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老兵回憶:炮擊金門島,第一天就打死國軍兩名中將一名少將

2021-01-10 三目觀史

本文來自一位參加過金門炮戰的解放軍老兵張延順口述。通過他的回憶,我們能感受到60多年前那場戰鬥的驚心動魄,能體會到先輩們為實現祖國的統一所付出的努力。

金門島

應徵入伍

1955年底,我從山東聊城二中應徵入伍。當時國家需要從初中在校生選徵海軍、空軍,這恰好能實現很多男同學的海軍夢、空軍夢,大家都紛紛搶著應徵。

1956年2月17號大年初六,上面來了通知,要求接到入伍通知書的青年都到聊城集合。到了聊城,不管大家什麼兵種,先統一發了陸軍軍裝。接新兵的海軍軍官還把我們編成臨時的連、排、班,方便管理。

三天後,我們乘坐十幾輛大卡車離開聊城。離開時,大街兩邊站滿了送行的親人們,大家揮著手,流著淚,和我們告別。

我坐在慢慢行進的卡車上,腦海裡滿滿的都是親人、老師、同學的音容笑貌,心中有不舍,也有興奮,對未來當兵的生活充滿了嚮往。

卡車直接把我們拉到濟南火車站的貨站,下車後,我們又上了拉貨用的悶罐車。兩天後,悶罐車把我們拉到此行的目的地——旅順港海軍基地。

來到旅順的新兵先在新兵訓練團集訓幾個月,學習理論知識和軍事技能,合格後再分配到各部隊。因為海軍是特種兵,軍事素質要求高,所以當上海軍的新兵學習時間更長,服役時間也比陸軍長一兩年。

金門島遊船

我們剛到新兵訓練團時,住的是原來蘇軍留下的兩座大樓。房間少床也少,一下來了幾百人,很多人只能打通鋪睡在地下,學習的教室也暫時無法解決。

於是上級讓我們先上山採石頭,自己把教室蓋進來。不到半年時間,訓練基地就建起了一排排整齊的教室。

現在想想那段日子,雖然也累,但我們像一個大家庭,每天都充滿了笑聲;大家年齡又相仿,有說不盡的話,真是苦中作樂的難忘時光。

有了新教室,我們開始了正規的學習和訓練。我學的是海岸炮兵指揮儀,它主要配備在130毫米口徑火炮上,大炮和儀器都從蘇聯進口的。

這種在當時很先進的武器,構造原理複雜難懂,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課基礎才能操作,好在我學習認真,過了一段時間就能熟練地操作了,也能進行簡單維修。

在訓練團學了幾個月,我們又到老鐵山海岸炮兵連學習半個多月的實操,強化了實際操作和故障排除的知識。

1956年底,上級按我們學習技術的不同進行分配。我和聊城二中的同學王成明、郭孟高等十幾個人被分到大連海軍鐵道炮團。鐵道炮團的火炮還是蘇軍留下的,屬於活動性海岸炮。

海岸炮團的四個連隊都駐守在大連。我和王成明在172連,駐地在大連海運學院附近。四個連輪流值勤,沒有特殊情況時,值勤就是進行日常訓練。

我們有時也演習。演習時,指揮儀班是最辛苦的,因為指揮部都在山頂,我們的指揮儀卻在山下的火車上,指揮儀和指揮部中間用雞蛋那樣粗的電纜聯繫著。

每到演習,我們得跑到山頂把連接指揮儀的電纜背下山送上火車,把電纜連到指揮儀上。電纜幾十斤重,背著它山上山下的跑,相當費力。而海岸炮的電纜因為埋在地下,就省力多了。

調往前線

1958年「八二三」炮戰前,大小金門島上的國軍經常騷擾我軍,向我駐地打炮,造成前線部隊及村民、漁民不少死傷。

為打擊敵人的氣焰,中央決定還擊,對大小金門島及周圍有國民黨駐軍的島嶼進行大規模炮擊。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萬炮齊轟金門島——金門炮戰。

金門炮戰時的戰鬥準備

1958年春節剛過,我們連長讓我去旅順基地,參加為期一個月的體育集訓,好在連隊的體育課上給大家做動作示範。

但集訓剛過兩周,連隊又通知我馬上歸隊,什麼原因沒說。回到連隊才知道,我們鐵道炮團的十幾個人要被調到東海艦隊。

第二天,我們從大連坐船到達上海,下船後直接到東海艦隊司令部報到。接待我們的人看我們坐了兩天兩夜的船很辛苦,就先把我們帶到新民路招待所休息。

十幾個鄉下來的兵剛到上海,看哪裡都是新鮮的。頭一天,我們一起去了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又看了上海大世界和黃埔江岸,晚上再回到招待所休息。

這樣過了十幾天,上海想去的地方也都去了,新鮮勁過了,大家也憋不住了。我們去司令部請示任務。上面回話說,要派我們去福建前線,到廈門執行任務,讓我們耐心等待。

幾天後,我們帶著介紹信,坐上了去廈門的火車。當時鷹廈鐵路剛通車,車開得很慢,從上海到廈門,又是兩天兩夜的行程。

車一到廈門,我們才發現廈門人都穿著單衣,而我們十幾個人還都穿著棉衣棉褲,披著羊皮大衣。沒辦法,誰讓我們沒想著先換衣服呢?

我們排著縱隊向水警海岸炮團司令部行進,個個汗流浹背,引得路上不少行人圍觀。

到駐地後,我被分到44營160連,崗位是中央指揮哨。

我們駐守在福建前線的南端,對面是國民黨駐守的東碇[dìng]島,北面是大小金門島,都相距很近。在我們駐地用測距儀和觀察鏡,可以清楚地看到金門島上國軍的汽車和料羅灣的艦船。

我們連的大炮守衛著西海岸線,和駐守在晉江圍頭的岸炮遙相呼應,正好能封住大小金門通往臺灣的水上交通線,在後來封鎖金門的戰鬥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萬炮齊轟金門島

8月份的福建非常熱,也是前線戰士最緊張的時刻。大家加緊了戰前演練,也開始加固工事,做好基地的防護工作。

我們把原先露天的觀測哨用東北的大圓木加上了蓋;在原本鋼筋混凝土的指揮部上面又加上1米厚的沙石;各炮位也都備足了彈藥,隨時準備打仗。

1958年8月23日下午5點剛過,連指揮部突然發出戰鬥警報。聽到警報聲,全連將士不到1分鐘就進入各自的戰鬥崗位。

我的崗位是指揮儀6號手,任務是傳達指揮員的作戰指令。和平時訓練一樣,我迅速戴上耳機密送話器,問各炮準備情況。各炮回答完畢後,我向指揮部報告:「全連一切準備完畢。」

這一次不是訓練,而是真實的戰鬥,我心裡很緊張,外面的各種雜種也聽不到了,只能聽到儀器轉動的聲音和自己的心跳。

下午5點30分,耳機裡傳來指揮員的戰鬥指令:「戰鬥開始,目標金門島料羅灣,戰鬥裝藥爆破彈,射速10秒。」

金門島民居

我重複著指揮員的指令,兩手同時操作指揮儀的指示器。當聽到「放」字時,我嘴裡也喊了聲「放」,同時左手拇指按下發射指令。

在我按下的同時,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隔著耳機傳了過來,四發炮彈同時呼嘯著向金門島飛去。

按指揮員的命令,我要每10秒按一下發射指令。我右手打開秒表,計算著炮彈的飛行時間。當第一炮彈群還有10秒落地時,我發出彈落地指示,並喊出「彈著」。

這樣打了三分鐘,觀測哨報告說,料羅灣油庫中彈著火。

因為彈速快,每門火炮連續發射40多發炮彈後,炮膛的溫度急劇上升,炮手已經無法有效控制火炮。炮彈剛裝進炮膛,就被自動射出去,炮手躲都躲不及,有的炮手被火炮的後坐力衝出幾米遠,發射指令也被打亂了。

我向指揮員匯報了這一情況,指揮員下令暫停射擊。

金門炮戰時使用的火炮

我連雖然停了,陸軍的炮火卻沒停,還在下雨般地急速射擊著。從觀察哨裡可以看到,大小金門島一片濃煙火海,敵軍被我們打得暈頭轉向。

過了好長時間,敵軍才反應過來,開始向我軍陣地還擊。雙方互射一個多小時才慢慢停了下來。第二天,情報部門傳來了頭一天的戰果:打死兩名敵軍中將,1名少將,傷斃敵軍官兵600餘人。

從8月23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大小金門島及周邊敵佔島嶼進行了封鎖,只要發現有從臺灣開出的艦船,我軍立即開炮射擊。在我們的嚴密封鎖下,任何送往臺灣的軍需物資都無法從水路上島。

不久,中央宣布我國領海由原來的3海裡改為12海裡。

在封鎖海域的同時,我國空軍也與敵軍展開了爭奪制空權的戰鬥。

我方陣地上空,經常會有十幾架敵我雙方的戰機,上下翻飛,來回追擊,在空中「拼刺刀」。因為雙方糾纏太緊,速度又快,我連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不敢輕易發射,只好在各自位置上等待命令。

解放軍正向金門開炮

這段時間出現一個小插曲。

有一天夜裡,突然有一架運輸機從臺灣飛了過來。不知駕駛員是緊張還是迷失了方向,竟然把我軍營部的陣地當成大金門的料羅灣,向我們飛過來。

看到飛機進入射程,我營部的高射炮立即開炮。這時敵機才反應過來。為加速逃跑,它扔下裝載的物資,快速向臺灣方向逃去。只見月光下,一個個降落傘向我營地飄落下來,戰士們拿起衝鋒鎗把降落的地方包圍起來。

大家走近一看,原來是18隻大木箱,有的箱子太沉,落地時已經摔開,裡面的紅燒肉罐頭滾了一地。醫生化驗後確認無毒,營長讓大家把罐頭分了下去。每隻罐頭1公斤,每兩人分一個罐頭,讓戰士們改善了一次生活。其餘的作為戰利品上交給了福建海軍基地。

「八二三」戰鬥開始後,我們全連官兵吃住都在戰鬥崗位,從未離開過。

解放軍正向金門開炮

嚇跑美軍軍艦

金門被封鎖後,島上的國民黨軍隊十幾萬人彈盡糧絕。某一天,前線傳來消息,有艘臺灣「中」字號大型登陸艦在美國驅逐艦的護衛下向金門駛來。我們立即發出戰鬥警報,炮臺、雷達也開機密切跟蹤監視。

我迅速進入崗位,戴上耳機,聽到雷達站站長向指揮員傳送信息:「前面是臺灣的『中』字號,後面是美國的驅逐艦,即將進入我炮射程!」

如果只有臺灣的登陸艦,我們肯定毫不猶豫地開炮射擊,但有美艦在旁邊,打還是不打,福建前線指揮部也不敢下決定了,這需要請示上級。

中央很快軍委來了指示,打臺灣的,不打美國的;如果美艦對我射擊,我堅決還擊。

向上請示的這段時間,臺灣「中」字號已經進入我連射程,炮手也已把炮彈放到了裝填機上。所有戰鬥人員緊張而安靜地等待著。

等了十多分鐘,我耳機裡突然傳來指揮員的戰鬥指令:「戰鬥開始,目標『中』字號,戰鬥裝藥爆破彈,射速10秒!」

解放軍正向金門開炮

我立即重複指揮員的戰鬥指令,並快速地操縱著儀器。

我喊出「放」的同時,手也按下了發射按鈕。只聽一聲巨響,炮彈向敵「中」字號飛去。

我軍剛一射擊,護航的美國驅逐艦像受驚的野狗,轉頭逃向了公海,這在我連的炮瞄雷達上看得清清楚楚。我耳機裡也傳來雷達站向指揮員的報告:「美艦向公海駛去。」

直到我軍把「中」字號打癱,美艦也沒敢過來救護,還是國民黨的軍艦把「中」字號給拖了回去。

第二天早上,我軍對美國軍艦駛入我國領海一事,向美軍發出第一次嚴重警告。也正是從這一天起,美國第七艦隊的艦船每天夜裡在我國領海邊緣遊來遊去。

只要美艦一接近領海,我們就發出警報,並開機待命,直到敵艦離開。這樣一起持續了七八天。

有一天夜裡,國民黨軍隊的一艘水陸兩用戰車,偷偷駛向我連對面的東碇島。我連的炮瞄雷達立即開機,很快捕捉到目標。

結果只打了幾炮它就不動了。我軍炮艇駛近一看,敵戰車上的人已經逃走。戰士們用炮艇把它拖回,成了戰利品。

金門島上的火炮

首長和文藝工作者的慰問

在封鎖金門島的戰鬥中,我們打了幾次勝仗,上級給我連記集體三等功一次。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先後來我連視察慰問。首長的到來給了我們很大鼓勵。

對金門島封鎖一個多月後,國民黨駐守部隊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中央從大局出發,不久後解除了封鎖,炮戰也停了下來。後來又改成雙日不打單日打,其實我連也基本沒再打過。

炮擊金門島的那段時間裡,讓我們最難忘的是,文藝界全國人民慰問團來到前線慰問。當時炮戰還沒完全停下來,敵我雙方不一定什麼時候會再打炮,所以慰問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但演藝人員冒著危險來給我們演出,聽說梅蘭芳大師帶著自己的琴師在廈門炮艇碼頭上為戰士們清唱。後來各省、市、自治區的慰問團也先後來過。

從廈門遙望金門島

很多人還帶了慰問品、土特產品,像山東的大蔥、山西的紅棗等等。雖然不多,但戰士們都能分到一點,非常感動。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國家也已進入和平發展的時期。我把戰鬥經歷講出來,希望後人能夠銘記那段歷史,不忘過去,方能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國軍將官軍銜泛濫:在南京還是首都的時候,民間流行一句俗語「少將多如狗,中將滿街走」
    一般觀點認為,國軍當中將官多如牛毛,師長是少將以上,旅長是少將,甚至有的團長也是少將。在南京還是首都的時候,民間流行一句俗語「少將多如狗,中將滿街走」,來形容當時國軍的將官不值錢。但事實卻與一般觀點有很大出入。據國軍新編第7軍副軍長史說所寫的《國民黨陸軍制度述略(續)》一文中描述:銓敘廳辦理任命手續的將官職級人員,由銓敘廳發金質(銅合金)領章,背面編號。
  • 炮擊金門留下的神秘炮彈如今成寶貝!
    這「三寶」聽起來都和廚房有關,但後者算不上當地土產,而是大陸送去的「禮物」,因為這些菜刀都是當年解放軍發射的炮彈打的。 早些年,廈門的姑娘出嫁前,常常要託人帶把金門菜刀做嫁妝。在金門當兵的臺軍老兵,退役時也要帶上一把菜刀給老媽、一瓶金門高粱給老爸。金門開放旅遊後,菜刀成了大陸遊客必買的物件,笑稱「大陸當年送去的炮彈,如今變成菜刀回到大陸」。
  • 譯電員翻譯錯誤,致萬人傷亡,美軍炸死中國一中將兩少將八上校!
    在事件中,一名國軍中將,兩位少將,八位上校和200多名軍官葬身於美軍機的炸彈下。 美軍大轟炸之後,六寨鎮化為了一片廢墟,有近千名校尉官兵和上萬名難民葬身火海!
  •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衝,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老兵回憶這段歷史,感慨頗多。他認為,解放軍雖然表面上只有60萬的一線作戰部隊,但是在其背後卻有無數的群眾來幫他們運送物資和給養,幫助他們解決一切的後顧之憂。這也與我軍在平時的一些惠民政策有關,通過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使得很多農民都分到了土地,從心底裡對我軍也是十分的感激,因此出現這麼多群眾幫助我們送給養也是十分正常的。
  • 炮擊金門:毛主席是如何用這巧妙一招,化解美國分裂中國陰謀的?
    當時駐守廈門的國軍將領是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湯恩伯,雖然湯恩伯在抗日戰場上表現英勇,但是面對英勇無畏的解放軍,他卻是一敗再敗,當解放軍氣勢磅礴地進攻廈門時,湯恩伯再也沒有了抗日名將的風範,從東南海岸線上一路狂奔,最後勉強搭上了開往臺灣的軍艦,逃到臺灣之後,湯恩伯因為丟了廈門這個大陸上的最後戰略基地,老蔣氣得破口大罵,一怒之下將湯恩伯解除了職務,然後任命胡璉作為駐守金門的指揮官。
  • 解放戰爭:49年三野28軍兵敗古寧頭,為何再也沒有登陸過金門島?
    一次戰役的失敗說明不了太多,但為何解放軍此後再也沒有發起過針對金門島的登陸作戰呢?這似乎有點奇怪,我們了解下原委。49年登島戰敗的原因已不需要分析,史料很多。來看看為何49年之後,長時間沒有再次發起進攻金門的戰役。我軍當然不可能因為一次戰役受挫,就放棄攻打金門,相反要想辦法洗刷三野第10兵團,尤其是28軍在49年第一次戰敗的記錄。
  • 四五十年代,國民黨的中將軍銜跟我軍中將相比,哪一個軍權更大?
    而解放軍是從抗美援朝結束後的1955年才開始大規模授銜的。如果以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銜和建國後的解放軍軍銜進行類比,國軍中將和解放軍中將,哪一個軍權更大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對兩軍當時的高級軍銜梳理出一個大致的對應關係。
  • 韓戰結束後,國軍不斷騷擾大陸,解放軍當即決定:炮擊金門
    1949年解放戰爭中國軍兵敗如山倒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敗退臺灣,國軍高層幻想打幾場漂亮仗重新喚起美國對自己的支持,並反攻大陸。在準備下次進攻期間韓戰爆發,解放軍不得不把重心轉移到抗美援朝戰爭中。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的請求奔赴朝鮮與朝鮮人民軍共同作戰,抵抗以美國為首「聯合國軍」作戰。經過3年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及朝鮮人民軍終於逼迫「聯合國軍」在《朝鮮停戰協定》籤字。
  • 長子少將次子中將,么女也是武警少將
    正如我國的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一般,他的兩個兒子後來一個成為了少將,一個成為了中將,甚至女兒也是將軍! 01 楊成武,1914年時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他在15歲之時就參加革命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並於次年光榮入黨。
  • 空軍20名軍官晉升少將 空政主任範驍駿升中將
    7月21日,解放軍空軍將官軍銜晉升儀式在京舉行。儀式上,20名空軍軍官由大校軍銜晉升為少將。其中,剛調任不久的空軍政治部主任範驍駿晉升中將軍銜。 據解放軍空軍政治部出版的《空軍報》7月23日報導,繼總裝備部、濟南軍區、海軍等大單位之後,「八一」建軍節前夕,解放軍空軍於2015年7月21日在北京舉行將官軍銜儀式。
  • 因為一塊餅乾一卷手紙,我軍抓住國軍兩名中將,這兩人是誰?
    發放路費的桌前,終於排到了一位看起來有五六十歲的負傷老兵,我軍將士和他交談幾句之後,見這名老兵面相老實而且又負了傷,便給他發了路費開了個條子將其遣散。國軍俘虜群裡,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一直嚎啕大哭,我軍供給處的一名戰士有些不忍心,便給了他一塊餅乾作為安慰,孩子吃著餅乾頓時破涕為笑,見我軍戰士十分和藹,便說起了話來:「你們怎麼把李司令放走了?
  • 解放軍空軍、火箭軍5名少將晉升中將
    空軍參謀長俞慶江中將公開資料顯示,俞慶江畢業於空軍某飛行學院,空軍少將軍銜,國家特級飛行員,先後就讀於空軍政治學院、俄羅斯空軍軍事學院、空軍工程大學、國防大學碩士研究生。俞慶江曾任原濟南軍區空軍參謀長,2015年接替馬健少將出任空軍最高學府空軍指揮學院院長。
  • 1955年授銜時,有多少投誠國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誰的級別最高?
    1955年9月,按照建設現代化正規化軍隊的總體部署,我軍開始實行首次軍銜制,新中國第一次為現役軍人授予軍銜,共有159名起義投誠的國軍將領被授予共和國軍銜。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者3人,被授予中將軍銜者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者5人。
  • 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李繼龍畢業之後進入湘軍部隊,當了一名普通的見習軍官,他作戰勇敢,指揮若定,很受上級的重視,在軍隊中提拔得非常快,短短幾年就升到了營長。抗戰爆發後,李繼龍被派到了抗日戰場上,1942年,他被上級推薦到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深造,同年畢業後即被派往第六戰區幹部訓練團,擔任教育處副處長。任上,李繼龍主要從事幹部的訓練工作。
  • 1958年解放軍炮擊金門的真實原因探析
    1958年8月23日17:30左右,人民解放軍3萬多發炮彈齊發,猛烈炮擊當時國民黨控制下的金門島。這一突發的軍事行動,震驚了美國、蘇聯,乃至全世界。關於這場軍事行動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1958國共炮戰的金門01金門島
  • 他是國軍中將,也是豫北最大的土匪,一生都在與解放軍為敵
    為了能更快的實現夢想,用重金買通國民黨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表示願意充當進攻解放區的馬前卒,配合國軍北上,被任命為豫北先遣縱隊上校縱隊長。 1946年9月,顧祝同以15個師的兵力分三路進攻冀魯豫解放區,王三祝奉命將自己的2個團配屬國民黨大部隊,並派人充當嚮導,為國軍搜集情報。
  • 陳賡麾下的四猛一瘋五位猛將,四位是中將,為什麼他只是少將
    之前寫過很多關於陳賡大將的文章,陳賡大將是一位讓人喜歡的將領,戰功卓著不說,為人幽默風趣,經歷相當豐富,在解放軍中找不出來第二個人,一直到今天還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故事。陳賡畢業於黃埔一期,不僅如此在黃埔軍校的時候他就是黃埔三傑之一,名氣很大。
  • 回首歷史,展望明天,回憶金門上世紀那些炮火連天的日子
    近期,金門因為送過去幾輛爺爺級坦克又上了熱搜,今天我們也來回憶一下上世紀,發生在金門的幾場戰鬥。 金門又稱金門島,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西南海域,距離廈門市約10公裡。金門島面積約132平方公裡,東西長南北窄。
  • 開國將帥:元帥之首是彭老總,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加強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於是軍銜制的問題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共設6等19級: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十人,大將軍銜的有十人,上將軍銜的有57人,中將軍銜的有177人,少將軍銜的有1360人;其中元帥之首是彭老總,那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又分別是誰?
  • 金門炮戰:蔣介石獎勵國軍英雄娶老婆
    當對岸解放軍炮擊開始後,炮彈呼嘯著落地後,「轟隆隆!」炸得第670營陣地好像發生了大地震。莊國華第一反應也是馬上向金防部指揮官報告,一搖電話線路不通。沒有上級的命令,有炮也打不能打,眼看自己手下白白地挨揍,莊國華急得束手無策,只是亂跺腳,大聲地罵娘。這時一名手下跑過來,「啪」地立正:「報告營長,我第3連湯學啟連長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