很差,所以家長們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讓孩子能越來越好,那麼如何讓孩子愛笑,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一個心態呢?家長要注意這三點。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家長做到這三點,讓孩子不再愛哭鬧
    導讀: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家長做到這三點,讓孩子不再愛哭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家長做到這三點,讓孩子不再愛哭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過於關注高中生的成長,容易變成孩子的負擔
    有些家長對自家孩子的成長十分關注,而且特別上心。這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容易變成孩子的負擔。 為何會這麼說?因為家長過度關注,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但過度關注之下,會讓孩子覺得很不自在,特別是臨近高考這段時間裡,家長噓寒問暖過度了,孩子本身可能會覺得,如果高考考不好怎麼辦?
  • 家長教育孩子應:理智施愛 愛而不嬌
    一、要嚴格要求,不能一味遷就有人認為,孩子的什麼要求都滿足,有求必應,就是父母之愛。殊不知,孩子畢竟是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美醜、利害的能力比較差,要求不見得都正確、合理、有益,家長應當分析和判斷。正確、合理、有益的,予以滿足,是愛;不正確、不合理、無益的,不予以滿足,同樣是愛。家長絕不能感情用事,一味遷就有百害而無一益。
  • 國際家庭日:如何增加孩子家庭幸福感,家長應把「愛」變成動詞
    前兩天的新聞中有條是,一名孩子綁架自己,向自己的父親勒索零花錢。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的匪夷所思? 有很多網友說,這孩子就是平時影視劇內容看多了,才學「壞」了。但我們不妨想一想,孩子為什麼稀裡糊塗的就去模仿這樣的行為呢?
  • 如何讓孩子愛數學?特級教師支招:家長做好這五點
    如何讓孩子愛數學? 課長說:不少家長對幫助孩子學數學這件事是崩潰的!唯一能想到靠譜點的辦法就是買來一大堆習題集,讓孩子做、做、做……或者把孩子送進培訓班當個甩手掌柜,以為這樣就能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要讓孩子學好數學,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當孩子愛上數學,什麼也不能阻擋他們去探索數學王國的奧秘。今天,課長請出數學特級教師唐彩斌為家長支幾招:做好下面這五點,孩子一定愛數學。
  • 3-8歲孩子愛哭是好事?家長把握這3點,「愛哭包」也能是小學霸
    其中3-8歲是關鍵期,這個時期養成的好習慣和好性格,大腦會保留住這時期的相關神經元。所以把握好3-8歲的黃金時期至關重要。那麼這個階段如何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幹預和教育呢?孩子經常哭鬧就是其中一個關鍵點。為什麼3-8歲的孩子愛哭呢?
  • 不要讓愛成為孩子的負擔
    很多次都是如此,當我吃飯吃的快了點,她就會來說,「我做飯做兩個小時,你只吃十分鐘,你對得起我嗎?」我只能苦笑,不發表任何意見。不過我倒是沒事,我只是擔心兒子。在這麼一種愛面前會不會承受不住,又或者產生逆反心理,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叛逆」。有時候,我考慮過這個問題,需要回報的是不是真愛?在男女戀愛方面,我毫不猶豫的會說,如果付出需要回報的話,那絕對不是真愛,是的,就是這麼絕對。
  • 孩子愛耍賴(中):家長應如何引導?
    在上篇文章中檸檬分享了「為什麼孩子愛耍賴」可能的幾點原因,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耍賴的情況在所難免。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嘗試和感受各種不同情緒,耍賴也出現在其中,那麼如何教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怎麼更好表達,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及與孩子的互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那麼在孩子耍賴的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
  • 孩子遇到愛打人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2-3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會時刻注意自己是不是被關注,也希望自己時刻都能得到關注,這個時候打人或者搗蛋做壞事就成了他們吸引注意的方式,在小朋友的世界裡,他不會把「打人」和「被罵」聯繫起來,他只是想簡單地得到他想要的關注,於是就出現了打人這種攻擊行為。
  • 學會和孩子溝通,讓孩子不要抗拒家長,要注意這3點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和孩子溝通呢,要少說多問,用這幾種問話式的對話。,有許多孩子排斥和父母溝通,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寧願找朋友聊天也不願意找家長,害怕家長指責嘲笑自己,不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只會打壓孩子的自信還說孩子大驚小怪的經不起磨難。有的家長還嫌棄孩子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為什麼沒有欺負別人,總是教育孩子隱忍少惹事。這是國人的中庸和明哲自保的慣性思維作祟。
  • 孩子為何總愛頂嘴?如何改變愛頂嘴的孩子,實施有效的教育?
    如何改變愛頂嘴的孩子頂嘴當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頂嘴很具挑戰性,不太容易被父母容忍;況且,孩子一旦習慣成自然,也不利於他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長大成人後的人際關係的和睦。所以,對於孩子的頂嘴,家長一不要害怕,二不要動怒生氣,三要引導,四要注意教育方式,減緩消除之道。先要從家長自身做起。1,不要輕易責備批評孩子 常常不講方式,場合的批評孩子,是不少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評十分尖銳,卻不完全正確,傷孩子的自尊心,漸漸引起了孩子內心的埋怨、憤恨,甚至記仇。
  • 怎麼讓一個不愛吃飯的「小飯渣」變成人見人愛的「小吃貨」?
    食物花樣少孩子愛吃啥,就天天給孩子做這個,雞蛋羹每天都是,天天都是麵條稀飯。就連寶寶的小碗都是固定不變。長期不變地吃某一種食物,就算打人,也會抗議!更何況小孩,會使孩子產生厭煩情緒,減少飯量。愛給孩子吃餅乾之類的幹副食品這類食品可口,能減緩飢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