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2020-09-13 冰糖媽媽育兒記

養娃真的是一件極具耐心的事情,熊孩子有時候能把人氣得跳腳。朋友家兩個孩子年齡差不多,她說兩個人鬧起來,每天都有種想揍他們八百遍的衝動!這個時候控制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可以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一般父母如果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使孩子變成兩種極端的性格。

一、性格變得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家庭中要是父母經常性地衝著孩子發火吼叫,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性格也會變得比較孤僻敏感,或者比同齡的孩子更加自卑,會容易因為害怕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造成一定的性格缺陷。而這種性格的缺陷往往伴隨孩子的一生很難改變。


二、不服管教,叛逆。孩子不能經常打罵,否則容易出現另一個極端,有的打著打著就習慣了。棍棒教育已經對他不起作用,變得天不怕地不怕。特別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難以管教,很容易使孩子誤入歧途。

另外父母情緒暴躁教育出來的孩子,以後也容易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家庭的教育存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樣環境的作用下,孩子很可能走上父母的老路。

情緒會傳染是可以影響到別人的,好的情緒處在一個輕鬆的氛圍裡,心情愉悅。而壞的情緒就像生活在一個壓抑煩悶的空間,讓人喘不過氣來。孩子的生活環境很重要,而這一切都取決於父母。


一個人的情緒透露著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未來。研究表明,脾氣急躁的人往往更難以成功,即使這個人再聰明。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無法沉著冷靜地思考,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只有保持穩定的情緒,才能有條不紊,從容不迫地把問題解決。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怎麼做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1.每次發脾氣前先想想你是孩子的榜樣,想一想做任何事情前可能發生的後果。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作下一步的決定。

2.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犯錯事是常有的事,因為他們思想比較不成熟,本身就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面對孩子做錯事先不要急於責備,而是要耐心教導。指出孩子的不足,積極地幫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


3.懂得欣賞,多多肯定孩子。教育是一門學問,孩子雖然會犯錯誤,但是也不要一味地指責。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加以肯定,批評和誇獎兼用。懂得適當地誇獎,說不定比一味地指責教育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

4.不要過度幹預,教育需要講道理。孩子的世界跟我們成年人不一樣,有時候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以成年人的角度去要求他們。過度地幹預只會讓孩子失去本心,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教育同樣也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只有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一個獨立自主,一個更加優秀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記錄生活,分享育兒點滴。

育兒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我是一名90後寶媽,提倡科學育兒。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 點讚 +關注 我哦。

相關焦點

  •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愛的父母,別讓「標籤效應」毀了娃
    導讀: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愛的父母,別讓「標籤效應」毀了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愛的父母,別讓「標籤效應」毀了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天生非此》|沒有真正的「壞」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一個長期在充滿著精神虐待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即使憤怒、羞恥、委屈,但她依舊沒有脫離。是她無能嗎?是受虐狂嗎?統統不是。她只是一個被精神虐待「洗腦」了的孩子。如果她不尋求心理輔導,那意味著等她成為父母后,她也會在精神上虐待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我們一直所說的「原生家庭」的傷害。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人都認為養育孩子誰都會,沒什麼可研究的。然而你的孩子是成功的嗎?你的理想和希望實現了嗎?你的付出得到回報了嗎?可能很多人並沒有想過,等看到結果的時候,自己會抱怨,為什麼我拼命的工作賺錢?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就是不爭氣,什麼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有些人看似沒怎麼拼搏?也沒怎麼付出?可是人家的孩子就能成名成業呢。這些就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
  • 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世上從來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
    世上從來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往往是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前段時間,江蘇淮安一位奶奶帶著1歲多的孫子逛超市,隨手抓了一大把散裝蝦條給孫子吃。還美其名曰:「釋放孩子天性」。 但是,我們不能把「釋放天性」當做你孩子粗魯沒教養的藉口。除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會孩子在公眾場合遵守基本底線。既然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社會準則。一味的放縱自由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自由永遠是和規則相伴隨的。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做的父母
    孩子因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那麼,有沒有一本書可以指導我們完成這一場父母與孩子的修行呢?千萬父母因此本書而改變,為之震驚,「原來孩子是可以這樣來解讀的」。就算初為人母,當母親抱起孩子餵奶的時候,孩子就會很自然地出現吸奶動作。這個過程遵循的是他內在的發展規律,沒有任何外力的控制與指導。
  • 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
    導讀: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天生的壞孩子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可愛的。而性格的差異都是後天所養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孩子的好壞跟父母的正確引導是脫不了干係的。昨天大寶同學的媽媽來家裡玩兒,主要也是為她的兒子,因為大寶是班裡的幹部,平常也比較幫助同學,所以同學的媽媽來了解一下自己兒子的在校情況。
  •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幸運
    被情緒控制的父母簡直就像失了心智的人,難以想像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不可思議的舉動。羅伯懷特說過:一個人,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做壞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被情緒控制,真的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在情緒爆發的那一刻,就已經擊穿了孩子的心,癒合?很難。1.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育兒錦囊請收藏
    很多家長都是在抱怨著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這麼笨,不論怎麼教都教不好,其實教育孩子真的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罷了。說到教育孩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方法,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說,這種方法對於自己家的孩子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讓小寶媽媽感覺到比較心煩的是,它的寶貝兒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但是學習成績仍然比較差勁。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溝通的父母
    首先可以避免父母自己因為情緒衝動而傷害到孩子,冷靜下來聽孩子訴說,給雙方一個情緒緩衝的時間;其次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是有被父母看見的,從而覺得自己從未被忽略;然後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心聲有被傾聽,被理解,所以會更願意敞開心扉與父母交流,講述內心感受;最後更能讓孩子參與其中,更有參與感,並且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 「只生不教」是當父母最大的悲哀!父母的樣子,決定了孩子未來
    導讀:「只生不教」是當父母最大的悲哀!父母的樣子,決定了孩子未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只生不教」是當父母最大的悲哀!父母的樣子,決定了孩子未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
    如果我們父母不去用心了解觀察,就武斷地對孩子訓斥,霸道地給孩子作出懲罰,那結果一定會適得其反,久而久之,孩子由反感到對抗和逃避。要想真正的了解孩子,我們需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有一位單親爸爸,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就擔心著孩子有沒有飯吃,會不會哭,心裡老是放心不下。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專家把家長和孩子都害慘了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家庭教育專家言之鑿鑿。家長聽了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原來我的孩子不成才,都是我的錯,我是罪魁禍首。一心一意為了孩子,為他付出了所有,未曾想到反而害了他。我活不下去了,唯有以死謝罪。孩子聽了專家的話,終於找到了失敗的緣由。原來我不成才,不是我的問題,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好爸爸好媽媽,孩子變得理直氣壯。當父母苦口婆心教育他時,他把專家的話當成了尚方寶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你們問問自己,是合格的父母嗎?
  • 家庭環境塑造良好個性,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傾聽,可以說大部分成長的問題都是來源於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更重要的是父母犯錯而不自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是延續的自己兒時被教育的方式,但這些方式有可能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他們終身影響最大的人,自從認識世界開始孩子就是從父母的點滴行為和想法中逐漸建立起世界觀和價值觀。
  • 沒有天生的天才,只有更懂孩子的父母
    1、家長能夠清楚了解孩子在每個階段的智能發展情況;2、找到自己教育方式的缺失與不足;3、對孩子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4、對孩子的強項和弱項進行不同維度的培養,提升孩子綜合智能。如何對孩子進行多元智能測評?
  • 寶寶發脾氣、鬧情緒,父母如何回應,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時,批評和指責比較多,不會理解和同情孩子,每次批評孩子時,孩子要不脾氣更大了,要不性格被打壓,表現出很乖巧,唯唯諾諾、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有準確把握孩子的心理,拉近和孩子的距離,更多的接納孩子的感受,這樣的情況才會好轉。
  • 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如何教,決定孩子的一生
    小A因為前兩天考試沒有發揮好,心裡挫敗感非常強。他一直責怪自己平時沒有好好看書,考前沒有好好準備,他越發覺得自己沒用,比別人差,因而非常灰心!他開始無心學習,垂頭喪氣,故意遠離人群,一個人躲在自己的殼裡,暗自療傷。小C弄丟了小B最喜歡的文具盒,卻完全不當回事,沒心沒肺。
  • 我不是壞孩子,壓力下的父母:何去何從
    ,有時候父母要保持專注和清醒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沒有動手揍那個淘氣包,就已經是我們的理智在約束著行為了。但事實是,過去的未來也就是現在並沒有可怕到哪裡去,甚至過得比我們父母當年好得太多。 然後,我們又重複著曾經父母對我們所做的一切,形式倒是有了更多的變化,可是內容卻幾乎不變:我們緊張著孩子的未來,擔心他在未來過不好,而我們則希望孩子信任我們,讓我們可以在更多方面幫助他們,他們只要聽話照做就行。
  • 孩子沒有天生「愛學習」的,只有父母懂得「引導」,你懂嗎?
    每一次學習都需要父母的催促和強迫,否則孩子是不會主動去學習的。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沒有什麼誘惑性的,父母很是擔心孩子的這種情況。而孩子這麼小就不喜歡學習,那麼孩子長大了以後就比較難教育。孩子對於學習沒有主動的意識,對於學習都是熱情乏乏,一聽到學習就會感覺很疲倦,沒有什麼精神。就是學習不督促他們寫作業或者是學習的話,他們根本就不會拿課本,更不會寫作業。
  • 孩子被同學欺負,合格父母會教他「打回去」
    在監控中,家長們看到了自己孩子欺負小寶的一幕,都紛紛臉紅愧疚,表示是自己沒有教好孩子,責令自家孩子和小寶道歉。小寶和媽媽接受了家長和壞小孩的道歉賠償之後,就離開了學校。回家路上,小寶對媽媽說,以後自己再被欺負的時候,絕不會默默忍受,一定會反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