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 7 篇 SCI 的博士師兄答辯前,我抱住了他的大腿,並苦苦哀求,讓他總結一下,為什麼他會發這麼多篇 SCI 的經驗和做科研實驗的精髓與心得。
然後,他給我說了 90% 以上的科研人員都不知道的秘密:「這個,全靠運氣。」
就這?!我一本正經的向你請教,你卻一本正經的在給我講「玄學」?!迫於師兄的淫威,我沒有當場發作,而是默默的打開 PubMed,準備用科學打敗師兄。
可我還是嫩了點……
不搜不知道,一搜還真搜出來了——發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章,在 2006 年的時候調查了關於實驗室裡的好運咒語。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喬治亞大學的一位研究生經過兩年的反覆試驗,他分離的蛋白質裡仍然含有太多的雜質蛋白和汙染物。他的畢業論文能否順利發表,依賴於他能否從導致牙齦疾病的細菌中順利分離出牙周素。
然而,兩年的努力沒有收到任何可用的結果,幾乎令他絕望。
在他 26 歲生日時,他和實驗室同事帶他去了一家墨西哥餐館,問了服務員是否可以戴上掛在牆上的鬥篷,接著一番暢飲之後,他戴著鬥篷帽子回到實驗室。
幸運的是:那天早上他開始的新的蛋白質分離結果顯示,他終於分離純化出了他最需要的蛋白質。
這種「淨化帽」,很快就在實驗室的學生中贏得了一批追隨者。他們聽說了這個故事,爭先恐後的戴上這頂帽子,唯恐被兩年的不純蛋白質詛咒。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幸運吉祥物,是有些實驗室裡首選擺放的東西之一。這表明虛構和事實之間的界限可以在社交娛樂的名義下跨越。
文章的作者,親眼目睹了其他研究人員在開始 PCR 反應之前,擠壓恐龍。他們認為這樣做,能夠協助 PCR 實驗成功。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儘管這些吉祥物帶來的好運,看起來很幼稚,但它們可以在多個層面上給研究人員帶來好處。
首先,它能使實驗室成員團結在一起,相當於一種親密性紐帶。
其次,在實驗失敗時,給予新的寄託或希望,或是一種壓力的釋放,可以幫助實驗室成員建立一種「心理上的希望」。
同時,在失敗時,相互開開玩笑,這對做實驗失敗的科研 dog 來說,也算是一種小小的安慰。
對實驗人員來說,做實驗需要差不多 99% 的努力,以及差不多 600% 的運氣。所以,實驗室裡的氣氛經常走向科學的對立面(玄學),搬磚的實驗人員走投無路垂頭喪氣的時候,幸運吉祥物可能是他們一種特殊的帶有美好希望的寄託。
從依賴試劑才能正常工作的生化實驗室,到普遍喜歡在平安夜值班的醫生們,「好運」的新引力無處不在。
從日常的生活再到其他學科各個領域,我們能夠發現幾乎在科學的各個領域,都能找到好運帶來的魅力。
圖片來源:PubMed 截圖
關於「好運」的文章,可遠遠不止這一篇。追溯關於探討「好運」的歷史,在很早以前就有相關文獻發表。
從文獻數量上來看,最近十年的文獻幾乎佔了一半,截止目前,2020 年的文獻就有 19 篇,可見關於好運的(玄學)探討是最近二十年越來越流行。
從「運氣平等,個人責任和健康」的社會科學,到「癌症:厄運還是懲罰?」的科學探討,運氣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僅只是針對於研究實驗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上述 2020 年發表的最新文獻截圖中,文章標題最後都打了一個問號。
發表在 Editorial 期刊(IF = 5.691)的一篇文獻中,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心臟重症監護中的肺部超聲檢查:不僅僅是運氣?
文章強調了合理使用超聲波儀器的優勢與重要性,檢查結果不是僅僅歸因於運氣,因為超聲波相關的儀器是一種在大多數重症監護環境中廣泛使用的醫療資源。
此外,一篇發表在 Epilepsy Behav 期刊(IF = 2.508)的文獻裡研究了這樣一個問題:關於精神性非癲癇發作在診斷後得到了緩解——僅僅歸因於運氣好嗎?
研究結果表明,54 例患者中有 15 例在診斷後一周內緩解。χ2 檢驗結果表明 p<0.00001,有極其顯著的統計學差異,表明緩解極不可能偶然發生。並且在與作者研究的類似的數據集中,如果發生在超過 9 名患者(16.7%)中,則不太可能是偶然的。
類似的文章還有很多,不再一一贅述,對於這些關於「運勢」背後的結果與現象,研究者們都無一例外的提出了更深層次的思索與探討,透過現象看本質,背後的原因與道理都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追尋與挖掘。
講運氣,是在搞玄學?這輩子都不可能搞玄學的,我們只會用科學研究來闡述。
師兄後來說,運氣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付出的勤奮需努力,當你付出了 99% 的努力以後,那百分之一的運氣就來了,可能擋都擋不住。
好運只會青睞執著努力的人,好逸惡勞,貪圖安樂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實驗是這樣,人生亦是如此。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