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如廁是父母和孩子必須一起經歷的事情,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如下困惑或疑問:
孩子2歲多還在用尿不溼,不會自己上廁所?
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自己上廁所最合適?
要怎麼教會孩子自己上廁所?
如廁訓練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指教孩子練習在廁所或使用坐便器大小便,目的是能讓孩子在自己感覺到膀胱有排尿感覺的時候,憋住尿意,自主判斷選擇去廁所或使用坐便器完成大小便。
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
1、孩子可以預先察覺到自己的大小便,並且能夠通過表情、動作或者語言讓你知道。
2、尿不溼可以保持至少兩個小時不小便,或者是午睡醒來後尿不溼還是幹的。
3、孩子能夠聽懂簡單的指揮,比如「把紙巾丟垃圾桶」,或者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肚子餓」「要」等。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家長應該怎麼做?
1
給孩子準備一個專用坐便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沒有接受過如廁訓練的孩子,首先要給孩子選擇一個適合的坐便器,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個TA喜歡的顏色、可愛一點的卡通角色形狀的坐便器。
不推薦讓孩子雙腳騰空坐在馬桶上,即使有專用的馬桶圈。孩子剛剛度過學步期,因此依舊需要「腳踏實地」的感覺。
2
讓孩子從模仿開始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模仿對象,在訓練如廁的時候,家長可以自己坐在馬桶上,讓孩子也坐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大家一起上廁所。
也可以找一個孩子喜歡的娃娃,告訴TA娃娃也要上廁所了,然後用它來演示坐便器的使用。
3
和孩子一起看如廁相關繪本
耐心的多給孩子講講關於如廁方面的繪本故事,讓孩子明白坐便器的作用,打消孩子對排便的恐懼。
4
及時表揚鼓勵
孩子每次成功後,要給與孩子誇獎;如果孩子沒有成功,也不要苛責孩子。在訓練孩子如廁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微笑,及時鼓勵孩子。
最後,父母需要放鬆心情,如廁訓練是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孩子慢慢習慣。但相信只要有家長們的關愛,孩子們一定會早早脫掉尿不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