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入股作價500萬,公司虧損,未分得收益還要自掏腰包交稅90萬?

2020-12-18 騰訊網

在如今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自主智慧財產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被重視!不少公司也都會有以技術出資入股的情形,技術人員也希望用技術變成股權,創造更大的價值。

那這種形式到底可不可以呢?

《公司法》第二十七條明文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智慧財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所以可以用專利,軟體著作權等技術通過資產評估估價進行出資,合法取得公司股份。」

對於技術入股的比例,原《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說理論上技術入股最高可達公司註冊資金的70%。而現行《公司法》對於公司的出資金額取消了比例控制。新的《公司法》未規定非貨幣出資比例,理論上可以全額非貨幣出資。

那麼,以技術出資的股權出資時和轉讓股權時,要不要繳稅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法律法規是怎麼規定的?

當你是作為個人進行投資時,財稅[2015]41號規定:「個人以技術資產投資,屬於個人轉讓技術資產和投資同時發生,對個人轉讓技術資產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依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應在發生上述應稅行為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可自發生上述應稅行為之日起不超過5個公曆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對於個人用技術投資入股,給予了分期納稅的優惠,這也是鼓勵創業創新。

比如張某以其持有的一項技術,取得成本50萬元,評估作價500萬元,入股到一家公司,取得20%的股份。按照上述所說財稅[2015]41號文的規定,在取得被投資企業股權時,確認技術轉讓收入的實現,確認財產轉讓所得450萬元(500-50),應納個稅450*20%=90萬元,5年內分期交,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備案表》,投資初期,資金都比較緊張,一般都是前幾年不交,最後一年二年交。

那如果張某投資的公司發展不好,五年內沒有分紅或者股權轉讓利潤,沒有取得現金,豈不是辛辛苦苦幾年,還要自掏腰包交稅啊?

財稅[2016]101號解決了這個問題:「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政策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投資入股當期可暫不納稅,允許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101號文突破了41號文,也就是說只要股權沒有轉讓變現,張某一直持有股權,就可以一直可以享受遞延納稅,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有股權轉讓收入了,什麼時候交稅。

以上是個人以技術出資時的情形,那麼當企業以技術出資入股時,又該怎麼算呢?

當技術投資方、被投資方均是居民企業時,也可以享受五年分期繳納或遞延繳納稅費的優惠,其技術轉讓所得的計算按【公允價值—計稅基礎】的差額計算。

相關焦點

  • 打開這份「說明書」,讓技術入股不再遙不可及!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實施以來,我國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鼓勵技術入股,尤其是在中興、華為制裁事件的影響下,人工智慧、雲計算、5G技術蓬勃發展,科技型企業群雄逐鹿。時下創業者一方出資、一方出技術的合作模式愈加普遍,但因技術入股引發的糾紛也屢見不鮮。
  • 「技術入股」股東資格確認
    技術成果入股後,技術出資方取得股東地位,相應的技術成果財產權轉歸公司享有。 法律、行政法規可以規定哪些財產不得用於出資,公司的股東應當遵守有關規定。技術出資不同於貨幣出資,本文將重點討論在技術入股的模式中,如何確認出資者具有股東資格? 一、股東資格認定一般標準。
  • 我沒錢,可以用技術入股嗎?具體操作是?
    我沒有錢,但手上有發明專利或軟體代碼,是否可以技術入股?如何作價、變更股權呢?第一步:入股估值首先要確認這個技術到底值多少錢?一種是雙方協商確認就可,另一種是專業估值機構來定。按照技術估值的大小,來確認佔股比例,比如10%-20%不等,如果這家公司是以這項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佔股40%也未嘗不可以。
  • 技術入股,這四篇內容都說全了
    3、前期部分人可能會兼職創業,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方式限制,只有當其開始全職加入公司後才能獲得股權?如果有,那在成立公司的時候,應該如何操作?未加入之前是否就不屬於公司創始人了? 在實踐中,技術成果出資入股的作價方式主要有三種:評估作價、協商作價以及兩種作價方式的結合。技術評估作價是指專業的評估機對出資人的技術成果的價值進行確定的作價方式,即將技術價值進行量化的過程。
  • 專利技術出資未評估作價是否會導致合作協議無效?
    【基本案情】2011年10月2日,A與B經多次協商後籤訂《合作協議書》,約定共同成立有限公司,進行輕涇油氣兩用節能裝置的開發利用,協議約定A出資200萬,B以專利技術入股,一方違約,應對守約方承擔經濟賠償責任,並處違約金5萬元。
  • 公司出資有哪些形式?技術能入股嗎?
    以貨幣估價才能確認其公允價值,可以依法轉讓才能保障相關權利,可以轉到公司的名下才真正完成股東出資成為公司的財產。二、技術能不能入股?入股方式就是確定該專利權的價值後,向公司以出資形式轉讓該專利權,轉讓後專利權人(即使用權和收益權)變更為公司,即視為出資成功。
  • 房產作價入股是否繳納契稅
    老劉去年投資300萬元購買了臨街的一套兩層商鋪,今年市場形勢看好,便想和朋友成立一家公司。開公司得有經營場地,房產投入正合適。可是聽稅務局的朋友說個人房產做投資得繳納契稅,按4%計算,需要繳稅12萬元。投資要回報,沒有回報先付出,老劉有點不甘心。
  • 金山區和朱涇鎮開展上海首例農村集體土地直接作價入股
    日前,位於金山區朱涇鎮的「花開海上」生態園啟動二期項目,待涇村以99宗約113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成功入股其中。根據協議,這99宗農村集體土地入股時限為40年,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今後將按照「保底+收益分配」模式獲得股權收益,持續為壯大鎮村集體經濟賦能。
  • 安泰集團重組 停牌期間多公司入股標的資產
    停牌近三個月後7月16日,上市公司安泰集團推出了一份重組預案。根據預案,這家以焦化、鋼鐵為主業的公司,將要通過資產置換轉型從事文化旅遊。與此同時,重組標的公司同元文化超300%的高溢價引起了市場關注。  新京報記者發現,在安泰集團籌劃此次重組停牌過程中,多家公司突擊入股了標的公司同元文化。
  • 股東出資的方式中技術入股涉及到的評估
    股東出資的方式中技術入股涉及到的評估 那公司股東繳納出資,是不是只能以貨幣的形式繳納呢?我有一項特殊技術,出來創業設立這個公司就是圍繞這個技術來建立生產運營的,我怎麼能體現價值呢? 要說技術能不能出資就要看我們國家對於公司股東出資形式的規定了。
  • 技術入股無須科技部門認定
    技術入股無須科技部門認定  深圳規定,高新技術成果等出資入股比例放寬至80%  深圳商報記者洪賓  本報訊 技術成果入股成立企業原定超過25%的比例須經科技管理部門「認定」的規定,今後將不復存在。  記者昨日從市科信局獲悉,根據科技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近日發布的《關於廢止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有關文件的通知》,市科信局已經報請有關部門批准,在深圳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成立企業,今後將執行新《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即取消對「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認定」的非行政許可審批,此舉大大降低了以技術成果入股成立公司的「門檻」。
  • 吳錦文律師:新入股股東協議書怎麼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條 經甲乙雙方以協商作價的方式確定乙方專利技術(SDF汙泥合成燃料)的總價值人民幣為_____萬元。在甲方資本入股後,取得乙方百分之_____的股份,剩餘百分之_____的股份由乙方現有股東按原出資比例持有。第四條 甲方資本入股乙方後,獲得該乙方專利技術的設備製造權,該設備製造權必須是甲方所獨有的。
  • 我從自己公司帳上拿錢還要交稅?
    王老闆想不明白,"什麼?我從自己的公司帳上拿錢還要交稅?" 我想這是很多老闆想不通的事,明明公司都是自己的,為什麼從自己的公司帳上拿點錢還要給國家交稅呢?
  • 國泰產險未出虧損「泥潭」,螞蟻金服為何加碼5個億?
    據國泰產險年報顯示,國泰產險近年一直處於虧損中。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1.62億元、0.92億元。  同時國泰產險償付能力充足率接近監管紅線。根據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應當具有與其風險和業務規模相適應的資本,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國泰產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7.95%,增資迫在眉睫。
  • 虛擬貨幣作價出資設立公司的法律風險(二)
    摘要: 聯盟分析 | 虛擬貨幣作價出資設立公司的法律風險(續) 上篇文章講到投資人以虛擬貨幣投資入股公司、公司接受投資人用虛擬貨幣投資的一般法律規定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本篇文章將繼續對虛擬貨幣作價出資所產生的作價評估問題
  • 理財收益要交稅了?對誰收?收多少?
    不過礙於有些朋友可能理解有誤,所以今天就來簡單說說「理財收益要交稅」這件事兒。   首先,交稅這事兒是真的。   經典的財稅56號文給各位貼出來了,想看全文的話,可以到國家稅務總局官網→稅收政策→最新文件→翻到第四頁→找到「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查閱。
  • 國家科委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發《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
    第三條 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作價總金額可以超過公司註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但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五。  第四條 出資入股的高新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屬於國家科委頒布的高新技術範圍;  (二)為公司主營產品的核心技術;  (三)技術成果的出資者對該項技術合法享有出資入股的處分權利,保證公司對該項技術的財產權可以對抗任何第三人;  (四)已經通過國家科委或省級科技管理部門的認定。
  • 「技術入股」的隱身衣下……
    站在審判席上,他說,「我被扯掉了最後的遮羞布,一副貪官的嘴臉、一副虛偽的面孔,這不是我想成為的人……」「技術入股」 業務骨幹種下搖錢樹2005年,吳江任職鎮海區安監局危化監管科副科長,彼時,該區危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正剛剛起步,主持科室工作的吳江是該項工作的指導者、推動者。
  • 騰訊旗下公司1.43億入股金山旗下遊戲公司西山居
    網易財經4月22日訊    金山軟體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騰訊旗下公司1.43億美元入股金山軟體控股子公司西山居。
  • ...激發經濟新活力——五大看點解讀股權激勵、技術入股稅收新政
    目前,我國股權激勵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股權出售、員工持股計劃等,此外還有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方式。現行四大優惠政策支持股權獎勵和技術入股如此多的股權激勵方式,受益的企業高管和科研技術人員稅收上有何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