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手能力差?父母別急,掌握這幾點方法

2020-08-21 英子育兒日記

一個動手能力好的孩子,他會比別的孩子更加聰明,因為他在動手的過程當中其他的身體條件也跟著一起發育,所以我們要給自己的孩子培養他的動手能力。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第一,可以培養孩子的大腦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培養孩子大腦的發育,孩子在動手的過程當中,他會自然而然的去思考很多事情,這個時候他的大腦非常的活躍,大腦越活躍也就證明著大腦細胞的開發越快,我們也知道很多科學家都是通過自己動手去實驗之後才成為科學家的,他們的大腦也是在實驗過程當中逐步逐步的得到開發,所以現在才會設立很多的課程,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自己去學習,這樣的課程其實是對孩子的大腦有幫助的,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多多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開發自己的大腦,讓自己的智力越來越好,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別聰明,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旅途當中比別人更差,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動手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的大腦發育得更快。

第二,可以培養孩子身體協調性

孩子在動手的過程當中,不僅僅是只動手,他還會配合自己身體的腳步,身體,眼睛,耳朵,嘴巴等等各方面,這樣的配合會讓孩子的身體協調性越來越好,我們也知道孩子身體協調性好,他在成長發育過程當中也會比較快,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長得高,長得高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經常去動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還會去學習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強的東西,比如說舞蹈,比如說籃球,這樣其實可以培養他們身體協調性,而且也可以培養他們自身的平衡力,對他們以後的幫助也非常大,身體協調能力好的孩子,你會發現在生活當中他們學任何的東西都比其他人要快很多,也要辯解很多,他們會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其實對他們來說這些方式,會讓他們在人生當中走的路短很多,所以說讓孩子去學習這個動手能力是有幫助的而不是有傷害。

第三,可以讓孩子身體發育的更加好

孩子動手過程當中就會消耗自己的體能,體能的消耗,它也需要進補大量的食材,才可以去提供這樣的體能消耗,那在進補食材的過程當中,它會吸收大量的營養,所以孩子的發育也比較快,孩子動手的過程當中還動腦腦力和體力一起消耗,替他們會比平時攝取的熱能量更加多,對他們的身體發育也會更加的快,而且更加的壯實,所以對他們本身身體的發展是有好處的,讓他們更多的得到好的發展,也讓他們身體越來越健康,孩子越來越健康,作為父母你才會越來越高興,所以不要禁顧孩子的動手能力,不要覺得孩子動這樣動那樣會傷到自己,其實這個時候反而孩子更加有意識的去保護自己,所以說在坪石過程當中,儘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情。

要怎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第一,做能做的小事

三歲左右就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5歲左右就讓孩子自己學會穿衣,這樣的動手能力是在平時的細節當中去培養的,我們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只要對他的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就讓他自己去完成,哪怕慢一些也沒關係,去做這些方式的時候他們還會去思考,說在穿衣服的過程當中,怎樣穿才是最快的,他們會在這樣的琢磨當中越來越成長,所以說我們最開始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去做一些小事,不要把所有的事都大包大攬的包在自己身上,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處,適當的給孩子一些學習的空間,他們會成長的更好。

第二,合理的訓練

當然所有的事情孩子不是看看就會的,他們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就要給他提供一個非常合理的訓練,這樣的訓練不會傷到孩子的肌肉,也讓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現在就有一些樂高的課程,這些課程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給孩子去報一些這樣的班級,當然去報這些班級的時候,一定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迫,讓孩子覺得你讓他去學這些東西是為了成就,我沒有這樣的條件,平時在家中的時候可以陪著孩子去學習一些舞蹈,其實在學習舞蹈的過程當中,不僅僅是孩子得到了一個訓練,你也在這個過程當中收穫了一份快樂,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合理的訓練,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第三,發掘孩子的特長

讓孩子去做動手能力訓練的過程當中,去發掘孩子的特長,從孩子獨特的特長去引導孩子,孩子不僅僅是通過體力去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也通過腦力去節省自己動手能力的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培養了他大腦的發育,也讓他更加意識到動手可以,但是必須每一件事情都做到點子上,孩子學習這些知識,在將來的過程當中,他會覺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是有意義的,不會去做一些浪費時間的事,那麼孩子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同時合理的管理了自己的時間,不會讓你去擔心孩子,不能獨立的成長,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去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也是希望孩子能到更好的成長,所以說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好處多多。

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不會做,你什麼事情都不給他做,他怎麼會做?他是需要你一步一步的去教出來的,而不是他長到18歲的時候,所有的事情他都會了,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去培養他的各方面的能力,不能任由他自己發展,他不是一棵樹可以直接長成,他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動手能力差?這4步是關鍵
    孩子已經快4歲了,但是動手能力比較差,扣扣子要半天,穿鞋子也慢吞吞,很多時候我怕上學遲到,都直接幫她穿好。但不在家的時候,孩子這樣笨手笨腳要怎麼幫她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甚至直接代勞,都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破壞和體驗機會的剝奪。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現在的動手能力決定以後的學習能力
    相信每位做父母的,不僅希望自己的孩子夠健康可愛,同時也希望他們聰明伶俐動手能力強的,那麼想要讓孩子有高智商並且有很強的執行力,必須要對孩子進行培養和鍛鍊,而且要從小就開始,如果長大了再培養,就很難改正,所以加強孩子自己動手能力就是關鍵。
  •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要掌握這幾點,擁有獨立自主能力很重要
    但有的孩子就不一樣了,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穿衣吃飯整理自己的小書包都是由寶寶自己來完成,到了幼兒園適應能力也非常好,也很容易接受集體的氛圍。這就充分體現了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對孩子自理能力的不同影響,父母不要去抱怨孩子什麼都不會,更不要說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面對自理能力比較差的孩子,追究其原因還是父母管的太多,讓孩子失去了獨立做事的能力和機會。
  •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針對孩子動手能力差,家長要改變觀念,除了注重對孩子心智的訓練,同樣也要重視對孩子實踐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孩子「手、腦」發展嚴重失衡的狀態。那麼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做玩具:家長可為孩子準備一些玩具的半成品,或平時應注意搜集一些可供孩子遊戲用的玩具材料,如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塑料瓶、飲料瓶、藥盒、鞋盒、食品盒等,然後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製作遊戲,做的過程中孩子要用手,要動腦,這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遊戲方法。
  • 孩子動手能力太差?可能有3個原因,4個方法引導孩子積極動手
    前言都說孩子從小的動手能力,決定了他們將來的學習能力如何,所以家長特別希望自家孩子是動手能力超強的人,這樣將來在學習方面就絲毫不用擔心。其實所謂動手能力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自主動手外,還有就是執行力。若是此時不培養動手能力,那麼日後想要培養估計難度頗大。
  • 孩子計算能力差,怎麼辦?掌握這些方法,計算難關輕鬆突破!
    別急,對於學習問題,曉曉老師從不在怕的~對於佔據數學重要性排行榜C位的計算能力,它的解決對策我們早有準備,今天就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們啦~大部分計算差的孩子是因為沒有數學思維沒有理解原理如果孩子對於計算原理和解題方法類似的不同題目,對了一題錯了一題,無法舉一反三,極有可能是孩子沒有掌握計算的原理。先拿道小題目考考大家:104×25=?一般的孩子會怎麼算?按照老師教的豎式計算法則算是吧?聰明的孩子怎麼算呢?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教你4個方法,讓孩子心靈又手巧
    老師知道嘉嘉的動手能力一直很差,現在也找到了原因,原來都是家長的錯呀。   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孩子,他們的動手能力應該都不相上下,可是現實中為什麼卻有那麼大的差距呢?就像故事中老師想的一樣,孩子動手能力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的錯。那麼家長到底做錯什麼了,讓孩子的小手那麼不聽使喚呢?
  • 孩子語言能力差怎麼辦?掌握這三個方法,孩子開口不再是問題
    這應該是孩子語言能力好壞的兩個極端表現,孩子語言能力差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孩子的語言能力太差,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無法在他人面前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敗感,甚至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從而影響到孩子對自己正確的評價,形成自卑的性格
  •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父母太「勤快」,會培養出「懶惰」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於每個父母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一個質樸而遠大的目標,其中最要緊的無過於孩子的學習成績。然而,若是當你的孩子把許多的精力放在其它的事情上,那作為家長又應該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 孩子自理能力差?很可能是家長忽略這一能力的培養,別錯怪孩子!
    所以父母不要總是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他們不能獨立的背後還有可能是自身的生理原因!孩子自理能力差,很可能是家長忽略這一能力的培養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精細運動能力,精細能力就是指的個體人類在利用小手指或者手指肌肉群等進行的運動。精細能力好的孩子,在注意力、感知覺上等多方面配合心理活動都很靈活,能夠又快又好的完成特定的任務。
  • 怎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眾所周知,人生面臨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中,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很強的動手能力,一樣能夠出人頭地,取得成功。像高盼這樣的女孩,既有學歷,又有能力,一定會在以後的人生中特別的出彩。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培養自己孩子的動手能力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1、讓孩子知道自己什麼事情可以做。
  • 錯過了孩子學英語的敏感期?父母別急,用對方法還來得及
    語言敏感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高峰期,從牙牙學語到流利表達,如果父母能夠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啟發,就能高效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孩子雖然快過了學習語言的黃金階段,但是依然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不要因為孩子的年齡問題就想讓她學得更快更多,作為零基礎的孩子來說,啟蒙依然要從興趣、環境和堅持這三點出發。
  • 孩子表達能力差是什麼原因 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與所受教育和生育環境因素有關,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咱們來了解一下。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
  • 9歲男孩因蒸饅頭火了:優秀的孩子動手能力都不差
    不過,雖然這件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大數據表明和生活實例表明,往往愛動手的孩子,不僅會更加懂事,也會更好更快速的適應社會環境。喜歡做家務的孩子,不僅動手能力更強,也會更加懂事。不過,雖然這件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大數據表明和生活實例表明,往往愛動手的孩子,不僅會更加懂事,也會更好更快速的適應社會環境。
  • 輔導作業分分鐘讓人抓狂,家長別急著抱怨,多半是視知覺能力太差
    如果孩子一直出現這種情況,別急著抱怨孩子,有可能是孩子視知覺能力不足的表現。視知覺能力,是指將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視力。這是很多孩子(尤其是3-10歲孩子)學習中的「攔路虎」。這項能力跟不上,孩子學習吃力,家長輔導作業更吃力。
  • 孩子對父母依賴性強,耐挫能力差,沒有自立性?試試「挫折教育」
    而這些教育是長期性的,只有在培養孩子這漫長的歲月中讓孩子掌握正確的技能,孩子長大後才能獨立自主去面對生活,教育得好,當孩子出社會以後更懂得如何孝敬父母,而不是孩子長大成人出社會以後,反而讓父母更加操心了。
  • 孩子在商場裡又哭又鬧,父母別急著妥協,4個原則幫你解決問題
    在孩子哭泣時,不論怎樣安慰和講道理都無濟於事,家長如果用暴力的行為想要阻止孩子哭泣甚至會導致孩子哭鬧的程度變得更兇。1、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過於直接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還比較差,很難將情緒控制和壓制住,往往都是在感受到情緒的第一時間直接的表達出來,哭鬧就是孩子表達方式的第一人選。
  • 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父母應該怎麼辦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孩子,關於孩子的話題總是說不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擔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孩子剛開始學習說話時,靠模仿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為主。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說話,讓孩子熟悉語言,並主動學說話,孩子對語言有一定的熟悉感後,會為以後的語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 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差?答案與你想的不同,父母別急著貼標籤
    這就是刻板印象。而家長們知道一些孩子因為內向而變得極端,學習成績不好,就認為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這是不對的。刻板印象讓家長覺得內向不好,外向才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因為在成長的過程裡,父母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孩子三觀的形成以及自我價值觀、認同感的形成。
  • 父母掌握這3招,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寶寶將來更優秀
    父母掌握這3招,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寶寶將來更優秀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因為家長總喜歡照顧孩子,事事為孩子著想,處處替孩子代勞,等到孩子上學之後就會出現照顧不好自己、容易和其他同學起衝突等現象,這明顯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無法讓孩子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寬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