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些孩子怎麼也教不會,成績非常差的現象,這樣下去孩子壓力也很大,家長還是不應該放棄。首先可以嘗試改變輔導方法;再結合孩子的動手能力加強實踐活動;還要調整作息時間安排;另加強科學營養補給。如果還未能改善,還是不能放棄,可以從孩子的愛好入手,培養發展特長,在孩子讀書方面就不要要求太高了,到高考時成為&34;或&34;就行,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特長專業發展。
(一)鋪墊法。
每次孩子在完成作業前,家長要引導或提問孩子與作業相關的知識或習題解答方法,為完成作業做好準備,鋪平道路。寫作上來說叫伏筆或埋伏。
(二)誘導法。
在鋪墊的基礎上,家長通過了解孩子的作業內容的情況,適當用提問或諮詢的形式,向孩子&34;,&34;孩子對完成作業感興趣,引發孩子對解答問題與尋求答案的需要與欲望,最終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或學習任務。
(三)總結法。
孩子在完成當次作業或在學習一段時間裡,家長要注意加強引導孩子進行知識的歸納分析,整理比較系統的,具有實用性的方法,因為自己獲得的經驗不一定是對的、是科學的。如:學習了多位數的加減法後,就要讓孩子整理出加減法運算的法則,並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四)糾錯法。
這其實是發現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已經發現了其中的低級錯誤。比如:寫錯數字或寫錯詞,而故意不告訴孩子,讓其嘗試繼續完成,在完成後再讓孩子去檢驗和查核 以及重述一遍的方法,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找出錯誤原因,從而及時糾錯的方法,達到鞏固記憶的作用,避免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或練習作業而犯錯。
(五)驅動法。
這其實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比較常用到。但家長如能在輔導或指導過程中能有效利用問題動機的驅動,激發孩子根據問題自主探索、主動感悟的情緒,改變孩子的學習狀態,構建自身的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孩子,他們才具有一定的逐個問題先後去完成的好奇心和欲望。
(六)諮詢法。
這其實就是在孩子的總結經驗或方法還不是很牢固、模稜兩可的狀態下,通過與家長互相&34;的形式質疑和解答疑難的過程,讓家長充當&34;、&34;外腦&34;傳遞員&34;養精蓄銳&34;健康完美&3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34;投入&34;藝考生&34;體育生&34;苦難,只要素質好,接受能力強,在學校專業老師的培育與訓練下就能&34;的。當然,如果家庭經濟的情況可以的話,參加對口的專項高額資金的培訓,再進行專項訓練,則可以比較大幅度提高專業科的成績的。
總之,&34;。家長應堅持不懈地嘗試各種途徑,有些孩子的學習&34;時間較晚,就像是&34;一樣,當&34;達到氣球的薄膜的承受力度後,才能&34;鼓起來,要不然還真不容易吹大。那麼孩子的智慧形成也要不斷地吸收各種信息和知識,當達到一定程度後,才能構建大腦細胞間的神經聯絡網,進行各類信息的交換與提取,從而不斷地聰慧起來。不管怎麼說,家長都要盡心盡力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想盡千方百計,與孩子共同尋求一條適合的發展之路。如未成功也能感到心安理得而無憾了。
我是@暖陽鴿說教,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與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