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學困生優勢培育的長效行動04

2020-08-28 綠水青山說生物學習

心流歸一訓練(1)——熟悉光顯微鏡(必成目標:A1D1E1)

請您到實驗室,根據上圖提示看清楚光學顯微鏡,對照說明書,指出它的各個構件的名稱。

請您按照圖示要求,想明白光學顯鏡各個構件的功能。然後請回答問題:圖示顯微鏡是( )發明的,有它生物科學研究進入了( )水平。

圖示顯微鏡由光學系統和機械系統構成。請根據這一提示繪出這種顯微鏡結構的腦圖。

根據上圖提示,邊看光學顯微鏡實體,邊記住其構件名稱,做到沒有差錯。

按照上面圖示,徒手繪出顯微鏡簡圖,並標出各個構件的名稱,至無構件缺失和錯位為止。

根據上方圖示,與小夥伴交流一至五的收穫與缺失,寫寫交流感受。請保存下圖,經常看看,做到爛熟於心。

相關焦點

  • 高中學困生優勢培育的行動策略 000 前言
    高中學困生優勢培育屬於個性發展教育的範疇。 高中是指普通高級中學,筆者研究的對象是永州市祁陽縣第一中學和祁陽縣第四中學的學生。學困生就是班級裡在學科學當中集呆學、厭學、低分於一身的那些學生。優勢,通常是指一方壓倒另一方的形勢,這裡借喻學生個體獨佔鰲頭的學科素養。培育是生物學術語,是指使幼小生物長大、成熟的培養過程,這裡借喻教師促進學生素養完整發展的過程。
  • 高中生物學困生優勢培育的長效行動001
    引進《中學生優勢培育的行動方案》∥湖南省教育科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引 言中學生優勢就是中學生有個性全面發展的最大正能量,包括學業優勢和學科優勢。中學生優勢培育就是通過善教引領會學,竭力讓中學生有效利用自己的最大正能量有序建構最好的自己,以適應他們和社會的未來發展,包括學生學科優勢培育和學業優勢培育。
  • 高中生物學困生優勢培育的長效行動002
  • 讓農村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
    農村存在著大量的語文學困生,這些學困生的存在對於提高學校的整體語文教學質量是一種障礙。所以要改變這些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本文先分析了學困生的成因,再探討如何讓這些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一、農村語文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 丁奕然、呂立傑、任小文 | 朱正威生物教育思想的時代迴響——兼論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啟示
    /江蘇省人民教育家,研究方向:中學生物教學。而在朱先生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研究部分採取以下步驟:(1)四名研究者基於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分別篩選出材料中有關「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與社會責任」四個方面的論述,並協商出一致結果進行標記;(2)採用NVivo11軟體進行歸納式編碼分別對四大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聚類,生成自由參考節點;(3)讓四名研究者再對生成的自由參考節點進行本質內涵與培育路徑的分類;(4)用分類信度指數公式
  • 合肥市包河區生物學第二屆學術節暨包河區中學生物學教學專業委員
    11月21日,在合肥市第48中學濱湖校區成功舉辦了合肥市包河區生物學第二屆學術節暨包河區中學生物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進入會場前廳,展示包河區生物學名師風採、各校生物學教研組特色、各校學生科學探究大賽優秀作品的30多塊展板將人們的目光吸引;長長的展示臺上,擺滿了2020年合肥市中學生物模型製作大賽的40餘件優秀作品,逼真的造型,放大的微觀結構,一件件精緻的作品,讓參觀的老師、學生、家長讚不絕口,忙著觀看、拍照、收集資料。
  • 國內十大生物學研究機構學科優勢比較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地區的生物學研究快速進步,論文發表量穩步增長。為了更好地分析這一進程中主要研究機構的特色,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資料庫為數據源(資料庫檢索日期為2014年3月14日),利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主要研究機構的學科優勢進行比較分析。
  •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培育實踐
    借鑑國內外名校課程設置、信息共享的做法,統籌用好各方面教育力量,藉助軍地優質資源,利用本校教學優勢,發掘校領導和基層一線政工幹部潛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複製再現功能,提高培育工程的效率和質量。 創新常態長效理念。參照借鑑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常態長效的運行規律,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培育的組織方式、工作程序、教育制度等整套體制機制,實現「紅色傳人培育工程」的常態運行、長效落實。
  • 廈門康橋中學非智力培育辦學理念碩果頗豐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廈門康橋中學十餘年如一日,緊緊牽住學生"非智力因素培育"這個"牛鼻子",下大功夫,出硬措施,收到了滿盤皆活之效。12月2日,在升旗儀式,高二7班的劉子明因慷慨解囊兩萬元捐助素不相識的8歲患病男孩而受到特別表彰,廈門康橋中學校長林國慶還親手將獎學金交給她。今年8月,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年僅8歲的魏姓男孩因患白血病讓這一家人陷入困境。得知情況後,廈門康橋中學高二7班的劉子明積極行動起來,拿出自己和妹妹積攢的兩萬元壓歲錢,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 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四項行動準則
    如果我們能在系統的、支持性學習環境中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怎樣?如果我們能通過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有效幫助學生做好應對更複雜挑戰的準備,又會怎麼樣?本文主要基於上述兩個問題提供觀點和方法,探究了如何運用「停下來—想一想—有行動—學到手」四項行動準則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活水計劃,助力西部地區建立扶貧長效機制
    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共同注入寓意助力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資源活水,中國扶貧基金會活水計劃正式啟動。在推動實施活水計劃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專業社團優勢,根據脫貧攻堅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眼於社會力量助力欠發達地區的加快發展,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培育起一支解決當地民生短板問題的專業幫扶力量。
  • 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鄭州市第十九高級中學在行動
    鄭州市第十九高級中學組織學生觀看「楷模」——河南優秀人物事跡展鄭州市第十九高級中學組織學生觀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為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弘揚民族精神,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月10日,鄭州市第十九高級中學組織學生前往鄭州市博物館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優秀的歷史遺產、豐富的文化積澱和厚重的人文底蘊,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午14時,學生們在王利明和蘭嘯老師的帶領下依次進入博物館內進行參觀。
  • 《2019年溫州市培育稅收億元樓行動計劃》近日發布
    這些「天際線」就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層建築。其中,不少高層建築將在溫州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7月23日,我市發布了《2019年溫州市培育稅收億元樓行動計劃》,以推進我市樓宇經濟發展,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所謂樓宇經濟,是指隱藏在商用樓宇中的經濟形態——以商務商貿樓為載體,通過開發、出租樓宇,招商引資,從而引進稅源、引進各類企業,增加稅收。
  • 民政部辦公廳出臺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方案
    本報訊 12月7日,民政部辦公廳印發《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落實中央關於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要求,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從2021年起用3年時間開展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質量、優化結構、健全制度
  •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南陵中學學子喜獲銀牌
    兩金一銀 蕪湖學子全國生物學競賽獲佳績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現場,蕪湖學子頻頻傳來喜報。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戴玥同學、蕪湖市第一中學曹家齊同學獲得金牌,南陵中學秦旻同學獲得銀牌。
  • 常態長效全面提升,文明創建秦淮教育在行動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進行時……為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秦淮區教育局凝聚力量、強化部署,全區58所中小學及少年宮全員參與,並成立專項督查員隊伍,以查促改實現常態長效全面提升,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加強組織,強化調度,召開教育系統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凝聚全員參與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
  • 農業農村部:加快建立村莊清潔行動長效機制
    農業農村部4月10日在浙江江山市召開全國村莊清潔行動溝通交流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表示,要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切實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事辦好。村莊清潔行動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基本任務。
  • 新晃涼傘鎮中學:厲行勤儉節約  我們在行動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李培智 尹聽 龍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反對餐飲浪費工作,進一步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近日,新晃侗族自治縣涼傘鎮中學開展了&34;的班會倡議活動。活動中,學生們製作了主題手抄報、主題徵文,各班級積極組織家長朋友參與到活動中來,採取&34;、&34;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們勤儉節約的習慣和精神。
  • 青年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
    因此,需要進一步精心設計活動,提高與青年教師需求的契合度,優化培育環境、拓展載體,構建工作體系,發揮行業優勢,進一步做好青年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工作。目前,在青年教師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各方共同推動的工作合力沒有真正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穩定性、常態化措施還需要組織者繼續探索。  4.行業特色上,行業要素的融入度不夠充分,行業特色彰顯度不夠突出。根據調查:30.53%的青年教師認為教育活動與行業特色結合得不夠緊密。
  • 內蒙古大學,生物學是一流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
    這所大學以蒙古學和動物學著稱於世,培育了中國首例、首批試管綿羊、試管牛,把生物學建成了頂尖學科,不斷刷新的優秀成績,是這所大學的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大學校本部設有21個學院,有各類在校生27075人,其中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學生佔30%左右。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旭日幹、劉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趙進才等一批優秀校友,讓這所大學發展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好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