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2020-12-17 黨史頻道

原標題: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葛振林(右)和宋學義。

1959年建造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閱讀提示

巍巍燕山高,蕭蕭易水寒。

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

70多年前,五壯士在狼牙山的縱身一躍,被定格在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史上。

1941年9月25日,日偽軍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奉命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他們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並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最後,五人在彈盡路絕的情況下,縱身跳下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吧!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倖免於難的葛振林和宋學義。

血戰狼牙山

「毅然撤向懸崖絕路,把敵人死死釘在狼牙山上」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2015年5月29日,記者追尋著英雄的足跡,來到了易縣狼牙山。山腳下,五勇士的銅像挺立著,像是在張揚著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銅像的捐贈者,狼牙山五壯士所在連——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連長劉福山的兒子劉宏泉告訴記者,退休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為狼牙山五壯士的事情忙碌著,包括2012年落成的五勇士銅像、正準備重拍的《狼牙山五壯士》3D電影等等,「不為別的,我就是想讓下一代永遠銘記那段歷史。」

那是一段悲壯的歷史。劉宏泉說,在父親的回憶文章裡,對這段歷史有著清晰的記載——

狼牙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令日寇心驚膽戰。於是在1941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偽軍展開了對狼牙山地區的圍剿,圍困住了在山上的遊擊支隊、黨政機關和附近的老百姓,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對當時敵我形勢的分析,楊成武司令員制定了一種「圍魏救趙」的作戰方案,命令3團、20團佯攻管頭、松山一帶日軍,促使日軍從狼牙山東北方向調兵增援,從而在東北一帶撕開一個幾公裡長的大缺口,我大部隊趁著月色,向著缺口方向撤出狼牙山。

「當時,邱蔚團長根據此作戰方案,將掩護部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我父親率領的七連。」劉宏泉回憶說,25日凌晨,500多名日偽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狼牙山發起了正面進攻。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父親採取了撒黃豆的戰術,七連戰士憑藉狼牙山有利地形,製造了漫山都是八路軍的假象。」

時近中午,七連戰士傷亡非常慘重,連長劉福山也身負重傷。為了讓大部隊再走遠些,也讓七連受傷的戰士能夠安全轉移,指導員讓六班留下堅守陣地,拖住敵人。於是七連就在六班五位戰士的掩護下,沿著棋盤坨轉移了出去。

在易縣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館長李芳的指引下,記者從狼牙山東麓拾級而上,重走五壯士的戰鬥之路。這是一條奇險的羊腸小道,一路行來,袖筒溝、閻王鼻、小鬼臉、棋盤坨,每邁一步都會心驚膽戰。沿途石壁上,可以看到聶榮臻元帥、楊成武將軍題寫的「狼牙壯士」、「狼牙山」等摩崖石刻。

戰鬥到最後,山上就只剩下五位戰士了,他們是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學義。五個人牢記著團首長臨別時的囑咐:「同志們,狼牙山就交給你們了!希望你們像狼牙山一樣屹立不倒,在12時以前,不準敵人越過棋盤坨,保證主力能安全地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全班沉著應戰,機動靈活,憑藉有利地形,把衝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崎嶇的山路上,躺著許多敵人的屍體。

「後來,五壯士毅然撤向懸崖絕路,決心要把敵人死死釘在狼牙山上,為大部隊和人民群眾轉移爭取更充裕的時間。」李芳邊走邊介紹,為了拖住並吸引日偽軍,使敵人摸不清我大部隊撤走的方向,五壯士放棄了追趕大部隊的計劃,邊打邊退,最後撤向三面絕壁的蓮花峰。

據倖存者葛振林、宋學義事後回憶,當時每個人都明白他們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五個人互相鼓勵著堅持戰鬥。時過中午,敵人又一次發起攻擊,這次日軍的炮擊特別猛烈。炮火引燃了荊棘柴草,山地上一片煙火。葛振林的棉襖燒著了,他連扣子也顧不得解,使勁一扯,把才發的新棉襖脫下扔掉。

即使在緊張的戰鬥中,馬寶玉還和葛振林商量介紹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三位戰士入黨的事。劉宏泉告訴記者,宋學義曾經給他講過這段歷史:在狼牙山戰鬥打響前,宋學義曾問班長馬寶玉,什麼是黨員?馬寶玉說,打仗衝在最前邊的就是黨員。宋學義又問,班長你是黨員嗎?馬寶玉笑笑沒有說話。宋學義就說:「班長我要入黨!」

在狼牙山戰鬥打到最後的時刻,馬寶玉對宋學義說:「在這次戰役中你們表現得很好,如果能夠活下來,我會向組織提議做你們的入黨介紹人。」聽了班長的話,宋學義頓時淚流滿面。

一躍化雲虹

「寧願跳下懸崖粉身碎骨,也絕不當日寇的俘虜」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午後的狼牙山氤氳環繞,走過棋盤坨,繼續攀爬,在離山頂數十米之遙,轉了幾個彎,陡然聳入雲霄的五勇士紀念塔即出現在眼前。在雲霧繚繞中,紀念塔更顯得雄渾莊重。

往西遠遠眺望蓮花峰,便是五壯士跳崖處。只見陡崖直落,毫無遮擋,四面山環繞出一個山谷,山下群峰猶如利劍般直指。別說跳,就是看一眼也讓人心驚膽戰。

這時,突然一陣急雨下來,將山間瞬時澆得迷濛。很快雨停了,雲並沒有散去,卻有一道長虹貫日而去。

手指蓮花峰,李芳繼續講述道:「五壯士邊打邊往高處撤,太陽偏西的時候,已撤到了蓮花峰。敵人攻勢沒有絲毫減弱,仍然一個勁往上衝。後來,子彈打光了,他們就用石頭砸,能用的石頭也搬光了,最後只剩下了馬寶玉手中唯一的一顆手榴彈。」大家都明白,這顆手榴彈是留給自己的,都不由自主地靠近了馬寶玉說:「班長拉吧!」但是看著還在瘋狂進攻的敵人,馬寶玉果斷地把最後一顆手榴彈也甩向了敵群。

聽著敵人叫囂著:「抓活的!抓活的!」馬寶玉一步步向崖邊走去,其他人也跟了過去。馬寶玉伸手抓住葛振林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說:「無論如何,不能當俘虜!」說完,他看了看其他三位戰士,咬了咬牙,突然盯住提在他手裡的那杆新的三八大蓋槍,說:「人犧牲了,槍也不能叫敵人得!」他隨手把槍扔進了深谷,然後高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第一個縱身跳下懸崖。

與此同時,葛振林掄起槍使勁往石頭上一摔,沒摔爛,也隨手扔進山谷,飛身向崖邊跑去。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三位戰士,手提著槍,隨後向崖邊跑去。他們高呼著口號,跳進大山深谷。「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氣壯山河的口號聲迴蕩在狼牙山群峰峽谷中,讓山川嗚咽,讓百鳥哀鳴。

「父親後來跟我們說,寧願跳下懸崖粉身碎骨,他們也絕不當日寇的俘虜。」回憶起父親的英勇事跡,葛振林的大兒子、從廣州軍區退休的葛長生話語簡潔而平靜,「在當時的情況下,父親跳崖應該說是自然而然的事。」

據史料記載,當幾百名日軍衝上懸崖頂,發現與之激戰近一日的對手只有五個人時,他們就在懸崖上整整齊齊地排成隊,面對五人跳崖處三度折腰。

劉宏泉說,這一幕最為直接的見證者是在狼牙山上修行的道長李元忠。當時他藏在一處叫做仙人洞的地方,親眼看到了五壯士戰鬥的全過程。「1958年,李道長來我家中時曾和父親談及此事。」

劉宏泉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狼牙山戰鬥結束後,日軍在老君堂舉行慶祝會,但是得意忘形的日軍沒有想到,老君堂龍王廟周圍都埋著地雷,他們手舞足蹈一不小心引爆了地雷,炸死了包括大佐在內的80多個敵人。「這段歷史在1942年建造的紀念塔碑文上有記載。」

狼牙山下的北婁山烈士陵園,綠樹成行。五壯士中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便長眠於這蒼松翠柏間。陪伴在三壯士身邊的,還有抗日戰爭時期犧牲在狼牙山地區的一千多位無名烈士。

「這個烈士陵園是我父親組織修建的,而且父親在這裡守護了30多年。」劉宏泉告訴記者,當時一分區有1500多名戰士犧牲,但最後只找到了1150多名烈士遺體,他們雖然沒有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留下名字,但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築起了血肉長城,把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家園。

精神永相傳

「幾十年來,一直激勵我的是狼牙山崖下犧牲的戰友」

英雄雖故去,壯舉動天地。

記者看到,在狼牙山主峰棋盤坨峰頂上,高高矗立著五勇士紀念塔,塔身五層,象徵著五位勇士,塔身正面嵌有聶榮臻題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九個金色大字,塔身底部鑲嵌著五勇士漢白玉浮雕像。

「黨和政府先後三次建造紀念塔,樹碑撰文以緬懷烈士,弘揚五勇士的革命精神。」李芳介紹,初建紀念塔是在1942年,上有聶榮臻題詞「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1943年紀念塔被日軍擊毀。1959年,易縣重新修建紀念塔,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由於人為和地震的緣故,又一次被損壞。198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撥出專款,第三次修建「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那一年,紀念塔落成的時候,父親曾專程返回了狼牙山。」葛長生告訴記者。

1986年,已經69歲的葛振林堅持要到山上看看,走到半山腰便沒了體力,他手指遠處的棋盤坨主峰,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睛溼潤了。撫今追昔,思緒萬千,他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烽火硝煙的戰場。

那天,葛振林跳下山崖後,身子不斷地碰撞著樹。求生的本能使他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去抓樹枝,手被劃傷多處之後,他終於被並排的幾棵小樹擋住。敵人胡亂地向崖下放槍,子彈呼呼地從葛振林頭上飛過。敵人走後,葛振林與另一位倖存者宋學義用盡力氣往部隊撤退的方向爬。兩人被當地群眾救起,在傷愈後同到抗大二分校學習深造。

壯士的輝煌,不止在狼牙山上。

葛振林是曲陽縣人。跳崖之後,他的革命生涯並沒有結束。抗戰結束直至建國初,葛振林歷經天津、張家口、太原戰役,參加了江西剿匪戰,最後一役是抗美援朝。

「我養好傷,拿起槍,繼續奔赴戰場。先後參加了十六七次戰鬥,立過功,受過獎,組織上還送我到學校學習。我文化淺,但我要克服這些困難。幾十年來,一直激勵我的是狼牙山崖下犧牲的戰友……」葛振林曾如此深情回憶。

葛振林把晚年的大部分精力用在關心青少年成長上。他曾任衡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擔任衡陽市20多所中小學校、全國近200家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並先後應邀到全國十多個省市的部隊、機關、學校、廠礦以及監獄、勞改農場等單位,作報告400餘場次。雖然葛振林很少向中小學生憶述狼牙山那一幕,但每次他都叮囑孩子們:「珍惜現在的好條件,好好學習,祖國的江山打得多不容易啊!」2005年3月,葛振林逝世。

回憶起件件往事,葛長生感慨地說:「父親給孩子們上課,經常是拄著拐杖走路去、走路回,別人派車來接送,他不坐,也不收一分錢講課費,不在外面吃一餐飯。」

與戎馬一生的葛振林不同,五壯士的另一位倖存者宋學義因傷勢過重,1944年轉業到易縣北管頭村,1947年返回家鄉河南後,擔任北孔村黨支部書記。此後20餘年裡,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從不向政府要待遇,也不跟人提打鬼子跳崖的事,只是悶頭帶領鄉親們幹革命、搞生產,艱苦創業。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不知道他就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1971年,宋學義逝世。

「宋學義從不以英雄自居。」劉宏泉告訴記者,宋學義生前常說,和長眠於地下的無數烈士相比,自己的這段經歷又算得上什麼。

五壯士中的班長馬寶玉是蔚縣人,歷史也並沒有忘記他。在蔚縣縣城東環路上有馬寶玉像,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寶玉小學、馬寶玉中學,英雄的形象早已刻在每個人的心上。

李芳告訴記者,1994年,馬寶玉的妹妹馬寶英來到狼牙山,看到當年二哥跳崖的地方,她不禁失聲痛哭。當年,馬寶玉參加部隊離開家時,用攢了兩個月的錢買了兩塊糖塞給妹妹,自此二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一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馬寶英才得知馬寶玉犧牲的消息。

在狼牙山頂上,馬寶英哭著說:「寶玉二哥,我們現在不僅吃上糖了,還過上了好日子,你安息吧!我一定把孩子教育好,絕不會辱沒你的英靈!」

易水千古想壯士,狼山萬世頌英雄。

1942年5月,晉察冀軍區舉行了「狼牙山五壯士」命名暨反「掃蕩」勝利祝捷大會,授予3位烈士「模範榮譽戰士」稱號,通令嘉獎葛振林、宋學義,並授予「勇敢頑強」獎章。之後,《五壯士之歌》、《狼牙山五壯士歌》等歌頌英雄壯舉的歌曲被廣為傳唱。新中國成立後,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事跡被收錄進小學課本。

「到現在,我們還有個『狼牙山五壯士班』呢,我是第20任班長。」劉宏泉驕傲地說,七連六班被命名為「狼牙山五壯士班」,1964年8月,他被送入「狼牙山五壯士班」。為紀念五壯士,弘揚五壯士精神,全連點名時,都要先點五壯士英名,全連同時答「到」,而且連裡每年9月25日都要召開五壯士紀念大會。老兵退伍、新兵入伍之際,部隊也要先講五壯士的英勇事跡。

行筆至此,夜已深。回望那段歷史,壯士們的形象躍然紙上。他們驚天動地的壯舉、壯烈豪邁的口號聲穿透歷史風雲,不禁讓人再次想起作家魏巍寫的《五壯士之歌》:「秋雲蓋住狼山頭,秋風吹著狼山腰。多年石頭也流淚,勇士人格齊天高。……」(記者 姜豔)

相關焦點

  • 《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
    我從《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中明白了戰爭的殘忍,明白了中國人民的英勇鬥志。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41年秋在狼牙山上的一場激烈戰鬥。戰士們在轉移敵人的視線,不讓他們發現部隊主力和群眾,就一心一意地痛擊敵人,讓敵人喘不上氣來,後來,馬寶玉帶頭把敵人引上絕路——狼牙山頂峰棋盤陀,為了不浪費彈藥,他們居高臨下地以石頭扔,到最後,主力和群眾離開了,任務完成了,他們向主力和群眾看了最後一眼就英勇地跳下了懸崖。五壯士英勇犧牲了。        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從哪兒來的呀?當然是革命先烈創造出來的呀!
  • 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1942年5月,晉察冀軍區舉行了"狼牙山五壯士"命名暨反掃蕩勝利祝捷大會,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授予3名烈士"模範榮譽戰士"稱號,並追認胡德林、胡福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通令嘉獎葛振林、宋學義,並授予"勇敢頑強"獎章。1971年6月26日,宋學義在鄭州病逝,享年53歲,長眠於沁陽市烈士陵園。
  • 鐵證:「狼牙山五壯士」的真實細節無可置疑
    「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和當年第一個採訪倖存壯士的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部宣傳幹事錢丹輝知道此事後,立即站出來,證明6班、2排和7連都沒有這個人。很快,有關報紙進行了自我批評。   僅僅過了1年,又一則關於「狼牙山五壯士」的負面新聞見諸報端。這篇名為《壯歌重唱狼牙山》的文章,認為兩名倖存者之所以大難不死,是因為他們並非「跳崖」,而是順著崖壁溜下去。
  • 《狼牙山五壯士》為何被小學課本刪除?專家提出見解,卻令人氣憤
    咱們今天的任務是聊聊關於《狼牙山五壯士》,其實《狼牙山五壯士》這則歷史事件在許多80、90後的學生課本上都出現過,我們都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精神,可是現在問題來了,如今一些小學課本中居然將《狼牙山五壯士》給刪除了,這無疑是讓人極為的詫異!
  • 《狼牙山五壯士》被從教科書中刪除?你聽聽專家都說的什麼話
    2005年3月,一則重磅消息直接引爆了國內輿論——上海市新語文教材刪除了課文《狼牙山五壯士》!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課本中也已經將《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從課本中移除!稍微年長一些的讀者,肯定都還記得那曾經令人悲憤不已而又熱血沸騰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文!肯定都還記得那五位站在山巔用手雷用石頭頑強抗敵最後英勇跳崖的英雄!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出教材,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解釋令人憤慨
    ——《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狼牙山五壯士的壯烈犧牲的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他們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但是現在這段故事竟悄然被移出了課本,專家的解釋令人唏噓。在漫長的抗爭史中,我國湧現出了許多革命英雄,正是因為這些甘願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一直在前線衝鋒陷陣,才換來了革命的勝利。
  • 齊齊哈爾:抗戰片回顧 愛國情奔湧:《狼牙山五壯士》觀後感記憶猶新
    「《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在小學時看過的一部抗戰電影,老師要求同學們寫觀後感,我的那篇觀後感老師還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了,所以記憶特別深刻。」王玉麗回憶說。《狼牙山五壯士》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老百姓和主力部隊撤離,不畏勢單力薄,憑藉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與敵軍激戰,儘管日軍的火力極猛,但是壯士們仍不放棄,擊退敵人完成掩護任務,後因彈盡糧絕,不當俘虜,全體跳崖。
  • 教師資格面試說課|小學語文說課稿:《狼牙山五壯士》
    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 報名條件中公教師招聘考試全國巡講在線預約一、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 明星替代「狼牙山五壯士」進入小學教材,專家的解釋令網友噴飯!
    明星替代「狼牙山五壯士」進入小學教材,專家的解釋令網友噴飯!小學時期,除了必要的學習內容外,小學生的「素質」培養也是很重要的。雖然現在已經來到和平年代,但是仍然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小學課文中真實存在過的「英雄」,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國能夠順利建立,離不開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這些英雄不畏艱險,只為國家的精神也是令人真心佩服。令人意外的是,「狼牙山五壯士」會被移除小學教材,替代英雄的居然會是「明星」,這令許多網友表示想不通。
  •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一、學習目標通過提取關鍵詞句和表格、統計圖比較,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初步掌握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寫作方法。驚天動地:驚動了天地。形容聲音響亮或事業輝煌。氣壯山河:形容氣勢十分雄壯,可以使山河壯麗多彩。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時,日本兵在做什麼?56年後揭開謎底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狼牙山五壯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無數後人為之感慨,為了人民,為了國家他們可以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義無反顧的跳下萬丈高的懸崖,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英雄骨血,什麼是中華魂、英雄魂,那麼,在五壯士跳下懸崖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士兵們幹了什麼呢?這個疑問在56年之後從一個日本老兵口中我們得到了答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品讀釋疑
    然後結合課文插圖,反覆品讀,重點抓住描寫五戰士痛殲敵人的動作、神態的語句,感受五戰士的英勇、機智以及對敵人的痛恨,體會點面結合描寫人物的表達效果;聚焦具體描寫五壯士壯舉的句段,在讀中感悟,體會他們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氣概。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嗎?
  • 經典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看資深教師這樣講解全文,學生:佩服
    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怎樣學習呢?可以說這篇課文是一篇經典課文,那麼怎樣學好這篇課文呢?下面就跟隨資深教師杜du的腳步走進這篇課文吧!本課目標是:1.會寫課後的15個生字,並會寫「日寇、奮戰、險要」等詞語;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描寫武裝是英勇跳崖的部分,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殺敵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除課本,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解釋讓人憤怒
    然而,十幾年前,相關專家卻提出建議,將中小學課本中《狼牙山五壯士 一、刪除《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引起廣大網友不滿 2005年3月的一天,狼牙山五壯士最後倖存者葛振林老人離世
  • 同狼牙山五壯士一樣悲壯,老帽山六壯士寧死不屈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們的事跡寫進了教科書,被人們廣泛傳唱與讚頌。鮮為人知的是,在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老帽山上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六位抗日勇士,像五壯士一樣,寧可犧牲也絕不屈服於日軍。他們就是——老帽山六壯士。在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房山區檔案館的《走進房山》展廳中,展示著老帽山六壯士的英勇事跡。
  • 學霸百日訓練營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學期之67篇 6 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一、在黑體字正確的讀音後畫&34;。 繃緊(bēng běng ) 掄起 ( lūn lún ) 屹立(yì qí) 縱身(jiòng zòng)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五、選詞填空。陸續 繼續 相繼1、到了狼牙山峰頂,五壯士居高臨下,(   )向緊跟在後面的敵人射擊。2、 村裡的孩子(   )失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站立 挺立 屹立3、五位戰士(   )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主力部隊遠去的方向。
  • 大V駁"狼牙山5壯士拔百姓蘿蔔" 捲入糾紛勝訴
    微博截圖  今天(12月21日)上午9時46分,前《國企》雜誌社研究部主任@郭松民在微博宣布其與《炎黃春秋》黃鐘、洪振快因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所起糾紛一案勝訴。「狼牙山五壯士」即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英雄事跡,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不懼犧牲的偉大精神,堅定了無數中華兒女奮勇抗敵的決心。在此問題上,我國社會公眾的共識是一致的。《細節》一文雖然在形式上是對我國抗日戰爭史中的具體英雄事跡細節的探究,但它實質上是對這起英雄事跡所代表的抗戰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再評價。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初讀感知
    《狼牙山五壯士》初讀感知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圈畫生字,讀通句子,難讀的長句子多讀幾遍。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五位壯士的勇敢與頑強。
  • 教師資格試講: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_北京中公教育
    在教師資格的考試中,彰顯愛國精神的的作品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比如我今天選取的《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就是小學階段必學的一篇愛國主義文章。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品讀文章關鍵詞句。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練習題(1)
    《狼牙山五壯士》練習題(1)一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衝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鬥,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g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hǒu)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 )。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lūn)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