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圖解:道教神仙有九品,分三等,分別是九聖、九真、九仙

2020-12-19 曉夢閣神秘文化觀

【原創聲明】:曉夢閣只做原創內容,曉夢閣出文必屬精品,禁止盜用違者必究。

文/曉夢閣主

國教道教歷經千年,其神仙體系眾多,後人不斷添加和修改,在不同的道教典籍裡記載的也不盡相同。關於道教神仙的編撰,閣主推薦的典籍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歷代神仙通鑑》《雲笈七籤》這幾部比較經典的道家典籍。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道教神仙的品級,以《雲笈七籤》中分類為標準。

道教神仙眾多,但總體分為九品,三等,分別是九聖、九真、九仙!其中,仙屬於最底層

《雲笈七籤》中的《道教三洞宗元》條目中將神仙分為九品,稱之「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聖,三九二十七位也。」

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玉清、上清、太清。

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元始天尊治之。

玉清九聖 : 上聖、高聖、太聖、玄聖、天聖、真聖、神聖、靈聖、至聖。(以「至」最高,下同)

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天尊治之。

上清九真 : 上真、高真、太真、玄真、天真、真真、神真、靈真、至真。

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治之。

太清九仙: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

相關焦點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宿諸神分支。道教將天上的日月星辰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在星宿神部裡有我們熟悉的太陽星君,他是眾陽之宗,執掌太陽的運行,將萬物賴以生存的陽光普照於大地;也有居於月宮的太陰星君,她管轄五嶽、四瀆、五湖、四海,甚至還包括酆都冥界,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同時還有北鬥諸神及南鬥諸神等等。
  • 揭秘道教:原來神仙也有等級,你知道太上老君是幾等仙嗎?
    南朝時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構建了完善的神仙體系排行,編著了道教史上第一部神系著作《真靈位業圖》。他對道教神仙等級劃分以「位業」為依據,何為「位業」呢?「位」指的是神界的地位、位置,「業」指的是神仙道行的深淺、功德的高低。
  • 道教的北極四聖指的是哪幾位神仙?其中就有天蓬元帥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四御位列三清和玉皇大帝之下,是道教最重要的主神之一。他們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御的職責是輔佐「三清」及玉皇大帝,所以又稱「四輔」。
  • 道教女仙之—無上元君、太元聖母、太真夫人
    老君降生後,即行九步,步步生蓮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道獨尊,我當開揚無上道法,普渡一切動植眾生。無上元君傳金丹秘訣七十二篇於老君,即乘坐玉輿升天而去。太元聖母盤古之妻,生東王公、西王母。道教神話人物。又稱太元玉女、玉清神母、玄妙玉女,全稱 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
  • 道教神仙:臘月初九,東鬥星君、翊聖元帥、酆都大帝同時降臨凡間
    通過往期文章的介紹,我們知道道教的神仙在天地人三界都有存在,大部分的神仙都居於天界,道教還將天界細分為三十六重天,三十六重天又從屬於六重天,由下至上依次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羅天。道教的神仙並不是高高在上脫離大眾,道教本身是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而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希望通過人格化的神仙來更好的勸化眾生。
  • 人間官員九品,天界神仙的級別同樣分九品,卻很少有人知道
    皇甫謐《帝王世紀》中有這樣一段話:太昊帝庖犧氏,……繼天而生,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在據傳為東方朔作的《神異經·東荒經》中對東王公有這樣的描述: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長一丈,頭髮皓白,人形鳥面而虎尾。
  • 道教的旁門左道共有九品,分別是指哪些?
    在詳細闡述了下三品後,《道藏》中也列出道教旁門的中三品和上三品。這兩類中修煉法門眾多,雖不能直至大道,但仍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功。分別供不同悟性的人所修煉,但若想成道合道,靠修煉這些仍舊遠遠不夠。可以粗略地說,道教信仰中法門雖有萬千,但若迷戀其中,不修道心,不累功德,便容易陷入「旁門左道」之中。
  • 統攝三界,考召群魔 | 雷部九司三省,組織嚴密的道教天庭部門!
    九司三省是道教雷部神仙的機構,就像古代王朝的三省六部制一樣,他們分為各個職位,各司其職,猶如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政府機構。九司與三省,都是雷部的司法機構,主神分別是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侍中、玉府左右僕射、天雷上相玉樞使相、鬥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他們都是雷部的樞紐,因此被稱為九司。
  • 道教今日神仙聖誕及下降神仙介紹,他們的具體司職及寶誥是什麼?
    今天是農曆三月十九,是道教神仙太陽星君聖誕南鬥星君南鬥星君,道教神名。南鬥即二十八宿中之鬥宿,也就是北方玄武七宿之第一宿,因與北鬥相對,故稱南鬥。南鬥星掌理人類的壽命長短,俗說:「南鬥注生,北鬥注死。翊聖真君翊聖真君,中國神話中保護神。翊聖,謂輔佐天子。翊聖保德真君,又稱黑煞元帥,居元照黑靈府。在道教尊為遊行三界天尊、祖師西極法主、翊聖儲慶保德真君、皓天上帝。
  • 中國道教神仙級別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神話小說中提到的鴻鈞老祖,在道教典籍中沒有記載,道教也不承認有這麼一位大能。那麼道教神仙級別從高到低都有哪些人?最高級別是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乃是造化之根,造化之本,萬物之主。
  • 比較全的道教傳統神仙(附圖),如有遺漏,請各位斧正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信仰黃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煉理論及方法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和諧、天下太平,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道教神仙是對道教信奉的神和仙的統稱。
  • 道教信仰中的六御,分別是哪幾位呢?其中有金闕至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號,據《玉帝聖號同異考》說:「玉帝聖號,崇自牿劫前,中古復尊上,重稱讚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皇經集注》稱:「天有萬象羅列,深奧難窮,故言森羅淨泓。⑺玄元一炁,混沌之先:玄元一炁,道教認為天地萬物皆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生。其順序是元炁分形而生始,二炁分隸混沌開光,炁清高澄成天,炁降積滯成地,二炁分合中有和炁,名曰玄炁。故稱「玄元一炁」。《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稱:「無上三天,最上為大羅天生玄、元、始三炁,化為三清天。」故「玄元一炁」,又指清微天玉清聖境。
  • │道教神仙│南鬥六星、四靈二十八星宿、圓明道姆天尊
    ▶古法養生小知識·九蒸九曬黃精丸▶什麼樣的人需要超度嬰靈?▶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度亡解冤冥陽水陸兩利法會啟告!▶喝了道家神仙酒,人人都是酒中仙!▶道教開運補財庫法會,幫你消災祈財顧財路,讓你事業順利,財源廣進!▶【朝真拜鬥】為何道教拜鬥法事有消除一切厄難的大功德?消災延命轉運最快?
  • 中國正統道教神仙彙編,其各自神位排行大盤點
    中國正統道教神仙彙編,其各自神位排行大盤點 3、元始天王,九天真王,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金闕玉皇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昊天通明殿玉皇大帝
  • 農曆十一月十一日,道教尊神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天尊」是道教神仙體系裡對地位最高的神明的一種尊稱,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最重要的尊神之一,在早期的神仙體系裡位列六御之列,「六御」為:統御萬天的玉皇大帝、統御萬神的勾陳大帝、統御萬星的紫微大帝、統御萬靈的青華大帝、統御萬雷的長生大帝和統御萬地的后土皇地祇。地位僅次於三清天尊和玉皇大帝。
  • 西遊記中隱藏最深的神仙之一,實力之強,恐如來都不是對手
    在道教中,有一個說法叫做三清四御,這種說法其實出現得比較晚。在較早的道教中,其實是三清六御,而「六御」其實暗含六合的意思在裡邊,即「上、下、東、西、南、北」六個方向。太乙天尊到底有多強,我們先看看他的坐騎,九靈元聖。說起西遊記中的妖怪,九靈元聖絕對是裡面實力最強的一個,是西遊原著八十九回和九十回中的妖怪。並收下黃獅、狻猊、摶象獅、白澤、伏狸、猱獅、雪獅七獅;它被七位獅子精尊稱為「祖翁」,旗下徒子徒孫無數。九靈元聖有多強?
  • 《西遊記》冷知識09:王靈官、蓮臺、道教神仙
    王靈官是佑聖真君的佐使,他們兩個在這裡打,「勝敗未分」,佑聖真君趕緊發文到雷府,掉了三十六員雷將齊來,團團圍住,直到如來佛到。我在06裡討論過,四大天師本來公認的是張道陵、許旌陽、葛仙翁、薩守堅,《西遊記》把薩守堅去掉了,而代之以邱弘濟。
  • 九月九「重陽節」從何而來 古人為何覺得「九」是個神奇數字?
    這一天又被稱為「重九節」,因為這個日子有兩個「九」。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直到如今,人們還將「九」視為吉祥、尊貴的象徵。那麼,九月九日為何被稱為「重陽節」呢?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 人生九氣、九局、九品、九悟、九雅
    1、人生九氣 閒時多讀書,博覽凝才氣;眾前慎言行,低調養清氣;交友重情義2、得失之局:有小失才能有大得。3、利害之局:見利必先思害。4、禍福之局:福禍相倚。5、貧富之局:貧而有志,富而不驕。6、貴賤之局:貴賤皆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