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車APP爆雷 富民銀行「裹」進借貸旋渦

2020-12-18 人民網

「憑藉金融機構的風控難以識別潛在的跑路、資金鍊斷裂等道德風險、經營風險,是一種市場失靈表現。」

「只想加點油,沒想到背上了貸款。」12月初,張麗(化名)與記者聊起自己的遭遇時又氣又愁。

張麗通過「享車」平臺辦理合約加油業務,每月「享車」平臺向消費者加油卡充值2000元,次月消費者按約定向「享車」平臺還款1800元。

在最開始時,享車APP顯得很靠譜。「我加油站的朋友和身邊的人都在用這個APP,我想著反正也要加油,就也用享車吧。」張麗稱。

但好景不長。享車APP背靠深圳聯合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打著「先加油,後付款,再享9折優惠」,吸引了一大批用戶後卷錢逃走,留下車主背負富民銀行貸款。張麗表示,8月份發現享車APP爆雷跑路,而自己為了加點油,還莫名背上富民銀行2萬多元的貸款。

「被註冊成功」

實際上,享車的「雷」從註冊時便埋下了。張麗在繁複的註冊流程中,除了實名認證註冊、上傳身份證、行駛證、綁定銀行卡等外,還有播報數字、點頭搖頭等錄音錄像、人臉識別等環節,日後想起來,這就是開通富民銀行電子帳戶的過程,只是在當時她並未看見任何提示,甚至沒有看見過「富民銀行」四個大字。

更神奇的是,張麗是「被註冊成功」的。「2019年12月時,我一開始是註冊失敗的,享車APP客服還給我打電話教我上傳駕駛證,我嫌麻煩就不準備弄了。誰知到了4月份,我的中石化油卡上多了一筆油費,我竟然莫名其妙地就註冊成功了。」張麗回憶道。

當時周邊的不少朋友都在用這款APP,張麗也沒多想。根據產品規則,用戶可以選擇每月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的4種固定加油額度,協議一年一籤。因工作需求,張麗選擇了2000元12個月的套餐,每月油錢先打入卡裡,月底張麗再還1800元,一年相當於省了2400元。

然而,這樣的「好事」只享受了4個月,之後油錢再也沒充上過。「前幾個月還正常到帳,8月份就停了,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疫情影響,想著過幾天就好了,誰知道油卡就再也沒充上。」張麗表示。

隨後,張麗上網搜索發現關於享車爆雷的信息鋪天蓋地,她越看心裡越如巨石壓頂。

「飛來的貸款」

「如果不是享車爆雷了,我還根本不知道竟然在銀行辦了消費貸,還是14.45%的年利率。」有維權者告訴記者。

享車平臺失聯後的一個月,張麗加了五六個維權群。車主們都陸續收到來自富民銀行的簡訊,提示享車APP的還款路徑改變,要求關注富民銀行公眾號,並及時還款。

「在註冊過程中,我從來沒看到過富民銀行幾個字。難道我一個人沒看見,全國各地那麼多車主都沒看見嗎?」張麗表示。

張麗稱,8月份時,她在和銀行方溝通時,有關人士表示已終止與享車的合作,同時該銀行人士堅稱富民銀行的頁面在註冊流程中有出現,客戶是知情的。

記者注意到,在車主維權材料中有一張明確提示「您正在申請富民銀行提供的加油分期借款服務」的截圖。這是什麼情況?

對此,有維權車主稱,「出事以後,都是後期補上的」,最早註冊時沒這一頁,後來爆雷後再打開APP補上了這圖。

維權車主強調,在註冊時並沒有借貸的信息,也從未接收過任何有富民銀行放款簡訊提醒的字樣或任何電話,這是在車主不知情、不在場、不籤字、不同意的情況下,違規辦理的金融貸款業務。

目前,車主與銀行雙方各執一詞。

張麗及其他維權者們向富民銀行要來電子版《借貸合同委託代扣協議書》,上面是拼音籤名,但他們表示此前從未見過這份合同,自然也沒在上面籤過字。

張麗表示,後來收到的《借貸合同》才有了電子漢字籤名和蓋章,當然她此前也並未見過這份合同。

本人未到銀行,如何辦理消費貸呢?富民銀行工作人員曾在採訪中稱,用戶是通過人臉識別辦理銀行貸款的。

「今年7月,我們收到來自一些享車APP用戶的反饋,隨即停止和享車平臺合作,也就是不再給新的用戶發放貸款,同時也上報了政府監管部門進行調查。」12月9日,富民銀行客服人員稱。

富民銀行在客戶不了解的情況下批覆貸款,是否合規?對於第三方合作機構的篩選是否存在問題?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富民銀行方面,相關工作人員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事件還在調查中,目前不方便回應。」

警方已介入調查

「我們沒有收到油錢,不給我們充油,我們還要還錢,這是什麼道理?富民銀行要自己去追享車,而不是追著我們要還這筆錢。」維權者質問。

但實際上,享車爆雷背後的邏輯相當於「翻版」蛋殼公寓,享車APP利用消費者的信息向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借貸。富民銀行一次性發放貸款後,平臺本應分期支付油錢卻中途卷錢跑路。然而,由於實際借貸關係發生在銀行和用戶之間,當平臺跑路後,即使用戶沒有加到油,仍需繼續向銀行還款。

距離享車APP爆雷過去了半年,這期間上萬名維權者曾徹夜無眠,也曾懷揣著微微的曙光,他們中有的是滴滴司機,有的是普通打工族,幸運些的享受了10個月的優惠,也有的只不過加了一次油後便再無動靜。

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奔波在銀保監會、警局、消費者保護協會、徵信中心等各個平臺,但至今並未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案。

深圳市消費投訴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關於享車APP的投訴超過1300宗,按照每人一年6000元的最低金額來算,被騙金額已近800萬元。而根據享車2019年底的官方數據,平臺註冊用戶數突破300萬,累計交易金額突破30億元。

經過近120天的調查,重慶銀保監局得出結論,表示並未發現富民銀行涉嫌違法違規「夥同第三方騙取網民籤訂網貸合同」的問題,但存在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管控不到位等問題,將嚴格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重慶警方在9月已立案偵查,調查是否有非法集資詐騙的事實,重慶銀保監局要求富民銀行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展開調查工作。

監管制度待完善

「我們幾個群裡車主的態度就是不加油不還款,不然錢給的太冤了。」張麗表示。

富民銀行客服人員此前回應稱,建議用戶按照合約繼續按時還款。客服部門也在等待對於此事如何處理的後續通知。目前,會暫時為客戶做「徵信保護」。

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胡曉律師認為,享車平臺利用消費者資信獲得貸款,但卻把還款的責任拋給消費者。她建議消費者要求銀行拿出合理的方案,保護消費者徵信記錄正常。

麻袋研究院研究員蘇筱芮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近期,消費金融領域問題頻發。一個典型的消費金融模式中包括兩方,一個是資金方,通常為持牌金融機構;另一個則是場景方,通常為實體或網際網路服務機構,近期案例中出現問題的主要是場景方,例如本案中的加油場景。

「追根溯源,消費金融的問題已超越了市場化問題,憑藉金融機構的風控難以識別潛在的跑路、資金鍊斷裂等道德風險、經營風險,是一種市場失靈表現。」蘇筱芮表示,需要由相應部門完善監管制度,同時加大司法打擊,對惡意失聯、肆意揮霍消費者預付款等違法行為嚴厲懲罰。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相關焦點

  • 享車APP爆雷!富民銀行陷入借貸旋渦 被「套牢」的車主該怎麼辦?
    記者 曹韻儀  享車失聯風波還在持續發酵中。  車主:在註冊時並沒有借貸的信息,也從未接收過任何有富民銀行放款簡訊提醒的字樣或任何電話,這是在車主不知情、不在場、不籤字、不同意的情況下,違規辦理金融貸款業務。  銀行:已終止與享車的合作,富民銀行的頁面在註冊流程中有出現,客戶是知情的。
  • 富民銀行陷入借貸旋渦:享車APP爆雷 被套牢的車主怎麼辦?
    原標題:紅星調查|「享車APP」疑爆雷!用戶9折加油變消費貸款,機打籤名有效嗎 通過「享車APP」辦理油卡,莫名背負一身貸款。12月14日,紅星資本局接到投訴者的電話稱,此次涉及人員遍布全國,預估20多萬人,有的最高背負貸款上百萬。
  • 享車APP爆雷跑路,被「套牢」的車主該怎麼辦?
    享車APP背靠深圳聯合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打著「先加油,後付款,再享9折優惠」,顛覆性地開創了「信用加油」業務,吸引了一大批用戶後卷錢逃走,留下車主背負富民銀行貸款。張麗無奈地表示,8月份發現享車APP爆雷跑路,而自己為了加點油,還莫名背上富民銀行2萬多元的貸款。
  • 信用加油變加油貸 享車App用戶糊裡糊塗背上富民銀行一筆貸款
    享車App推出信用加油,聲稱用戶可以「先加油後還款」、「九折加油」,沒想到最後變成了用戶在富民銀行的一筆貸款。享車App本應每月替車主充值購買加油卡,但卻把銀行貸款捲走了,車主沒加到油,還要償還銀行貸款。
  • 享車APP「信用加油」變網貸引發900人投訴,重慶富民銀行捲入
    文 | 楊雪聲稱「先加油後還款」、「九折加油」的信用合約,卻變成了一筆貸款,甚至還影響了徵信,讓重慶富民銀行捲入其中。最近多起關於享車APP的投訴引起了廣泛的輿論關注。目前事情有了新進展。8月21日上午8時,重慶富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與享車APP已終止合作,也會保護享車APP投訴者的徵信。
  • 「享車」9折加油資金池崩盤,富民銀行、永達小貸等深陷逾期,投資人...
    浙江衢州一批受害車主已奔赴深圳龍華公安分局報案,民警告訴報案人,「享車」APP的貸款流程不規範,已經有很多人報案,「享車」合作的機構資金方之一—富民銀行—也已報警。 2020年8月12日,富民銀行向客戶發送簡訊稱,即日起,用戶還款路徑由「享車代扣」變更為「富民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直接還款。
  • 享車APP挖坑誘使車主背負貸款後失聯 多家金融機構捲入
    享車APP挖坑誘使車主背負貸款後失聯,代理商交幾十萬沒退一分錢,多家金融機構捲入「享車和蛋殼一樣是套路貸,但蛋殼的用戶知道有貸款的存在,而我們完全是被蒙在鼓裡。一開始就不知道是貸款,如果幾千塊的油卡都要貸款,那還開什麼車?」12月14日,因享車APP爆雷、被平臺欠了4000餘元的車主杜曉向記者表示。
  • 油卡充值變貸款富民銀行頻遭投訴 民營銀行為何熱衷消費貸業務...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有關"享車App"投訴超過1300宗,消費者主要反映在"享車App"購買油卡充值服務"被"貸款,商家涉嫌未經消費者允許使用消費者的徵信與重慶富民銀行合作一次性貸款,如今享車平臺失聯,貸款償還問題引發矛盾。  從產品模式看,"享車App"與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微眾銀行踩雷蛋殼公寓"租金貸"事件如出一轍。
  • 油卡充值變貸款富民銀行頻遭投訴 民營銀行為何熱衷消費貸業務?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有關"享車App"投訴超過1300宗,消費者主要反映在"享車App"購買油卡充值服務"被"貸款,商家涉嫌未經消費者允許使用消費者的徵信與重慶富民銀行合作一次性貸款,如今享車平臺失聯,貸款償還問題引發矛盾。  從產品模式看,"享車App"與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微眾銀行踩雷蛋殼公寓"租金貸"事件如出一轍。
  • 享車APP挖坑誘使車主背負貸款後失聯,代理商交幾十萬沒退一...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 編輯:賈紅輝(來源:視覺中國)近日,打著「先加油,後付款,再享9折優惠」旗號的享車APP疑似爆雷,用戶無端背負起了富民銀行的消費貸,目前享車APP負責人失聯、軟體頁面已無法登陸。
  • 「享車 APP 」疑爆雷!用戶 9 折加油變消費貸款,機打籤名有效嗎
    辦理油卡被貸款投訴者稱 " 有的背負上百萬 "在 12 月 14 日至 12 月 16 日的採訪中,紅星資本局發現,在 " 享車 APP —富民銀行投訴 "QQ 群裡有 150 多人;在 " 享車 APP —富民 "" 享車—永達盛達
  • 「享車APP」疑爆雷!用戶9折加油變消費貸款,機打籤名有效嗎
    辦理油卡被貸款 投訴者稱「有的背負上百萬」 在12月14日至12月16日的採訪中,紅星資本局發現,在「享車APP—富民銀行投訴」QQ群裡有150多人;在「享車APP—富民」「享車—永達盛達1群」「享車—永達盛達2群」「盛達實名維權群」4個微信群人數分別達到480多人、490多人、300多人、
  • 紅星調查|「享車APP」疑爆雷!用戶9折加油變消費貸款,機打籤名有效嗎
    辦理油卡被貸款 投訴者稱「有的背負上百萬」在12月14日至12月16日的採訪中,紅星資本局發現,在「享車APP—富民銀行投訴」QQ群裡有150多人;在「享車APP—富民」「享車—永達盛達1群」「享車—永達盛達2群」「盛達實名維權群
  • 「信用加油」涉事銀行首度發聲!
    疑似跑路的「享車APP」失聯數月後,一度引發輿論關注的重慶富民銀行今晚首度發聲。12月25日晚間,該行發布公告稱,針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該行有加油分期貸款餘額的客戶,該行將於2021年1月25 日起開放債權登記。
  • 又一P2P爆雷:愛錢進已被警方立案 出借人可持相關材料報案
    ,於9月23日向相關出借人確認:註冊於該區的網貸平臺「愛錢進(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愛錢進」)目前已被東城區公安分局立案偵辦,投訴人可持相關證據材料向公安部門報案。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 人話講就是:一個平臺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引導投資人把錢放在平臺,平臺再把錢放貸給需要錢的人,平臺從中撈油水的那麼一個過程。
  • 中汽協預計明年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四成;海澱一Model S失控撞樓
    享車App爆雷!用戶莫名背上貸款 富民銀行掉進借貸旋渦12月初,張麗(化名)與記者聊起自己的遭遇時又氣又愁。張麗通過「享車」平臺辦理合約加油業務,每月「享車」平臺向消費者加油卡充值2000元,次月消費者按約定向「享車」平臺還款1800元。在最開始時,享車App顯得很靠譜。
  • 富民銀行合作的這家平臺疑似資金鍊斷裂
    本人多次致電享平臺客服均無人接聽,通過享車APP與在線客服聯繫,要求解除合約並結清貸款,卻被告知無法解約,必須等待充值成功後才能解約。期間多次找客服催促打款,一直以登記處理回複本人。 由於貸款方是重慶富民銀行,期間本人多次向客服反饋此事,但銀行每次都是「加急」、「督促」之類回復,完全沒有任何進展。
  • 打造"富民融通"直銷銀行 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
    該直銷銀行作為鹿城農商行小微客戶投融資撮合中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銀行風控技術,搭建融資信息互通橋梁,為資金出借方和資金需求方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服務,使金融服務覆蓋更多的小微客戶。
  • 多名租戶向銀保監會投訴微眾銀行 蛋殼為何會爆雷
    今年以來,長租公寓領域陸續爆雷,就連頭部企業並在美國上市的蛋殼公寓也出現資金鍊斷裂情況,不僅牽扯大量租戶、房東和供應商,且連很多機構也踩雷其中。在該事件中,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也成為眾矢之的,有租戶認為其與蛋殼合作的租金貸有違規不合理之處,並向銀保監會投訴。
  • 這屆年輕人經歷的第一次爆雷
    這些錢,可能是家裡給的第一次應急金,可能是來自借貸平臺,可能是第一筆收到的工資……而共享單車、房租、新技術逐漸變為企業的金融工具,年輕人一次次被捲入落敗的商業生態中時,他們又要如何自處,對抗頻繁降臨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