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大學生陷非法校園貸2萬元4個月「滾」成13萬元

2020-12-20 環球網

為買手機電腦,掉入非法校園貸深坑

儋州一在校大學生把自己和家人都害慘了

欠債不過2萬元4個月「滾」成13萬

父母賣家產抵押工資還是還不起

小李提供的貸款借條

對方發來的各種威脅催債信息

「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兒子2016年12月份借了不到2萬元,沒想到才過去幾個月本金加利息就漲到了13萬元,我們賣掉了家裡唯一的200株橡膠,還抵押上了我姐姐的退休工資,才還上其中的7萬元,還有6萬多元沒有還上,每個月的利息還要1萬多元。」4月18日,家住儋州市西培農場的老李(化名)帶著兒子小李(化名)找到記者時,他滿臉憔悴,面對兒子深陷校園網貸,真是急白了頭髮。

這幾個月,老李一家被所謂校園貸打來的催款電話弄得不得安寧。老李一天至少能接到20個,孩子的大學導師和不少同學也接到。整日的電話轟炸導致孩子不敢去上學,只能休學打工。「面對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兒子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老李含淚對記者說。

□南國都市報記者梁振文 文/圖

為了買手機和電腦挖東牆補西牆深陷校園貸

談起深陷校園貸的原因,原本在廣東某大學讀大二的小李懊悔不已。他說,正是因為自己貪慕虛榮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小李家在儋州市西培農場,前些年退了場,家裡只分到200多株橡膠,靠著割膠的微薄收入以及爺爺奶奶的退休金,才勉強讓他和弟弟妹妹上學。可是,看到周邊的同學都用上了好手機,2016年12月,小李產生按揭分期買一臺iphone6的念頭。「手機也不貴,只有3800元,分為12期,每月300多元從夥食費中擠擠就能夠還上。後來我同樣又以按揭的方式買了一臺價值4800元的筆記本電腦,分24期還清。」小李說,同時還兩個按揭讓他有點吃不消,眼看就要到還款的時間,在校園閒逛時他無意中看到一個名為「x校貸」的小廣告。「於是我便按上面的聯繫方式給正規的貸款平臺『x校貸』的客服打去電話,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供了相關材料,一年內每月按揭還清。」小李說,從「x校貸」貸得1萬元後,很快他便還清了了買手機和電腦的錢。然而,不久,「x校貸」的按揭日期也到了,為了按時交上按揭款,小李便開始嘗試從各種不正規的校園貸平臺進行貸款,以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還款。

「為了還錢,這幾個月來我真是絞盡腦汁從各種校園貸平臺借錢,前後共39個,現在已經還清了11個,還有28個沒有還上。」小李打開手機,只見「x期樂」、「x借到」等不同的校園網貸APP布滿了他的手機界面。

欠2萬元「滾」成13萬還不上款 電話轟炸威脅家人

小李告訴記者,雖說是欠下13萬,其實自己用的不到2萬。

「辦理校園貸很簡單,沒有抵押,只需要學籍信息、身份證、以及父母、導師、同學的聯繫方式,對方就給貸款了。」小李說,那些不正規的平臺都有自己的條款,借貸金額一般在1000元到1600元不等。限定還款時間也由一周到一個月不等,逾期後要交所謂的逾期金,每天50元到150元不等,還要扣除所謂的手續費。就拿「x電貸」來說,他借了1000元錢,手續費就要扣除200元擔保金,實際到手的只有800元,限期還款時間14天,到期不還款將按每天150元的逾期費收取。「此外還有什麼帳戶管理費、信息審核費等等,往往剛貸下來的錢到了手還沒焐熱就拿去還給其他平臺。說實在的,那些日子每天都在想著如何還錢,我早已無心上學。後來,為了還錢,我還求兩名同學幫我貸了各1萬元。」

小李說,到了還款日,要是還不上款還可以續約,按照逾期金繳納所謂的續約費,否則對方將採取在學校貼吧以及對自己之前留下的父母、導師和同學們電話進行電話轟炸。

「今天借款到期,是續期還是還款?2點前處理,否則算逾期,超過3點會通知家裡,4點全面開炸,5點學校發帖子……」小李及其父親接受採訪時,他們的手機滴滴響個不停,儘是此類信息。小李告訴記者,這就是對方催款慣用的技倆。「不僅如此,對方還警告我迅速還款,否則將讓催債公司上我家討債,產生的一切後果將由我們自己承擔。」

父母擔心孩子人身安危 變賣家產難還清「逾期金」

「怎麼辦?我們可是安分守己的人家。小孩不懂事,做了蠢事,只能父母來收拾殘局。」老李連連嘆氣。

老李介紹,他家並不富裕,除了大兒子小李外還有兩個孩子正在上中學,雖然爺爺奶奶兩個80多歲的老人都有退休工資,但也經常生病,生活過得非常拮据。「孩子欠下高額欠款,為了他的安全,我們忍痛將一家的經濟來源——200株橡膠賣了,才籌得2萬多元。本來還想將年邁父母的退休工資向銀行進行抵押貸款,但銀行不允許,思前想後只能拿姐姐的工資貸款然後再拿父親的工資給她用,但這也只能貸到5萬元,還有6萬的欠款沒有著落。」

老李說,這6萬元要是沒有及時還上,到了下個月,加上所謂的逾期金,就一共要還近8萬元了,對此他很苦惱。一方面他想幫助兒子將錢還上,另一方面他又真的找不到錢,所以找記者給他出出主意。

提醒

校園貸手續簡單暗藏陷阱 律師建議報案處理

記者就此事先後諮詢了中國人民銀行儋州市中心支行、市公安局以及海南商匯律師事務所的相關人士。

中行儋州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對於校園貸方面的監管仍屬灰色地帶,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出現的網絡貸也引起了銀聯的重視。從小李的情況來看,其所謂「逾期金」肯定是不合法的,因為有規定,信貸最高利息不能超過基準利率的4倍,高於4倍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也就是高利貸非法所得。

儋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分析說,目前校園內的小額貸款,主要是低貸款高利息,出現很多利滾利的情況。雖然校園貸手續簡單,但利息相當高,手續、利息費等名目繁多,其中暗藏陷阱。

海南商匯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張曙告訴記者,這樣的校園貸顯然是違法行為,建議老李一家以對方涉嫌欺詐以及以威脅等非法手段催款等方式向警方進行報案,通過合法的途徑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借2萬校園貸四個月滾成13萬,父母賣家產仍還不起
    南國都市報4月19日報導,「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兒子2016年12月份借了不到2萬元,沒想到才過去幾個月本金加利息就漲到了13萬元,我們賣掉了家裡唯一的200株橡膠,還抵押上了我姐姐的退休工資,才還上其中的7萬元,還有6萬多元沒有還上,每個月的利息還要1萬多元。」
  • 關愛大學生、警惕非法「校園貸」
    趙教授:「校園貸」是指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資金需求,貸款給在校大學生的一種借貸形式。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消費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2)P2P貸款平臺(網貸平臺),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
  • 比「裸貸」還暴力 大學生陷「套路貸」借5000還30萬
    最新消息>>大學生深陷"套路貸" 借款一個月本息翻數倍今年2月,南山公安分局桃源派出所接到轄區在校大學生賴某的求助報案。稱他最初向一個小額貸款平臺借了些錢,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借款本息就翻了數倍。
  • 借2000元「滾」到1萬元 「回租貸」陷阱「套路」大學生
    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得知,目前,這一新型借款方式瞄準在校大學生,甚至讓部分學生陷入「套路貸」的圈套。近日,教育部發文提醒廣大學子,提高對不良「校園貸」業務及其變種形式的甄別和抵制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隱私。
  • 比「校園貸」更可怕!借5000還30萬,究竟是什麼套路
    近期,山東長清一批大學生深陷「套路貸」引起網友關注,其中一女大學生借5000元被逼還13萬,還寫下30萬欠條。
  • 大四女生疑陷「套路貸」借2000元半年滾成20多萬
    近日,合肥一大四女學生因輕信無抵押網貸遭遇「套路貸」,借款2000元後,半年時間竟「滾」成20多萬元,最終整個家庭傾其所有還是補不上這個「窟窿」,網貸出現逾期,女學生甚至遭遇暴力催款。  輕信網絡貸款 借了2000元  小方(化名)今年22歲,現在是合肥一所高校大四學生,家住六安。
  • 女教師臥底揭秘不良校園貸:3000元3個月變成3萬元
    校園貸是2016年轟動校園及各大社會輿論話題之一,起因事件為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學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學的身份,從不同的校園金融平臺獲得無抵押信用貸款高達數十萬元,當無力償還時跳樓自殺這是讓人痛心疾首的案例。美女老師臥底揭秘不良校園貸3000元的貸款3個月後是如何變成3萬元?不良校園貸危害的新聞屢見不鮮,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群,為何不良校園貸仍有生存土壤?
  • 「校園貸」被喊停!教育部出招:禁止網貸機構放款,鼓勵銀行對大學生小額貸款 ​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學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學的身份,從不同的校園金融平臺獲得無抵押信用貸款高達數十萬元,當無力償還時跳樓自殺。2016年4月7日,又曝出福建大四學生餘某飛,自創青鳥創聯的金融服務公司,騙取同學身份信息,在8家網貸平臺上貸款。涉及19名學生,總金額70餘萬元。
  • "套路貸"盯上大學生 有女大學生借5000元要還30萬
    近期,山東長清一批大學生深陷「套路貸」引起網友關注,其中一女大學生借5000元被逼還13萬,還寫下30萬欠條。詐騙團夥各種手段催債,在借款大學生家的牆上噴上各種威脅性和恐嚇性的語言,有的大學生已經離家出走,甚至全家搬遷……據央視A大學生陷「套路貸」有人不得不舉家搬遷據警方透露,近期在山東長清,有個放貸團夥,主要選擇在校大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借款。
  •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當心這7種典型案例
    「校園貸」平臺抓住了大學生的這些需求,在校園內大力推廣。近一年多,頻頻出現了黑代理、裸貸等「校園貸」陷阱,一些大學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典型案例: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小廣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滾利的情況下背負的債務近20萬元!  案例分析:以月息「0.99%」為噱頭的校園貸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臺服務費,成為超過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繳納滯納金,超過36%變為非法高利貸。
  • 比「校園貸」更可怕!女大學生借款2300元,兩月後被逼還10萬!
    ▲張歡收到的催款信息案 例 短短兩月 「小貸」滾成「巨債」4月11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見到了張歡,她看起來有些憔悴。令張歡沒想到的是,短短兩月,這筆2300元的「小貸」,竟然滾成10萬元的「巨債」。隨著貸款不斷逾期,便出現了上述大規模催債。4月9日,在家人和同學勸說下,張歡來到西昌市公安局報案。刑偵大隊民警聽完她的講述,判斷張歡可能遭遇了「套路貸」。
  • 解密「校園貸」三大套路 對話「裸貸」受害女生
    她說裸貸是她最後悔的事情,上次裸貸照片被公開也是她最惶恐的一段時間,成了她的夢魘。受害人:楊曉(化名)替「兄弟」扛事 分期貸款欠了3萬楊曉在高中畢業後認識了黃某,楊曉畢業後,黃某平時與他稱兄道弟,帶他出入非法賭場、酒吧KTV等場所,所有的費用都是「大哥」黃某給。
  • 遠離非法「校園貸」 守住大學生的讀書錢
    《中國校園消費金融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顯示,大約67.5%的大學生曾使用過分期消費,而且還將繼續使用。大學生旺盛的消費需求和超前的消費觀給非法「校園貸」提供了滋生的溫床。瞄準了在校大學生的廣闊市場,各類「校園貸」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 兩大四學生創業瞄準學弟 發放「校園貸」構成詐騙罪雙雙獲刑
    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將網絡放貸所帶來的暴利確定為自己的「創業」方向,向大一新生發放「校園貸」。多名大學生嘗試貸款,誰知原本借款幾萬,利息卻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竟面臨幾十萬的高額還款……面臨恐怖催債,受害學生無力招架,甚至萌發輕生念想……1月13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19-2020年度全省優秀司法建議,四川南充「校園貸」第一案的司法建議入選。
  • 「校園貸」陷阱有哪些?如何根除?
    大學校園一直是社會培養大學生的知識殿堂,由不良貸款引發的校園貸卻時時籠罩著這裡。近期,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以詐騙罪、尋釁滋事罪對張某等11人提起公訴,嚴懲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網貸給大學生帶來的危害。近年類似的各地不少網貸平臺向在校大學生發放"校園貸"已成變相高利貸,對校園管理和社會家庭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 牟利785多萬元!儋州一村小組組長因非法倒賣村集體土地獲刑四年
    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1995年,儋州那大鎮甲村村委會向其所轄乙村小組借款人民幣25萬元,約定每年利息5萬元;1996年,甲村委會再次向乙村小組借款5萬元, 共計借款30萬元用於建設木材廠。
  • 遠離非法校園貸 大學生要做好三項事情
    近日,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民進安徽省委會主委、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就非法校園貸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為大學生提出三個建議,並指出要利用好短視頻引導大學生遠離非法校園貸。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民進安徽省委會主委、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
  • 高校學生陷「校園貸」借1.3萬欠100餘萬
    法制日報訊 記者唐榮 通訊員張寶峰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批捕了一件以在校大學生為作案對象的「校園貸」「套路貸」案件,涉及詐騙、尋釁滋事等多個罪名,現階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
  • 非法「校園貸」的常見形式
    目前,國家明確規定,只有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合法合規的信貸服務。下面幾種形式的非法「校園貸」,大家遇到時要提高警惕。2、裸條貸不法債主通過要挾借貸者以裸照或不雅視頻作為貸款抵押證據的行為。3、傳銷貸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臺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並要求發展學生下線進行逐級斂財。
  •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TechWeb報導】高額利息、暴力催收、裸條借貸,這是近年來校園貸給人們留下最多的印象,高校學生因之身陷「泥潭」的新聞也屢見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