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死,卻沒有自殺的勇氣

2021-02-14 莫莉姑娘

我已經把考研的書買齊了,做好了計劃準備認真考研,突然從一種生活狀態到另外一種生活狀態很不習慣,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媽媽和弟弟都去上班了,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出門,甚至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小房間,我也不知道今天做了些什麼,天就已經黑了,我的時間又被偷走了。

我一直以為等我畢業了,我自由了那我肯定很快樂再也沒有作業了再也不擔心逃課被查到,也不用準備期末考試了,可是我依然不快樂,只是我的煩惱變成了其他東西。

後來我又把我的不快樂歸結於因為我沒有錢,後來發現自己有錢了也不想出去旅行,也沒有想買的東西。

我陷入了一種死循環,我在尋找快樂,但是我並不快樂,並不快樂的我也找不到快樂,於是我想活著沒什麼意義,後來又想到自己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更難過了。

我科目二考第五次的時候,我以為我只要拿到了駕照就會特別開心;我論文改第11次的時候,我以為論文只要交稿我就特別開心;我面試的時候,我以為我被錄取就很開心。

後來才知道那些開心都是短暫的,一瞬間的,稍縱即逝。

我以前寫文章總喜歡舉身邊的例子,因為他們過得不好,所以我也過得不好也正常,然後得出了大部分多過得不好的事實。

實際上也很多人過得開心,可我並沒有因為他們過得好而因此過得好,我現在的生活是一團糟,我在短短兩個月不停地換目標換城市,搬家都搬了三次。

一個高考失敗,考研又失敗的人生真是糟糕透了。

我一個北大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他的工資還沒有他高中同學二本畢業的高,我不知道怎麼安慰他,誰也沒說好學校一定高工資,看什麼工作什麼公司。

另一個朋友結婚七年準備離婚了,離婚協議都起草了,他兒子才三歲半,女方不要孩子,他自己把孩子接過來,我問他什麼原因,他說我以後就知道了。

我想不明白都結婚七年了,孩子都三歲半了,房子也買了,工作也很穩定,他也沒有什麼壞習慣,雙方也沒有出軌怎麼還是離婚了,我不懂,得到什麼程度雙方才決定離婚。

也有四十歲沒有結婚的人問我為什麼他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相親了二十年,不知道介紹了多少人,最後還是沒成,他覺得自己可能要孤身一人了。

到底怎麼樣才是幸福的人生,到底怎麼樣才快樂我也不知道,有人覺得有穩定工作,有人覺得有幸福家庭,有人覺得是擁有足夠多的錢,有人覺得是有健康的孩子。

我一個學長結婚了,但是生了一個不健康的孩子,放棄捨不得,那是一條生命,不放棄後期的治療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我聽到消息的時候心痛不已,大概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容易吧。

我有個朋友從二本考上北大碩士,接著順利考上了北大博士,還去哈佛做了一年交換生,我覺得他的人生堪稱完美,後來我才知道他談了四年的女朋友因為他在北京買不起房而分手。

他也跟我說很無奈,經常加班,壓力也很大,每個人都是如此,誰都不容易。

我看過身價千萬的人一天電話接不停,各種處理事情,睡三四個小時,有人打電話過來指責他沒有時間陪家人,他說錢和時間只能選一個,他努力賺錢就沒有時間陪家人,陪家人就不能給他們物質條件,這是不能兩全的,他也覺得痛苦。

我後來明白了只要是人就不輕鬆,也沒有相對輕鬆的說法,因為這人的一生太長了,你可能會遇到很多很多事情,你以為這是人生低谷,有可能這是你接下來的人生的最高峰。


我覺得我最近過於悲觀了,但我真的樂觀不起來,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知道我最近經歷的朋友都不知道怎麼安慰我,都怕我熬不過這段時間就死掉了。

我蹦極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感覺,就是一躍而下,只是覺得風吹在臉上很涼快,沒有「重生」的感覺,大概死亡也沒有什麼感覺吧。

我問我大學的導師,他出國留學回來到我們這個學校當大學老師不是屈才了嗎?他說他有個同學在做實驗的時候猝死了,而他還活著,他覺得在這裡沒有什麼不好,壓力也更小一點,活著就行。

我有一個人出國的勇氣,有時刻從頭再來的勇氣,但我沒有自殺的勇氣,還沒有到非要了結自己生命的時候,或許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有那麼一點點期待。

我和朋友聊起我現在的生活,好多人都羨慕不已,而我居然這麼不快樂,有人說我現在沒有結婚沒孩子多自由啊;有人說我現在沒有工作不需要天天上班多自由啊;有人說我沒有房貸車貸多自由啊;有人說我想辭職就能辭職,想考研就能考研自由啊。

可能等我無聊了就找個人結婚生孩子玩,就是因為太閒選擇太多才這麼不開心,努力考研吧,至少短期內有個目標,不至於胡思亂想。

葡萄很甜,黃桃很好吃,橘子也好吃,沒事多買點水果放冰箱,感受一下味蕾的甜就不覺得生活苦吧。

相關焦點

  • 不想活不等於想死
    我沒有想死,只是不想活著,希望你了解這差別。不是想死,只是不知道怎麼活下去。-這篇文想和大家聊聊兩件事,一個是「不想活」這句話的含義、以及「自殺」其實可以好好討論的概念。*關於「討論自殺」:我們總是對這件事很恐懼,擔心對方會不會說一說,就真的跳下去?!但其實不少的自殺者,他們不過是上面討論過的「不知道怎麼活下去」,因此和對方討論發生了什麼事?什麼事情困擾著他?簡單的關心鼓勵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
  • 《人間失格》:我想死,強烈地想死,看完讓人無法自拔
    對於葉藏悲哀、匪夷所思的一生,對於他的彷徨與絕望,不理解也許是我的幸運。沒有感同身受,但是並不代表有批判的權利。我仍是同情葉藏那顆敏感脆弱且不能自愈的心。但是,不同的選擇便是不同的一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個人一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是痛苦的走完這一生還是歡聲笑語的走完,都是自己的選擇。
  • 為什麼抑鬱的想死還會告訴身邊的人?
    抑鬱病人是很糾結的,想死的那個是病,不想死的是他自己。意思是因為想要終結痛苦而想死。說出來會有一定機率不會死,如果那個人重視的話,所以一定要重視當任何一個人說想死。 他有可能是為了繼續活著,所以說出來乞求剩下一點點的溫暖,一點點溫暖可以照亮一個抑鬱病人一小段時間,雖然不多,但是說不定能夠幫助他捱過那段最難過的日子,每個人都有掙扎求活的權利,不是嗎?
  • 當他說「我想死」的時候 他是在求救
    「我為自己準備了四瓶安眠藥,我快堅持不下去了……」抑鬱症最大的危險就是自殺一般來說,自殺分為幾個階段:「自殺」的念頭萌發具體自殺想法行動計劃(比如去買自殺的工具)實施自殺最後不幸身亡我的這位讀者,處於抑鬱症發作期
  • 小學 | 三年級男孩說:我想死!我應該告訴家長嗎?
    近日,有網友發帖爆料稱,他的一個學生當著他面說:「我想死!」他很糾結應不應該告訴家長……小男孩才三年級,卻幾次對我說:「老師,我想死!」真的讓人意外又悲傷。這個三年級男孩問題比較多,習慣很不好,聽課不專心,還喜歡調皮,甚至搗蛋。基礎積累更是糟糕,學習成績自然好不了。但他對我的作文課還是挺喜歡的。雖然作文質量不高,但還算是能夠努力完成。
  • 有自殺念頭並不代表你真的想死,請先讀一讀這篇文章
    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此時我可以在你身邊,與你坐下來面對面、心連心的談一談。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只好藉著這篇文章來溝通。我認識一些想結束自己生命的人,所以我略為了解你現在的感受。我知道你現在大概沒有心情來聽長篇大論,所以我會長話短說。
  • 18歲我問同桌為什麼想死,他說活著累。問他為什麼不死,他說怕疼
    6月8日晚,安徽省宣城市第八小學五年級學生小羽在家中浴室上吊自殺。又一個鮮活的生命隕落了,據了解孩子的自殺是有計劃的,曾在5月底6月初用手機搜索「捆綁」「如何捆綁」的信息。這段時間正是成績下滑的時候。青少年自殺不是承受能力差,而是不知道死亡的意義我的高中在吉林市的松花江邊上,臨近高考前的一個晚自習,窗外警車救護車的聲音不絕於耳。
  • 四位日本明星相繼離世:選擇自殺的人,要結束的是痛苦而非生命
    若以上症狀持續長達兩個星期以上,沒有適當排解或察覺,再加上外在和內在因素的壓力,有極大的可能會演變成輕生的結果。很多人會被想死的念頭嚇到,覺得自己是不是瘋了,會不會沒救了?2●我好想死掉出現對死的渴望是第二階段,雖然沒有主動結束生命的打算,腦中會浮現「希望睡著了就一覺不醒」或「希望明天在路上被車撞死」。
  • 想死的人會不會跟別人說?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有輕生的念頭?
    我沒有要掙扎 我只是想最後試探一下有沒有人在乎我我很討厭現在的自己 身上每一份都身不由己先介紹一下 我是抑鬱症重症患者答案是:會的社會人總會批判想自殺的人 說他們不負責任 可是我想說 之所以選擇自殺 就是為了不負任何責任 為什麼一定要歸罪於她們自私呢 她們真的承受了很多很多 有心事不對別人講 有事請總自己硬抗 她們真的活的很辛苦很辛苦我之前寫過一個生死辯
  • 想死又不敢!算是抑鬱症嗎?
    想死又不敢!算是抑鬱症嗎?經常有人這樣說,焦慮症怕死,抑鬱症想死,實際是不對的,無論是焦慮症,還是抑鬱症,都不想死,都想活著,想活著,是最原始的本能。但抑鬱症患者確實有自殺死亡的情況,這也不代表他們願意死,而是太焦慮,太痛苦,覺得沒有希望,活著就是生不如死,死了就解脫了。
  • 「在澳洲留學掛科後,我總想自殺,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
    我出國留學前在國內某211就讀,可是因為學校住宿圖書館等條件太差,同學目光短淺感覺不是一路人(現在看來是我好高騖遠了),加上不喜歡該學科,便想要出國。出國前其實就有疑似抑鬱焦慮的情況,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好,一直起衝突,加上大學的環境一般,非常急躁,沒有耐心,總感覺這輩子一直在浪費時間毫無進步。在澳洲留學掛科後,我總想自殺,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
  • 銘科教育退費:為什麼那些抑鬱的人想死卻還要告訴別人?
    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不同程度的損害社會功能,給病人帶來痛苦和不良後果,嚴重者會導致自殺自殘行為。比如說,我此時此刻其實非常想去健身房,但是同時,我又很想邊看電視邊吃薯片。又比如,有的人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只有痛苦,於是他們想死;但是同時,出於所有生物求生的本能,他們又想活。 結果就是,他們「想死「的那部分自我會想盡辦法得去死,而」想活「的那部分自我會想盡辦法得求生(包括」告訴別人「)。
  • 那個自殺未遂的9歲男孩,其實根本不想死
    直到最近與一位自殺未遂的孩子深入接觸,我才慢慢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儘管所有想自殺的孩子表現和想法並不一樣,但我卻從他的行為和自殺念頭中,看到了一些可能的共性。 而其實他並不是真的想死,他甚至不知道自殺意味著什麼,他只是想逼迫老師妥協,施展自己的意志罷了。
  • 那個自殺未遂的9歲男孩,其實根本不想死
    她說: 送過來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10個裡有8個都有過自殺的念頭。深聊才得知—— 好多孩子對於死亡的態度,多半是為了懲罰別人,或者徹底反抗。 聽了她的話,我深感震驚。
  • 「殺魚弟」服毒自殺,我若能活著,怎麼會想死呢
    他沒有生病,但是他比很多人都痛。痛到喝下百草枯才能止疼。百草枯這種毒藥,只要沾染分毫,就只能等著閻王索命。他才17歲,他為什麼想死呢?8年前,一個《蘇州最年輕殺魚弟!絕對震撼你的視網膜神經》的帖子迅速躥紅網絡。
  • 男子痛失愛子臥底"約死群"救多人:很多人並不想死
    自從兒子胡靖通過約死群和兩個青年相約燒炭自殺去世,胡建國為了找到兒子自殺的原因,加入了約死群。這一個月裡每天都有人加他的QQ,但不是跟他相約自殺,而是找他傾訴自己為什麼要死。有的人跟他訴苦,講述低落的人生;有的人則很極端,讓他再多管閒事就去自殺;還有的人直接跟他說:「我欠錢還不起,你包養我吧」。他成了一個勸生者。
  • 齊萍萍殺死父母及肢解全過程 哭訴不想死[圖]
    我是看他們很痛苦,才幫助他們解脫。」  齊萍萍稱,父親原來是名司機,得了腦血栓之後,無法工作,將車也賣了,覺得自己是個廢人,很早就有自殺的念頭。而母親則把父親當作唯一的依靠,父親想自殺,母親也跟著自殺,一家人都很絕望,她決定「成全」父母。
  • 想死的念頭原來都藏在這裡
    想死是自殺的前奏,不把它掐死在萌芽狀態,後果嚴重。想死的人無疑是無聊到了十分,其無聊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當然,前者肯定是主因,你要迷失自己,丟棄自己,「你」是主語。而這第三點引發想死念頭的趨勢正大幅抬頭。病態社會裡總以錢作為成功或者興奮的標誌和刺激方式,可這場疫災讓人們看到,整箱的錢買不到一個搶救床位,更換不來一條命。
  • 我是一個懦夫,我沒有坦然面對死亡的勇氣
    幾個小時前的那份勇氣消失殆盡,原來我沒有想像的那樣堅強,我只是是個懦夫,沒有坦然面對死亡勇氣!教授的的話還在腦海裡清晰可見,「三個月的服藥,對你的悲觀情緒,失眠,自殺欲望沒有很好的抑制。那麼你需要住院治療,接受其他的治療手段以防出現意外」。當時我精神崩了,氣匆匆的離開了醫院,在回家的路上,我已經決定,在自己還不算最糟糕的時候,自己選擇死亡的方式。
  • 日本電影《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看完真的很機車唉
    日本電影《十二個想死的孩子》,看完真的很機車唉本期小編來講一個《不想跟你們一起死了》的故事!有群熊孩子相約在廢棄醫院大樓舉辦集體自殺活動,影片色調烏漆嘛黑的還挺像回事,總共有十二個孩子約定自殺,但是因為多出了一個人,孩子們就暫停了這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