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臥底揭秘不良校園貸:3000元3個月變成3萬元

2020-12-18 廊坊網警巡查執法

一提起校園貸,大家應該和我一樣第一時間就想起前一段時間轟動一時的校園裸貸事件。這件事可是讓小編我大跌眼鏡,雖然同是大學生卻從沒有接觸過類似的事件。但是這樣的事情卻迫害了很多人。校園貸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當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孩子考入大學,有些家庭無力負擔孩子在高額城市消費、學習甚至是創業上的資金需求。急速膨脹的消費欲望會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貸款平臺,甚至是民間高利貸。很多人就陷入這樣的無底洞。並不是不提倡大學生貸款,提前消費可以但是要有一點的限度,不然就像溫水煮青蛙。因為欲望收個很難控制的東西。本來嘗試小額貸款,後來慢慢的放大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由於欠債較多自己也不敢跟「拮据」的家裡要錢,最後自己的承受能力根本承受不了那麼高額的貸款導致崩潰。

校園貸是2016年轟動校園及各大社會輿論話題之一,起因事件為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學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學的身份,從不同的校園金融平臺獲得無抵押信用貸款高達數十萬元,當無力償還時跳樓自殺這是讓人痛心疾首的案例。美女老師臥底揭秘不良校園貸3000元的貸款3個月後是如何變成3萬元?

不良校園貸危害的新聞屢見不鮮,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群,為何不良校園貸仍有生存土壤?3000元的貸款3個月後是如何變成3萬元?

由於工作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毛晶玥開始接觸不良校園貸,試圖揭露不良校園貸陷阱的套路。日前,漢江師範學院輔導員毛晶玥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尋找答案,並製作成抵制不良校園貸的教學視頻成為了網絡紅人。

然而毛老師表示:「只是做了輔導員該做的事兒」

漢江師範學院輔導員毛晶玥「深入敵後想要對校園貸款一探究竟。為了防止自己的學生和廣大的大學生受到校園貸的侵害,毛老師款匿名加入一些不良校園貸QQ群,把自己的經歷、體會和不良校園貸的危害以及應對對策等拍成視頻,經過幾個月的收集資料,終於做出一個視頻。並放到網上給大家看,這種「言傳身教」對學生衝擊很大。然而此視頻引起了大學生的廣泛關注,各個高校群體、網站中流傳。在獲得巨大點擊量和一致好評的同時,不少媒體、網友將毛晶玥稱為「潛伏在不良校園貸群裡的美女臥底輔導員」。

對於出名毛老師不以為然,作為一名老師毛晶玥對此解釋:「我只是做了輔導員該做的事兒。」「這些不良校園貸的合同,看上去似乎合法,但實際上有很多讓人看不懂的條款和算不清楚的利率。」毛晶玥舉了個例子,某某貸以月利率0.99%的噱頭,造成利息不高的假象,但經過推演後她發現,這款網貸的實際年利率達到了21.25%,再加上各種名目的手續費、中介費,有些不良校園貸的利率可以達到50%甚至200%。

為什麼疑惑學生的貸款是怎樣在短期內由幾千元變到幾萬元?催收非法利息的組織抓住了學生的什麼痛點?為何底氣如此足?「通過實際體驗,我接到過各種騷擾電話,催款者咒罵、揚言要給學生訂花圈,甚至說如果學生不還款,就要來學校把學生帶走。我很好奇,這些催款電話為什麼這麼有底氣。」毛晶玥告訴記者,學生接到這樣的電話後大都很恐懼,有些甚至躲在宿舍裡不敢出門。

毛晶玥發現,這些不良校園貸和正規貸款相比,門檻很低,所需證件也非常少。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網貸吧、催收群,這些群裡有專門教放貸者催款的技巧,還提供異地上門催收、「簡訊轟炸機」輪番轟炸等服務。一旦有學生還不上錢,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騷擾,直到還清欠款為止。毛晶玥利用貼吧、微信平臺找網貸代理人,進入催收QQ群來尋找答案。在默不作聲地觀察了幾個月後,毛晶玥漸漸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前,我們一直都在向學生宣傳不良校園貸的危害,但什麼是不良校園貸?危害究竟在哪兒?這些其實並沒有講清楚。」毛晶玥說,很多網貸平臺變著花樣玩套路,有的讓學生在網貸之前籤保證書說自己不是學生,有的以假裝購買物品的形式,讓學生籤分期付款合同,實施變相放貸。

很多學生剛步入大學,對社會了解不深,索然貸款不能稱之為詐騙,但是房貸人員就是抓住學生的心理,進行發放高利貸,學生一步步走向「入不敷出」的深淵。

大學生貸款的慘痛案例:

1.「等你出來的時候,如果你媽媽還健在,那你還能進這個家門。如果你媽媽不在了,你也就別回來了。」這是今年57歲的山西農民王德富(化名)在淮安市看守所對兒子王小海(化名)的「訣別」之語。就在一天之前的12月4日,王小海涉嫌盜竊罪一案在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開庭。從山西日夜兼程趕到江蘇淮安的王德富坐在了旁聽席,「欠款55萬,京東白條盜竊19萬……」這一串數字對於一個地道的山西農民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求學的兒子怎麼會欠這麼多錢,王德富搞不明白。

2017年農曆新年剛過完,同宿舍兩位淮安市某高校的女學生報警稱,兩人的京東白條帳戶被同校的學長王小海盜竊了。王小海未經她們許可,使用京東白條購買iPhone 7plus手機。手機沒有寄給她們,而是直接寄到了王小海手裡。

兩名女生稱,一開始自己只是答應開通「白條帳戶」。學長王小海通過QQ主動聯繫到她們,說想請學妹幫忙刷個單,開通京東白條帳戶,這樣自己可以有提成。架不住學長的勸說,這兩個女大學生就在網上提交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在王小海「幫助」下開通了白條帳戶。兩位女大學生稱,她們開通京東白條帳戶後自己都沒有使用。開通不久卻收到了消費信息,兩人的京東白條帳戶都消費了7188元,顯示兩人分別購買了一部iPhone7plus手機。她們非常吃驚,於是找到了學長王小海。王小海承認確實是他操作的,同時王小海也讓學妹放心,分期的錢,每月都會幫她們還的。仍覺得不放心的兩位女大學生在告知家長後,決定向公安機關報警。

2017年4月,王小海由山西老家回到學校,在派出所補辦身份證時,被民警抓獲,隨即被刑事拘留。經過偵查,警方發現從2016年9月到2017年4月,王小海通過登錄他人京東白條等網絡帳戶的方式實施盜竊作案28起,盜竊他人財物合計人民幣197369元。

日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江蘇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在宣判前見到了王小海。王小海告訴記者,他是校學生會的副主席,平時也喜歡處朋友,因此在校園裡人緣很好,受到很多學妹的追捧。他做京東白條的兼職也是朋友介紹的,做一單有5元提成,他覺得能賺錢,因此就一口答應下來了。

為了發展客戶,他的主要手段有兩個。首先,學校只向二三四年級的學生發放校園摩託牌照,王小海號稱能搞到車牌,受到很多大一新生的歡迎。在交易車牌時,王小海就讓大一新生幫忙刷單,開通京東白條帳戶。第二,他曾是學生會副主席,有很多好哥們,好朋友,這些人也成了他刷單的對象。

王小海告訴記者,每次跟對方溝通前,他都會主動把自己的身份信息發過去,以獲取對方的信任。在對方填寫好相關身份信息後,他都會上門完成最後一步——填寫邀請碼。這樣一來,王小海就能獲取對方的帳戶信息。等對方的額度批下來後,王小海就用對方的帳戶登錄,併購買iPhone等物品,寄到自己名下。手機到後,就直接折現。許多收到消費簡訊的學生都會打電話詢問此事,王小海都會保證分期由自己償還。

王小海通過京東白條刷單,把手機等貨物變現得到了大量的現金。這些錢都去哪了呢?王小海稱,他在借貸平臺上欠了55萬,根本還不起。手機的折現,都用來還錢了。2014年,剛進入大學校園不久的王小海通過校園貸,購買了一部蘋果手機。手機分24期還款,每月只要還200多元。大二一開學,他通過朋友在各個校園貸上借錢,湊了一萬多元,準備和朋友合夥做生意。沒想到被騙得血本無歸。錢沒了,貸款還是要還,因此,王小海走上了拆東牆補西牆的道路,並一發不可收拾。

就在負債纍纍之時,王小海依然很注意他在同學和朋友中的「面子」。記者來到王小海的學校採訪時獲悉,有同學表示,他來刷單時開的都是寶馬轎車,還有同學說他長期租一輛大眾CC轎車。王小海的同學稱,王小海是學跳舞的,在女生中很受歡迎,對女朋友也很大方,經常一出手就是幾千元。

2.小王是青島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2016年,當時在室友的介紹下,小王認識了同校師哥小鄭,並得知一種名叫「做單」的賺錢方式,「就是說從APP平臺上借款,借出來之後直接轉給他,都是由他來還,一千塊錢的報酬。」

一聽不用自己還貸,還有報酬可以拿。小王沒考慮多久,便答應了小鄭的請求。2016年5月,小王以自己的身份信息在一個名叫「名校貸」的借款平臺上,借款2萬2千元。隨後,她便把錢打給了小鄭,自己也拿到了相應的報酬。在之後時間裡,貸款也確實都是由小鄭償還的,直到2017年7月份,事情發生了變化。

「他說名校貸出現了一些問題,要還全款,所以讓我們再註冊別的平臺。」小王告訴記者,當時小鄭的意思是「名校貸」平臺剩餘款項必須一下還清,但自己手裡並沒有現錢,所以需要她從別的平臺借款,補上這個窟窿。

由於小鄭態度很誠懇,而且小王也擔心自己的信譽受到影響,無奈便答應了小鄭的請求,又從「快貸」借貸平臺上借款3000元。與此同時,小鄭向小王提出了正式的工作邀請。

小王:「他說去他們公司做兼職,把他的營業執照、身份信息什麼的都發給我了。」

有實體公司,還有營業執照,並且從事的工作也和之前的一模一樣,每借成一筆,自己便能夠得到五六百元的報酬。這對於還是大學生的小王來說誘惑很大,她便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從2017年7月底至今,小王共在40多個借款平臺上借款,總額高達17多萬元,加上利息共44萬元。而問題就在今年9月份,由於所借款項過多,小鄭方面無法及時償還,便讓小王去濟南清帳。

小王說:「清帳的意思就是把我現在所有的債務,讓那家清帳公司出錢還了,只欠清帳公司的錢。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清帳公司告訴我,這是操縱學生掙錢,告訴我被騙了。」

清帳公司的一番話,讓小王徹底起了疑心,立馬打電話給小鄭,然而對方的答覆,卻讓她大吃一驚。「他承認這個事情,但是他只承認是我借給他錢,並不承認是他操作我從這些平臺上借錢,並不承認利息這些問題。」小王說。

面對對方的翻臉不認人,小王徹底慌了神。這個時候的她才意識到自己上了當,而之後想要再聯繫對方,手機卻始終無法打通。

2017年11月12日,高利貸的人已經找到她家門上,找她爸媽要錢,然後就一直逼她。

本來是好好的去大城市上大學,最後弄得是「血本無歸」,很多人就陷入校園貸這樣的無底洞。大學生剛步入社會本來是享受自由的時刻,沒想到會步入欠款甚至犯罪的深淵。並不是不提倡大學生貸款,提前消費可以但是要有一點的限度,不然就像溫水煮青蛙。因為欲望是個很難控制的東西。本來嘗試小額貸款,後來慢慢的放大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由於欠債較多自己也不敢跟「拮据」的家裡要錢,最後自己的承受能力根本承受不了那麼高額的貸款導致崩潰。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學校和家長都有這方面的意識並和孩子積極地溝通,不要讓悲劇重演。

相關焦點

  • 「臥底」網貸平臺,美女輔導員撥開「校園貸」醜惡面紗
    她把這些「網貸套路」製作成教學視頻,作為大學生了解不良校園貸,抵制不良校園貸鮮活生動的教材。我們為這位美女輔導員的「兼職」行為點讚。自從「校園貸」橫空出世之後,高校學生被「網貸」套住的不在少數,一些大學生因為不良校園貸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有的甚至還被逼上「絕路」。
  • 盤點2016校園貸十大現象,重災區名副其實
    這意味著,如果他在此平臺借款1萬,1個月後滯納金的利息金額就是10000*1%*30=3000元,一年就可滾到36000元,年利息高達36%。在去年那起河南某高校大學生因無法還貸而自殺的案子中,其中有一筆8000元的「校園貸」債務,在半年內經過借款、還款、再借款,最後總還款金額竟高達8萬餘元。各個貸款平臺,並不會因為是學生貸款而手下留情,反而會變本加厲。
  • 臥底女大學生「裸條」借貸調查:瘋狂的校園借貸
    根據相關報導,最先披露出來的女大學生由於缺乏開網店的啟動資金開始接觸相關網絡借貸。為了能借到更多錢,她同意「裸條」借貸。在短短4個月間,其共向15人先後借款12萬餘元,最後債務滾到25萬餘元,其裸照被扣在3個債主手中。在逾期無法償還債務後,債主開始以公布「裸條」的名義對該女生提出不當條件。
  • 女大學生為借三千元陷身套路貸 還被騙到夜總會坐檯
    來源:CCTV今日說法「我所有的還款加起來得有20多萬,我只見到了3000塊錢。」2017年3月,哈爾濱的一名女大學生彭梓瑩(化名)因為學習生活上的問題,急需3000元錢。同學說可以介紹一個人幫助她渡過難關,但彭梓瑩沒有想到,就是這個人,給她帶來了一連串的噩夢。
  • 借3000還15500!校園貸坑慘濟南數十名大學生
    大學女輔導員屢接催債電話 原來是學生貸款留下了她的電話   8月13日早上6點多,吳雨(化名)接到一個屬地顯示為北京的電話,原本還睡眼矇矓的她,被對方兇惡的語氣「嚇」醒。「那邊還是個女的,說話特別兇,問我是否認識王帥(化名),說他欠了錢,找不到他人了,讓我通知他趕緊把錢還上,否則後果很嚴重。」
  • 比「校園貸」更可怕!女大學生借款2300元,兩月後被逼還10萬!
    令張歡沒想到的是,短短兩月,這筆2300元的「小貸」,竟然滾成10萬元的「巨債」。隨著貸款不斷逾期,便出現了上述大規模催債。4月9日,在家人和同學勸說下,張歡來到西昌市公安局報案。刑偵大隊民警聽完她的講述,判斷張歡可能遭遇了「套路貸」。
  • 重慶大學生因創業陷入套路貸:借3000元最終欠下10萬元
    繼「校園貸」「裸條借貸」後,「套路貸」又盯上大學生。原本創業借款3000元,最後竟背上了10萬餘元債務,重慶大三學生小張(化名)掉進了「套路貸」的陷阱。近日,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敲詐勒索罪依法批捕該市首例校園「套路貸」案件15名犯罪嫌疑人。
  • 儋州大學生陷非法校園貸2萬元4個月「滾」成13萬元
    為買手機電腦,掉入非法校園貸深坑儋州一在校大學生把自己和家人都害慘了欠債不過2萬元4個月「滾」成13萬父母賣家產抵押工資還是還不起小李提供的貸款借條對方發來的各種威脅催債信息「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兒子2016年12月份借了不到2萬元,沒想到才過去幾個月本金加利息就漲到了13萬元,我們賣掉了家裡唯一的
  • 借款1600元、3個月後變成126萬元,廣東佛山一「套路貸」團夥被判刑
    新華社廣州10月24日電(記者毛一竹)近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對一宗網絡「套路貸」涉惡案件進行一審宣判,14名被告人被以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至1年4個月不等,並處罰金。據通報,2019年2月上旬,在南海區從事蔬菜批發生意的小美(化名)經網友介紹,認識了「某貸寶」平臺放貸的財務人員。小美與對方商定借款2000元,到帳1400元,分8天平均還款。按照對方要求,小美在平臺打了張欠條,註明有借款金額、開始時間、還款時間及年利率為24%等信息,並上傳了手機通訊錄。不久,借款就打到了小美的微信帳號上。
  • 學生借校園貸五千需還2萬多 輔導員談判砍成7500
    手機一邊不斷接到網絡電話「呼死你」,一邊還被各種網絡平臺騷擾簡訊持續轟炸……從事輔導員工作9個年頭了,哈爾濱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範雪陽仍清楚地記得8年前被校園貸催債方威脅的經歷。近年來,不良校園貸入侵高校校園,不僅學生深受其害,也給教師帶來全新挑戰和管理壓力。
  • 校園貸禁而不止:女大學生身背50家平臺欠款 催債簡訊不堪入目
    部分借款平臺及金額何濤向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提供內容顯示,名校貸、金優客、青春時貸、大學時代、共享荷包、租唄信用錢包、貸師兄、極速小貸、速溶360、指尖錢包、花兒朵朵等均在列。「一些已經還清的平臺都沒寫出來。」何濤稱。據了解,為了還掉貸款,吳寧加入了多個校園貸QQ群,也結識了多個校園貸推廣業務員。
  • 大學女生貸3000元被要求還690000要自殺,校園貸的套路你可懂?
    一次不小心摔壞了室友的高端手機,通過某分期貸款平臺貸款3000解決了問題。15個月裡,這筆貸款被不斷的轉讓,3000元的債務直接變成了69萬!催貸人員用發裸照、潑油漆等威脅李媛媛的父母,經不起折騰,為了還債,父母抵押了房子,借遍了親朋好友,最終還了58萬。
  • 借款1000元3個月負債5.4萬 揭秘「套路貸」五大手法
    借款1000元,到帳只有590元!不過,令河南省安陽市某師範學院學生李某某更沒有想的是,因為這筆借款,他在三個月的時間裡竟然背上了高達5.4萬元的負債。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套路貸」在背後操縱。2月26日,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在主持發布會時表示:「套路貸」是新型黑惡犯罪的一種。
  • 借款1600元3個月後變成126萬,套路貸團夥被判刑
    近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對一宗網絡套路貸涉惡案件進行一審宣判,14名被告人被以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至1年4個月不等,並處罰金。據通報,2019年2月上旬,在南海區從事蔬菜批發生意的小美(化名)經網友介紹,認識了「某貸寶」平臺放貸的財務人員。小美與對方商定借款2000元,到帳1400元,分8天平均還款。
  • 女生貸款3000,3個月後欠下110萬!
    雖然一年前,他已經無心學業,但劉偉從未想到自己會拿不到畢業證。這個21歲的年輕人如今在新昌看守所裡,等待一個結果。最近,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公安局破獲了一起「套路貸」的案子,受害人是一名女大學生,也是劉偉的校友,女孩最初借款3000元,三個月後卻被要求還款110萬。整個事件中,劉偉曾參與其中。
  • 「校園貸」詐騙又出新花樣 警方提醒: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央廣網揚州10月31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期,全國多個地方出現了一種新的詐騙方式——「註銷校園貸」,不少在校生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各地警方也接連發布警示,提醒廣大青年學生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註銷校園貸」到底是怎樣的套路?和「校園貸」相比有何不同?青年學生又該如何防騙呢?
  • 你還敢貸嗎?除了利息,校園貸還有N種服務費
    廣東互金協會規定,校園貸服務費原則上不超200 元,專科貸、分期樂等服務費可能超過該限額。  近日,女大學生在網貸方瘋狂催債下自殺事件,讓校園貸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名校貸APP顯示,全日制專科、本科及以上在校大學生均可借款,月息為0.99%,折合「年化利率」為11.88%。  也有校園貸平臺的借款年化利率接近民間借貸「限額」。一款名為「專科貸」應用的投資列表中,年利率36%的借款信息布滿屏幕,借款金額基本都在千元、期限在3 個月以內,借款人則來自各地方大學、職業學院。
  •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當心這7種典型案例
    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屍被人發現。DNA比對結果顯示:溺亡浮屍就是範澤一本人。  在恢復後的範澤一手機裡,發現範澤一從2016年7月開始,從一個名為「速X借」的網絡借款平臺借了第一筆1500元,隨後就從另外一家網絡借款平臺借了3000元錢用於歸還「速X借」的錢,然後再從另外的借款平臺再借出更多的錢用來歸還上一筆欠款。
  • 貸款5000六個月還18萬,套路貸把女大學生逼成陪酒女
    選擇了找一些小貸公司借款,卻不幸陷入「套路貸」圈套無法自拔。2017年6月,某大學20歲女子楊楊(化名)因參加學校社團急缺資金,找到了某「校園貸」的學生代理,從貸款平臺貸得3000元人民幣,且約定好7日之後還5000元。
  • 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
    新華社上海5月6日電題: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淑娟、顏之宏早在2017年5月,原銀監會等幾個部門就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