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 臺灣新課綱草案刪除「八年抗戰」,「作踐歷史真是不遺餘力」

2021-02-08 兩岸視點

【導讀】針對臺灣教育研究機構3日公布的課綱草案中,將高中歷史課綱刪除「八年抗戰」,正在南京參加「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的臺灣退役上將陳廷寵評價道「兩個字——荒謬!」,多名參加該研討會的兩岸退役將領、臺灣大學生和老師亦紛紛提出批評。

  

兩岸退役將領在郝柏村的書法作品上簽名 

  臺灣大學生:「歷史就應該真實去呈現」

  臺灣南華大學學生盧鍾明說,「抗戰史是國史的一部分,不能全部都去掉,不僅教科書要有,史書也必須要記載,要讓下一輩人了解史實。」

  臺灣中央大學即將升大三的學生蘇遷應表示,「我認為從戰爭中學到的教訓十分重要,我希望可以改過來。因為抗戰史是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抗日的凝聚點。」

  臺灣嘉義大學大一學生郭豐瑞則強調,「抗日戰爭對於中國是很重要的歷史,不應該去除。」他說,當時是日本強行侵略中國,「這個一定要寫進課本,讓大家知道日本惡意侵略中國造成很多傷痛」。

  臺灣嘉義大學學生劉瀚元說,去中國化會導致臺灣歷史無法銜接,「沒有中國史,臺灣會出現歷史斷層。因為以前臺灣是在清朝管轄,我們的老師也說過,如果去掉中國,如果對清朝的歷史不了解,對臺灣的研究會是個很大的障礙。」

  臺灣義守大學大四學生鄭羽涵氣憤地表示,「歷史就是歷史,怎麼可以不讓後代去知道?!」她說,「不管哪一個地區與國家,歷史就應該真實去呈現,不應該刪除或磨滅」。

  一名南京大學學生在大陸退役上將方祖岐提寫的書法作品前讀書

  臺灣退役將領:「當然強烈反對」

  此次研討會有8位臺灣退役上將,其中有退役四星上將郝伯村先生。

  對於新課綱刪除抗戰史,一名退役上將說,「我們很生氣!我們會『遍地開花』,總統到哪,我們就跟到哪,天天向她抗議。」

  另一位退役上將表示,「當然強烈反對呀,開玩笑,斷根的事!刪除歷史人就是民族敗類,跟她拼命!」

  一位退役上將認為,否定歷史不管是什麼立場都不對。「不尊重歷史真相的人,用謊言來遮蓋歷史真相,歷史終會證明她是錯誤的。」

  大陸退役上將方祖岐直截了當地說:「豈有此理!那時歷史,任何人篡改歷史不會有好結果。」

  在閉幕式的致辭中,郝伯村說,「我今年99歲了,是第一次參加,也許是最後一次參加,希望這種研討會至少能每年舉行一次。」他特別加重了語氣說,「至少還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讓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應該了解抗戰歷史,應該承前啟後,應該知道我們今天一切的幸福都是由於抗戰的勝利所得到的。應該知道沒有我們這一代人的犧牲,就沒有抗戰的勝利,就沒有中華民族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

  學者、老師 : 「去中國化去不掉」

  中民族抗日戰爭紀念系會顧問帥化民說,「去中國化,我覺得去不了」,民進黨想用這個來切割文化歷史的傳承,是切不斷的。他說,「我認為遲早會改回來的。至少你念的是中國的文字,講的是中國的語言,還是中國的血緣。火上加油只是在製造一個聲勢而已」。

  臺灣工黨副主席、義守大學副教授晏揚清博士此次專門帶了20名學生來南京參會。他說,民進黨政府,從李登輝開始去中國化,「是他們一步一步做的事情,到目前達到一個最高程度」。「歷史不好分割,在臺灣所有一切形式,都完全是中國式的,完全剝離,是不可能成功的。」

  晏揚清說,「我們做這個活動,是讓學生親近中國大陸,畢竟目前這個格局和狀態,一方面去中國化教育,一方面學生又不來這邊,關在臺灣,自己想像,自己思考,接受的都是一些誤導的資訊、錯誤的資訊」,「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生來大陸,自己看自己聽,自己實際走過,會重新認識真實的中國」。

【本文轉載自大公網】

編輯:淨飯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
    據海外網援引臺媒報導,3日,臺「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擺脫傳統朝代史,改放在東亞脈絡中。為此,有學者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還美化了日本侵臺的歷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深化,搞「文化臺獨」。
  • 臺灣新課綱草案把中國史放東亞史討論 網友:數典忘祖
    臺灣高中歷史(來源:東森新聞雲)【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曝光,引發巨大爭議。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9日報導,在新課綱中,原本獨立的「中國史」將放到「東亞史」脈絡下,重新探討中國在東亞華人世界的交互影響,這引發「去中國化」的批評。報導稱,新課綱強調「素質教學」。
  • 10.07-10.13 臺灣新課綱扭曲歷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新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臺灣地位未定論」等違反史實的荒謬內容,堂而皇之出現在多個版本的課本中;給島內帶來極深傷害的「慰安婦」內容未寫入;日本軍國主義強徵臺灣民眾的史實,也被輕輕帶過。臺灣各界紛紛表達憤慨和憂慮,痛斥「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貽害無窮。
  • 「八年抗戰與兩岸的歷史記憶」在臺灣世新大學舉行
    原標題:「八年抗戰與兩岸的歷史記憶」在臺灣世新大學舉行  新華網臺北6月9日電(記者何自力 李慧穎)9日在世新大學舉行的「八年抗戰與兩岸的歷史記憶」研討會,拉開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華廣臺灣行」活動的序幕。
  • 臺灣新課綱找不到夏商周,以後孩子如何認識中國
    課綱擬將中國史內容大幅刪減,併入東亞史據臺灣《聯合晚報》9日報導,根據臺灣十二年教育新課綱草案,高中歷史將不再分為「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根據課綱草案,臺灣中學必修的歷史課程將以「由近及遠」、「略古詳今」為原則進行規劃。據報導,由於臺灣歷史新課綱中,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等全部消失,內容也著重「文化史、制度史」,有教師擔心「過於省略歷史脈絡」,恐讓學生難以完整吸收,教師勢必要加強補充。
  • 掃除「臺獨」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臺南市長賴清德已表態,拒絕採用新課綱,並要求臺南市立中學繼續沿用舊的歷史課綱。   臺灣最新的高中歷史課綱到底為何物?為何會讓「獨派」人士如此不滿?   不過,王曉波說,依「101課綱」編寫出來的總共7個版本的高中歷史、語文課本,竟然還有很多違背新課綱的「一中原則」。於是,臺當局後來又要求微調課綱——這就是鄭麗君口中所說的「將造成臺灣教育浩劫」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   「我國最高山不是玉山」   這個微調新版本,到底有什麼具體內容會讓「臺獨」人士跳腳呢?
  • 臺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中華民國」、「辛亥革命」都沒有
    臺灣教育部門3日公布「12年臺灣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高中歷史的中國史部分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而且還擺脫傳統朝代史,並納入東亞脈絡,有學者直批中國史架構完全解體
  • 「臺獨」又放大招,臺灣新課綱再次踩到大陸的底線,蔡英文被逼到牆角
    近日有關臺灣的消息不停地傳來,無論是有關臺灣政局,還是臺灣在世界上的位置,總得來說都是對臺灣不利的。無獨有偶,近日臺灣媒體曝光的一條消息更是引發了各界輿論和媒體的關注。臺灣將在歷史書上面略古詳今,給下一代樹立新的歷史觀該消息稱,臺灣12年國教課程綱領草案被曝光,該草案宣稱,把原本要以漢人為主軸的歷史觀,更正為重點放在臺灣進百年脈絡。
  •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2017-08-29 21:43「教育部」主導的「課綱審議委員會」普通高中分組有委員建議,將文言文比例由草案的45%到55%,調降為上限30%,在島內引起廣泛關注。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去日本化」 民進黨宣布抵制
    臺灣「教育部」日前公布了經過微調的高中歷史新課綱,引發「去臺灣化」爭議。對此民進黨中常會2月5日通過決議,綠營執政的高雄市、臺南市、宜蘭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等六縣市拒絕採用新版課綱,將續用2011年通過的舊課綱與教科書;並要求臺灣教育部門撤回課綱調整案。
  • 「八年抗戰」為什麼改為「十四年抗戰」?
    ▲《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八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近年來國內史學界圍繞著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問題,展開了相當規模的討論,主要是針對八年抗戰的說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戰的概念。抗日戰爭開端問題關係到對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關係到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的特點和南京國民政府作用的評價;關係到九一八事變歷史地位的認識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認識分歧。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 臺灣當局無法無天!狂改高中歷史教科書,連夏商周都刪掉!
    質疑這是「臺灣國」的課綱嗎?臺灣高中教育新課綱爭議不斷,先是去年國語文領域高中文白比被「翻案」,從原本文言文比率維持在45%至55%,改降成35%至45%;近期則因課審進度大延宕,引發外界憂慮108學年恐匆忙上路的爭議。強勢過關?快刀斬亂麻?
  • 教改亂象 | 臺灣當局無法無天!狂改高中歷史教科書,連夏商周都刪掉!
    質疑這是「臺灣國」的課綱嗎?臺灣高中教育新課綱爭議不斷,先是去年國語文領域高中文白比被「翻案」,從原本文言文比率維持在45%至55%,改降成35%至45%;近期則因課審進度大延宕,引發外界憂慮108學年恐匆忙上路的爭議。強勢過關?快刀斬亂麻?
  • 臺海觀瀾 從日本教科書到臺灣新課綱,「大東亞共榮圈」為何陰魂不散
    王義偉就在筆者動筆撰寫此篇稿件的時候,在臺灣,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新課綱)正在臺「教育部」進行激烈的討論、辯論。辯論的焦點,是國中(類似於大陸的初中)歷史課程中的臺灣史比率大幅度提高,高中歷史以主題式教學取代朝代編年史、將中國史放進東亞史。上述修改內容早已被媒體披露,各界一致的反應,認為這是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搞「文化臺獨」的又一個大動作。
  •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程度驚人
    央視網消息: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用一張張便籤紙,標記下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的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用「震撼」一詞,形容「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臺灣中學歷史教師 曹若梅:過去我們都說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這個是很自然的,念起來是很順的。
  • 「新課綱」上路一年,臺灣教師如陷「血汗工廠」
    加班加點成常態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增加員額」,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現狀,為全臺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 「八年抗戰」說法已改為「十四年抗戰」,原因是……
    直到現在,在臺灣的史書上,為了維護南京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和外剿共」的「正確」,還把「攘外必先安內」的對日妥協政策,說成是具有「遠見卓識」「知己知彼」的「英明」決策,稱讚這個政策「爭取到了四年充實國力時間」。長期以來,大陸史學界多從革命反革命鬥爭的視野,從國共鬥爭的角度來論述十年內戰,對於中日民族矛盾佔主導地位下的國共鬥爭,還缺乏較深入的研究。
  • 臺灣教科書之殤
    身在海峽對岸的曹老師很急切,也很焦慮,因為9月新學期一開學,臺灣小學、初中和高中一年級的新生們,就要開始使用蔡英文當局根據新課綱修訂的新課本。而翻開這些教科書,無論是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荒謬陳述,還是沒有中國史的歷史書,都讓已經執教35年的曹老師痛心疾首。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臺灣課綱修改歷經20多年,一步步走向「去中國化」,而歷史這門課,總是首當其衝被「上下其手」。
  • 為什麼「八年抗戰」說法要改為「十四年抗戰」?
    教育部證實,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  為落實中央關於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關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部組織歷史專家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教材修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礎教育二司又專門發函對中小學地方教材修訂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