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強健起來更要快樂起來!看體育家庭作業濟南「版本」

2020-12-17 澎湃新聞

「啪啪啪……」女孩有節奏地轉動著手腕,跳繩如同被她「馴服」了一般,隨著她的起跳在空中畫著弧線。父母站在一旁,一個為她加油,一個握著秒表計數。一分鐘時間到了,媽媽豎起了大拇指:「212個!」這是濟南市明珠小學5年級學生王子慧做體育家庭作業的一幕。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體育也將布置家庭作業。其實,這項作業早就有了濟南版本,不少學校結合實際進行了探索和實踐。花樣繁多、趣味十足的體育家庭作業,不但強身健體,還讓孩子們樂在其中。

從無到有

《生活指導》多了8頁紙

9月1日開學至今,王子慧的跳繩成績已經由每分鐘60個增加到了212個,仰臥起坐則由每分鐘39個提高到了57個。一直陪伴女兒鍛鍊的王子慧媽媽說,這得益於每天15分鐘的體育作業。

2013年,濟南市在推進家校溝通加強體育教學工作專題會議上提出,通過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營造良好的體育鍛鍊家庭氛圍,鞏固體育課堂教學效果。2013年寒假,濟南市明珠小學的寒假作業《生活指導》中多了8頁,不同於數學的加減乘除與語文的遣詞造句,這8頁紙為體育課設立,包括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體質標準記錄下跳繩和仰臥起坐的個數、坐位體前屈的最遠紀錄,同時,打羽毛球、對牆拋球等適合居家進行的運動項目也做成表格方便學生量化,「誰是我的裁判」等互動性問題也被設計其中。

被印成鉛字的這8頁紙,是濟南市明珠小學學生收到的第一份體育作業,來自學校老師的原創。該校特級體育教師鄒梅當時擔任學校的教科室主任,「明珠是體育強校,一直非常注重體育,學生們在學校裡練得挺好,體育需要持續練習,當時看學生的寒假作業裡沒有體育內容,我們就想給學生加上這一項。」鄒梅和幾位體育老師一起制定了學生的體育作業內容,包括身體素質訓練、體育小常識等,按照一周兩次的頻次設計,8頁紙的體育作業就此出爐。

濟南市明珠小學體育作業推行了2年後,效果不錯。2015年前後,相鄰的學校,如濟南市天橋區寶華小學、濟南市制錦市小學、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等學生的作業中,都以不同的形式有了體育作業。

隨後,體育家庭作業在天橋區58所學校、近6萬名學生中鋪開。

從紙質到電子

「留」與「收」的變遷

體育作業屬於學校體育的「第二戰場」,它是課堂的延伸,由校及家。

既然是可以在沒有體育教師、沒有場地與器材、沒有學習集體的條件下可完成的家庭作業,內容設計更多與家庭結合,這也是布置家庭作業時體育老師首要考慮的問題。在濟南市明珠小學第一份紙質體育作業中,就有「利用家中器材」「讓父母做幫手和裁判」等設計內容。

體育作業由紙質到電子,再到使用智慧雲平臺進行傳和收,科學、安全、互動是體育老師們在思考和改進的議題。比如,在一份「仰臥推起成橋」的作業中,老師把學生們上傳的做動作的照片用紅圈標註出誤區,用綠勾指出動作的規範處,同時,如何在學生做的過程中進行保護和指導,也被拍成照片上傳,供更多家長學習參考。

隨著QQ群、微信群的廣泛使用,批改完的作業被發到群裡,學生和家長之間可以相互參照,規避誤區,向完成好的家庭學習借鑑——體育作業在更多的家庭中互動起來。除了藉助更便捷的線上途徑進行家庭作業的指導,不少實施體育作業的學校還送教到家,制定日程表,對體育家庭作業進行上門指導。

從任務到吸引

增加「趣味性」的思考

讓體育作業活起來、新起來,是體育老師們的另一思考。

在記者的調查中,作業時長是學校在布置作業時另一考慮的問題。目前,15—20分鐘是各學校達成的一個相對一致的時長。不過,在作業的頻次上,學校之間有差異:有的學校每個周布置3—4次體育作業;有的學校則認為,體育鍛鍊需要堅持,量變才有質變,所以體育作業每天都要留。

在體育作業的內容設置上,7年來,各學校已經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作業體系,比如鄒梅設置的體育作業「儲備庫」,已經有8大類別,其中包括鞏固體育教學成果的複習型作業、激發學生練習熱情的調查型作業、營造成長良好氛圍的親子型作業、促進學生最優發展的分層型作業、搭建展示自我平臺的展示型作業、促進體育技能運用的生活型作業、激發挑戰自我內驅力的挑戰型作業、提高學生體育鑑賞力的觀摩型作業等。

最近,在濟南市明珠小學的課間操上,老師們教授著自創的新動作,把網上「好玩」的元素納入其中,學生們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這不是特別火的Tabata訓練嗎?趕緊學學,我的愛豆也在跳呢!」

「吸引式」而非「任務驅動式」的家庭作業成為很多體育老師在探索的方向,他們希望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外,增加體育作業的趣味性,吹氣球、輪滑、放風箏,甚至是幫父母拿快遞,都納入到體育作業的範疇中。

體育家庭作業不拘一格,老師們還把最新的理念與家長分享。有不少家長曬出了體態優美、又能增進與孩子感情的親子瑜伽,就是來自於體育老師們的發散與創新。

從被動到主動

家校社攜手共同推動

把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常態化、持續化,使得家長和學生切切實實從中受益。從一開始怕留作業,到追問「今天的作業為什麼還沒布置?」濟南市明珠小學體育老師程翔說,家長們當看到自己孩子在堅持了兩個月體育作業後「自信了,健美了,走路抬頭挺胸」時,會主動陪孩子一起完成作業,也會在夜深人靜時把「掏心窩」的感謝傳遞給老師們。

濟南市堤口路小學體育老師徐志剛,有在4所小學執教的經歷,體育作業也跟隨徐志剛一起,流動到了不同的學校。不久前,徐志剛遇到了曾經教過的學生楊曌,楊曌現在在濟南市高新區海川中學念初三。楊曌的母親向徐志剛打招呼的第一句話就提到了體育作業:「謝謝你,徐老師,現在孩子體學雙優!」

體育家庭作業是讓學生鍛鍊起來,強健起來,保證他們健康成長的一個撬動點。隨著體育家庭作業在全市中小學中的進一步推廣,弘揚了體育精神和文化,推廣了體育技能,全面提升了濟南市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濟南教育的觸角不僅延伸到家庭,濟南周官屯小學作為農村小學,將民族傳統體育的抖空竹作為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多次參加槐蔭區全民健身展演,以課堂為主渠道,濟南市槐蔭區的中小學已通過建立特色素質教育鏈,推出了多張陽光體育「特色名片」,讓特色體育走進家庭、社區,走向社會。(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

相關焦點

  • 「印象2020「③|體育家庭作業的濟南「版本」
    讓孩子強健起來 更要快樂起來體育家庭作業的濟南「版本」 「噠噠噠……」女孩有節奏地轉動著手腕,跳繩如同被她「馴服」了一般,隨著她的起跳在空中畫著弧線。除了藉助更便捷的線上途徑進行家庭作業的指導,不少實施體育作業的學校還送教到家,制定日程表,對體育家庭作業進行上門指導。
  • 體育作業「悅動」起來
    班級「雲匯報」,定期線上秀出運動成績;年級「雲選拔」,遊泳健將、灌籃高手、足球小子紛紛亮相;學校「雲挑戰」,運動小達人線上過招……一個暑假過去,擔心孩子成為 「小胖墩」「眼鏡仔」?市南區教體局卻憑藉一份 「康樂健身——悅動假期」創意體育作業,成功地讓全區中小學生暑假「悅動起來」。
  • 學校喊你打卡體育作業,你真的動起來了嗎?
    在孩子的作業登記本上,除了語數英的作業之外,還多了體育作業!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和常賽。勤練,體育課就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教會了健康知識,教會了基本運動技能,教會了專項運動技能,不練習是掌握不了的。語文要布置作業,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
  • 動因體育,讓孩子在運動中收穫快樂童年
    從希望他快樂健康的長大,到學習成績要好,要多讀書,要有禮貌,要學會一兩個樂器,要……  最初希望他只要快樂、健康成長這件事,似乎已經被忽略了。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只要精神好、吃的多,那就是快樂健康了,而其實健康的定義遠沒有那麼簡單。  健康成長包含:軀體、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  什麼是健康?"
  • 體育讓鄉村校園「動」起來
    據悉,該校體藝教育特色活動社團多、項目多、形式多,真正讓學校「亮」起來,讓26個班「活」起來,讓1084名學生「動」起來。體育課「一節不能少」體育課程是學校體育特色發展的前提,該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體藝課程,保證體育課「一節不能少」。
  • 體育要布置家庭作業,但大家為什麼都在熱議英語?
    但對很多孩子而言,放假可能比上學還累。這段時間在頭條曬國慶作業大禮包的不少,八天假期,有的二三十張試卷,有的四五十張試卷,還有一些非常耗時的作業,比如視頻打卡,手抄報,作文等等。當然,還有不少孩子這個假期可能耗在培訓班,開始持續多日的強化培訓。
  • 別讓孩子好了成績壞了身體 邯鄲市「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由受質疑到齊贊成
    2018年11月,邯山區教體局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要針對城鄉運動設施、場地等條件差異和學生各年齡階段特點、身體素質現狀,適當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學生們每天依據不同體質和項目進行20分鐘至半小時不等的體育鍛鍊,各校推出了卡片記錄、網上曬圖、家長籤名、家訪調查、展示交流、測驗競賽等方法跟蹤檢驗作業效果。
  • 邯鄲市「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由受質疑到齊贊成
    我們就想著將體育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刻意布置體育家庭作業。」邯山區教體局韓文輝副局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11月,邯山區教體局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要針對城鄉運動設施、場地等條件差異和學生各年齡階段特點、身體素質現狀,適當布置體育家庭作業。
  • 河北邯鄲「體育家庭作業」由受質疑到齊贊成
    我們就想著將體育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刻意布置體育家庭作業。」邯山區教體局韓文輝副局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11月,邯山區教體局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要針對城鄉運動設施、場地等條件差異和學生各年齡階段特點、身體素質現狀,適當布置體育家庭作業。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電(郎朗)要說今年最火的學科是什麼,「體育課」稱第二,別的不敢稱第一。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  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
  • 各部門及學校不斷豐富家庭體育作業等活動形式
    非常暑期,相關部門及學校不斷豐富家庭體育作業等活動形式讓更多孩子動起來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體育鍛鍊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讓孩子們真正「動」起來?近日,記者對河北省相關部門、一些學校及體育培訓機構等進行走訪發現,相關部門及學校不斷豐富家庭體育作業等活動形式,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引導,讓孩子暑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他們的成長注入體育基因。
  • 動因體育,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從希望他快樂健康的長大,到學習成績要好,要多讀書,要有禮貌,要學會一兩個樂器,要……最初希望他只要快樂、健康成長這件事,似乎已經被忽略了。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只要精神好、吃的多,那就是快樂健康了,而其實健康的定義遠沒有那麼簡單。
  • 做一個快樂的運動員——滿莊鎮東牛小學暑假體育作業
    沒有健康的體魄,即使品質再好,本事再大,也不能大有作為,更談不上自己的幸福生活。當前,全國上下都非常關注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問題。「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已經是全黨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滿莊鎮東牛小學積極為小朋友創造條件,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體育健身活動。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 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要說今年最火的學科是什麼,「體育課」稱第二,別的不敢稱第一。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
  • 讓更多孩子動起來
    □河北日報記者 陳 華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體育鍛鍊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讓孩子們真正「動」起來?近日,記者對我省相關部門、一些學校及體育培訓機構等進行走訪發現,相關部門及學校不斷豐富家庭體育作業等活動形式,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引導,讓孩子暑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他們的成長注入體育基因。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電(郎朗)要說今年最火的學科是什麼,「體育課」稱第二,別的不敢稱第一。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  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
  • 快樂肥,還是健康瘦?都不重要!強健的體魄才是孩子的第一追求
    所以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應該引導孩子,把規律的體育鍛鍊,變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方便自己,還能讓更多孩子受益,所以說幹就幹,他們要把「孩子們的遊泳俱樂部」開在鄭州!在春天的黃金海灘,他一個鋼鐵大男人,剛下海裡玩了一會兒就凍得全身顫抖,孩子就更別提了,再看5米開外,人家國外四五歲的孩子,正踏著衝浪板在海裡盡興玩耍
  • 教育部:文化作業減下來,體育作業加上去,家長:負擔又增加了
    體育作業即將來襲! 學生們由於繁重的課業負擔,可以說多數時間都用來學習了,鮮有空閒的時間,體育鍛鍊也成了奢望,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學校裡的「小胖墩」、「小眼鏡」。但是,體育鍛鍊對強健體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不應該被忽視。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要說今年最火的學科是什麼,「體育課」稱第二,別的不敢稱第一。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
  • 文明精神,野蠻體魄,爭做紅領巾小健將——少先隊員動起來
    鍾爺爺帶給我們的,不光是醫學知識,還有最樸素的真理:有知識、文明,更要有強健的體魄。老師應該已經告訴你們,馬上你們就可以回到學校上課,見到自己的小夥伴和老師本人了。但是在「複課」之前,「宅家」近三個月的你們,最需要的是「野蠻體魄」。在這裡,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少工委的叔叔阿姨向全省少先隊員們發出號召:文明精神,野蠻體魄,爭做紅領巾小健將」少先隊員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