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許多人都知道手抓飯,應該也吃過,感覺是一道美味佳餚。但如果問你手抓飯是哪個地方的特色菜,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手抓飯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關於手抓飯還有一段感人傳說。據傳,一千多年前阿布艾裡。有個醫生叫李飛西納,他晚年身體很虛弱,吃了很多藥也沒有用。後來他研究了一種飲食,實行了飲食療法。這種飯菜的顏色、味道、香味都很好,很能增進人們的食慾。於是,他吃了半年,身體逐漸恢復了健康,周圍的人都很驚訝,以為他在吃什麼靈丹妙藥。後來,他把這個「處方」傳達給大家,成為現在維吾爾族人一般吃的糯米飯。
雖然對這個傳說是否真實並不苦惱,但抓飯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特別是胡蘿蔔被稱為「小人參」和「知參」用這種原料做的飯當然補啦。
吃飯的時候,客人圍在桌子周圍,要求鋪乾淨的餐巾。接著主人一隻手拿著盤子,一隻手拿著水壺,客人們一一洗手,遞給他們乾淨的毛巾擦乾。然後主人拿了幾盤飯,放在餐巾上,勸客人直接用手從盤子裡抓來吃,就叫「抓飯」。
用手抓飯在維吾爾族人們心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維吾爾民族的節日,是待客人的必備食物之一,甚至連婚喪嫁娶這樣盛大的場合也必不可少。
客人來的時候,主人也常會準備手抓飯宴請賓朋。有人可能會疑惑,「「手抓飯」三個字是否要用手抓著吃,其實手抓飯最早確實是用手抓著吃的。
當地人認為,用手吃比用勺子吃更好吃,用手抓的量營養豐富,能促進手指關節血液循環,消除血液堵塞。現在的年輕人更習慣用勺子和筷子吃飯,在一些少數民族家庭裡,用手抓飯的方法還取決於個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