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放棄北京好工作回鄉,立志打造中國最好的純手工鐵鍋

2020-12-23 莫人看電影

在人們的印象中,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卻是在苦中作樂,一心執念要把鐵鍋打好

他叫田歡,今年27歲,從小生活在一個祖祖輩輩都是靠打鐵為生的村莊,在當地是一個很有名氣的鐵匠村。小時候的他很愛玩,也很調皮,每天放學後沒地方玩都是在鐵匠鋪竄來竄去,太爺爺就告誡他別一天到晚就玩耍,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了跟他們一樣幹鐵匠很辛苦很勞累。當時這個話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長大後就很努力學習,成績也是一直很好,順其自然成了田家第一個大學生。

2014年在武漢畢業後到了北京打工,雖然上班的日子過得安穩平靜,但是讓他覺得枯燥無味,感覺沒了激情。在偶然一次去創意博覽會上,看到一個展示日本鐵鍋的展位,關注的人特別多,而且也覺得這個鍋既實用又美觀。當時的想法就是村裡也有很多的鐵匠,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打出中國的好鐵鍋呢?就這樣懷揣著這樣的一個想法和期望毅然選擇了辭職回家。

田歡的家鄉在山腳下

村裡老一輩打出來的工具多半都是農具,農忙的季節一過鐵匠鋪就變得冷清,基本就閒下來了。也沒有了收入。回到村裡跟師傅們說了這個想法之前,他們都覺得很好,也願意一起幹,就這樣開始了製造鐵鍋。一開始並不容易,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想要純手工打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打鍋過程每次所使用的力度都不一樣,再熱鍛打形時要力度要重,慢慢成形後就逐漸變輕,冷鍛定型是一個特別考驗人的過程,每次都要打在點上,而且力量要均勻,這樣反覆打6個小時左右,直到鍋壁平整光亮,錘印均勻為止。在他跟師傅摸索了大半年,打壞了七八十個鍋後才慢慢打造出了滿意的鐵鍋。

趁熱定形:大概要熱煅和捶打定型反覆

雖然製造出來好鍋但是銷路卻成了他最大的問題,但是感覺他壓力比較大就說鍋賣不出去就不要打,工資我們也不要你的,去找跟之前那樣找份工作上班,這深深感動了他。他想了很久決定試著拍些圖片放到網上去,沒想到還有很多的朋友喜歡,都要購買,就這樣又重新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鍋的質量在精益求精中不斷升級,也打造出了不同形狀的鍋,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愛。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用鍋貼炒菜,鍋它不僅能夠把生米煮成熟飯,更重要的是代表著對家的思念。三年的努力從鍋的無到有,從有到不斷的把他打造的更好,打鐵是不僅是個苦力活,要想打出好的工具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專注,我想他心中一定有一個信念在一直引領著他不斷前進,不斷精進。希望他能把家鄉的手藝,中華名族特色文化帶到向世界,將其發揚光大!為他們的工匠精神點讚!

相關焦點

  • 純手工鐵鍋製作過程
    純手工鐵鍋的優點在於有益健康,補血補鐵,炒出的飯菜也格外香,現在誰家裡要有口純手工鐵鍋猶如一寶。現在純手工鐵鍋越來越來少了,它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實在費力費時,一般需要至少四五個小時,經過12道工序,36000次的錘打而成。現在看看純手工鐵鍋的製作方法吧。
  • 純手工鐵鍋的產地在哪裡龍山貢米_龍山味道
    純手工鐵鍋的產地在哪裡龍山貢米,龍山味道,高祖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家國思想,敕令在此製作刀、劍、錘、戈等兵器保家衛國;製作鋤、鍁、鏟、鋸、錛、斧等農業生產用具繁榮農業生產,鐵器種類之全,史無前例。
  • 39名大學生花費10萬純手工打造方程式賽車(圖)
    39名大學生花費10萬純手工打造方程式賽車(圖)       他的這臺坐騎,由長沙理工大學39名中外學生,耗時一年,花費10萬元,自主設計,純手工打造。昨日,這臺賽車終於從車間下線,將隨北奔重卡長沙理工大學車隊,參加10月15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簡稱FSC)。
  • 號稱純手工月銷5000筆 是誰在砸「章丘鐵鍋」?
    來源:央視財經號稱純手工,月銷5000筆?!是誰在砸「章丘鐵鍋」?春節期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因為舌尖播出之後太火了,我們的產品下線了,所以他們的銷量就瘋狂地漲,賣得非常好。網售「手打鐵鍋」竟是機器壓制除了章丘鐵鍋,還有不少打著手工旗號的鐵鍋,在網上橫行大賣。
  • 種草丨純手工鍛打的理想炒鍋,不粘又好洗!
    能過冬的蟈蟈 廚友 @ 能過冬的蟈蟈 一直對中式鐵鍋情有獨鍾。鐵鍋不僅符合國人的烹飪習慣,炒菜有鍋氣也更美味。而且一口好的鐵鍋,還可以代代相傳。當我第一眼看到愛嘗鮮商品預告中這口祥雲錘紋銀光閃閃的 同盛永手工錘鍛中式鐵鍋 時,真的有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感覺。這口鍋 不僅 顏值高、工藝好、容量大 , 而且 儲熱性能強,還健康防粘易清洗 。各方面都符合了我對一口好鍋的要求!
  • 陝北「90後」女大學生回鄉賣特產,幫杏農增收20多萬元
    原標題「90後」女孩大學畢業返鄉賣特產:幫扶鄉親施展理想不後悔「這片土地養育過我,我也想帶給他點什麼。」康煥說,對於自己的選擇,她從來不曾後悔。康煥出生在榆林市清澗縣馮家溝村的一戶普通的家庭,大學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回鄉創業,在短短的幾年內,通過電商平臺,幫助杏農增收20多萬元,在今年,更是擔任了村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 80後小夥放棄麥當勞20萬年薪 回鄉賣包子(圖)
    80後小夥放棄麥當勞20萬年薪 回鄉賣包子(圖) 2015-10-13 09:46:05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攝   長沙80後伢子放棄20萬年薪回鄉賣包子(圖)  放棄20萬年薪回鄉賣包子  80後長沙伢子盧啟輝帶著一群90後大學生開起20多家果蔬包子連鎖店  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80後長沙伢子盧啟輝放棄年薪
  • 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純手工鍛打,無塗層,不粘鍋,章丘有位七十多還在打鐵的孫鐵匠
    三分廚藝七分鍋,炒菜更少不了一口好鍋,選擇好的廚具對烹飪來說非常重要。章丘鐵鍋,因《舌尖上的中國》成為了鐵鍋界的網紅,祖祖輩輩打鐵的孫師傅的鐵鍋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工藝,採用中國傳統的熱鍛加冷鍛打鐵工藝,一錘一印打造出來,,具有超高密度,無塗層不易粘鍋,炒菜香,炒菜時減少油的滲入,節省油量的同時,清洗更加方便。
  • 大學生放棄城市穩定工作 回鄉創業拼出百萬身家
    1995年,海南師範大學政法系畢業後的他,本來在城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家庭需要和個人志趣的原因,1年後,他毅然放棄了城市裡的工作,回到家鄉種植反季節瓜菜。從簡單的露天種植開始,經過10多年的打拼,如今他已經發展到擁有114畝鐵架大棚,身家上百萬元的瓜菜種植大戶。  說到小洋樓,吉家體告訴記者,那是在種瓜菜賺了錢後,自己於2008年花費48萬元建造的。
  • 試試這口鍋吧,純手工打造,健康無塗層!
    試試這口鍋吧,純手工打造,健康無塗層!一口好用的鍋,對於一個愛做飯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不粘鍋,用著順手,做菜省事省力還好吃。然而現在很多不粘鍋都是用的各種塗層技術,不可否認,帶塗層的不粘鍋確實好用,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首先不耐高溫,炒過250度的高溫,塗層就容易被破壞,分解出很多有害物質,影響健康。
  • 洗盡鉛華始見真金,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 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內蒙古大學生返鄉創業:小小手工餅也能富鄉親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13日電 題:內蒙古大學生返鄉創業:小小手工餅也能富鄉親  作者 張瑾嫻  「城鄉天地寬,在哪兒都能奮鬥。」兩年前,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生張嘎在這樣的理念下,決定返鄉。至於回去幹什麼,他並沒有確定的打算。
  • 臻三環鐵鍋怎麼樣,臻三環章丘手工鐵鍋質量好嗎
    章丘鐵鍋非常有名,簡直是手工鐵鍋的代名詞,據說要經過3萬6千次的錘打。 熟鐵鍋沒有塗層,高溫烹飪也安全,是家裡必不可少的一隻鍋。 它和不粘鍋各有所長,需要爆炒或高溫煎炸的菜,就不適合用塗層鍋。不懼高溫,不挑鍋鏟,回歸傳統的做菜方式,要炒出鍋氣來,沒有鐵鍋還真不行。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
    正是因為這種自豪感,我從小跟著我父親學打鐵,長大後立志要成為一名真正的鐵匠。」機器鍛造有機器鍛造的優點,傳統工藝也有傳統工藝的好處。據牛祺聖介紹,一口章丘鐵鍋需要12道工藝、7次熱鍛、5次冷鍛、18遍火候,捶打上萬次才能完成,每個步驟都需要經驗與積累。「因此,從手工鍛造來看,章丘鐵鍋根本沒有最關鍵的某一道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是最重要的。
  • 【創業經】大學生回鄉養青蛙 年收入4000萬!
    王理坦率地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5年前他大學畢業時,做夢也沒想到,學經濟專業的他要養青蛙來創業,而且第一年就賺了幾十萬元。  湖南省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王理:當年產值一百二十萬,純效益是七八十萬元。現在一年的話,(產值)三四千萬(元)。  王理在自己的蛙田裡  一位大學畢業生,怎麼會想到去農村養殖青蛙?
  • 「章丘鐵鍋」與香港陳枝記手工鐵鍋哪個名氣大?哪個更好用?
    參見章丘手工鐵鍋旗艦店:http://babycnn.com/Zhangqiu.html香港陳枝記手工鐵鍋的名氣或許比「章丘鐵鍋」大得多,陳枝記聞名海內外。陳枝記手工鐵鍋縱深夠,鍋面較為圓潤,適合爆炒,重量適中,配合掌勺不錯,家裡可以備一個尺寸比較小的,算是中式廚房必備,用來做大菜再合適不過。
  • 那些回鄉的90後們
    說起90後,身上實在貼了太多標籤,「獨立」「自我」「堅持自己」——個性,是這一代人最區別於他人並為之驕傲的特質;「自私」「迷茫」「啃老」——過速發展的大環境,同樣灼燒和催趕著90後們,令他們無所適從。更高的個人能力,更多的優質資源,相比上一代人,90後們確實從起點開始,貌似已經「站在了食物鏈頂端」,但是面對著太多選擇,邁出的哪一步都是不可預測的,當很多90後苦於「選擇恐懼症」而過著一樣的生活的時候,有這麼一撥90後的探險家們,回鄉創業,從蘇寧「拼購村」揚帆起航,走出一段燃爆青春的創業成功之路。
  • 好品質打造「章丘鐵鍋」好品牌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被捧上天的「章丘鐵鍋」,現在啥樣了!?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兩位工作人員在 《舌尖3》播出前幾年,就從他們網店裡買了鍋,是忠實粉絲。 過年期間,因為北京沒有倉庫,每三天從濟南的工廠要發500口「臻三環」鐵鍋送往故宮。為保證不斷貨,就連大年三十晚上都在高速奔波。 如今,「臻三環」鐵鍋的訂單依舊穩定增長。《舌尖3》中王玉海師傅鍛打的鐵鍋在節目播出後銷售不到3天的訂單就排到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