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 重要制度研究」開題報告會...

2020-12-25 中國西藏網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研究」開題報告會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清華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共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熱點議題。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艾四林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制度文明貢獻需要與其國際地位相匹配,當今時代更需要在推進位度實踐的同時深化制度研究,尤其需要樹立高度的制度自信,說清楚制度優勢,建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實踐話語和理論話語,建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制度文明話語體系以支撐制度自信的理論和實踐。

  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副處長段江飛介紹了清華大學文科建設的發展歷程與基本情況,表示清華大學科研管理部門將一如既往地為課題組和團隊提供最好的條件、大力支持,希望課題組按照規定完成任務,為時代和國家做出精品力作、傳世之作。

  會上,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肖貴清作開題報告,從項目立項情況、研究基礎、子課題基本情況、近期研究成果、下一步研究計劃等方面匯報了項目的總體情況與研究進展。

  各位特邀評議專家圍繞課題組的研究進展與計劃作點評與建議,評議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雷聲教授主持。張雷聲指出,課題組前期研究成果紮實,為課題的研究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她指出,要把握好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理論創新,扣緊制度體系來開展研究,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和國情特點要求的辯證統一,把握好對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這三類制度邏輯關係的闡釋。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課題組的前期研究進展與基本研究思路。專家們一致認為,要認真梳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與演進過程,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概念的目的與意義、依據與結論。與會專家強調,當前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研究,需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廣闊的視野,需要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的內在銜接與相互關聯,同時也需要有更加強烈的問題意識,在難點熱點上取得新的突破,敢於啃硬骨頭。要從科學與實踐的角度對深化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研究的用處、效益進行總結,真正在實踐中發揮指導性、規範性作用。

  課題組成員認真聆聽專家評議,並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肖貴清表示,課題組將充分吸收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繼續完善課題的研究思路和設計,確保高質量地完成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任務,為研究和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貢獻力量。

  2019年11月,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圍繞深入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列出一批重大項目選題,面向全國公開招標。2020年4月,由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肖貴清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研究」項目正式獲準立項。項目獲準立項至今,肖貴清教授帶領課題組成員圍繞研究與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鄧暉通訊員車宗凱、宋志浩、劉家榮)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研究」開題報告會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清華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共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熱點議題。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論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強調:「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這是我們黨第一次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支撐的科學制度體系。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制度,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派生的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的主體性制度,具體講就是建立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之上的關於法律法治、行政管理、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生態文明、「一國兩制」、對外事務、黨和國家監督等方面的主體性制度。
  • 【微宣在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科學制度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這次全會提出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13 個方面的制度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總體圖譜,是由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 the socialist state...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文章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
  • 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堅持黨的領導制度,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經驗總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緊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題,就遵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實現國家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相統一的內在邏輯。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如何上升為基本制度的?
    鄧小平的這些言簡意賅的闡釋,從根本上區分了市場經濟體制性規定與制度性規定的關係,無疑是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馬克思在對政治經濟學史的研究中曾提出,經濟範疇的形成大多經歷了「極其艱難地把各種形式從材料上剝離下來並竭力把它們作為特有的考察對象固定下來」的過程。
  • 吳家慶: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並對如何繼續鞏固和完善制度優勢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信心和決心。
  • 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原標題: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鞏固、完善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好在哪兒?
    《理學院》之【100秒漫談斯理】系列之二十八:衡量一種制度到底優越不優越,關鍵要從它在國家危急關頭的現實表現來考察,從它的治理效果來評判。經過70多年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其治理優勢和效能,不僅能從理論上進行透徹闡釋,而且在實踐中已經得到充分印證。這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引的好制度。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怎樣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黨成立至今最根本的成就,就是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經濟文化落後的東方大國奪取全國政權,進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嶄新課題,照搬書本不行,照搬別國經驗也不行。
  • 正確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這一新的概括,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前提是必須正確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和實質。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  經濟制度是經濟關係在制度上的反應,經濟關係是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產關係。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暨「抗疫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參加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暨「抗疫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線上合影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9月26日,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師範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上海市德育課程教學研究基地聯合主辦的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暨「抗疫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學術研討會在線上召開。
  • 憲法修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注入定力和活力
    對重大制度進行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是本次憲法修改的突出貢獻,這既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也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了新活力。  一、指導思想的豐富和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注入「活的靈魂」  憲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條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寫進憲法序言,是本次對憲法的重要修改之一。
  • 新中國與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政體、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構建了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70年來中國之所以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根本在於70年前黨領導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事件,成為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的光輝起點。
  •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
    新中國7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出發,中央政治局決定這次中央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
  • 學術爭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唯物史觀意蘊
    基金項目:2018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項目批准號:18JZD007)。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觀意蘊。因此,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現以及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制度,就是由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發展所決定的客觀趨勢。
  • 人民日報評論員: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論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條道路之所以能夠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提供根本保障,最重要的就在於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建立並實行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 【教育整頓丨研讀】《中國制度面對面》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
    無論是「互助合作運動」還是「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無論是「三三制」還是「豆選法」……這些早期實踐蘊含著社會主義的制度因素和價值主張,為建立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從國體、政體以及各方面立起了國家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
  • 《中國制度面對面》第一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
    《中國制度面對面》第一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從去年11月開始,中宣部理論局就組織力量開展深入調研,梳理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何行穩致遠等16個重大問題。中央有關部門的同志和專家學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集中起草修改,廣泛徵求意見,在凝聚各方面智慧的基礎上完成了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