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而我雖然讀書沒有破萬,但是千也有了,下筆時依然卡頓,我手寫不了我心。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看別人的文章,金句頻頻,故事紛呈,那時也只是感慨別人博聞強識的本事,哀嘆自己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我忘了另一句古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今日讀《快速閱讀術》,看到「呼吸式閱讀」這個詞,醍醐灌頂,瞬間靈臺清明。
「呼吸式閱讀」,比喻形象,一吸乃是使用流水式閱讀「輸入」,一「呼」乃是摘抄「輸出」。只吸不呼,會堆積會落灰;只呼不吸,會枯竭;一吸一呼之間,閱讀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並且是良性循環。
那麼「輸出」的具體做法是什麼呢?
01、一行採集
讀書時,不要只是讀,還要注意寫,邊閱讀邊摘錄。摘錄時表明頁碼,最好不要抄錄原文,儘量做到短小精悍,用自己的語言將內容概述,控制再幾行之內。這樣一本書讀完,就有一本經過自己挑選的「閱讀集錦」,讀完全書時便於回顧。
02、一行精華。從「採集」的閱讀集錦中選擇最精華最能有價值的一行,這一行便是這本書之魂。
比如這本《快速閱讀術》,我經過採集最後選擇最精華、最有價值、本書之魂的一句就是「閱讀不是複製100%,而是邂逅1%。」
03、一行評論。「一行評論」,顧名思義,就是讀後感,是對「一行精華」的一句感想,可以問自己「為什麼會對這行文字產生共鳴?」
這份共鳴,可以是自己的經歷,看到的故事甚至是讓你想到的任何東西。
這就是呼吸式閱讀。其實這個法則,和笑薇老師說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RIA」不謀而合,即閱讀原文—概述原文—聯繫自身經歷。
流水式閱讀保證了輸入「吸」,呼吸式閱讀保證了輸出「呼」,形成「讀-寫-讀-寫」的循環,久而久之,既解決了「讀書破萬卷」,也做到了「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