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記好備忘錄,積極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她拒絕拖延症 ,拿到任務就火速完成
她也是利用時間的「小能手」
備考時連續7小時在高鐵上刷題
她說:「最開心的事情
是把待做事項在備忘錄上一件一件刪掉。」
她就是第十屆浙江大學十佳大學生
陳雨凡
浙江大學2016級心理學本科生。
拒絕拖延
她是利用時間的「小能手」
陳雨凡是一個「沒有拖延症」的人,為自己制定了獨特的時間安排。「我拿到一項任務之後,就會立刻很高效地完成。我可能會一天花七八個小時寫一篇實驗報告,一定要把它的雛形寫出來。一旦開始了,我就一次把它做好,因為這樣效率會很高,想法也會很集中,很流暢。」她幾乎不會遺忘任何一件小事,習慣記備忘錄的她會積極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最開心的事情是把待做事項在備忘錄上一件一件刪掉。」
她是利用時間的「小能手」。對於陳雨凡而言,她的世界裡不存在「沒有時間」這種說法。她善於利用碎片時間來提高效率。大三時,陳雨凡經常跨校區上專業課,為了節省路上的時間,她總是在校車上、公交車上學習。備考託福時,她會在車上聽託福聽力,自己跟自己說口語,期末季在公交車上複習普通生物學、背日語單詞。在準備GRE考試時,她甚至在往返杭州與西安的高鐵上連續7小時刷題、糾錯。無論環境多麼嘈雜,陳雨凡都能全神貫注。此外,她是一個持之以恆的人,學習很有規律性。3年來,她每天早上會固定聽15分鐘NPR英文新聞廣播。好習慣收穫好成績,她的託福、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分別取得了111、335+4的好成績。
而也正是這個不拖延、專注、抗幹擾能力強的她,在2018-2019學年,平均績點綜合排名專業第一,斬獲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學業優秀一等獎學金、牛津大學馮氏學者獎學金,榮獲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和第十屆浙江大學十佳大學生稱號。
陳雨凡直言,心理系充實的課業安排和靈活的導師制度,讓她在本科期間積極探索心理學的不同領域。2019年8月,她參加了蘭卡斯特嬰幼兒早期發展會議,在會議期間,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專家共同討論,學習他們先進的理念和淵博的學識。2019年10月18-20日,由中國心理學會主辦,杭州師範大學承辦,主題為「研究心理規律,助力社會發展」的第二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陳雨凡所參與的省級科研實踐項目《公正世界信念促進幸福感的利他行為路徑》的初步成果在大會上進行口頭報告。
2019年暑期,陳雨凡通過多方推薦和嚴格篩選,獲得了前往牛津大學嬰兒實驗室進行科研實習,擔任RA(實驗助理)的機會,並且獲得牛津大學馮氏學者獎學金支持。在那裡,她進入Kim Plunkett教授的實驗室,協助實驗室的研究者們進行有關嬰兒早期發展的研究。在實驗室她熟悉了眼動儀和睡眠儀的使用方法,並跟隨了嬰兒實驗的全部流程,通過多種實驗範式,探索雙語嬰幼兒的語言發展規律和嬰幼兒的睡眠模式與特點。她在實驗室協助進行數據錄入工作,耐心地接待被試,與嬰兒家庭溝通,前往醫院招募剛出生的嬰兒被試並協助進行牛劍暑期學校接待。
陳雨凡參加蘭卡斯特嬰幼兒早期發展會議 右一
陳雨凡在英國訪學
陳雨凡坦言,校內外的各種學習實踐經歷,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也了解到了更前沿的學科知識。
課餘生活豐富多彩
她是充滿活力的「向日葵」
舞臺上的燈光忽明忽暗,陳雨凡的步伐卻始終精彩。她如向日葵一樣始終充滿活力,追逐陽光,給同學們帶來歡聲笑語。
陳雨凡已連續兩年榮獲文體活動優秀獎學金,曾是文琴合唱團成員,獲得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首屆東京國際合唱節金獎等國內外獎項;作為「三好杯」丹青啦啦操隊隊長,帶領隊員榮獲冠軍。此外,她有著40多場大型活動的主持經歷,可謂步步精彩。本科新生開學典禮、2020年浙江大學新年音樂會、2018年求是學院新年晚會等舞臺上,都可以看到她落落大方的主持身影。而她也獲得了浙江大學第九屆主持人大賽冠軍及最佳人氣獎。
合唱團演出照片 第一排左二
陳雨凡獲得浙江大學第九屆主持人大賽冠軍
說起主持,陳雨凡直言2017年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的主持經歷令我最為感動。「在那個暑假,我接到這個活動的通知,當時我的心裡非常興奮。因為可以看到幾乎全部的新生,與學弟學妹們一起度過他們大學中第一次重要的時刻。為了呈現一個很好的形象,那個暑假我一直保持規律的鍛鍊和健康的飲食,而且提前半個月來到了學校,和同伴們籌辦前期工作。」
這份感動,持續到了不久前的2020年浙江大學新年狂歡夜。她一襲紅裙,光彩照人,作為主持人和燦若星辰的浙大人一起逐夢二〇。露天的場地,寒冷的天氣,穿著羽絨服的同學們都凍到打顫,一條單薄禮服的她卻堅持著,保持著良好的儀態,完美地完成了這次主持任務。
陳雨凡主持2020新年狂歡夜 左一
在如此豐富的文體工作之餘,陳雨凡又是怎樣保持優異的成績呢?她用行動這樣回答。
在參加很多課外活動的時候,她會提前將自己的課業任務做完,不拖ddl。「在主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時候,正好趕上一門實驗課要交編程作業,我就利用化妝彩排的空隙時間編程。」陳雨凡認為,她的課外活動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參加啦啦操比賽會在強健體魄的同時讓我工作更高效;主持鍛鍊了我的應變能力和溝通能力,讓我更好地和被試們交流;在牛津做科研的時候我意外地發現自己的唱歌技能也能被用來給小被試們唱兒歌;各種組織經歷也讓我更加獨立……總結來說是所有的經歷,成就了今日的我,缺一不可。」
舞臺下人潮人海,斑駁的光影和悅耳的旋律交織在舞臺上的少女耳旁,她樂觀向上,有志有為,步履不停,始終如一。
她受母親影響,
研究發展心理的夢想少時萌芽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陳雨凡選擇在這個奧妙的世界探索,立志為嬰幼兒心理健康做出自己貢獻。
從事心理學以及嬰幼兒研究的志向,猶如一顆種子,早在陳雨凡幼年時候就在她的心中慢慢萌芽。陳雨凡受作為幼兒園園長的母親影響,在兒時就經常與嬰幼兒互動,「因為媽媽是幼兒園園長,在我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會經常去她的幼兒園給小朋友講故事,或者陪他們玩一些簡單的遊戲。」
2008年,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陳雨凡因此了解到了這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在西安特殊兒童發展中心做志願者時,她是溫柔的大姐姐,充滿活力與想法,教給孩子們簡單的生活技能,用熱情的心陪伴他們。
陳雨凡聽著母親幼兒園中的故事長大,母親教給她敬業精神,以及如何關愛孩子、與孩子交流。在進入大學後,進行科研實習時,母親的建議給了她很大的幫助。
「媽媽跟我講述怎麼更好地跟孩子交流。比如說剛開始進行嬰兒實驗的時候,和嬰幼兒對話是不容易的。媽媽告訴我說,你不要著急讓他們理解你,你要嘗試去理解他們。嬰幼兒的內心世界很複雜,你要耐心地理解他們。最簡單的一點,你要學會蹲下和他們講話。這樣給孩子傳遞了一種『我們是平等的,可以好好地溝通』的觀念。」
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相信這顆種子經過她不斷的努力,在汗水與智慧的澆灌下,最終會綻放出絢爛的花朵,清香自來。
文字記者:浙江大學微訊社 張丁源
圖片來源:陳雨凡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張丁源
責任編輯: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