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不姓「孟」姓什麼

2020-12-22 翠墨翰香

木於石

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提起來,我們都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孟姜女是中國民間傳說人物,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20世紀初,孟姜女才被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中。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對孟姜女傳說做過系統的研究,他將孟姜女的原初形態一直上溯到《左傳》上的一個故事。

西漢末年的劉向在《烈女傳·齊杞梁妻》中又重新敘述了《左傳》中杞梁妻的故事,寫道:杞梁妻沒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沒有親屬,丈夫戰死之後成了個孤家寡人,杞梁妻對著丈夫的屍體在城下痛哭,哭聲十分悲苦,過路人無不感動,十天以後,「城為之崩」。

到了唐代,杞梁妻的故事又有了大的變化。杞梁由春秋的齊人變成秦朝的燕人,杞梁妻的名字也出現了,稱她姓孟名姜女。杞梁因逃避徭役被捉,後累死築於城牆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杞梁妻的故事經過六朝、隋唐時代的加工,又把崩城和秦始皇聯繫在了一起,這些都是勞動人民的藝術的創造。

元代,孟姜女的故事作為戲曲創作的源泉被搬上戲劇舞臺,故事的情節被鋪陳得一波三折、更加豐滿。明清以來,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間仍繼續發展演變。有的地方把孟姜女說成是葫蘆所生,由於葫蘆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所以叫「孟姜女」。不同的地方根據當地的民俗和民眾的不同興趣取向,對這個故事做了各種改造,使孟姜女的傳說呈現出極其強烈的地域色彩。

2006年,孟姜女的傳說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那麼,孟姜女姓什麼?似乎多此一問。其實孟姜女並非姓孟名姜女,而是姓姜,排行老大,即姜家的大女兒。何以稱「孟」?這就需要知道「孟」字的來歷。

孟,由兩部分構成:「子」和「皿」。古文寫作

商代父乙孟觚銘文

所表明的意思是小孩生下來之後,放在浴盆裡洗洗乾淨。「浴兒」是一個人來到人世間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用以表示「開始」、「第一」之意,即孟字的本義。所以一年四季的頭一個月稱「孟」,如「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等。還有在兄弟姐妹中排行居長者亦稱「孟」,如「孟兄」,依次為孟、仲、叔、季。

孟姜女不姓「孟」的另外考證,是春秋桓子孟姜壺文物的出土。

孟姜壺

桓子孟姜壺又稱齊侯壺,有甲乙兩器,發現於清代中葉,現分別藏於上海博物館與國家博物館。壺高22.1釐米、口徑13.4釐米,銅壺頸部內壁有銘文,一器142字,一器166字。此壺為春秋時期齊莊公姜光的大女兒姜蕾和丈夫田桓子無宇共鑄,以悼念田桓子無宇的父親田須無。銘文記述田桓子之父死後,齊侯請命於周王,為死者舉行多種典禮的事情。

孟姜壺銘文拓片1
孟姜壺銘文拓片2

除此之外,《毛傳》記載:「孟姜,齊之長女。」陳奐傳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孟姜」一般稱齊國國君之長女,亦通指世族婦女。也就是說,當時很多齊國公室的貴族婦女,都可稱「孟姜」。「孟姜壺」的出土,就證實了齊國貴族之長女統稱為「孟姜」的說法。

當然,以上只是一種考證,借「孟姜女」來說明我國的姓氏情況。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不僅在我國大江南北廣為流傳,也被日本、俄羅斯等國的民眾所熟知,並逐漸形成多種傳說版本。早在唐朝時期便有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日本寫本」。

從開始的杞梁妻到最後的孟姜女傳說,其間有兩千餘年,一個故事能長時間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並不斷地被改造、加工,並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這個故事代表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那就是:嚮往和平,追求穩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寧。

相關焦點

  •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孟」意為家中排行老大
    事實上,孟姜女並不姓孟,而是姓姜。叫「姬」、「姜」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姬」、「姜」兩家的女兒。  究其原因,還是跟那時候選媳婦要看她的姓氏有關。甚至於,對沒姓的女人來說,想當別人的小妾,都要看運氣了。  孟姜女姓姜,家中排行老大   作為歷史上最能哭的女人,孟姜女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
  • 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什麼 孟姜女姓孟還是姓姜是哪裡人
    相傳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拉去修長城而累死,死後被築進長城之中。孟姜女尋夫不得,悲泣動天,使得長城為之崩塌。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的主要情節大家都記得很清楚,那麼你知道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什麼?想必很少人知道,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孟姜女的姓氏很多人都搞錯了,那到底姓什麼呢?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其夫萬喜良被魏王徵召修築長城(今衛輝與輝縣交界的戰國長城)勞累飢餓而死,埋於長城之下。孟姜女尋夫哭至衛輝池山段長城,感動天地,哭塌長城,露出丈夫屍骨。至今在衛輝池山鄉歪腦村一帶還流傳其故事,山上能見到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淚滴石。新鄉市區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橋等名稱。
  • 葉公竟然不姓「葉」?那些被誤解了千年的人名 | 愛學習
    葉公好龍裡的葉公其實並不姓葉孟姜女哭長城裡的孟姜女其實並不姓孟……那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裡的人物
  • 龍族為什么姓敖?龍祖不是姓孟嗎?
    龍到底姓什麼?我之前做過一個類似的調查,大部分人認為龍是姓敖的,這一說法也在現在的眾多影視作品和動漫作品中都有借鑑,現在,如果讓大家在腦海中回想自己聽過的龍的名字,大家第一個會想到誰呢?是不是敖廣?確實,敖廣也算是龍族的紅人了,但是,龍真的姓敖嗎?我們今天就來探索一下龍的姓名。
  • 秦時明月:鍾離昧不姓鍾,孟姜女出現,怎麼還有感情線?
    他在演說用詞上沒有什麼之乎者也,甚至可以說是粗鄙,但是農家弟子是什麼人呀?大部分都是務農者,在大秦那個年代,他們可聽不懂文鄒鄒的腔調,只有劉季這樣的言辭才能激起他們的同理心。02鍾離昧不姓鍾其他幾位將軍那裡都很順利的交接好了,唯獨在鍾離昧這齣了問題,因為鍾離昧曾經是大秦帝國的將軍。第一次聽到鍾離昧這個名字的時候,就覺得這是個小說男主才有的名字,真的是很好聽啊!
  • 屈原的姓名是羋平,老子不姓老?一起來認識下先秦時期的姓與氏
    例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本姓「羋」,名「平」,字「原」,那麼「屈」又代表什麼?再比如,老子叫做老聃,又名李耳,哪一個才是他的名字?先秦時期的命名規律究竟是怎麼樣的,姓氏之間又有著何種區別呢?《通鑑外紀》言: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姓用來總括其人祖先源自的部族,而氏則可以追尋其人子孫是分化於哪個氏。這就是古人所說「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當然,「氏」就沒有「姓」這種持久的特性了。
  • 孟姜女是如何從山東人變成上海人的?
    先秦時期,女子一般是沒有名的,通常是以姓來稱呼。具體的情況是三種:丈夫或本人的諡號,如懷嬴(秦穆公女、晉懷公夫人);姓前面冠以娘家國名,如褒姒(烽火戲諸侯的那位)、齊姜(齊桓公宗女、晉文公夫人);按長幼排序,以伯(嫡出)、孟(庶出)、仲、叔、季等序稱冠姓來稱呼,比如孟嬴(秦景公長女)、孟子(宋武公之女、魯惠公夫人)。齊國是姜姓國,孟姜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姑娘。
  • 篆書書漢字教學形聲字「孟」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孟」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其上部是一個「子」字。它是一個象形文字,主在描摹了小孩子的外在輪廓。其本義為小孩子。在這裡「子」字充當「孟」字的義符,提示「孟」字的構字意義與「子」有關,具體是什麼意思卻沒有詳細說明。
  • 屈原不姓屈!那姓什麼?
    來源:人民日報研究屈原姓什麼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以下知識點:先秦的姓與氏有嚴格區分,屈原不姓「屈」,稱周公為「姬旦」不合適;先秦時代的男性,姓、名不能連稱,只能氏、名連稱。姓與氏產生的時間和條件不同,其社會職能也不一樣:姓是決定能否通婚的依據,即同姓不能結婚;氏則是用來區別貴賤的,即平民無氏,只有貴族才有氏。又到端午節了,自然會想起屈原。但是,如果問您屈原姓什麼,您知道嗎?也許會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屈!
  • 被誤傳了兩千年的孟姜女哭長城,到底隱藏著什麼細思極恐的陰謀?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當時秦始皇發動80萬民工去修建長城,一位名叫萬喜良的蘇州書生誤打誤撞與孟姜女喜結良緣。然而,最終萬喜良還是被抓去建造長城,半年後音信全無。孟姜女去長城找她的丈夫,一路上吃了很多苦。後來得知萬喜良的屍骨已經被填進了城牆。聽到這個消息,孟姜女大哭起來,日月無光。
  • 什麼是姓什麼是氏?
    氏是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夏、商、周三代以前,男子多稱氏.女子多稱姓,如孔子,於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稱氏不稱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姓氏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從土地和賜姓而來,天子就是賜姓命氏的人。黃帝對他的二十五個兒子創設了十二個姓。陶唐氏之後代封於劉地,其後裔以劉為姓。  二是以出生地為姓。
  • 【知識貼】屈原不姓屈!那姓什麼?
    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 諸葛亮原來不姓諸葛,那他姓什麼呢?
    讀三國這段歷史,諸葛亮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如果有人問你諸葛亮姓什麼?你一定會說:「那還用問,諸葛亮姓諸葛唄!」諸葛亮姓諸葛這話其實也對也不對,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諸葛亮的前世今生,看一看歷史上的諸葛亮究竟應該姓什麼?
  •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因為孔子也不姓「孔」啊。中國人的姓氏概念是和宗族捆綁在一起的,所以姓什麼非常重要。特別是《百家姓》對天下姓氏做出排名,讓人讀出一份身份地位的差別來。可實際上大多數人並不清楚,我們現在自稱姓什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之類,說起來擲地有聲,實際上這根本不是我們祖先的「姓」,而是「氏」。中國上古有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
  •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時間:2020-07-16 15: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我國歷史上的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 華為老總任正非,最美千金卻不姓任姓「孟」,為什麼?
    作為近些年新興起的能與蘋果銷量抗衡的華為手機,相信你身邊人都有很多人在用,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大家都把他當作傳奇人物,或許是收到了父親的影響,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也是一個低調不張揚的人。孟晚舟是任正非與第一任孟軍妻子的女兒,早些年任正非是入贅孟家,兩人離婚後女兒隨即改姓母姓。走近孟晚舟孟晚舟的童年時期基本上很少可以見到父親任正非。任正非剛剛從部隊轉業創立華為,工作十分忙,經常加班在公司不回家,孟晚舟可能一兩個月也看不到父親一面。
  • 有人姓死 有人姓「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韝」
    比如,明朝有一本書叫《皇明千家姓》,明朝的「百家姓」不以「趙錢孫李」開頭,而以「朱」姓開頭。還有一本叫《御製百家姓》,是康熙皇帝親自編纂指導的,它以「孔、孟」開頭,因為清朝的皇帝要表達自己對漢族傳統儒家文化的尊崇。
  • 姓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中國人的「姓」與「氏」有什麼區別?
    姓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中國人的「姓」與「氏」有什麼區別?時間:2018-04-11 10:25   來源:歷史大學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姓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中國人的姓與氏有什麼區別? 話說這幾日,筆者閒來無聊,重新刷了幾部古裝電視劇。
  • 孔子為何姓「子」而不姓「孔」,古代的姓與氏要如何區分
    孔子到底姓什麼?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也許你會說是姓孔,但孔是孔子之氏,而非孔子之姓。要想弄明白孔子姓什麼,就必須先辨析姓與氏之區別。姓先于氏出現,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已經有「同姓而婚,其生不蕃」的說法。「姓者所以別婚姻,氏者所以別貴賤」、「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何以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