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如何才能避免「內捲化」?

2021-01-12 古姿觀察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經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居民消費陷入萎靡,外貿進出口也都受到了波及,目前僅靠政府刺激經濟而展開的新基建這一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從國際層面,美國對中國企業加大了打壓和制裁力度,一時之間「脫鉤」論調甚囂塵上。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央提出了「內循環為主,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下滑)

雖然是雙循環,然而人們對於內循環仍然存在疑問,主要認為這是自我封閉,其結果會使得中國經濟出現「內捲化」,經濟社會發展陷入停滯,甚至還會出現倒退。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經濟的「內捲化」呢?

經濟內捲化,就是經濟低效的發展,長期處於一個狀態模式之下,不斷重複,自我懈怠,根本沒有漸進式的增長,沒有突破式的發展。對於外部經濟發展變化沒有敏銳得觀察,也不願意去了解,只是滿足於現狀,進而沒有準備,也沒有能力應對。我國本身的地理環境十分優厚,非常適合農耕的發展,可以說自西周封建制度形成之後,我國長期處於經濟內捲化之中,簡單點說我國就是小農經濟,或者說是自然經濟。

(起義)

在小農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就是土地,統治者要麼是農民,要麼是外族,人們志向就是獲得更多的土地。非常重視農業生產,而輕視工商業。在文化上統治者通過儒家學說牽制人們的思想,知識分子以諂媚統治者或者投身科考以獲取生產資料和社會地位,而不是鑽研科學和技術。而在科學和技術領域有所鑽研的知識分子,要麼是師徒不順,要麼就是不入流的術士、宗教人士。結果就是兩千年經濟總量雖然增長,然而經濟形態和人的精神面貌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當西方完成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之後,靠強大的武力逼迫我們自行打開了國門。

我們如何避免經濟的內捲化?

避免經濟內捲化,就是對外要始終保持與全世界的聯繫,繼續堅持開放政策,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內。對內繼續深化改革,與不斷發展的經濟社會相適應,建立自由市場和營造創新發展的環境。要想發展就必須使得自身的產業鏈不斷升級,避免低效能的不斷循環「空轉」。這裡主要指的就是要改變單純依靠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發展高附加值和高技術的產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和新網際網路產業。

(擁抱)

我們要正視自身的差距,不要盲目自大,要自主研發,不要自主貼牌,一切都要踏踏實實才行。

相關焦點

  • 如何避免陷入「內捲化」的系統
    實際上,菸草公司雖然不能播放廣告,卻可以贊助各種體育運動變相傳播品牌,還能繞開「吸菸有害健康」的「內捲化」宣傳。這就是改變規則避免「內捲化」。事實上,高考改革加強語文科目的重要性,也有通過改變規則避免「內捲化」的作用,因為語文考試內容和難度很難被大綱限制,而語文能力的培養更注重長期的運用與積累,也很難通過培訓來實現。
  • 學術分享 | 如何避免學術研究的內捲化?
    近期,內捲化(Involution)成了一個網絡熱詞,被頻繁地用於各類社交媒體針對諸多社會熱點事件的討論之中。內捲化作為學術用語最早由康德、戈登維澤提出,到格爾茨成型。
  • 內捲化焦慮
    在古代中國,階級固化被打破,土地及財產所有權也隨之流通。所以,古代中國比古代歐洲在階級、土地及財產所有權方面都更具競爭性和流通性。但是,為何中國沒有率先走出內捲化?主要原因是信息壟斷。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願意投資知識,但是其所讀的書被限定了,信息被統治者壟斷了。統治者利用信息壟斷和文官制度,將知識分子晉升為王室之下的頂級獵食者,成為農耕內捲化的既得勢力。
  • 程式設計師避免內捲化?
    內捲化involution,在經濟學中指的是邊際效用持續遞減,它是出自於「1963年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在印度尼西亞做田野調查時發現,在殖民地時代和後殖民地時代的爪哇島,人口沒有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集中,而是不斷地投入到有限的水稻生產,導致農業生產內部精細化」
  • 什麼是內捲化?內捲化的成因是什麼?
    很多人說中國社會的內捲化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能不能克服內捲化,重新高速發展?1、什麼是內捲化?家裡的孩子考慮98分,結果家長就說了,「我知道你們班的誰誰誰考了一百分,為什麼你才98分?」這個孩子就被迫陷入了內捲化。
  • 知行並進才能避免內卷,探索多元的自我實現可能
    內捲化,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內捲化,本來是一學術概念,最近卻大火起來,網上搜索「內卷」(截止至推送前),相關結果約32,300,000個。
  • 當「內卷」席捲中國?!黃宗智回應「內捲化」概念與「去內捲化」發展
    文 / 黃宗智本文也是筆者兩本新書《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的國家與社會二元合一治理體系:回顧與願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待刊)的總結性簡介。「內捲化」最近在學術界和公共網站上成為一個特別「熱門」的關鍵詞,跨越眾多不同的研究領域,包括鄉村、經濟、社會、治理、教育,乃至於心理、文化、人生觀等,觸發了筆者的一些進一步的思考。
  • 陳瑋:如何防止「內捲化」?
    百度百科對內捲化的描述中,有如下內容:內捲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 面對當下的國際形勢,中國該如何才能走出內捲化?
    只要美國與中國產生進一步的對抗。那麼我們將不得不把所有資源調動到對外的經濟競爭中,自然對內的經濟競爭會降低。雖然日子只會變得跟不好過,但消除了內卷不是嗎?沒有約束條件下討論這個評價函數的級值問題根本沒意義。只有內卷才能提升發展質量提高效率,為下一次的擴張積累要素。中國現在也算不上內卷,只是有人偏要鑽牛角尖。
  • 「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實現人生躍遷?
    所以,這個時代的「內捲化」越來越顯著:社會越來越固化,流動性喪失;經濟越來越蕭條,競爭加劇;工作越來越焦慮,越忙越窮;生活越來越無趣,得過且過;……就像「熵增」這種人事物的必然趨勢一樣,「內捲化」是社會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出現的。
  • 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內卷:一種系統性的退化最近我們看到媒體上「內捲化」這個詞出現的非常頻繁,令人不知所以。怎麼出來這麼玄妙的一個詞彙?如果做一些搜索的話就不難發現,「內捲化」這個詞首先是一些學術研究者在研究亞洲經濟,包括印尼的水稻生產、中國的小農經濟時候首先使用的一個概念。它所指的是這麼一種現象,在這些有限的土地上通過不斷投入時間精耕細作來獲得總量增長。
  • 什麼叫做「內捲化」
    「內捲化」這個詞,最近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許多人常常這個詞用來形容各類競爭環境惡化、個人發展受限等情況——但是這個「內捲化」的詞,比較難去「顧名思義」,完全不具備博大精深的中文的內涵,既不形象又不形聲,有點像「形上學」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 中國平安與「內捲化」搏鬥的局部坍塌
    我認為當前平安遇到的問題是「內捲化」(什麼意思後面會解釋),解決內捲化的過程中出現副作用造成局部坍塌。01、什麼是內捲化內捲化源於人類學家吉爾茨《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最開始是說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但邊際收入遞減。
  • 楊東平:「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內捲化」是最近媒體出現的一個熱詞。 為什麼大家喜歡用這個詞來表達教育? 比如類似高考「內捲化」、 幼兒園也「內捲化」的說法, 其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 程式設計師真的「內捲化」了嗎?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目前共有6029位關注者,瀏覽量達到500多萬,從關注量和瀏覽量上來看,大家對之後的職業發展的趨勢還是非常關心的,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程式設計師如何應對「內卷」這個問題。內卷是什麼?內卷又稱「內捲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2020年下半年,有幾張圖片刷屏:有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人邊騎車邊用電腦,有人床上鋪滿了一摞摞書……「邊騎車邊用電腦」的同學被稱為「卷王」登上熱搜。
  • 「內捲化」效應的理解與破解
    ,杜贊奇和黃宗智則借用「內捲化」這一概念分析了中國的農業社會,總體上來看,「內捲化」就是指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發展到較高水平之後,便陷入了停滯狀態,無法向更高級模式進行轉化的現象,它表現出以下基本特徵:  第一,「無發展的增長」。
  • 教育內捲化危機到來,閱讀如何助力素質教育成功破局?
    (原標題:教育內捲化危機到來,閱讀如何助力素質教育成功破局?)經濟內捲化、企業內捲化、學術內捲化….. 我們進入了一個「萬物皆可卷」的時代,連教育都開始內捲化了。可是,究竟什麼是「內捲化」呢?什麼是「內捲化」?「內捲化」(involution)現象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在其著作《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中提出。
  • 教育內捲化時代,閱讀如何助力素質教育成功破局?
    經濟內捲化、企業內捲化、學術內捲化….. 我們進入了一個「萬物皆可卷」的時代,連教育都開始內捲化了。可是,究竟什麼是「內捲化」呢?什麼是「內捲化」?「內捲化」(involution)現象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在其著作《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中提出。
  • 什麼是內卷現象 內卷是褒義還是貶義?如何理解內卷
    什麼是內卷現象內捲化(involution),又譯為「過密化」,指「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的現象。
  • 為什麼說「內捲化」在現代中國是個造詞偽概念
    (1941年《改造我們的學習》)2、提出「內捲化」的背景黃宗智在他的那本《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裡,通過多方面資料引用,表示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矛盾導致了明清時期的農業內捲化、源自傳統的皇帝治理體系的高度集權導致官僚內捲化以及現代教育內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