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必須及時回應時代的呼喚」

2020-08-12 環球網

來源:消費日報網

7月23日,江西高考成績公布,南昌市第一中學舉校歡騰,一本上線251人,本科上線520人,600分以上學生近20人,其中,中考統招線以上學生的一本率達到了82.57%,學校續寫了「低進高出」的神話,更是刷新了搬遷新校址6年以來高考的最好成績。

「這是學校全面實施智慧教育後的第一批應屆生,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過程中,信息化建設是功不可沒的」,校長熊綺欣慰感嘆。作為應對時代發展的教育變革策略,智慧教育早已成為南昌一中在新時期的重要建設目標,這從近年來學校的發展中可見一斑。

好的教育,必須及時回應時代的呼喚

2014年,南昌一中建立新校址,在松柏校區之外,將高中部搬遷至位於西湖區紅梅路上的朝陽校區,百年老校自此迎來了「一校兩部」的全新發展格局,熊綺便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一中擔任校長的。

也是2014年,全國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工作會暨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研討會在南昌市召開,時任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在會議上指出,要準確把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進一步加快信息化與教育管理服務的深度融合。江西省教育廳則在6月開展了全省的教育信息化現狀與發展調研,開始探索資訊時代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教育始終是在為未來的社會培養人,好的教育必須及時回應時代的呼喚,察覺到這是新時代下的浪潮與機遇,我的心中便自此裝下了變革和發展的羅盤。」初來一中的熊綺發現,學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其實有著很好的基礎條件:教師隊伍以青年為主、教科處下設有信息化教研中心、相當一部分老師已經在用基礎的信息化手段來輔助教學。

天時地利,已然神往,但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最忌浮躁與急功近利。明確目標後,熊綺便帶著領導班子積極調研與謀劃,為了找到適合實際校情的信息化教學產品,他們去過了很多城市和企業,也在試用的過程中遇到過一些困惑。直到2016年底,在蚌埠二中舉行的全國智慧課堂觀摩研討會上,熊綺看到了她心目中未來教育的樣子。

「那一次活動給我的觸動特別大,蚌埠二中的師生運用科大訊飛的智慧課堂、智學網等產品,幾乎是重塑了課堂的生態,而這種重塑是可靠的、效果令人驚嘆的,不是花架子。」

從蚌埠二中回來後,南昌一中當即決定與和科大訊飛合作,主動聯繫引入科大訊飛的智慧課堂、智學網進行試用,半年之後初見成效,堅定了學校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決心。2017年9月22日,南昌一中與科大訊飛籤署智慧校園示範校合作協議,約定針對教、學、考、評、管建設方向,圍繞網絡化、數位化、個性化的教育體系,共同開展「智慧校園示範校」合作。

自此,教育信息化格局初步成型,南昌一中迎來了智慧教育「最蓬勃發展的時代」。

一切「折騰為了學生的更好成長

從頂層規劃到嘗試使用、從樹立標杆課到全校常態化應用,一所學校大刀闊斧地發展智慧教育,不僅需要校長的遠見與魄力,更需要一群人的理解、配合和主動參與。

南昌一中的教師隊伍是具有蓬勃創新力量的團體,通過各類培訓、公開課、教研競賽等活動,他們很快的掌握了新技術、新產品的運用,並積極與實際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教學質量提升帶來了可喜的成績。

全新的課堂教學生態

智慧課堂提供了多維立體的教學環境,高效的互動、及時的反饋、精準的教學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豐富教師教學手段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大幅提升。

精準高效的教學模式

周測、月考等校內測試常態化運用智學網平臺進行閱卷與數據採集分析,幫助教師減輕重複性工作量,過程性、動態性數據詳細報告助力分析階段教學疑難點、學習盲區,為下一階段教學提供指導,讓教學決策更科學。

南昌一中教育質量過程監督

個性化學習助力減負增效

通過全過程的數據採集與跟蹤,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精準診斷與最優學習路徑推薦,在海量的資源題庫中經過對標篩選,推薦個性化的優質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減負增效,高效提升。

學校大數據教研中心

學校個性化學習中心

「智慧教育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後環節的有機融合,全方位的帶來了教學效果的提升,這一切的『折騰』,最終都是為了學生的更好成長。」當技術賦能教育,南昌一中迎來了新時代的蛻變,建立嶄新的教學生態。

2019年6月,由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主辦的全國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會在南昌一中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500餘名教育系統領導、學科骨幹教師共同觀摩了南昌一中帶來的30餘節示範課程,讚嘆聲不絕於耳。

全國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會現場

「那場活動上我非常感觸,從觀摩、羨慕其他學校,到自己學校能夠承辦全國性的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活動,南昌一中做到了。」熊綺校長語調激動,在網際網路+教育的時代,一中正闊步向前,逐步發展為南昌市乃至全國智慧教育的「風向標、領航校」。

用信息化建設,為教育注入新時代的力量

2020年春,新冠疫情導致開學延期,南昌一中沒有絲毫慌亂,基於近年來在教育信息化上的積累,利用科大訊飛智慧空中課堂系統迅速將教學從線下搬到線上,跟隨全國師生一起,平穩渡過「在線教學」階段。

「我們進行了系統地規劃和管理,線上教學整個過程是很順暢的,幾乎沒有什麼阻力,」 熊綺校長感嘆,這個時代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教育人應該用認知與行動的更新,最大程度保證能夠迎擊一切挑戰,「所以發展智慧教育,我們堅定不移。」

目前,智慧教育已在南昌一中全面開花,學校還堅持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積極開展智慧教育相關課題研究,其中,以熊綺校長為課題負責人的《大數據時代中學智慧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被立為全國教育技術研究2018年度重點課題,各學科組也圍繞學科特點紛紛展開子課題研究。

南昌一中是江西省為數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從江西大學堂到今天的南昌市第一中學,經歷新舊兩個社會,走過一個世紀的歷程。在新的時代、新的徵程,南昌一中正在用信息化的建設,為學校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豌豆思維張潔受邀ACE大會:時代呼喚數學思維教育
    12月12日,豌豆思維創始人兼CEO張潔受邀出席2019全球素質教育行業峰會,並發表「『Z時代』呼喚數學思維教育」主題演講,分享了新時代下數學思維的重要作用和數學思維教育的創新實踐。張潔認為,相比於「80後」和「90後」成長過程中單一的、書面化的信息接觸渠道,千禧年之後出生的「Z世代」天然習慣於網際網路環境,對於信息的接受能力也更強。
  • 葉朗:加強美育和人文教育是時代的呼喚
    葉朗:加強美育和人文教育是時代的呼喚 2014-02-24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一次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原標題: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中央黨校學員特別是中青班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在中央黨校培訓部支持下,《學習時報》採訪了中青一班部分學員。
  • 再忙也別敷衍孩子:父母的及時回應,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
    因為父母的及時回應,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與被重視,而被偏愛的孩子,才會從心底生出力量,勇往直前。因為父母的及時回應,會讓孩子體會到尊重,學會尊重,從而培養出孩子的感恩之心。但是,父母的及時回應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說「只要孩子呼喚,父母就必須放下手頭的事,跟孩子進行一定的互動。」而且「只要呼喚,父母就停下」也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有時候有些事,父母真的沒辦法一下子就停止下來,比如正在做飯時。所以父母要學會有技巧的及時回應,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 新時代呼喚大學勞動教育新作為
    新時代賦予了大學開展勞動教育新內涵,體現了勞動教育時代價值、突出了大學生全面發展、賦予了新的教育任務,大學要切實開展好勞動教育,著重在勞動教育環境營造、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勞動教育工作,開創大學勞動教育的新局面。
  • 你要求孩子"及時回應"嗎?
    如果兩個人面對面交流,我們會很自然地相互回應。但在微信溝通中,有些人對此並不在意。即使明知對方需要回復,也會不予理睬。與女兒聊起這個話題,她說:&34;我也理解他們各有原因。除去廣告和個別完全不想聯繫的人以外,有些人不及時回復或不回復的原因是想拒絕又不願直說、想回復又覺得無關緊要或擔心回復後招來更多麻煩。
  • 新時代呼喚「頂天立地」的校長
    人類正處在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快,社會發展迅速,技術創新功能越來越強大,這就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下,校長作為一所學校的領路人,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至少需要並跑甚至是領跑,跟跑是沒有出路的。筆者認為,新的時代呼喚著「頂天立地」的校長。頂天立地的校長一頭連著國家意志,一頭連著學生發展;一方面仰望星空,一方面腳踏實地。他既是一位「設計師」,又是一個「能工巧匠」。
  • 時代呼喚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
    時代呼喚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11.26 星期六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中,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爭當改革促進派和實幹家,敢於擔當
  • 紀寶成:變革時代呼喚寧靜校園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必須高揚大學精神,高高舉起寧靜致遠的旗幟。寧靜是大學的一種境界、一種狀態,是大學精神的真實寫照。寧靜要求大學要堅持學術本位,大學不能為「發展」而放棄原則,師生不能為「生存」而改變「信仰」。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 劉貴華:時代呼喚教育實證研究
    近二十年來,思辨研究是我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實證研究雖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比例很小。在2016年評選的第五屆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中,實證研究的成果不到10%。由於實證研究結論的缺失,某些對策建議往往淪為大話、空話和套話。強調基於事實和數據的實證研究,推動我國教育研究範式轉型,既是時代使命,更是提高質量、弘揚學風的歷史擔當!
  • 新時代呼喚塑造教師銀幕新形象
    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劇照新時代呼喚塑造教師銀幕新形象,已開始逐步涉及教育主旨問題,如《紫香槐下》塑造的葉小蘇,向應試教育、唯分數論提出了大膽挑戰;更值得關注的是剛上映的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雖也是一部反映上世紀末農村小學教育的影片,但其一改以往同類型影片悲情、沉重的敘事格調,以孩子的視角、喜劇化的風格、幽默的語言、對比強烈的角色化設計與烘託,將對教育的思考由學校和老師進一步推及家庭教育、教育體制等方面,整體既緊貼時代現象,又充滿童趣,震顫人的心靈。
  • 呼喚教育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
    對局小的教育探索一直耳有所聞,尤其是對他們現在進行的這個前瞻性項目(「 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整體構建與實踐探索)很感興趣,經常關注。我同意剛才吳永軍教授的看法,局小的這個項目的意義超出了項目本身。事實上,局小的這個項目的價值也遠遠超出了小學教育本身,因為它實際上回應了對於當下中國包括小學教育在內的整個學校教育的呼喚。
  • 新時代青年如何響應時代發展呼喚
    原標題:新時代青年如何響應時代發展呼喚 新時代青年當不忘初心,不忘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精神;不忘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不忘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奮鬥精神。
  • 打call,教育的呼喚
    打Call,教育的呼喚文|邵長宇 北京雨仁法治教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校長傳媒專欄作者/全國生命教育形象大使下午四點半,張自強像往常一樣拾掇好門頭的零活,在張浩的記憶裡,爸爸管理他的主要方式就是緊盯成績不放,主要任務就是把僅有的一點時間拿來看分數,不管成績孬好,進步還是落後,都是可勁的提要求,從沒聽到一句鼓勵認可的話。父子之間因此越走越遠,產生了排異性,兩顆心之間豎起了「隔離牆」,彼此走進對方的心裡,可就太難了。
  • 崔祖瑛:時代呼喚陶行知
    「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就是社會的改造」,「教育就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他還說:「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我們想受什麼樣教育,便須過什麼生活」。生活決定教育,教育須隨生活變化而變化,「與時代俱進」,「我們是現代的人,要過現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現代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對生活有能動性。教育要改造生活。教育對生活有制約、促進的巨大作用。
  • 資訊時代呼喚編輯提高科學素養
    原標題:資訊時代呼喚編輯提高科學素養 編輯的科學素養決定了編輯的眼光,決定了他呈現給大眾的是怎樣的產品水平與產品質量。科學素養並非是科技類出版物編輯才應該具有的。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大眾對相應知識的了解需求迅速擴大,而科普讀物是大眾獲得科技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
  • 明眼說俠話 時代呼喚辨正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時代呼喚辨正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明公海洋為什麼說,我們這個大時代呼喚辨正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因為我們社會經濟發展
  • 《勞動教育論》新書發布暨「新時代的勞動教育」研討會在京舉行
    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在致辭中指出,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突出針對性,總結了可供我國借鑑的有益做法,強化理論研究,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強調時代性,重點關注了智能時代的勞動形態以及勞動教育迭代發展的狀況,強調勞動教育的時代特點;注重時效性,特別重視勞動教育的落地,使各級各類教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認為,《勞動教育論》非常厚重,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時代性、操作性,填補了教育科學體系的空白。
  • 季衛東:人工智慧時代呼喚法律的範式革命
    人工智慧時代的智能網絡化、算法黑箱化、機器自主化呼喚制度創新  大家都能體會到,目前我們整個的社會生活正在發生非常深刻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數字所覆蓋,從網購、外賣、行動支付到電子保險。疫情期間,體溫測量、健康碼、群體檢測更是為防控帶來了技術保障。通過掃碼和刷臉獲得的這些便利的實質是什麼?
  • 時代呼喚數學家
    年底,接到徵兵令的這位維也納人意識到,必須跑路了。他和妻子踏上了一場長途逃亡,先輾轉來到莫斯科,再經西伯利亞鐵路橫跨歐亞大陸,從日本橫濱登上了開往大洋彼岸的輪船。1940年3月,終於抵達舊金山的維也納人心情大好,寫信給自家兄弟:舊金山絕對是我見過的最美城市。不過這還不是旅程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