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

2020-12-15 武義新聞網

        我從《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中明白了戰爭的殘忍,明白了中國人民的英勇鬥志。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41年秋在狼牙山上的一場激烈戰鬥。戰士們在轉移敵人的視線,不讓他們發現部隊主力和群眾,就一心一意地痛擊敵人,讓敵人喘不上氣來,後來,馬寶玉帶頭把敵人引上絕路——狼牙山頂峰棋盤陀,為了不浪費彈藥,他們居高臨下地以石頭扔,到最後,主力和群眾離開了,任務完成了,他們向主力和群眾看了最後一眼就英勇地跳下了懸崖。五壯士英勇犧牲了。

        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從哪兒來的呀?當然是革命先烈創造出來的呀!

        那時,怕沒糧食、怕沒住處、怕沒衣服穿、怕敵人來掃蕩。現在什麼都不怕,有吃、有穿、有住、有……

        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和平、友好。(實驗小學五(5)班  項毅弘)

相關焦點

  • 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1942年5月,晉察冀軍區舉行了"狼牙山五壯士"命名暨反掃蕩勝利祝捷大會,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授予3名烈士"模範榮譽戰士"稱號,並追認胡德林、胡福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通令嘉獎葛振林、宋學義,並授予"勇敢頑強"獎章。1971年6月26日,宋學義在鄭州病逝,享年53歲,長眠於沁陽市烈士陵園。
  • 鐵證:「狼牙山五壯士」的真實細節無可置疑
    「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和當年第一個採訪倖存壯士的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政治部宣傳幹事錢丹輝知道此事後,立即站出來,證明6班、2排和7連都沒有這個人。很快,有關報紙進行了自我批評。   僅僅過了1年,又一則關於「狼牙山五壯士」的負面新聞見諸報端。這篇名為《壯歌重唱狼牙山》的文章,認為兩名倖存者之所以大難不死,是因為他們並非「跳崖」,而是順著崖壁溜下去。
  • 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原標題: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山腳下,五勇士的銅像挺立著,像是在張揚著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銅像的捐贈者,狼牙山五壯士所在連——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連長劉福山的兒子劉宏泉告訴記者,退休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為狼牙山五壯士的事情忙碌著,包括2012年落成的五勇士銅像、正準備重拍的《狼牙山五壯士》3D電影等等,「不為別的,我就是想讓下一代永遠銘記那段歷史。」 那是一段悲壯的歷史。
  • 《狼牙山五壯士》為何被小學課本刪除?專家提出見解,卻令人氣憤
    咱們今天的任務是聊聊關於《狼牙山五壯士》,其實《狼牙山五壯士》這則歷史事件在許多80、90後的學生課本上都出現過,我們都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精神,可是現在問題來了,如今一些小學課本中居然將《狼牙山五壯士》給刪除了,這無疑是讓人極為的詫異!
  • 《狼牙山五壯士》被從教科書中刪除?你聽聽專家都說的什麼話
    2005年3月,一則重磅消息直接引爆了國內輿論——上海市新語文教材刪除了課文《狼牙山五壯士》!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課本中也已經將《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從課本中移除!稍微年長一些的讀者,肯定都還記得那曾經令人悲憤不已而又熱血沸騰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文!肯定都還記得那五位站在山巔用手雷用石頭頑強抗敵最後英勇跳崖的英雄!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出教材,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解釋令人憤慨
    ——《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狼牙山五壯士的壯烈犧牲的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他們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但是現在這段故事竟悄然被移出了課本,專家的解釋令人唏噓。在漫長的抗爭史中,我國湧現出了許多革命英雄,正是因為這些甘願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一直在前線衝鋒陷陣,才換來了革命的勝利。
  • 齊齊哈爾:抗戰片回顧 愛國情奔湧:《狼牙山五壯士》觀後感記憶猶新
    「《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在小學時看過的一部抗戰電影,老師要求同學們寫觀後感,我的那篇觀後感老師還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了,所以記憶特別深刻。」王玉麗回憶說。《狼牙山五壯士》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老百姓和主力部隊撤離,不畏勢單力薄,憑藉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與敵軍激戰,儘管日軍的火力極猛,但是壯士們仍不放棄,擊退敵人完成掩護任務,後因彈盡糧絕,不當俘虜,全體跳崖。
  • 教師資格面試說課|小學語文說課稿:《狼牙山五壯士》
    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 報名條件中公教師招聘考試全國巡講在線預約一、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 明星替代「狼牙山五壯士」進入小學教材,專家的解釋令網友噴飯!
    明星替代「狼牙山五壯士」進入小學教材,專家的解釋令網友噴飯!小學時期,除了必要的學習內容外,小學生的「素質」培養也是很重要的。雖然現在已經來到和平年代,但是仍然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小學課文中真實存在過的「英雄」,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國能夠順利建立,離不開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這些英雄不畏艱險,只為國家的精神也是令人真心佩服。令人意外的是,「狼牙山五壯士」會被移除小學教材,替代英雄的居然會是「明星」,這令許多網友表示想不通。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時,日本兵在做什麼?56年後揭開謎底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狼牙山五壯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無數後人為之感慨,為了人民,為了國家他們可以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義無反顧的跳下萬丈高的懸崖,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英雄骨血,什麼是中華魂、英雄魂,那麼,在五壯士跳下懸崖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士兵們幹了什麼呢?這個疑問在56年之後從一個日本老兵口中我們得到了答案。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除課本,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解釋讓人憤怒
    然而,十幾年前,相關專家卻提出建議,將中小學課本中《狼牙山五壯士 一、刪除《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引起廣大網友不滿 2005年3月的一天,狼牙山五壯士最後倖存者葛振林老人離世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品讀釋疑
    然後結合課文插圖,反覆品讀,重點抓住描寫五戰士痛殲敵人的動作、神態的語句,感受五戰士的英勇、機智以及對敵人的痛恨,體會點面結合描寫人物的表達效果;聚焦具體描寫五壯士壯舉的句段,在讀中感悟,體會他們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氣概。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嗎?
  • 經典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看資深教師這樣講解全文,學生:佩服
    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怎樣學習呢?可以說這篇課文是一篇經典課文,那麼怎樣學好這篇課文呢?下面就跟隨資深教師杜du的腳步走進這篇課文吧!本課目標是:1.會寫課後的15個生字,並會寫「日寇、奮戰、險要」等詞語;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描寫武裝是英勇跳崖的部分,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殺敵
  •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一、學習目標通過提取關鍵詞句和表格、統計圖比較,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初步掌握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寫作方法。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 同狼牙山五壯士一樣悲壯,老帽山六壯士寧死不屈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們的事跡寫進了教科書,被人們廣泛傳唱與讚頌。鮮為人知的是,在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老帽山上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六位抗日勇士,像五壯士一樣,寧可犧牲也絕不屈服於日軍。他們就是——老帽山六壯士。在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房山區檔案館的《走進房山》展廳中,展示著老帽山六壯士的英勇事跡。
  • 學霸百日訓練營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學期之67篇 6 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一、在黑體字正確的讀音後畫&34;。 繃緊(bēng běng ) 掄起 ( lūn lún ) 屹立(yì qí) 縱身(jiòng zòng)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五、選詞填空。陸續 繼續 相繼1、到了狼牙山峰頂,五壯士居高臨下,(   )向緊跟在後面的敵人射擊。2、 村裡的孩子(   )失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站立 挺立 屹立3、五位戰士(   )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主力部隊遠去的方向。
  • 大V駁"狼牙山5壯士拔百姓蘿蔔" 捲入糾紛勝訴
    微博截圖  今天(12月21日)上午9時46分,前《國企》雜誌社研究部主任@郭松民在微博宣布其與《炎黃春秋》黃鐘、洪振快因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所起糾紛一案勝訴。「狼牙山五壯士」即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英雄事跡,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不懼犧牲的偉大精神,堅定了無數中華兒女奮勇抗敵的決心。在此問題上,我國社會公眾的共識是一致的。《細節》一文雖然在形式上是對我國抗日戰爭史中的具體英雄事跡細節的探究,但它實質上是對這起英雄事跡所代表的抗戰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再評價。
  • 還在為孩子讀後感寫作擔憂?急孩子之所急,只需五步,攻破難題
    如,我今天讀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其次,再說說「引」。「引」就是引用,說白了,就是借用,借用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某些語段。引用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是簡要概括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二是直接摘錄原文的某些核心語句。
  • 教師資格試講:小學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_北京中公教育
    在教師資格的考試中,彰顯愛國精神的的作品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比如我今天選取的《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就是小學階段必學的一篇愛國主義文章。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品讀文章關鍵詞句。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練習題(1)
    《狼牙山五壯士》練習題(1)一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衝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鬥,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g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hǒu)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 )。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lūn)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