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多
今天這篇文章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英國的小常識。我們都知道對於許多國家,尤其是歐美的交通便利的國家來說,都有一個「公路零起點」的說法。按常理來說,一個國家的「公路零起點」考慮到經濟、政治、文化一切因素都設置在這個國家首都的中心點。英國也不例外,讓我們走進「查令十字」,探索作為連接民族與時代之間的紐帶的秘密吧。
查令十字 (Charing Cross) 是位於倫敦西敏市的交匯路口,是英國倫敦的中心點,也是英國的公路和鐵路裡程零基準點,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公路零起點」。「公路零起點」是便於測量整個國家的公路、鐵路的總長度而確立的一個中心點,用一個地標的延伸來衡量國家的鐵路實力。而坐落於島國英國的中心小環島——查令十字街口,就是這樣一個見證歷史變遷的地方。
查令十字附近的查令十字火車站是倫敦市區的重點車站,主幹線路十分重要,在同一條線路上的還有滑鐵盧車站(位於泰晤士河畔對面)。查令十字火車站的裝修風格也從濃鬱文藝復興風格變成了極具後現代主義的裝潢。而火車站的隸屬公司也從東南鐵路公司變成了資成會計事務所。查令十字肩負起了鐵路公路起點的任務,以查令十字為中心點輻射周圍各個支線,建構起了英國的公路鐵路交通網。為英國的交通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能夠成為國家的中心點,光有前提基礎(地理位置)還不夠,查令十字更了不起的就是它冷眼看歷史的淡定。查令十字的歷史從13世紀末政治登上舞臺:當時的國王愛德華一世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艾莉諾王后,便從王后去世的林肯市往倫敦修了十二座紀念碑,紀念碑上的十字架被稱作「艾莉諾十字」。而在倫敦的那座紀念碑恰巧位於小環島的中心點,當地的地域劃分範圍屬於倫敦城西的查令村,因此那座紀念碑就被叫做「查令十字」。
直到1647年的英國內戰,國會將十二座紀念碑拆除,而我們現在去英國旅遊看到代替「艾莉諾十字」紀念碑是查理一世的騎馬銅像。提起查理一世,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從歷史課本上就對他有所了解,他最著名的事件:歐洲史上第一位被送上斷頭臺的君王。按理來說,君王被處死這麼不光彩的事情,他的雕塑也沾染上了晦氣,會被拆除。但令國會沒有想到的是,或許是出於個人崇拜,也可能是對藝術的保護,鐵匠偷偷將雕像保留了下來。等到「叛逆」君王——查理二世上臺之後,又將自己斷頭父親的雕塑英姿放在倫敦的正中心。
後來,被拆除的艾莉諾王后雕像在1865年重修。伴隨著查令十字火車站和大飯店的竣工,艾莉諾王后的雕像被修在火車站和大飯店前,重新挺起腰板觀望世界,繼續見證歷史。
查令十字從「長腿」國王愛德華一世為他的妻子修雕塑時開始,查令十字就註定要成為風口浪尖的地理坐標,以查令十字為中點延伸出了倫敦的文化中心圈。查令十字街口的北面便是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一個由馬廄建造成了多維度的文化、娛樂中心:北面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廣場上的著名雕像——納爾遜將軍,尾繞著納爾遜將軍的四頭銅獅、分布在廣場四周英國民族偉人的雕像。整個廣場都是英格蘭的血淚史和歷史豐碑。
再說回我們的日常生活,對於遠居亞洲大陸的我們來說,有關「查令十字」這四個關鍵字無非是來自畫像、書籍、電影的描述。作為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來說,自然少不了各級名流的追捧。印象派畫家莫奈就曾在1899-1904的五年期間畫過37幅作品,並將這一系列取名為《查令十字橋》,沿襲了他的繪畫傳統,在朦朧的色彩裡模糊了具體的地點,寫實性和莫奈從來都與他無瓜,這剩下美好的想像空間,又給查令十字蒙上神秘的色彩。
還有一本出版於1970年的文學作品《查令十字街84號》,後被翻拍成同名電影。兩個人孤獨內心的碰撞,與家庭生活的摩擦。書中展現的溫情故事也給讀者和觀眾包裹好了溫暖的世界。書名中的查令十字路確實是倫敦著名的書店街道:以二手書和各種類的專業書為主,是紙質書籍愛好者的天堂!而書店的名字加上查令十字這四個字也只是因為離火車站太近,和我們本篇文章的小環島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儘管現如今的英國文獻史料中已經沒有明確的規定說查令十字的權威性,以前的法律已經消失了,但在英國人民的心中早已默認以查令十字為中心點。其實查令十字這個名稱重要的不是英國官方的蓋章公認真正中心點的地位,而是這背後帶來的意義,一個以查令十字為中心點的輻射帶,包含了藝術政治文化哲學的英格蘭民族史,所以光是說查令十字的地理地位時遠遠不夠的。查令十字用自己連接了看得見的公路、鐵路,更是將人們心中的英格蘭跨越了時代和現代溝通交流。想去瞧一瞧英國的「公路零起點」,這個連接了民族與時代之間的紐帶的查令十字嗎?那就背起行囊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