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每個父母真實的樣子。
父母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不合格、合格和優秀。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事件,一個髒兮兮的小男孩流浪在外好多天不願意回家,很多好心人對他噓寒問暖,看他太可憐,還給他買很多吃的喝的。
有的好心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找到記者來幫助,小男孩身上有很多淤青, 跟記者坦言:爸爸總打他,寧願在外面流浪也不想回家。
記者說服小男孩把他帶回家,見到父親後,採訪父親為什麼會打孩子並導致孩子有家都不想回。父親回應說:他從小就不聽話,不讓人省心,老是出去偷人的東西,每次打罵管教他他都說以後不會了,好不過三天就又去偷竊,這孩子我管不了也不管了,我不要他了。
首先說說父親,父親不想讓孩子偷竊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不是一個好父親,孩子畢竟是自己親生的,他還小,採取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怎麼能如此下狠手打得滿身是淤青、並且還要趕出家門。
不會教育孩子的話通過找專業的幼兒教育書籍來學習,或是找專業的教育專家進行諮詢。不要用一錯再錯的方式繼續錯下去,毀掉一個孩子的前程。
如今的家庭生活條件都非常好,對孩子很溺愛,要什麼給什麼。也不會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活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幸福裡。
孩子不小心在桌子上碰頭了哇哇大哭,媽媽急著跑過來哄孩子:「都怪桌子碰到我們寶寶的頭,我們打它,都怪椅子絆倒了我們寶寶,打它,寶寶不哭了,乖。」
媽媽應該告訴孩子怎麼避免發生危險,告訴他怎麼來保護自己。在孩子眼裡,打桌椅罵椅子和打人是一樣的道理,長期如此會讓孩子形成錙銖必較的性格,遇事就會推卸責任,甚至直接回擊。
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被父母呵護的很好,有困難父母擔,有壓力父母扛,有挫折父母給解決,不讓孩子經歷風雨。一旦脫離父母,不能獨立解決問題,更受傷,那不是愛,那是傷害。
慣子如殺子,別讓你的溺愛毀了孩子未來。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馬飛是個被老師稱作「缺根弦」的壞學生,父親因為是一名罪犯,對馬飛也帶來很大的影響,馬飛從小就被人看不起,還總被小痞子欺負。
媽媽和閆主任都要放棄馬飛時,父親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孩子,父親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他不笨,他很聰明。父親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被別人理解的教育方式受到百般阻撓困難重重,父親依然不放棄。最終馬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太空人,沒有辜負父親的苦心教育。
雖然父親教育看起來寬鬆,但實則鬆緊有度,當遇到品質問題時,依然有自己的立場,對於錯誤也會恰到好處批評理解,這樣的家長可遇不可求,能夠真正用心去理解孩子的家長更是難得,而能夠擁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又該是多麼幸運!
試卷上只有ABCD四個選項,但人生的選項卻很多,有的父母給孩子規劃未來,卻從來不問孩子自己想要的未來是什麼。雛鷹終會長大,它早晚要學會自己飛翔,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早一點讓孩子學會飛翔,才能讓他走入社會時,有強大的自信和超過別人的競爭力。
父母只有找到了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激發出孩子的潛能和學習的興趣,這樣的孩子將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和創造無限可能的未來。
父母的教育值得我們深思學習,總結出以下三點:
1.父母的陪伴不是陪著,而是愛,鼓勵,傳遞能量,指引方向。
2.煤球最終可能並沒有變成鑽石,但它散發了屬於自己的熱量。
3.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具有獨立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的存在有他的必然性。
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榜樣,有什麼樣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是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永久連任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時時刻刻影響孩子的所作所為。一個優秀的父母,會從自身做起,通過小事不斷的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思維能力。
而往往不合格的父母,只會要求孩子考高分,不及格就打罵。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並不是只有考試成績,而是孩子本身更方面的能力。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夠反思自己,到底自己是否真正的能夠學會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把孩子培養成材。沒有笨小孩,只有被錯誤引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