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曾在一首歌裡唱到——這趟旅行若算開心,亦是無負這一生......
相信不少人都是以此為標準,衡量一段旅程是否有意義、有價值的。
華潤在此之上,又加上了一條,一段旅程好與壞,不僅要看這段旅程是否「開心」,還要看它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標。
老實承認,攸克君6月下旬參加的那次「域見崑崙」活動,甚是為華潤的小夥伴們感動了一下。從北京到數千裡之外的崑崙山,不說酒店、飲食的安排,各種細緻,就說行程的安排,不是在北京定了就行,而是派出一個先遣組,按照行程全部先走一遍,哪有風景、哪有危險,高原反應如何,一一記錄,周到體貼,令人動容。
任何職業,專業化是基本要求。表面看來,崑崙行是一次遠足體驗,但攸克君的感受是,華潤在體驗者不經意間,完成了一次營銷,並將其上升到精神交匯層面。就這麼神奇。
賣房子從來都不只是賣房子,一般的房子,賣的是對未來生活的預期;賣豪宅,實際上賣的是精神氣質,說白了,就是通過精神氣質,篩選出有效的客戶。崑崙域這個華潤在北京下半年重要的大項目之一,在精神氣質上的定位就是「城市進取心」。
但這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謂「進取心」,不管是個人的還是城市的,都是個形而上的內容,於是,如何表達形而上的理念,就成為營銷最大的問題。張藝謀、田壯壯的影片裡,為什麼總出現那麼多諸如一個人在沙漠行走,一棵樹在沙漠中挺立的空鏡頭?他們要解決的就是「形而上內容具象表達」的問題。北京華潤這一次,實際上就要找到這個物化的載體。
一次崑崙行,就成了「進取心」這個形而上的精神的物化代表,攀登崑崙山玉珠峰、穿越可可西裡,實際上都是這種進取精神的物化載體。你要曉得,說道理一般記不住,只有那些形象化的表達,才能讓人銘記在心。這個效果,應該說是達到了的。
「準確到達」,一般是理解為,如何讓信息精準地到達意向客戶。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層面。另一個層面,你想傳達的信息能否準確的到達「把關人」那裡,然後在信息損耗最小的前提下,繼續向下傳播?
所謂「把關人」,是庫爾特盧因提出來的,他認為,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裡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才能進入傳播渠道。換句話說,在這個環節上不準確、損耗過多,實際上都會降低最終的傳播效果。
講真,域見崑崙這個活動,是為華潤的「大項目」崑崙域準備的。作為一個高端項目,實踐證明,最重要的就是「立勢」。早年間的陽光上東,近年間的金茂府,都反覆驗證著這個道理。那麼,「勢」怎麼立起來?「把關人」能準確理解你要傳播的「勢」有關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把關人是哪些人?媒體人,現在又要加一個自媒體人。崑崙域最需要傳達的立勢信息,其實就是「進取心」,不管是未來業主的進取心,北京這座城市的進取心等等,都可以歸入進取心的範疇。就這個問題,可以給把關人發個新聞稿,讓他們理解進取心;你也可以給把關人開個座談會,和他們聊聊進取心。但是,這些都不如親身感受來的切實,所以,來一趟崑崙山之行,切身感受一下「進取心」這個立勢的核心內核,再往後的傳播,準確度顯然更高。
業內傳播和口碑,一直以來都是房地產營銷領域的有別於其他行業的規律。想想也是,買一瓶飲料,充其量10塊錢,沒人想到諮詢專業人士該不該買。但是,北京一套房,動輒過千萬,是個人都得諮詢一下自己身邊的「業內人士」值不值得買。
口碑從哪來的?四個字,輿論領袖。這是一個專門的學術名詞,不可簡單做字面理解。這是指能夠非正式地影響別人的態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變別人行為的個人。輿論領袖在哪裡,媒體上、心底裡,還有你的朋友裡。
如今的傳播手段多樣化,已經不再是以前講演、報紙、電視那麼簡單了,媒體渠道的多無元化,讓輿論領袖和普通公眾之間有了更多的接口。微信上的朋友圈、微信群等等等等,都能成為輿論領袖和公眾的接口。在一個微信群裡,輿論領袖的一句話,能比得上售樓員幾百句。
增加崑崙域項目在業內的曝光度,不是靠生硬的灌輸,而是要發乎心靈的感動。域見崑崙一行美景不斷,發朋友圈幾乎成為了參與者的剛性需求。更重要的是,來自心靈層面的震撼,讓文字和圖片可以直抵他人的內心。這些參與者,多數不僅是上面說到的把關人,還有很多是「輿論領袖」,他們發朋友圈,實際上就是在用他們的朋友圈子,一次打透。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是,一次崑崙行,龍湖、融創、萬科的業內夥伴們全知道了,潛在業主也到達了,這就是業內傳播的效率評估。
崑崙域代表著北京內城的豪宅新高度,崑崙山是令人仰視的物質高度。在它們的後面,都存在一種作為個體無法輕忽的昂然精神氣。將二者的內核打通,匠心獨運的「域見崑崙」做到了。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攸克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