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高為師】解讀魏書生

2020-12-27 中國青年網

特級教師  陳自鵬

一、令人難解的魏書生

魏書生——在中國教育界是個響噹噹的重量級人物,也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作教師的若不知道魏書生,那叫孤陋寡聞。

知道、了解、結識魏書生花了我十餘年的時間,起初是從媒體上知道魏書生和他的部分事跡,後來又通過魏書生的演講親眼目睹一個為師者的風採,然後又通過讀其書,知其道,聽其言,觀其行來心領這樣一位教育實踐家的風範。

魏書生原本只有初中學歷,靠自學和實踐從一個農村中學教師成為一名全國聞名的教育改革家。他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遼寧省特級教師,功勳教師,因成績卓著,6次與鄧小平同志合影,9次受到江澤民同志接見,在全國有38項社會兼職,先後當選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熱愛三尺講臺,在擔任學校校長兼黨總支書記期間,甚至在走上盤錦市教委主任兼黨組書記領導崗位以後仍然兼課,一年有幾個月出外講學,學生成績依然在全市名列前茅。

看到這兒,您心中可能要打上一個問號: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是的,魏書生其人其事我說給專家學者聽,他們常常是「是嗎」「真的」,滿目的警惕。講給業外的朋友們聽,他們也總是「真有這人?」「確有其事?」滿臉的狐疑。

80年代末在報紙、雜誌上見到魏書生這個名字和有關報導時,實事求是地說並沒有引起我太多的注意。而90年代初魏書生在天津科學會堂的一場演講引起了我極大的關注,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當時魏書生已進入不惑之年,跑步上場,直立演講,瀟灑的風度,幽默的語言,真誠的敘述,入理的闡釋,使場上一千多位觀眾無不動容,無不耳目一新。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覺:他是中國教育界的驕傲和自豪!我當時也有一種感覺,要做一名好教師,魏書生是榜樣!1997年我入讀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學習教育學專業,有一門課叫《班主任工作研究》,其中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是必讀教材,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後又閱讀了《魏書生文選》上、下冊,及至今年,魏書生又贈我一冊寫有勉勵我「自強不息、鵬程萬裡」贈言的《魏書生評傳》,我對魏書生的人生藝術、教育藝術,教學藝術才有了一個初步的理性認識。雖早有寫一寫他的衝動,但不敢貿然下筆,我怕因為我的無知和膚淺褻讀了被大家譽為「當代孔子」的魏書生。

我和大家一樣,也是帶著不解走近魏書生的,對於魏書生從不了解到了解,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疑惑漸漸散去,代之而來的是對他由衷的讚嘆和欽佩之情。

二、大度豁達的魏書生

魏書生是個平凡的人,但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幹著不平凡的事業。他只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決於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魏書生出生在新中國誕生後的1950年,由於十年「文革」,初中畢業後失去了讀高中、入大學的機會,18歲上山下鄉,19歲曾在小學當民辦教師,21歲進工廠,28歲起到中學任教。在工廠工作期間因在批林批孔運動中說過孔子的好話和「文革」的壞話,而被打成「準反革命」,挨過批鬥,受到誣陷,遭到迫害,當時公安部準備介入此案,並處魏書生極刑。魏書生經歷了人妖顛倒、不堪回首的艱難歲月,至今他每天胸前仍然戴著周恩來「為人民服務」的像章,大概與這段刻骨銘心的生活不無關係。

對於「文革」,中國絕大多數人不論是當時受到迫害的還是沒有受到迫害的大都是深惡痛絕的。在原則問題上,魏書生寸步不讓,但對當年告密誣陷他的人卻未採取「以牙還牙」的態度。一位作家寫了一本介紹魏書生的書,想給那些惡人、惡事曝光、亮相,而魏書生接到書稿後卻堅決不同意,他執意要把那些人的名字和具體事實一筆勾銷,他認為人「要與人為善,要以德報怨,爭取感化有罪之人」。魏書生就是這樣,大度對人,不背歷史包袱,因而總能輕裝上陣,總能以充沛的精力和時間去創造新的輝煌。

魏書生不僅是個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豁達的人。他的豁達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境遇觀,二是苦樂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的運氣不佳,境遇太差,往往把成敗歸咎於客觀條件,而忽視了主觀能動性,魏書生則與人大有不同。記得他在一次演講中說:人不要埋怨境遇。命運把你放在皇家花園,你應該長成參天大樹;命運把你甩到千山的石頭縫中,你應該緊緊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機勃勃,鬱鬱蔥蔥。魏書生做到了這一點,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個農村中學變成了全國聞名的省級重點中學,他自己也發奮圖強,從這裡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魏書生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讀書、寫作、教學、管理、演講、社會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他常說自己最缺的是時間,最不安的是欠「債」太多。可大家理解他,都知道他太累了,太苦了。然後魏書生面對這一切卻非常坦然,常能變苦為樂,以豁達的心情樂此不疲地心情愉快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常常說,讀書是享受,寫作是享受,教學是享受,散步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可以是享受。你看,我們每一個人若都能像魏書生那樣,還有什麼想不通,不願做,做不到,做不好的呢?

三、淡泊名利的魏書生

讀於月萍著《魏書生評傳》,我看到了魏書生的一張要求做教師的申請書:

尊敬的領導:

我再一次懷著十分懇切的心情,請求組織批准自己去做一名教師。

看到各行各業特別是教育戰線在黨的領導下走向大治的喜人局面,自己卻沒有機會獻上一分力氣,心裡像有一團火一樣熊熊燃燒。我無比焦急地請求領導能體諒到自己的心情,批准自己的申請。只要是教書,不管是到農村一般學校,還是到更困難的偏僻山區的學校,我都會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滿腔熱情地去幹。

進廠六年的兩千多個日日夜夜中,我對學校的深深眷戀之情,是一天也沒有中斷過的,即使在「四害」把教師地位壓到最低點的時候,我還是以極其羨慕的心情衷心嚮往著這個職業。為著有一天實現自己美好願望的時候,把教師工作做得好一些,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鑽研有關教育的知識,常學到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地步。即使身患重病,也還是不願間斷,為此而度過的不眠之夜是難以數計的。

兩千多天中,我向各級領導懇切地提出做教師的申請至少有150次之多。幾乎每一個同志,特別是朋友和親人,都耳聞目睹到我對教育火一樣的熱情,對學生源自內心的關心……

魏書生遞交這張申請是在1997年9月份,是在他被確定為廠級領導接班人有望走上仕途以後,那時的教師地位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現在雖說教師職業還沒有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也還遠沒有成為「太陽底下最受羨慕的人」,但在重點中學裡大本畢業的教師優化組合下來後被安排去看自行車棚毫無怨言、等待上崗的人卻大有人在。為什麼?因為教師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但魏書生遞交申請的時候恰是「寧掙三鬥糠,不當孩子王」,「好好幹,我讓你去當售貨員」,教師棄教他就每年還要有名額的年月。況且魏書生是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口頭、書面向領導提出申請多達150次,有人可能要問:魏書生是怎麼啦?別人看不上、瞧不起的職業他為什麼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從魏書生走上教師崗位後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中逐步找到了答案。魏書生熱愛教師這個平凡的職業,也常說自己是到地球上打工的,完事了便揮揮手向這個星球告別。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雖然他後來出了名,但他把自己看得與其他工匠無異,因而也就少了名的煩惱和拖累,他免費為上門求教的人寄資料、贈書籍,免費為學生購書,甚至自掏腰包到一些地方講學、演講,公家配的車他不坐,還處處對人說「騎自行車或跑著去開會自已是揀個便宜――鍛鍊身體。」這便是魏書生!

魏書生是名人,是個精神富有者。雖然他現在並不缺錢,但一直是個苦行僧的形象。他說過:苦行是一種幸福,一來可享受理智的滿足,二來可砥礪意志,最主要的,它能省掉不少為個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麻煩。他自律很嚴,嚴得讓人覺得他傻,覺得他怪,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很大的貢獻,但只知奉獻,不求索取。正像有人評論他的那樣:絢爛之極,歸於淡泊。而我要說:淡泊名利,才有絢爛。魏書生不僅是為師者的榜樣,也是為官者、為人者的榜樣。

四、敢說真話的魏書生

魏書生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他敢講真話是出了名的。

這裡不妨摘取他與師生的兩段談話實錄:

談話實錄一:有一年,又到了大學生畢業分配的時候,盤錦市人事部門請魏書生去跟那些由各地分來盤錦的大學生們交流談心。魏書生是這樣開始了他的談話:「今天,我和同學們來談心,想講三點。一是祝賀大家畢業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二是祝願同學們都能分配到工商局、稅務局、銀行、保險公司、人事局、組織部、外貿局、電業局這些大多數人認為的「好」單位去;三呢,我想說,大概百分之八十五的同學去不了以上單位……我想,誰要是大筆一揮把所有的人都分到那些單位去了,那不用我細說,咱離亡黨亡國肯定也就不遠了……」。

談話實錄二:有個學生與他聊天時問「老師,以後我一不當官,二不當科學家,要那麼高的能力素質有什麼用?」魏書生不說建設祖國實現四化那樣冠冕堂皇的話,而是著眼於「人活一生有多不易」這一現實課題,他說:「以後你要真能當大官,當那種有大能耐的什麼什麼家,有些方面缺點啥差點啥,我或許就不讓你改了」魏書生這麼一說,學生很奇怪,為什麼當大人物反倒可以有毛病呢?魏書生接著說:「如果你幹到江青康生那個份上,你心理素質不好,脾氣暴躁、心胸狹窄,誰提意見你就使勁整誰,沒準你那官還能將就著當下去,因為誰都怕你,沒人敢得罪你。可如果你是個普通工人,靠力氣掙錢養家餬口,你心胸狹窄、脾氣暴躁,一句批評也聽不進去,你想想吧,哪個領導願意用你,不用你了,你還怎麼掙錢吃飯。所以呀,一個人要想活得順順噹噹,就得有開闊的胸懷,遠大的理想、必勝的信心、頑強的意志,這些東西,既能幫助你當好大人物,也能幫你當好小人物,甚至對你當小人物有特殊的重要性。小人物活著尤其艱難,沒人順著你,沒人哄著你,你只有具備了各種良好的能力素質,才能遇事看得開,工作做得好。」

魏書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實事求是,實話實說,說的看似小道理,其實是大道理。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大筆一揮把所有的畢業生都分到「好」單位去而無人去做「孩子王」,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會如何?亡黨亡國的危險還不指日可待嗎?歷史的教訓我們記憶猶新:泰國實施暴政,「以吏為師、以法為教」,輕視教育,十幾年的光景便嗚乎哀哉了。「文革」十年,左的思想泛濫,教育成了重實區,一代學子夭折,至今人才匱乏,青黃不接。對於學生,我們大多從大處著眼,而魏書生卻從「小」處著眼,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強化素質,提高能力,這不也是我們素質教育所企求的嗎?

魏書生談話,慢條斯理,娓娓道來,宏論一瀉,語驚四座,其感染力、穿透力、影響力是其他人的談話所罕見能及的,這秘訣大概除了他的語言技巧外還在於他談話中的「真」和「實」,這也是廣大教師提高表達能力所應該學會和牢牢把握的。

五、自愛愛人的魏書生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

魏書生人格高尚,又極注意鍛鍊和養生,這是自愛的表現。他非常感謝母親對他的教育和妻子對他的幫助和支持,他愛他的家人。他又是一個善於體察社會、體貼民眾疾苦的人。據說1985年魏書生出差去瀋陽,火車上遇到一位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老人。老人和侄子同去北京,在街上走散了,身上一文不名,沒法買車票回老家了。北京公安派出所照顧他,給他開了張請予照顧的證明,希望鐵路部門能予以免票,檢票時列車員認為情況屬實,沒有讓老人去補票,然而魏書生看到老人身體已虛弱不堪,餓了也捨不得吃手中那半個幹硬的麵包,只是眼巴巴地瞅著別人大吃大嚼。魏書生俏俏摸出兩元錢來,在當時兩元錢可以讓老人吃上一盒盒飯,然而魏書生卻沒有直接地把錢遞過去,因為通過他的觀察,老人是個自尊心極強而又倔犟的人,他怕自己的冒失傷了老人的自尊,而又起不到幫助老人的目的,等車到了瀋陽,魏書生下車後才繞到老人所在座位的窗口,俏俏喚著老人,遞上兩元錢,沒等拒絕,一溜小跑跑開了,由此可以看出,作為教師,魏書生不僅是個心地善良的人還是一個心細如絲,對他人體貼入微的人。

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再有,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說是 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

魏書生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對於較為嚴重的錯誤,魏書生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包括疾病名稱、發病時間、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幾個療程這五個部分,然後通過這份心理病歷,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監督之下,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或毛病。對於一般性的錯誤,魏書生則讓學生寫說明書,使用心理描寫的方法,描繪出自己心理活動的三張照片,讓兩種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張照片,犯錯誤前兩種思想是怎麼爭論的;第二張照片,犯錯誤時兩種思想是怎麼交戰的;第三張照片,犯錯誤後兩種思想作何感想。通過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學生學會了認識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僅改正了錯誤,還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

這就是魏書生,一個愛自己也愛別人的人,一個尊重自己也知道怎樣尊重別人的人。

六、為書而生的魏書生

「魏書生,為書而生的人」。少了這一筆,對他的評價是不完善的。

魏書生是個教書的人,因此我們說他為書而生應集中在他的愛書、讀書和作書上。

魏書生愛書、愛的痴情,愛的熱烈,愛的理智,愛的不同凡響。據說,他家裡兄弟姊妹團聚時一個保留節目是逛書店,他起初是帶著他的弟弟、妹妹們轉,弟弟、妹妹們長大了,如今他又帶著新一代小書迷們進出書店了。

魏書生是個真正的讀書人。魏書生30歲才考慮婚姻問題,別人問他擇偶的標準,他只想到一個「支持我看書」!魏書生認為:就如同一個沒有飯吃的人會渾身無力一樣,一個沒有書讀的人,必然要靈魂乾癟,精神萎縮。魏書生的讀書經歷了盲目讀――興趣讀――計劃讀三個階段。先是見到什麼就讀什麼,雖然目的不甚明確,但開卷有益,打下了他的知識根基。後來,他接觸了一些哲學、歷史著作引起了他的興趣,確立了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哲學基礎。再後來,他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又結合工作需要閱讀了《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中國通史》、《班級管理學》、《世界通史》、《西方哲學史》、《中小學班主任手冊》、《國外科技動態》,蘇霍姆林斯基、誇美紐斯、凱洛夫、贊可夫、蔡元培、陶行知、羅素、皮亞傑等人的著作。這些閱讀為他的教學改革加足了燃料、蓄足了動力。

魏書生還是一個與其他大多數教師不同的人,他擅長於寫書。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魏書生文選》曾印刷多次,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談》榮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此外,他還編著了《家教漫談》《學生實用學習法》《學生學習600法》等17種書籍,這些書大多受到專家、學者好評,受到同行的肯定和歡迎。讀一讀魏書生這些書,你會看到這些書其實記載著的是魏書生成長的足跡。這裡有他的教育歷程,他的教學歷程,他的管理歷程,他的學習歷程,有他的奮鬥、他的成功、他的失敗、他的痛苦、他的快樂、他的感悟、他的理性思考。在教師中,能夠記載下自己成長曆程的人並不多,而這樣理性地站在智者的高度來記錄下自己經驗和教訓的教師更是我們時代所要求的,因為我們的確缺少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的大家。

作為一個教書的人,不愛書是難以想像的,不讀書是不可思議的,不作書則是缺少了提升自己的寶貴機會,魏書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當之無愧地成了我們教師的楷模。

七、善想會幹的魏書生

魏書生是個教育家,用呂叔湘老先生的話說,他「不是一般的教育家」。魏書生是個既有博大精深理論又有卓有成效實踐的教育家。

魏書生的教育理論較為集中地體現在他的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中,董國華先生在為《魏書生評傳》所作的序言中指出,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律。

三個統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一,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主體思想與發展思想的統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展、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人和工作的關係,人和他人的關係,人和自我的關係,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於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教育思想,就有什麼樣的教育行為和教育實踐,而魏書生是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和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並用這種日益系統的教育思想有效地指導著自己的實踐,他又偏偏是一個非常會幹的人。

我們說魏書生會幹,這在他教育、教學、管理、教研中都有體現,單說這教學,他對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大膽進行改革,硬是在困境中踏出了一方地,闖出了一片天。魏書生在教學中遇到過兩個難題:一是語文既好學又不好學。用他學生的話說,好學就是,即使一個月不上語文課,再上照樣也能跟得上;可考起試來還是糊塗。它跟理科那些東西太不一樣了,數學、物理都有公式,知識結構清楚,學了就可以用它們去解題了,不學,就不會做題。而語文,你課文分析得再到家,認識的字再多,說不會寫作文還是不會。因此,尋找語文的教學規律是魏書生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二是魏書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解決教學與行政管理之間的矛盾,魏書生在任教師半年以後就被提拔為學校的教導處副主任。有些人可能趁勢脫離課堂,但魏書生不然,他太愛學生,太愛他的語文教學了。因此,怎樣才能既做好管理工作又做好語文教學工作是魏書生遇到的第二個難題。

魏書生是個智者。有了矛盾他並不迴避,而是找到了解決這些矛盾的辦法。他經過長期的研究,對語文知識樹進行了整枝剪葉的定型處理。他把初中語文知識劃分為四個部分:基礎知識部分,文言文部分,文學常識部分,閱讀和寫作部分。也就是說,在語文知識樹這株大樹身上,要生出4根粗壯大幹。接下來,在這4根大幹上,又長出了22條挺拔大枝,而22條大枝上,還長著131個生機勃勃的小杈。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入門,學好語文,他又交給學生三把入門的鑰匙,一是讀總體語文書的鑰匙,二是讀一本語文書的鑰匙,三是讀一類文章的鑰匙。在此基礎上魏書生創立了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六步教學法順應了語文實踐性的特點,在教學中魏書生非常重視開放性教學,因而,人文性、工具性的特點在他的教學中又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六步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文素養,使得這種教學法成為我國語文教學中的經典教學法。只有了解了這種教學法,才能理解為什麼魏書生班裡最差的學生也能做公開課,為什麼魏書生雖有大量時間在外講學,而家裡的學生學習也能按部就班,並且考試成績在全市仍是名列前茅!

魏書生善想會幹,其真諦和訣竅在於他豐富的創造性和對事業的百倍投入。

八、事業大成的魏書生

魏書生成功了。

他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在筆者看來,他的成功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生藝術的成功,二是教育藝術的成功,三是教學藝術的成功。

魏書生的人生藝術是令人敬佩的。他常說:人的一生發展猶如一部精彩的多幕劇,有低谷也有高潮。當處在低谷期時,關鍵要自珍、自重、自持,真正做到「不怨、不怒、不卑」,長守泰然自如的心態。當事業趨向波峰時要不自傲,善待他人,包括對自己有嫉妒情緒的人,藝術地化解一切對立情緒。魏書生這種「順時儆省、逆時從容」的人生境界,時時刻刻感染著、教育著與他接觸的每一個人。也正是這種人生藝術魅力使得他20年演講、1300多場報告次次受歡迎,場場有反響。

魏書生的教育藝術給人以啟迪,他在教育工作中善於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比如他善於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意志等等來培養學生智力因素,如觀察力、思維力、注意力、想像力等等,並取得實效,他教育學生制訂四部分計劃:一是終生奮鬥目標;二是十年奮鬥目標,三是一年奮鬥目標;四是一天工作學習目標。這種計劃使學生長計劃與短安排相結合,既培養了學生遠大的理想,又培養了學生從現在做起的求實精神和良好習慣。魏書生在學生教育上還有一個特點,即從小事抓起,他任教委主任後在盤錦市推行「五個一」活動;即做一分鐘家務,寫一分鐘日記,唱一分鐘軍歌,昂首挺胸踏步一分鐘,搞一分鐘記憶力比賽。這「五個一」看似小事,實則是大事,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自我教育的大事。

魏書生講求教學藝術,使得他成為全國乃至亞洲語文教育知名的專家。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學生們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增強,而這種意識和能力恰恰也是「教是為了不教」所要求的;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得到改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三閒」(閒話、閒事、閒思)現象得到有效控制。這種習慣和效率還會對他們日後的工作和學習帶來長遠的影響,許多學生將會終身受益;學生們學習方法得到改進,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以魏書生1981年帶過的初三畢業班為例,全班有82名學生,畢業時有28人達到了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31人達到一般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8人考入職業高中,3人考入中專,升學率達到93%。在全縣40所中學裡,初中升高中的考分超過300分的學生共有72人,而魏書生這個班就佔了19人。因此,魏書生的教學藝術不論是以現代教育評價標準來衡量,還是以傳統教育評價標準來衡量都不能說不是令人服氣的。

記得北師大毛志成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教師應具有五個層次:一是大教師,二是教書匠,三是以教謀生者,四是因教誤人者,五是惡教師。在筆者看來,惡教師可惡,做不得,因教誤人的教師可氣,不能做,以教謀生的教師可悲,不可提倡,教書匠似的教師可敬,其匠藝應得到敬重,而大教師實乃教師中的大者,是可歌可頌可褒可揚的教育家。

魏書生正是這樣的大教師,他是教育的驕傲,也是時代的驕傲,倘若我們的教育園地裡多一些魏書生這樣的教師,則教育幸甚、國家幸甚、未來幸甚。

相關焦點

  • 魏書生簡介
    以魏書生為原型塑造的電視劇《一介書生》多次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著名演員李幼斌將魏書生中年時代的教育品格展現的至臻至境,將魏書生從一介教書到教育巨匠的成長經歷刻畫的淋漓盡致。  我國語文界的泰鬥呂叔湘先生對魏書生給與了極高的評價。
  • 為什麼人們學魏書生學來學去,卻總也成不了第二個「魏書生」呢?
    在中國教育界,一提起魏書生 可問題是,迄今為止,中國有幾個魏書生呢?還是一個。 為什麼人們學來學去,卻總也成不了第二個「魏書生」呢? 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我想,除了我們自身的素質、經歷、所處的環境等並不完全相同外,我們對他的「學習」是有許多可商榷之處的,或者換句話說,我們只是在主觀態度上知道應該向他學,卻未能解決「學他什麼、怎樣向他學、學了以後怎麼辦」等重大問題。 而不解決這些重大問題,那麼,我們的「學」就僅僅是學而已,要不「邯鄲學步」,要不「弄巧成拙」,總之,益處不大。
  • 魏書生,是當代教育家還是大忽悠?
    很長一段時間,關於魏書生的爭議一直沒有終止。對於他的爭議,一直在默默關注著,本不想說什麼。昨晚,朋友發過幾篇網上有關魏書生的文章:《魏書生,又一個虛偽的代名詞》《走下神壇的魏書生》《掀起你的蓋頭來——魏書生的假、假、假》《批註魏書生:技術主義和權威人格的末路》……看完之後,想了很多。
  •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學高為師授生漁,身正垂範教徒技。立德樹人鑄初心,興賢育才弘正氣。----/原創/教師節快樂!
  • 魏書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識
    40年以後,回顧自己的初心,魏書生這樣說道。從魏書生的成長足跡中,或許更能理解他這樣的想法。少年時代,魏書生就讀於瀋陽市32中,一所校風優良、設施完備的優質校。那時候的魏書生,喜讀人物傳記和哲學。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15歲時,自己在學校圖書館裡讀了《辯證唯物主義》和《哲學講義》,從此對哲學著了迷。這樣的經歷既奠定了魏書生的人生底色,也賦予了他不同常人的思維方式。
  • 學高為師,身正是範——寫在第 36個教師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歲月如歌,師恩難忘」「三尺講臺教鞭揮,一生育人粉筆灰」……看到這些祝福的文字,不免想起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是範。這是想當年掛在學校教學樓上的八個大字,在原來的大學北校區,一個現在很多人年輕校友不知道的地方,因為在05年大一結束、大二剛開始就集體搬到新校區了,北校區隨之就沒再使用。
  • 以育人為目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語文教育思想述評(一)
    於忠孝先生曾這樣評價魏書生:「魏書生站在小課堂,但放眼社會、世界,未來,他是以語文教學為途徑來育人,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學生做人的過程,這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於先生的這段話非常準確地道出了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魏書生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全方位地設計他的語文教學,實現他的育人思想的。下邊筆者將從兩個方面入手談談魏老師的語文教育思想。
  • 與魏書生同題:我為什麼願意教書
    在「五四」青年節這個特別的日子,我重讀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並仔細拜讀了他的代序《我為什麼願意教書》,掩卷沉思,心潮起伏。魏書生代序中說的問題也正是我很傾訴的一個問題,就讓我跟魏書生老師同題,一起回答「我為什麼願意教書」吧!
  • 魏書生老師培養學生良好自學習慣做的那些事
    我們不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為例:魏書生經過與學生討論,最後制定了每個學生必須做的6大類、34件事。這34件事學生做沒做?做的怎麼樣?魏書生與學生討論後,制定了五種檢查方式:學生自檢、學生互檢、班幹部檢查、班集體檢查、教師抽檢;實行四種反饋:個別討論反饋、班幹部反饋、班集體反饋、家長反饋;在反饋基礎上,魏書生認真分析反饋信息,最後對自學習慣的培養實行調整控制,使實施沿著正確的方向運行,從而收到最佳培養效果。
  • 魏書生教育思想是我幸福從教的源泉
    於是,我私下悄悄向我喜歡的名師學習:先買來他們的著作開始認真拜讀,可都是&34;——剛開始,我意氣風發,一邊讀書,一邊實踐,但學著學著,步伐就變得越來輕了,最後便悄無聲息了。另外,我是看見一個名師就&34;上一個,是一個愛學習的&34;。所以,我在通向專家學習的路上是孤獨寂寞的,因為我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引路人引領我並督促我向前一直走。
  • 教育學家魏書生助力石家莊教育改革
    魏書生老師以「魏書生教育思想」為題,以親身的經歷、淵博的學識、生動的事例、機智幽默的語言,圍繞育人這一關鍵,深入闡述了民主與科學的教育思想,引導教育者在教育中樹立尊重生命、關注個性、崇尚智慧和追求人生幸福的人生觀。
  • 魏書生做人哲學淺探
    作者:蔡政權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教育的要求將會更高,教育的高標準,首先要教師的高素質;而教師的素質提高,有一條不可忽略的要素就是如何做人;魏書生同志在做人方面有他自己的哲學,筆者試對此進行淺顯的探析,以利於廣大教育同仁對魏書生同志進一步了解,以便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借鑑。
  • 學習魏書生:教給學生尋找真理的能力(續)
    魏書生潛心探索教學規律,改革教學方法。他採取的「六步教學法」,不留作業,取消考試,自測自評,在講述中儘量變換語速、音量、音調、感情,提出「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的要求等,不僅極其新穎,也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興趣的需要。——創設競賽情境以激發自學興趣。魏書生認為,大腦這部機器在競賽時的效率要比平時高得多。
  •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固原師範」魅力無限
    寧夏師範學院的校訓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校風是「勤奮,求是,創新,奉獻」,教風是「敬業愛生,博學力行」,學風是「勤學善思,知行合一」。多年來全校師生一直遵循著學校之品德,共同維護著「大家」的體面形象。
  • 「大汶口鎮西遙小學」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通訊員 李雲濤)喜迎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大汶口鎮西遙小學的全體教師充分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誓言,上好每一堂課,管好每一個學生。
  • 教師節的禮物: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用它做明鏡,一定行穩致遠
    也同時送你們一句話: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望你們始終銘記我這位退休老教師對你們的教誨,使自己在三盡講臺上能夠行穩致遠,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人生答卷。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這個職業是神聖的,教師職業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可是近幾年來教師這個工作,由於受社會各種媒體的影響,教師這個職業卻成了社會的高危職業。
  •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
    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崇高師德。曾讓8名孩子住到自己家裡,無償照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成功把他們送進大學校門。潛心研究育人新模式,在提高教師育人水平、培養學生良好品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三位一體」育人方面探索出一條可行途徑。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西寧市師德楷模等稱號。
  • 有感於「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
    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是一、定向,就是和學生商量這節課學點什麼。二、自學,學生自己高高興興地自學。三、討論,學生互相交流,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四、解疑,老師解答學生的疑問。五、自測,自己出題檢測。六、自結,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穫以及評價一下自己的學或老師的教。以上就是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
  • 魏書生教育打架的學生,學生心服口服,他是怎麼做到的?
    魏書生當校長的時候,也有處理過學生打架的事情。在一次自習課的時候,他的班級裡有兩位同學吵架,吵得十分難聽。魏書生剛開始也是非常惱火,立刻叫吵架的兩位男同學進辦公室想教訓他們一下。兩位同學進辦公室,一見到魏書生就害怕起來。魏書生見他們害怕的樣子,氣也消了一半。
  • 發表不當言論,論文抄襲,教授要對起八個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學高為師」指的是教師必須知識面廣,有高超的教育教學能力。「身正為範」指的是教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言行就是學生可供參照的道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