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遠,有時只需一個畫面感

2020-12-10 騰訊網

說起畫面感,你會想起什麼?

我第一個想起的是曾經看過的一碗大雞湯——朗達·拜恩的《秘密》。

作為一本心靈勵志書,它的核心觀點就是首先想一下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然後構建出一個畫面感。

你觀想的這個畫面越詳細,想的時候越是虔誠,這個宇宙就會回應你的呼喚,用神秘的力量把這些送到你的身邊。

關鍵是,你什麼都不用做,光想就行了!

書裡面的例子,是想像自己擁有海邊別墅,擁有遊輪跑車,還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這個雞湯太過神奇,導致那段時間我天天念叨著自己是奧特曼。

不過心靈勵志書也就火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寫這些書的作者不僅自己沒有得到跑車和別墅,而且幾乎全部都自己破產了。

雖然《秘密》裡面的邏輯毫無道理,但是對於畫面感的作用,卻是可以換個視角聊一聊。

這個視角並不是雞湯裡寫的,把畫面感當做觀念的意淫。

而是把畫面感當做一個目標,一個只要想起就能激勵自己去堅持,去努力,去奮力拼搏的清晰目標。

羅胖把這種視角稱之為「終局」思維。

比如創業這事兒,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因為本質上是創業家們,把自己大腦中那個「畫面感」給實現的過程。

實現「終局」的道路,其實誰都不清楚,那麼誰能繼續堅持,就看誰對終局有足夠清晰的想像。

馬爸爸說,不要因為看見,再去相信。

要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每一個創業家,對於終局都有自己的畫面感,這種畫面感來自於他們對於終局的相信。

歸根結底,大家拼的無非就是對於終局想像的「畫面感」而已。

創業中拼畫面感,背後是拼認知,也是拼「相信」的力量。

這種相信的力量,還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健身,健身難就難在堅持,堅持難就難在你的理智和你的身體,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這時候可以借用象與騎象人的比喻,理智是騎象人,知道健身的好處,也知道體重超標的害處。

但是身體是大象,它不知道什麼好處和壞處,它又還沒感受過好處,也尚未體驗到害處。

它只根據過去的經驗,來做決策,而在它的經驗裡,躺著就是很舒服,油炸和甜食就是很好吃!

這時候怎麼辦呢?當然是靠畫面感,去想像變胖了會怎麼樣?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糖尿病。

首先糖尿病一旦出現,那就是不可逆的,現代醫學只能幫你減緩這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持續幾十年。

在這幾十年裡,你的心血管狀況會持續惡化,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會急劇增高,只要20年,手腳就有可能開始潰爛,一旦嚴重就得截肢。

與此同時,視力也會嚴重下降,看東西越來越模糊。

最嚴重的是腎功能的衰竭,你不得不需要長期透析,每隔一段時間就去透析一次,而此時你也許才六十多歲。

在這個百歲人生的時代,你還有四十年的壽命,你願意用這麼糟糕的身體去過四十年麼?

這就是變胖後的人生,其中一個具體的畫面感。

基於人對於壞消息的恐懼,壞的畫面感也會變得非常有殺傷力,而這個畫面感就會喚起大象的恐懼感。

為了克服這個恐懼感,你的身體,那頭曾經不屑的大象就會願意去健身,願意去為身材去努力。

當你下不定決心的時候,想一想這件事的終局會是怎麼樣?

在這個終局裡,那個具體的畫面感,你有什麼感覺?

在那個終局裡的你,是你想要的自己麼?

如果是又如何,如果不是又如何?這時候是不是心中有了決定了呢?

相關焦點

  • 攝影平面圖像表現三維空間感,畫面經營不可錯過景深的表現
    在一張照片上,景物的三維空間表現得越充分,那些景物看上去也就越真實。 畫面中的景深感: 線條是攝影畫面的靈魂。簡單的來說,直線透視就是漸隱的、會聚的平行直線。通過直線透視可以表現距離感。
  • 乾貨|畫面感:英語中的「名詞動用」
    下面的例子帶大家來體驗一把,一定要細細品味撲面而來的畫面感啊!😝英語中的名詞動用:Mr. Holmes eyed him for a moment. 福爾摩斯先生注視了他一會兒。Hand the money to me. 把錢交給我。
  • 畫面感語言
    和孩子說話最好使用帶有畫面和圖景的語言,因為孩子對道理或是邏輯性的話語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圖景性的語言更適合他們。(一)神秘的隱身兔和小火車比如有好多的玩具在地上,我們希望孩子們收好。如果我們對孩子說:「請把你的玩具收到原來的地方。」孩子可能不怎麼會動,即使動了也就是收幾下而已。
  • 我們走得太遠,遠得無法回頭
    我說,現在天一黑,前樓後樓都是滿滿的燈火,就從沒見過小區住得這麼飽滿過。父親說,不就得這樣嗎?小區滿著,房子都活了。哪像疫情之前,天黑得再透,也看不到有幾家人回來,冷冷清清的,沒多少人氣。我說,這是防範疫情的需要啊,現在有多少人已經待不住了。
  • 慢慢走,往往是走得最遠的那一個
    人生智慧之二十二:登門檻效應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他們每天在心底不停地追問一個「永恆」的問題,我家孩子為什麼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因此,在教育孩子上,就會有速成的預期,「天天輔導、日日作業」已經成為孩子的生活常態,通過「大躍進」的方式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年級裡能考第一名、第二名,然後上清華北大。
  •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英語怎麼說?
    稻草人說我們可以讓獅子背著我們跳過去,一次過一個。果然,利用這個方法,他們終於過去了。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倡導社群學習理念。English learning can be a lifelong journey. 英語學習可以是一輩子的事。很多時候,你,我,他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然而如果我們能夠一起相互扶持,你幫我一把,我拉你一下,很多本來快要放棄的時刻,我們就這麼熬過去了。
  • 畫畫時如何讓畫面中有極強的空間感?
    空間感是畫畫中及其重要的一點,其重要程度不亞於塑造能力,好的空間的感能讓整幅作品從普通級別上升為高級別。千萬不要小看了空間感,最常見的空間感表現方法是近實遠虛,近大遠小。簡單的八個字裡蘊含著無數內容,不好好研究一番真的摸不透裡面的精髓,今天我帶大家學習一下空間感裡的冰山一角。
  • 裂帛畫面感的文本之源丨定位
    這倆家對比最有趣了——實際上RoseOnly的Slogan非常明確,「一生只送一人」,男人在這家買花一輩子只能送給一個女生,牢牢把鮮花這個品類中的「承諾屬性」佔住了,是教科書級的《定位》理論打法。但野獸派比較奇怪,打開她家官網,沒有明確的Slogan,或者那句「我看到了幸福」……哦,大哥,這句話跟沒說是一樣的。
  • 什麼是英語學習中的「畫面感」?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想像力不強,很難有畫面感。其實,每個人都有畫面感,只是有些人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因此沒法理解這個概念。
  • 一個玻璃杯 就能讓你的畫面充滿空間感
    攝影師和YouTube視頻博主Peter McKinnon最近分享了一個簡單的照片小創意,可以在幾秒鐘內讓畫面成為更具戲劇性、更有空間感的人物肖像,並發掘了這一傳統的、人人皆知的攝影建議背後的潛力:「在前景中放點東西!」
  • 還在一個鏡頭走天下?焦段不同效果差異明顯,掌握這些隨心拍攝!
    影響景深焦距越長,景深越淺,清晰的範圍越小,背景虛化越明顯,視覺上感覺背景離被攝主體的距離越近,近大遠小的空間感就越不明顯。反之,焦距越短,景深越深,清晰的範圍越大,背景越清晰。二、鏡頭的分類焦距是指特定的一個數字,而焦段是指焦距變化的一個範圍,根據鏡頭的焦距是否可變化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變焦鏡頭的焦距是一個區間,因此所說的焦段主要是針對變焦鏡頭來說的。我們會發現,有時鏡頭上標註焦距的數字是1個,有時是2個數值的一個區間。標註數字為1個的鏡頭是定焦鏡頭,它的焦距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標註的數字。
  • 「菜走得越來越遠」——西海固一個蔬菜專業村見聞
    新華社銀川10月9日電 題:「菜走得越來越遠」——西海固一個蔬菜專業村見聞  新華社記者艾福梅  51歲的張文婷站在大棚裡,看著剛種下去兩天的辣椒苗子。這位一輩子沒有出過遠門的農婦說:「上一茬種的黃瓜,收成好,都賣到湖北、廣州那些地方去了,菜比我們都走得遠呢。」
  • 明白這幾點讓你擁有透視眼,讓畫面更有空間感
    由於近大遠小的視覺原理,近處的景物放到無限遠,就會變成一個小點,現實中所有相互平行的線,也會在我們眼中在無限遠處的地平線上交於一點,由二維變成一維,這個點被稱作「滅點」或「消失點」。
  • 語錄偵探|我們走得太遠,忘了紀伯倫是怎麼出發的
    2013年1月,兩本同時出版的書,捧紅了一個情懷指數爆表的句子: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兩本書中都有陳虻經常說的句子「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而這個句子旋即被眼尖的讀者挑出,置於網絡傳播的洪流。在《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陳虻,我們聽你講》的前言部分,徐泓寫道:「正如陳虻多次引用的卡裡·紀伯倫那句名言:不要因為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
  • 如何營造畫面的平衡感?3種照片平衡法,快速提高你的構圖技巧
    2.當畫面中出現陪體時,就要考慮怎麼安排陪體的位置才會使主體更突出,畫面會更平衡。比如兩朵花在同一畫面出現時,必須只能選一個作為重點,有了一個重點畫面就已經穩定下來了。那一前一後花就變成了一大一小,畫面就平衡了嗎?
  • 如何運用影調透視來提升畫面空間感?
    我們在做設計或畫畫時,添加陰影或增加顏色過渡,畫面就能呈現立體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感覺近處的物體色調深且暗,遠的物體色調淺且淡,越遠越淡;這種感覺對越遠的物體越明顯,因此到很遠處就很難分辨出顏色,這是由於空氣中的水氣、煙霧、沙塵等在陽光照射下形成一道「紗幕」,近處的空氣「紗幕」薄,遠處的「紗幕」厚,正是這道無形的「紗幕」產生的影調明暗變化,讓人產生距離感縱生感。
  • 我們走得太遠,不能忘了為何出發
    今天帶來的美文是——我們走得太遠,不能忘了為何出發我知道,生活越接近平淡,內心越接近絢爛。經歷了世事的智者,終於領悟到,太過用力太過張揚的東西,一定是虛張聲勢的。而內心的安寧才是真正的安寧,它更乾淨、更純粹,更接近那叫靈魂的地方。
  • 好文案必須具備的條件之畫面感一一語言技巧、細節
    而這,就需要我們具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把故事中的人物、情節、衝突、高潮、轉折、結局活靈活現的展示在讀者面前一一畫面感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用最易懂最有畫面感的文字去說出來,因為沒有人會在面對面說話時,說得冠冕堂皇。 我總說:寫作是給人看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假想對象,感覺TA就坐在你面前,你在向TA娓娓道來。
  • 一個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遠
    敖老師還暢談了對工作室以後工作的設想,他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一群優秀的人會走得更遠,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融入團隊,與團隊一起奮鬥,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本次研究活動,工作室準備充分,主題鮮明,對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有很強的指導作用。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家只能在網絡中相聚,但參與活動的教師非常積極,非常認真地完成了活動任務。線上講座的時間很短,但線下交流探討的時間卻很長。
  •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竇桂梅校長的故事,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今天講述最美名校長竇桂梅的故事: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教師同樣如此,教師站得越穩,就會越從容,越深愛著自己的校園和講臺。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