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養豬成本確實比咱們低很多,原因我覺得主要是3方面,大家可以看看對不對?第一成本原材料成本低、第二疾病少問題比較少,第三,水平比較高,生產成績比較好,平均下來自然成本就低了;
先說為什麼原材料成本低,這裡說的原材料就是飼料、玉米、豆粕等原料類的確實成本低,一方面是人家地多人少,而且還是規模化,另外種植業的補貼比較多,所以效率高、成本低,還給補貼,價格賣的低點人家也賺錢,而國內玉米最近價格是一直漲,一斤豬肉2.5斤玉米的話,多花1塊錢接近;這也是為啥各種糧食美國都可以出口了;生產的多、價格便宜所以很有競爭力;
然後人家疾病比較少,多方面檢測更加便利,首先就是沒有非洲豬瘟;像我們這兩年的非這麼一搞,一方面是各種消毒增加免疫力,成本最少增加一頭豬30-50左右防非;死亡的豬,那成本就更高了,死亡一般,成本最少高三分之一要多,因為小豬比較貴再加上飼料;7塊錢成本,死一半最少成本9-10塊錢了;如果是育肥,基本上成本是10元,死一半成本就是13塊錢才能不虧;而美國沒有大面積非,自然成本低很多;
最後是美國的生產水平高,產子率高所以小豬成本就低,然後還讓用瘦肉精豬長勢就快,另外管理技術比較到位死亡率低自然成本也就低很多了,管理技術方面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
其實國內養豬是非常不容易的,過一段時間就環保一次成本就更高了,那麼徹底豬場解決環保問題行嗎,大豬場都做不好實際情況因為環保那套養豬時候有些確實不實用;國內養豬的是真不容易,新進來的最懂得裡面的難,豬不好養,但是學習技術都沒有停止,所以還是要理解養豬人沒讓你吃瘦肉精的豬肉,如果成本能夠降下來,咱們的豬肉價格也會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