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教你4個方法,讓孩子心靈又手巧

2020-12-16 騰訊網

  文|皮球兒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堂課是老師教孩子們做手工,在卡紙上粘上剪下來的蝴蝶、小草、太陽,再在卡紙上畫出一條河流,河流裡粘上一艘小船。孩子們都興致勃勃地在畫呀、剪呀、粘呀,小手忙得不亦樂乎。可是嘉嘉卻有點手忙腳亂,不知道應該先動手做哪個,一會兒想畫蝴蝶,畫不好;又畫小草,畫好就要剪了,可是小手怎麼也拿不好剪刀,小草剪斷了;又畫太陽,又剪破了。嘉嘉有點沮喪地看其他小朋友,他放棄了。

  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做,他怯怯地說「老師,我做不好,我畫不好,剪不好。」老師看著嘉嘉桌子上弄得一團糟,蹲下身子,手把手地教嘉嘉怎麼拿筆,怎麼拿剪刀,怎麼裁剪。老師又問「嘉嘉,你在家不畫畫嗎?沒用過小剪刀嗎?」「媽媽嫌我搞得好亂,不給我畫,我家沒有剪刀。」嘉嘉小聲地說。老師知道嘉嘉的動手能力一直很差,現在也找到了原因,原來都是家長的錯呀。

  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孩子,他們的動手能力應該都不相上下,可是現實中為什麼卻有那麼大的差距呢?就像故事中老師想的一樣,孩子動手能力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長的錯。那麼家長到底做錯什麼了,讓孩子的小手那麼不聽使喚呢?

  一、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差的原因:

  1.家長事事包辦,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家長太溺愛孩子,捨不得孩子動手,怕碰著磕著。吃飯、穿衣、穿鞋、洗臉、刷牙等等這些事全由家長包辦了,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權力和機會。

  2.嫌孩子做不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好不容易把臉洗好,媽媽一看弄得滿地都是水,衣服也溼了大半,就不耐煩地說「你看你,洗個臉都不行,小笨蛋呀。」孩子收拾玩具,可放得不整齊,媽媽看見又大聲地說「你走吧,放得還是亂七八糟,還得我重新放,真是什麼事都做不好。」孩子聽了心裡難受,感覺自己真的是沒能力做好事,以後做事就會縮手縮腳,做什麼都沒有積極性了。

  3.沒提供一個好環境,捆住了孩子的手腳

  家長特別有條理和愛乾淨,家裡布置的一塵不染,櫥櫃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沙發、茶几上沒一件多餘的東西。孩子這裡不能動,那裡也不能碰,不準在爸爸的書桌上畫畫,更不能在媽媽的梳妝檯上玩小車,不準在客廳玩玩具。孩子的小書桌上一覽無餘,畫畫塗到桌上媽媽就會罵,看小人書堆得亂七八糟,爸爸就趕快收拾放到櫥裡。這樣完美的環境害得孩子不敢動手。

  4.沒有必要的材料,巧「寶」難為無米之炊

  家長覺得三四歲的小孩子看看電視和繪本就行了,剪刀太危險;橡皮泥太髒;買畫筆孩子也畫不好,還到處在家塗鴉;成套的手工玩具太貴,孩子拆了又不會裝,就成一堆垃圾...... 這時孩子的學習和模仿能力都很強,有很強烈的動手欲望,可是當他腦子裡形成一個印象,想動手展示出來時,看看家裡卻什麼都沒有,沒有必要的材料,巧「寶」難為無米之炊呀。

  孩子動手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由不會到會,再到熟練的過程。可是有的家長不讓孩子動手、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創造必要的環境、沒有必要的材料等等各種原因,束縛了孩子的手腳,更束縛了孩子的心靈。

  二、動手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1.有益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人人都知道手腦協調的重要作用,而多動手就是鍛鍊手眼腦協調的最好方法,多動手可以促進左右腦智力發育。三四歲的孩子正值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他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都很強,會讓孩子更聰明。

  2.促進孩子的肢體動作技能

  孩子做事喜歡自己動手,他的肢體動作就會越來越靈活,動手技能就會越來越高,這是必然的,熟能生巧,勤能補拙。

  3.讓孩子開朗和自信

  勤於動手的孩子,會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並由此增強幸福感,性格會越來越開朗,內心也充滿自信。

  4.讓孩子更愛學習

  具備動手能力會讓孩子更喜歡觀察和提問,並且會自己動腦想出方法,再動手解決問題。這樣會讓孩子愛上探索,愛上創造,愛上學習。

  孩子在動手時,他的思維就在不停地運轉、思考,小手更精確地去完成各種動作,會促進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聰明、能力強,那就要讓孩子動起小手來。

  三、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式方法

  1.多做些小遊戲

  家長要陪孩子多做一些小遊戲,遊戲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過做遊戲來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並且會讓孩子願意自己動手。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拼圖,一起捏橡皮泥,一起塗鴉,只要家長用心,會找到很多孩子喜歡的小遊戲,輪流地玩,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然會越來越棒。

  2.多做手工製作

  有的孩子幾個月時就特別喜歡撕紙,這是孩子動手能力開始發展的表現,這也是孩子最早的手工製作了,家長千萬不要制止,讓孩子盡情地撕。稍大點的孩子就會有自己的創作想法,而手工製作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將腦海裡的想法,通過自己動手一點一點來完成,這樣會快速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3.適當地做些家務

  動手能力應該是多方面的,要求孩子適當地做些家務活,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生活方面的動手能力。比如洗小毛巾、收拾玩具、整理書桌,或是幫媽媽洗碗、摘菜等等。可不能讓孩子做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

  4.加強身體鍛鍊

  家長可以陪孩子做些簡單的體育鍛鍊,這樣能夠提高孩子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做事動起手來自然會輕鬆許多。比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踢皮球、跑步、放風箏等等,能讓孩子全身動起來、跑起來,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鍛鍊。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自然也有益於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的動手能力是需要長期培養的,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通過多種方法不斷地促進孩子動手能力的發展。

  四、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應注意的問題:

  1.不要替孩子代勞,讓孩子自己來

  家長有時看孩子總是什麼事都做不好,或是孩子本身也沒有耐心,做什麼都是半途而廢,於是家長就把孩子擠一邊去,要替孩子做。比如孩子在拼一個玩具車,可是有一個輪子怎麼也裝不好,家長看著孩子笨手笨腳的樣子,就著急地說「走開,我來裝。」幫了這次,孩子下次可能還不會,所以要讓孩子自己來。

  2.不要寄望於未來,讓孩子從小做起

  有的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沒必要這麼急就讓他做這做那,長大自然就會了。可是會做和做得好是兩個概念。家長不要寄望於未來,要讓孩子從小做起,動手能力才會越來越高,長大後做事才會越來越好。

  3.不要一再催促,讓孩子慢慢來

  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可能很慢,畢竟他的反應能力不強,還是在慢慢的積累和學習過程中,家長如果這時在旁邊一再地催促,孩子只會更加不知所措、手忙腳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讓孩子慢慢來。

  4.不要打擊孩子,讓孩子有信心

  孩子做不好是太過正常的現象了,每個人做事都是從不會做到會做,再到做得更好。所以家長要有包容心,允許孩子做不好,不要打擊孩子。比如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疊好了一隻小船,可能有個步驟不對,這隻小船是殘缺的,這是家長來句「就這也是船,教了那麼多次還不會,你真夠笨的呀,疊不好就別浪費紙了。」孩子的滿腔熱情頓時化為烏有了,自信心也被踐踏。

  5.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愛上動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就要培養孩子的興趣,通過

  孩子愛好的興趣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

  能否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怎麼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支持。不要當看到別的孩子熟練地疊出一個千紙鶴,看看自家連筆都拿不好的娃就感到失落,甚至怪罪於娃。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動手能力差,都是家長的錯。所以各位家長趕快行動起來吧,為孩子做好榜樣、創造條件、鼓勵加油,想信孩子會有驚人的變化。

  你家孩子動手能力強嗎?您是怎麼引導孩子提高動手能力的呢?歡迎留言分享參與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皮球兒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KIDDYCOLOR 3D列印筆 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手巧心靈
    >KIDDYCOLOR 3D列印筆 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手巧心靈2020-05-26 15:48: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我兒子已經在家裡「宅」了4個多月了,幼兒園開學還遙遙無期,看樣子寒假暑假要連放了(哭)。
  • 孩子動手能力差?這4步是關鍵
    孩子已經快4歲了,但是動手能力比較差,扣扣子要半天,穿鞋子也慢吞吞,很多時候我怕上學遲到,都直接幫她穿好。但不在家的時候,孩子這樣笨手笨腳要怎麼幫她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甚至直接代勞,都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破壞和體驗機會的剝奪。
  • 孩子總是打壞東西,動手能力差?可以這樣做
    現代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開始越來越全面,只要求好好學習爭取高分是遠遠不夠的,其他方面的素質也需要培養,尤其是孩子的動手能力,明智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更重視孩子的能力發展。據調查顯示:60%的大學生進入社會都有一段盲目期,30%的動手實踐能力很差,我們在照本宣科的學知識的同時往往忘了動手實踐的重要性!
  • 孩子手巧則心靈。廢物利用,家長不用花錢買玩具了
    兒童的智力發展,能力的提高,是通過動手操作物體、材料得以實現的。「手巧就會心靈」。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可把各種廢舊物品收集起來,採用各種方法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孩子的發展,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孩子在嘗試蓋蓋子、旋轉蓋子的過程中,既能發展手的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還可獲得大小、鬆緊等概念。
  • 孩子沉迷遊戲?心理學家:動手能力差,「學霸」從不眼高手低
    我都快成手藝人了!」  另一位閨蜜問:「那些作業孩子不會自己做嗎?」  天宇媽媽嘆氣:「現在的孩子手太笨,塗個膠水都能塗在桌子上。而且他還急著去上英文課,我就趕緊地弄完交差。」  那位閨蜜安慰她:「就是學習要緊,這些都是玩。」  聽完他們的對話,我趕緊提醒:「可別小看了孩子動手的機會。」
  • 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現在的動手能力決定以後的學習能力
    相信每位做父母的,不僅希望自己的孩子夠健康可愛,同時也希望他們聰明伶俐動手能力強的,那麼想要讓孩子有高智商並且有很強的執行力,必須要對孩子進行培養和鍛鍊,而且要從小就開始,如果長大了再培養,就很難改正,所以加強孩子自己動手能力就是關鍵。
  • 孩子動手能力太差?可能有3個原因,4個方法引導孩子積極動手
    前言都說孩子從小的動手能力,決定了他們將來的學習能力如何,所以家長特別希望自家孩子是動手能力超強的人,這樣將來在學習方面就絲毫不用擔心。其實所謂動手能力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自主動手外,還有就是執行力。若是此時不培養動手能力,那麼日後想要培養估計難度頗大。
  •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針對孩子動手能力差,家長要改變觀念,除了注重對孩子心智的訓練,同樣也要重視對孩子實踐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孩子「手、腦」發展嚴重失衡的狀態。那麼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遵循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動手規律,選擇一些結構性強、操作性強,能引起孩子持久注意力的玩具。可以教孩子拼圖、搭積木、玩橡皮泥、摺紙、剪紙、穿珠子、繪畫、彈鋼琴等。
  • 孩子動手能力差?父母別急,掌握這幾點方法
    ,他們的大腦也是在實驗過程當中逐步逐步的得到開發,所以現在才會設立很多的課程,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自己去學習,這樣的課程其實是對孩子的大腦有幫助的,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多多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開發自己的大腦,讓自己的智力越來越好,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別聰明,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旅途當中比別人更差,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動手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的大腦發育得更快。
  • 如何在廚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在廚房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
    如何在廚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在廚房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大家對孩子的的手工也就是動手能力很關心,那麼怎麼去鍛鍊呢,其實在家就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春恬花花託育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的方法和小遊戲吧。要說家裡哪一個房間最適合鍛鍊孩子的能力,我首推廚房,這裡有五穀雜糧,有勺筷夾盤還五味俱全,廚房真的是家裡鍛鍊孩子能力的「聖地」。
  • 這樣做,孩子的動手能力不會差
    羊羊老師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手是人重要的感覺器官,讓孩子多動手是促進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手的活動,可促進孩子記憶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等。那麼如何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 想要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辦法原來這麼簡單
    最近流行一股風:動手能力強的娃,動腦才不會差!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動手能力強,什麼實驗盒子、STEAM課程,樂高課、等等都報的滿滿的,以為通過這種「訓練」,就可以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去老一輩能自己做桌椅、縫玩具、做各種手藝活,而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動手能力越來越差了?花錢報班動手能力就一定能上去嗎?
  •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成就孩子美好未來,家長這樣做就對了
    手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身體部位,多動手才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聽完朋友的一番話後,我仿佛茅塞頓開。確實,當愛迪生還是孩子的時候,就能夠自己動手製作許多的實驗器材。而也正是由於小時候愛動手的習慣,才促使他後來發明了很多對我們生活有幫助的東西。雖然我們的孩子不可能變成愛迪生,但是我們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 孩子自理能力差?很可能是家長忽略這一能力的培養,別錯怪孩子!
    上個周末和我去參加一個媽媽座談會,其實也就是幾個媽媽圍繞孩子分享一下育兒經。期間有一個媽媽就問道關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問題,"我家孩子今年6歲了,其他方面對挺好的,就是自理能力不太好,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嗎?""是啊,我家孩子也是這樣,不願意自己動手,很多同齡的小夥伴都可以做的很好,他偏偏就要依賴你的幫助,更過分的還是他根本就不動手就像交給你完成。"
  • 孩子計算能力差,怎麼辦?掌握這些方法,計算難關輕鬆突破!
    如果孩子對於計算原理和解題方法類似的不同題目,對了一題錯了一題,無法舉一反三,極有可能是孩子沒有掌握計算的原理。先拿道小題目考考大家:104×25=?一般的孩子會怎麼算?按照老師教的豎式計算法則算是吧?聰明的孩子怎麼算呢?
  • 孩子背誦能力特別差怎麼辦?這4個方法很有效果
    他們寧可自己辛苦,也總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希望孩子能夠在不斷地學習中實現自我突破,越來越出色。但令有些家長鬧心的是。有的孩子雖然學習很用心,但就是怎麼也記不住,背誦能力特別差。不管是課本上的知識點還是某些「要求背誦」的段落,孩子硬是悶頭背半天都記不住,哪怕當時記住了,等一會就又忘了。
  • 9歲男孩因蒸饅頭火了:優秀的孩子動手能力都不差
    而手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將自己感知到的信息隨時傳遞給大腦,促進大腦的發育和潛在機能的開發,所以動手能力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這不僅能讓孩子更好的探知世界,也能更好的促進智力發育。2.做家務是一項孩子必須掌握的社會技能很多專家表示,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被慢慢扼殺於溫室環境下。4歲不會自己吃飯,6歲還不能獨立穿衣服,8歲洗個水果還要叫媽媽。甚至很多20幾歲的年輕人,不會洗碗洗衣做飯等等,即使已經成人,卻如同巨嬰一般無法獨立生活。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通過這4個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很多的家長都有相似的困擾,中國的相關專家早就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600多的城市中,有60%的孩子都出現了專注力差的問題。家長都是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做事不專心,希望能提高專注力,殊不知,專注力並不是天生的,我們是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的,接下來,小編教你3個小方法,可以快速的提高孩子專注力。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4個方法很有效!
    但理解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每個孩子資質不同,理解能力也是有快有慢的,作為家長我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上理解力差的標籤,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也會讓自己失去教育的自信。比如,孩子用紅色和藍色的積木拼了一個臥倒著的大機器人,又用黃色積木拼了一個站立著的小機器人。他的解釋是: 「躺著的是擎天柱大哥,他被霸天虎打死了,大黃蜂站在旁邊很難過」。你看,孩子通過自己的想像力用積木將場景還原,就深刻的理解了成人電影《變形金剛》中的畫面。
  • 孩子事事找媽媽,怎麼鍛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這三個方法很有用
    小劉頭疼道:」這孩子動手能力很弱,什麼事情都要找媽媽,我也真是頭疼死了。」我說:「你應該鍛鍊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啊,不能讓孩子什麼都依賴媽媽,這對他以後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聽了我們的話,小劉也意識到兒子這樣並不是一件好事,是得要好好的教育孩子要獨立自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