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經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居民消費陷入萎靡,外貿進出口也都受到了波及,目前僅靠政府刺激經濟而展開的新基建這一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從國際層面,美國對中國企業加大了打壓和制裁力度,一時之間「脫鉤」論調甚囂塵上。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央提出了「內循環為主,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下滑)
雖然是雙循環,然而人們對於內循環仍然存在疑問,主要認為這是自我封閉,其結果會使得中國經濟出現「內捲化」,經濟社會發展陷入停滯,甚至還會出現倒退。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經濟的「內捲化」呢?
經濟內捲化,就是經濟低效的發展,長期處於一個狀態模式之下,不斷重複,自我懈怠,根本沒有漸進式的增長,沒有突破式的發展。對於外部經濟發展變化沒有敏銳得觀察,也不願意去了解,只是滿足於現狀,進而沒有準備,也沒有能力應對。我國本身的地理環境十分優厚,非常適合農耕的發展,可以說自西周封建制度形成之後,我國長期處於經濟內捲化之中,簡單點說我國就是小農經濟,或者說是自然經濟。
(起義)
在小農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就是土地,統治者要麼是農民,要麼是外族,人們志向就是獲得更多的土地。非常重視農業生產,而輕視工商業。在文化上統治者通過儒家學說牽制人們的思想,知識分子以諂媚統治者或者投身科考以獲取生產資料和社會地位,而不是鑽研科學和技術。而在科學和技術領域有所鑽研的知識分子,要麼是師徒不順,要麼就是不入流的術士、宗教人士。結果就是兩千年經濟總量雖然增長,然而經濟形態和人的精神面貌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當西方完成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之後,靠強大的武力逼迫我們自行打開了國門。
我們如何避免經濟的內捲化?
避免經濟內捲化,就是對外要始終保持與全世界的聯繫,繼續堅持開放政策,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內。對內繼續深化改革,與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相適應,建立自由市場和營造創新發展的環境。要想發展就必須使得自身的產業鏈不斷升級,避免低效能的不斷循環「空轉」。這裡主要指的就是要改變單純依靠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發展高附加值和高技術的產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和新網際網路產業。
(擁抱)
我們要正視自身的差距,不要盲目自大,要自主研發,不要自主貼牌,一切都要踏踏實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