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其夫萬喜良被魏王徵召修築長城(今衛輝與輝縣交界的戰國長城)勞累飢餓而死,埋於長城之下。孟姜女尋夫哭至衛輝池山段長城,感動天地,哭塌長城,露出丈夫屍骨。至今在衛輝池山鄉歪腦村一帶還流傳其故事,山上能見到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淚滴石。新鄉市區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橋等名稱。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其實並不姓孟,而是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最早起源於西周,是叫孟仲叔季,意思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後來春秋出現了庶長子這個東西,而大貴族嫡長子往往有機會擔任王畿十幾個宮伯之一(次子也有機會),於是春秋就改為伯仲叔季,庶長子才用孟。西周王畿也因嫡長子歸國繼位而免於被世襲化。「孟」為「庶長」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實際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兒」;而且,孟姜女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一類人的通稱。
據《毛傳》:「孟姜,齊之長女。」陳奐傳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孟姜」一般稱齊國國君之長女,亦通指世族婦女。也就是說,當時很多齊國公室的貴族婦女,都可稱「孟姜」。
這個冷知識你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