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手能力太差?可能有3個原因,4個方法引導孩子積極動手

2020-10-23 老張育兒記

前言

都說孩子從小的動手能力,決定了他們將來的學習能力如何,所以家長特別希望自家孩子是動手能力超強的人,這樣將來在學習方面就絲毫不用擔心。其實所謂動手能力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自主動手外,還有就是執行力。若是此時不培養動手能力,那麼日後想要培養估計難度頗大。

很多家長表示自家孩子的動手能力堪稱「零級」,絲毫沒有想要動手的欲望,所有的事情都希望依賴父母或者其他家人完成。此刻想要孩子自主動手去完成某事,估計有些困難,所以家長當下的首要任務,就是先找到孩子不喜歡動手做事的原因。

導致孩子不願動手的原因

1、家長不捨得

其實孩子生來都具備動手的能力,就像他們嬰孩時期的撕紙行為一樣,而且動手能力的好壞,都是在不斷的訓練中積累出來的經驗。但是偏偏有一些家長,他們總是擔心孩子太小,或者是做事不夠完美老練,於是直接剝奪了孩子做事的機會。正是因為家長的不捨得和不放心,才導致孩子動手能力欠缺。

2、沒有機會施展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限制深入到方方面面,包括家庭擺設亦是如此。好像孩子進了家門之後就沒有了「自由」,父母不希望他們隨意的亂碰,包括玩具也不能隨意擺放。正是因為父母定製的生活規矩,所以孩子生活中幾乎沒有需要動手解決的事情,自然到了最後就不需要他們再動手了。

3、動手材料太少

雖說現在孩子的玩具要精美很多,但是可供他們動手的材料還是太小。除了積木和樂高之外,好像大多數玩具都是一體的,一旦拆卸的話,就意味著這件玩具「下崗」了。而且父母的重心可能都放在學習上,所以對孩子動手方面的要求也沒有那麼嚴苛。

如何調動孩子積極的動手

1、給孩子動手的環境

想要培養孩子在動手方面的能力,那麼家長的配合和協助自然不能少,家長務必要給孩子創造適合動手的環境。平時要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因為戶外動手的機會要多一些。陪伴孩子一起堆積木,或者是玩雕塑類的活動,這些都是可以加強動手能力的好項目。

其實多參加戶外活動對孩子的發展特別好,因為戶外會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這樣還能側面為孩子創造更好的交友條件。即使家長沒有陪孩子一起動手,他們也可以邀請小朋友一起完成動手項目。

2、放手讓孩子嘗試

既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那麼家長何不放手呢,因為不管看多少遍,只要沒有動手嘗試,孩子最終都是學不會的,所以說動手做一遍的效果要遠大於觀看百遍。多給孩子鼓勵,讓他獨自去嘗試,哪怕做錯也沒有關係。不管多小的孩子,其實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完全可以放心大膽讓他們動手。

父母這個時候不要強行把自己的要求加在孩子身上,因為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孩子需要獨立的創作,家長要做到少說話多觀看就行。

3、不要輕易去打擾孩子

超強的動手能力,一定是孩子經過無數次的練習才學會的,因此家長別總是想著「好心」打擾。因為專心做事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和思想是同時運轉的,而且還需要雙手不斷的配合,這個時候家長若是打擾,就會影響孩子的思路,甚至會讓他們忘了自己的想法。

不管孩子做的事情是否合理,只要沒有觸及原則問題,家長都可以耐下心來觀察。動手的同時,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絕佳時機,這時要杜絕一起的外界幹擾。

4、捨得「用」孩子

生活中要懂得去「指揮」孩子,尤其是在媽媽做家務的時候,這時完全可以請求孩子幫忙,希望他也能加入到做家務的事情中。當然對於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還是很樂意去做的,其實小孩也很享受做事的過程,尤其是被信賴的媽媽「指揮」。

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收拾玩具及衣服,之後再慢慢增加做事的難度。當然不管孩子做有多差,家長都不要當面去批評,更不要當面就替孩子整理。

總結

教育路上要捨得指揮孩子,因為動手能力好的小孩,他們都是特別勤快的。要讓孩子養成自己事自己做的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培養他們動手。

關注「老張育兒記」,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評論、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教你4個方法,讓孩子心靈又手巧
    老師知道嘉嘉的動手能力一直很差,現在也找到了原因,原來都是家長的錯呀。   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孩子,他們的動手能力應該都不相上下,可是現實中為什麼卻有那麼大的差距呢?就像故事中老師想的一樣,孩子動手能力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的錯。那麼家長到底做錯什麼了,讓孩子的小手那麼不聽使喚呢?
  • 孩子動手能力差?這4步是關鍵
    孩子已經快4歲了,但是動手能力比較差,扣扣子要半天,穿鞋子也慢吞吞,很多時候我怕上學遲到,都直接幫她穿好。但不在家的時候,孩子這樣笨手笨腳要怎麼幫她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甚至直接代勞,都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破壞和體驗機會的剝奪。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現在的動手能力決定以後的學習能力
    相信每位做父母的,不僅希望自己的孩子夠健康可愛,同時也希望他們聰明伶俐動手能力強的,那麼想要讓孩子有高智商並且有很強的執行力,必須要對孩子進行培養和鍛鍊,而且要從小就開始,如果長大了再培養,就很難改正,所以加強孩子自己動手能力就是關鍵。
  • 如何在廚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在廚房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
    如何在廚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在廚房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大家對孩子的的手工也就是動手能力很關心,那麼怎麼去鍛鍊呢,其實在家就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春恬花花託育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的方法和小遊戲吧。要說家裡哪一個房間最適合鍛鍊孩子的能力,我首推廚房,這裡有五穀雜糧,有勺筷夾盤還五味俱全,廚房真的是家裡鍛鍊孩子能力的「聖地」。
  • 孩子沉迷遊戲?心理學家:動手能力差,「學霸」從不眼高手低
    另一位閨蜜問:「那些作業孩子不會自己做嗎?」  天宇媽媽嘆氣:「現在的孩子手太笨,塗個膠水都能塗在桌子上。而且他還急著去上英文課,我就趕緊地弄完交差。」  那位閨蜜安慰她:「就是學習要緊,這些都是玩。」  聽完他們的對話,我趕緊提醒:「可別小看了孩子動手的機會。
  •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針對孩子動手能力差,家長要改變觀念,除了注重對孩子心智的訓練,同樣也要重視對孩子實踐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孩子「手、腦」發展嚴重失衡的狀態。那麼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以發展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鍛鍊孩子的手動作精細靈活為目的。
  • 孩子動手能力差?父母別急,掌握這幾點方法
    ,他們的大腦也是在實驗過程當中逐步逐步的得到開發,所以現在才會設立很多的課程,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自己去學習,這樣的課程其實是對孩子的大腦有幫助的,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多多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開發自己的大腦,讓自己的智力越來越好,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別聰明,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旅途當中比別人更差,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動手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的大腦發育得更快。
  • 怎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眾所周知,人生面臨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中,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很強的動手能力,一樣能夠出人頭地,取得成功。像高盼這樣的女孩,既有學歷,又有能力,一定會在以後的人生中特別的出彩。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培養自己孩子的動手能力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1、讓孩子知道自己什麼事情可以做。
  •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父母太「勤快」,會培養出「懶惰」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於每個父母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一個質樸而遠大的目標,其中最要緊的無過於孩子的學習成績。然而,若是當你的孩子把許多的精力放在其它的事情上,那作為家長又應該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 孩子總是打壞東西,動手能力差?可以這樣做
    現代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開始越來越全面,只要求好好學習爭取高分是遠遠不夠的,其他方面的素質也需要培養,尤其是孩子的動手能力,明智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更重視孩子的能力發展。據調查顯示:60%的大學生進入社會都有一段盲目期,30%的動手實踐能力很差,我們在照本宣科的學知識的同時往往忘了動手實踐的重要性!
  • 這3個遊戲在家就能玩,從興趣出發,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很簡單
    家裡有寶寶的父母會發現,動手製作的遊戲對寶寶有特別的吸引力。我家寶寶也是這樣。平時會給寶寶買很多玩具,音樂跳跳熊、娃娃等等玩具。但是寶寶都只是新鮮一會都不到半個小時就再也不碰了,無奈只好再買其他新玩具。
  • 孩子事事找媽媽,怎麼鍛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這三個方法很有用
    因為家長幫著孩子包攬一切,也沒有想過要去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孩子上小學了都不會自己穿鞋子,不會自己綁鞋帶。2、 很依賴媽媽,獨立性差什麼事情都依靠媽媽來解決,容易導致孩子變得執拗,自理的能力差。
  • 想要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辦法原來這麼簡單
    最近流行一股風:動手能力強的娃,動腦才不會差!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動手能力強,什麼實驗盒子、STEAM課程,樂高課、等等都報的滿滿的,以為通過這種「訓練」,就可以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去老一輩能自己做桌椅、縫玩具、做各種手藝活,而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動手能力越來越差了?花錢報班動手能力就一定能上去嗎?
  • 孩子事事找媽媽,怎麼鍛鍊孩子獨立能力?試試三個方法很有用
    小劉頭疼道:」這孩子動手能力很弱,什麼事情都要找媽媽,我也真是頭疼死了。又宅動手能力又差」  我說:  「你應該鍛鍊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啊,不能讓孩子什麼都依賴媽媽,這對他以後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聽了我們的話,小劉也意識到兒子這樣並不是一件好事,是得要好好的教育孩子要獨立自主了。
  • 孩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你真的知道嗎?
    原因不是他違反了學校規定,更不是他做了什麼違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情,而是因為他不會生活!雖然已經20歲了,但是他一點動手能力都沒有,至今連冷熱該穿什麼衣服都不太清楚。他的母親包辦了他生活中的一切,甚至在讀高中的時候,為了讓魏永康能專心讀書,還親自餵他。然後大學四年,都是母親在陪讀,包辦他生活中的所有事情。禍根,其實在一開始就掩埋了。
  • 孩子動手能力差,機智的家長會用這幾種方式改善,孩子或會更聰明
    現在普遍來說,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年輕人思想開放後,並不想要太多的孩子,多子多福的觀念被優生優育取代,獨生子女增多,孩子倍受重視和寵愛。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孩子太受寵,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就變弱了。而小寶也並不樂觀,什麼都不能自己動手做,一動手就要出意外,繫鞋帶都不行。兩個孩子的教育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為什麼動手能力都那麼差呢?
  • 這樣做,孩子的動手能力不會差
    羊羊老師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手是人重要的感覺器官,讓孩子多動手是促進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手的活動,可促進孩子記憶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等。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 每天陪孩子玩這3個小遊戲,孩子耐心專注力強,動手能力好
    孩子三歲讀幼兒園,這是父母家庭教育的轉折點。在此之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主要以傳授知識和養成習慣為主,比如教孩子耳熟能詳的兒歌,比如教孩子飯前洗手的習慣等等。在孩子讀幼兒園之後,這些內容由父母轉交到老師手上,除卻睡覺,孩子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由老師完成學校教育。
  • 每天陪孩子玩這3個小遊戲,孩子耐心專注力強,動手能力好
    其實很簡單,了解孩子在學校裡邊發生的事情並幫他們解決群體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此外,這個階段最主要的家庭教育應該是父母對孩子獨立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今天JoJo媽跟大家分享3個好玩有趣的小遊戲,父母在跟孩子遊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提升了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
  • 4個原因致孩子不合群,6個方法讓孩子變得積極陽光
    解決孩子不合群問題,主要方法有6個,一是放棄對孩子過度保護的行為,二是多正面強調孩子的交際行為,三是建立正常、親密的親子關係,四是為孩子創造更多與外界接觸和交流的機會,五是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六是不要隨便貼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