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由暑期讀書徵文獲獎教師代表上臺依次交流。李思裔老師的演講題目為《家校合作,踐行彭中「負責」精神》,她分享了自己處理「初二現象」和「疫情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幾個案例。李老師深切感受到教師這份職業的責任感,本著責任精神對待每一個學生,也希望這種負責精神能感染家長,希望通過良好的家校合作使家長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從而形成「班主任負責、學校負責——帶動家長負責——增強孩子責任意識——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良性循環,更好地詮釋彭中「負責」精神。
韓榮老師分享了在閱讀《從備課開始的50個創意教學法》一書後,關於進階式提問教學法的一些感想《追現象之根,溯物理之源》:進階式提問的教學法,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去追現象之根、溯物理之源!它需要教師巧妙地創設情境,有效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資源,有層次、有步驟的提出問題。
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學校沒能如期開學,師生開始了雲端相聚的日子。在這段日子中,老師們絲毫不懈怠,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同樣收穫滿滿。
董芳老師的案例《「可愛」的每日一練》和季雙雨老師的案例《優化作業設計,培養學生能力》在南中教育集團線上教育教學案例徵文比賽中分別獲得一等、二等獎的佳績。董芳老師在疫情期間和備課組的郭老師一起,經過認真分析學情,選擇以「每日一練」的方式,每天1-2題的題量,採取「小步子」原則,穩步推進,慢慢滲透;在題目選擇上精選例題、創設變式;為了更好地通過屏幕實現與學生間知識的傳遞,讓學生對解題思路進行理解與內化,她們將每日一練的解題過程製作成課件,並錄製成100多個微視頻。
季雙雨老師則分享了她在《魯濱遜漂流記》「名著導讀」作業中讓學生採取項目化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這樣的項目化學習訓練,拓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緊接著,2019學年度泥城鎮優秀園丁代表徐妮老師以《一份磨礪,一份收穫》為題,分享了自己在2019學年度中經歷的三次磨礪和收穫:在南中教育集團彭鎮中學家校共育承擔一節德育展示課,在備課與磨課中,育人水平得到提升;擔任基地學校帶教導師的工作,連續一年的帶教,使她重新梳理了學科教學的專業知識,在對學員規範教學的同時,也規範著自己的教學;參加「浦東新區十佳百優班主任評選」,從初賽的遴選,複賽的主題教育微課到目前進入決賽階段,一路跌跌撞撞但也全力以赴,收穫滿滿。
金傑書記分享了民辦平和雙語學校萬瑋校長教知識、教方法、教狀態、教人生以及教自己的五重境界,希望老師們通過對教育教學案例的重新思考,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推廣成功的經驗或避免失敗的教訓,不斷優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加快自身專業發展,在案例反思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