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獨立如廁難?4個小竅門,幫娃從此告別尿不溼

2020-12-20 欣欣寶貝的媽媽

習慣了尿不溼的寶寶們,很容易一有尿意便直接尿到褲子裡,有些寶寶直到上幼兒園還不會自己如廁,忙壞了家長和老師。而想要寶寶養成自己如廁的習慣,則需要家長來進行適當的引導。如廁訓練有以下4個小竅門,讓寶寶從此告別尿不溼。

美國育兒專家西爾斯夫婦曾說,「由於寶寶最初的中樞神經以及觸感神經不夠靈敏,前期需要佩戴尿布等進行輔助排便。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各個神經系統逐步完善發達,孩子對糞便排洩的感覺和控制力有所提升,就需要家長引導獨立如廁。」

4個小竅門,幫娃獨立如廁

一、 教導寶寶表達如廁意願

許多寶寶尿褲子的原因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這種感覺意味著什麼,而寶寶們想要如廁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小反應,爸爸媽媽細心觀察就能夠發現,比如寶寶小便的時候會打個激靈、大便的時候可能會說「肚肚疼」,在爸爸媽媽察覺到寶寶的這些反應後,及時去教會寶寶如何表達

爸爸媽媽引導寶寶通過一些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覺,例如:小便、大便、上廁所,這樣的簡單詞語能夠幫助寶寶理解。在反覆的訓練下,寶寶逐漸會將自己想要如廁的感覺與對應的詞語聯繫起來,每當想如廁的時候就會懂得主動表達了,而家長在寶寶表達過後明白其狀態,再引導寶寶坐上座便器,久而久之,寶寶也就明白如廁需要在座便器上了。

二、 選擇寶寶喜歡的座便器

座便器的選擇對於寶寶來說十分重要,選擇寶寶喜歡的座便器可以有效減輕寶寶的牴觸心理。但玩具型的座便器不宜選擇,因為其形狀與玩具相似,很容易讓寶寶將如廁與玩耍相混淆,十分不利於日後的訓練。選擇座便器時,由家長來根據自家寶寶的身高,以及座便器的設計來選擇兒童座便器的款式,然後讓寶寶來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既能保證座便器舒適、安全、衛生,又能夠得到寶寶的喜愛,對於如廁訓練是十分有利的。

三、 為寶寶樹立精神榜樣

精神榜樣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寶寶對於他人的一切行為都會有模仿的意願,因此為寶寶選擇有關如廁的兒童繪本是個好方法,讓寶寶明白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們是在座便器上如廁的,寶寶就會有意識地去模仿繪本中小動物們的行為。除此之外,帶寶寶去其他已經學會自己如廁的寶寶家裡玩也是方法之一,當寶寶看到自己的小夥伴能夠自己如廁,寶寶也就會學著自己如廁,從而養成如廁的習慣。

四、 在寶寶成功如廁後給予鼓勵

寶寶的如廁訓練需要家長的支持,初期寶寶還沒有養成習慣,總是尿褲子,家長在這時候不宜責備,以免寶寶對如廁產生牴觸心理,從而加大訓練難度。家長可以在寶寶成功如廁之後給予鼓勵,比如誇獎孩子或是給予玩具獎勵,得到鼓勵的寶寶會對更願意接受如廁訓練,也就更容易達成讓孩子遠離尿不溼的目的了。

徐特立說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收穫得好,必須耕耘得好。「如廁訓練」需要家長的耐心與支持,堅持每天都對寶寶進行有意識地訓練,而短時間的辛苦,收穫的是長時間的受益在我家二寶如廁訓練前我為孩子買了一套《寶寶如廁訓練大圖畫》。

這是由中國大地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科普啟蒙繪本。這套書一共6冊,《便便的誕生》、《放屁的秘密》、《便便大俠》、《優質的便便》以及《愛放屁的弟弟》。通過生動的圖畫、趣味的故事訓練寶寶如何上廁所,告訴寶寶便便的來歷等等。

書中一個故事令我特別印象深刻。通過孩子和奶奶的對話,告訴孩子便便可以用於施肥。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孩子懂得更多關於便便的知識。

書中還有很多關於孩子在上廁所時要做的細節,如:用衛生紙擦屁屁用輕一些,什麼樣算擦乾淨,上完廁所後不要立即離開,要衝廁所等等。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教會孩子如廁的細節。

二寶通過我平時的訓練以及在這冊繪本上學到的知識,能比周圍的小朋友更快、更好地進行如廁。每當和別的寶媽談起我都很驕傲。

相關焦點

  • 寶寶獨立如廁難?4個小竅門,幫娃從此告別尿不溼
    習慣了尿不溼的寶寶們,很容易一有尿意便直接尿到褲子裡,有些寶寶直到上幼兒園還不會自己如廁,忙壞了家長和老師。而想要寶寶養成自己如廁的習慣,則需要家長來進行適當的引導。如廁訓練有以下4個小竅門,讓寶寶從此告別尿不溼。
  • 告別尿不溼,讓娃自主上廁所並不難,掌握這4個竅門就夠了
    夏天到了,孩子們都喜歡出門蹦蹦跳跳,但是寶寶的尿不溼拿不掉成了一個難題。拿掉了怕孩子上廁所出現困難,不拿掉又怕天熱捂著不透氣,滋生細菌。所以讓孩子學會自主上廁所很重要! 美國兒科會建議孩子在18-24個月的時候,已經有了自主排便的意識。
  • 寶寶如廁訓練的那些事,幾個小竅門幫娃告別尿不溼,遠離尿褲子
    我根據經驗教給了她四個竅門,過了一段時間,她的寶寶就成功地告別了尿不溼,學會了自己上廁所。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紙尿褲就成為了需要告別的存在,可對於教孩子自主上廁所的事情,很多父母都感到頭疼,覺得無從下手。那麼究竟要怎樣做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寶寶如廁訓練的那些事。
  • 如廁訓練怎麼教都不會?4個竅門讓寶寶告別尿不溼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根據科學研究表明,一般寶寶滿18個月之前,就已經可以學習上廁所了,在經過長期的引導以及訓練後,4歲左右便可以完全自主完成如廁。記得外甥剛上幼兒園時,也就是2歲半左右,每次去接他放學,總是被老師告知外甥老是尿褲子,每天給他帶去幼兒園的4條褲子都不夠替換。其實早在外甥1歲出頭的時候,姐姐和姐夫便開始有意識的引導他有節制、自主的完成如廁。只是效果似乎都不怎麼明顯,平常在家,因為還算是比較熟悉的環境,小外甥還是可以勉強學會一些。
  • 寶寶戒尿不溼難?學會觀察,掌握方法,讓他自主如廁很簡單
    尤其是要準備上幼兒園還沒脫離紙尿褲的寶寶,媽媽們會比較擔心娃不會上廁所而尿褲子,所以也想提前讓寶寶戒掉紙尿褲,讓他學會自主如廁。但是不建議早於18個月,因為一歲半以前的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成熟以及對排尿排便器官的自主控制意識還不夠,所以過早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 給孩子做如廁訓練,家長用上這4個「訣竅」,幫寶寶告別尿不溼
    4歲的亮亮已經上了大半年的幼兒園了,和同伴的小朋友相處的很好,但是亮亮過得並開心,因為他經常尿褲子,每次小夥伴都會嘲笑他。亮亮媽為了方便更是給他準備的兩套衣服,漸漸的亮亮就從一個積極陽光的孩子,逐漸變得自卑了起來,出現這種情況,只能怪家長沒做好如廁訓練。
  • 給孩子做如廁訓練,家長用上這4個「訣竅」,幫寶寶告別尿不溼
    4歲的亮亮已經上了大半年的幼兒園了,和同伴的小朋友相處的很好,但是亮亮過得並開心,因為他經常尿褲子,每次小夥伴都會嘲笑他。亮亮媽為了方便更是給他準備的兩套衣服,漸漸的亮亮就從一個積極陽光的孩子,逐漸變得自卑了起來,出現這種情況,只能怪家長沒做好如廁訓練。
  • 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4個竅門,讓寶寶「告別」尿不溼並不難
    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1、寶寶能懂得想上廁所的感覺,並能清晰描述出這種感覺孩子在對上衛生間有意識的時候會做出一些動作,比如說兩條腿交叉、捂住肚子、站著不動等行為,這些都是孩子想上衛生間的反應。如何進行如廁訓練?這4個竅門要收好一定要挑選合適寶寶的坐便器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要讓孩子使用兒童坐便器而不是兒童馬桶。這是為了讓孩子從小習慣坐便,以便長大後不對此產生心理排斥。
  • 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6個竅門,讓孩子脫下紙尿褲
    這是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和6個竅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3個信號想要訓練寶寶的如廁能力,就要在孩子身體,行為、認知都做好準備的時候時候,那麼什麼時候算做好準備呢?6個竅門1、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便意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有的時候孩子正玩得高興,突然就很安靜了,那後就在那裡一動不動,呆了一樣,這樣很大可能就是孩子在上廁所,這時,我們可以提醒一下他:「寶寶是不是在尿尿或者拉便便?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當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時,就說明該「告別」尿不溼了1)開始頻繁的用手抓尿不溼當家長發現孩子開始對自己身上的尿不溼有手抓的行為時,就應該體會的到孩子已經開始牴觸了。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當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時,就說明該「告別」尿不溼了1)開始頻繁地用手抓尿不溼當家長發現孩子開始對自己身上的尿不溼有手抓的行為時,就應該體會得到孩子已經開始牴觸了。
  • 2歲寶寶離不開尿不溼,如廁訓練,讓媽媽不為寶寶大小便煩惱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佳佳懷孕8個多月,二胎很快就要出生了,可是想想明年要面對的事情,佳佳煩惱不已。大寶剛滿兩歲,婆婆身體不是特別好,明年佳佳休完產假回去上班,婆婆一個人肯定帶不來兩個孩子,娘家自己媽帶著弟弟家小孩也是分身乏術,思來想去,只能把大寶送去幼兒園。
  • 戒掉尿不溼的最佳年齡,太晚會影響發育,「三步走」寶寶學會如廁
    尿不溼成為寶媽帶娃「神器」,為寶媽帶娃減輕了不少負擔。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成功戒掉尿不溼,成為孩子長大的一個標誌,什麼時候戒比較好呢?據統計,寶寶18個月之前訓練自主如廁,4歲之後才能真正掌握如廁技巧;如果是18個月之後,開始訓練,1年就可以學會獨立上廁所。
  • 寶寶如廁訓練超實用指南,告別紙尿褲沒那麼難
    而且寶寶如果早一點兒學會上廁所,父母還可以節省下來一大筆買尿不溼的開銷。在託育中心,如廁訓練是星空班寶寶的自理能力發展課程之一,老師們會陸續對這些即將進入幼兒園的小寶寶們進行如廁訓練。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有什麼技巧呢?
  • 寶寶多大戒掉尿不溼?有這三個信號,寶媽就開始自主如廁訓練吧
    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深深牽動每一位家長的心,寶寶什麼時候能夠戒掉尿不溼,也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而且這孩子意味著,需要教會寶寶自主如廁。特別是對於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如果還不能自主如廁,就會面臨很多尷尬的問題。什麼時候讓寶寶戒掉尿不溼最合適呢?
  • 寶寶獨立上廁所並不難,學會這幾招,從此跟尿片說拜拜
    半個世紀以來,隨著紙尿褲運用的越來越頻繁,寶寶獨立如廁的時間也逐漸延遲。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因為獨立如廁並不是通過強制訓練就能夠獲得的,需要複雜的神經系統和肌肉的協調作用。不過,延遲排便排尿訓練不代表放任孩子自行發展。
  • 如何訓練寶寶獨立如廁
    如何訓練寶寶獨立如廁如果您已經準備好停止給寶寶使用尿不溼了,那麼首先恭喜您,您在育兒之路又跨入了一個新徵程。上廁所是寶寶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可以進一步促進孩子的成長和自信心的提升。如廁訓練是一個需要極大耐心和正確方法的過程,在訓練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清理便便的狀況,請準備好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 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6個方法,讓孩子告別紙尿褲並不是那麼難!
    寶寶出生以後,很多爸爸媽媽都感概尿不溼的方便,每當寶寶屁股一撅,屎尿屁就蹦出來的那一刻,爸爸媽媽們就更覺得尿不溼的珍貴。但是總不能一直給寶寶穿著尿不溼吧,總會有脫下來的一天,那麼就要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
  • 寶寶多大可以停用尿不溼?到這個年齡就該停用了,學會如廁很重要
    寶媽說道:「可不是嘛,現在孩子一天天長大,不能總用尿不溼了,我們想鍛鍊他自己去廁所的能力,可是這床單都尿了一沓了,還沒什麼效果。」我聽了笑了笑,確實,教孩子脫離尿不溼,邁向自行如廁的道路,往往是犧牲無數小被、床單換來的,這個過程家家都有,但也並非沒有一定方法。
  • 如廁習慣事關寶貝人格發展,學習如廁三要三不要,幫娃告別紙尿褲
    隨著二寶媽媽群裡的娃們都接近兩歲,寶媽們開始討論寶寶獨立上廁所的事情,有位媽媽分享說,孩子一歲十個月就已經學會自己去坐小馬桶了,等下學會了脫褲子,就能無憂送託班了。紙尿褲的發明確實解放了媽媽們,讓帶娃的過程輕鬆又乾淨。也真的推遲了寶寶們學習自己上廁所的時間,因為有了方便的紙尿褲,幫孩子進行如廁訓練這件事兒的優先級,在媽媽的事務清單上越來越靠後。甚至有一位6歲的寶寶,因為沒辦法自己上廁所,被學校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