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官員九品,天界神仙的級別同樣分九品,卻很少有人知道

2020-12-17 歷史二點通

東王公,又稱為木公,東華帝君,與西王母一樣同為道教尊神。究其起源大概為中國原始宗教的太陽神崇拜。國內多數學者認為,東王公是由太昊、伏羲演化而來的。

《列仙傳拾遺》說:木公,亦云東王父,亦云東王公,蓋青陽之元氣,百物之先也。而在中國古代木公也就是伏羲。皇甫謐《帝王世紀》中有這樣一段話:太昊帝庖犧氏,……繼天而生,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在據傳為東方朔作的《神異經·東荒經》中對東王公有這樣的描述: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長一丈,頭髮皓白,人形鳥面而虎尾。

東王公

東王公的愛好倒很奇特,就是整天和一美貌仙女玩投壺的遊戲,每一輪投一千二百下。有投不中的,天上就會發出噓聲,由於扔偏了而接不著,天上就會發出笑聲,並化成陣陣的閃電。鑑於東王公的這些歷史,所以道教的《真靈位業圖》和《枕中書》都把東王公定為扶桑大帝,顯示了東王公與太陽神千絲萬縷的聯繫。葛洪的《枕中書》說:

元始君經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頭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

這裡東王公已成為元始天尊的太子了。《真靈位業圖》把東王公列入「上清左位,太微東霞扶桑丹林太帝上道君」,足見其地位之顯赫。

東王公

道教後來進一步把東王公和西王母聯繫起來,而且為了增強東王公作為與西王母共同化育萬物的功能,編造了許多傳說,以《三教搜神大全》所記最為全面。其書卷一中說:東華帝君,是由湛然無為的道氣凝聚而成的。為了化生萬物,先是東華至真之氣,在海中化生為木公,治理東方陽和之氣。自號王公。……並與西王母共理陰陽二氣而化生萬物,劃天分地。凡是天上人間,三界十方,男子登仙得道者,都由東王公管理。

東王公

東王公住在東海方諸山上,山上還配備有助手三十五名,幫助東王公共同記錄人間的禍福。山上有東華臺,帝君常在丁卯日裡觀察天下四方學仙人的情況,並按他們的實際成績給他們評定品職級別。神仙的級別共分為九品。依次為:九天真皇、三天真皇、太上真人、飛天真人、靈仙、真人、靈人、飛仙、仙人。每位成仙的人按照這種級別,在飛升上天時先去東王公處報到,然後再拜見金母,諸種手續辦齊才能飛升九天,入三清境界謁見元始天尊。漢代初年有幾個小孩在路中遊戲,其中有一個小孩唱著童謠:「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當時沒人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有張良張子房知道這些孩童全是東王公屬下的童子。

東王公

東王公考察神仙功力操行品德的地方叫紫府,紫府是仙府三島洲中的一洲。在那裡根據神仙的仙績考核把地仙升入神仙,神仙升入天仙,以及諸種待遇問題。這位神界品職評定主持人肯定在天上威風八面。

這樣,東王公由原始的日神,經道教徒的加工增飾變成了由元始天尊、太元聖母所生的總管男仙和仙級評定的先天尊仙。

相關焦點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主要負責什麼,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可是在古代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比之更加險惡。清朝將官員分為九品跟十八級,而九品又細分為正九品跟從九品。九品在清朝就是縣級官員從屬,相當於現在的科長之類的級別。在清朝是不允許鄉村設立官員的,所以這些小地方上的官員也被認為不入流。
  • 清朝官帽的級別之分,九品官帽令人羨慕,一品官帽想都不敢想!
    這體現了他們官的等級,從一品到九品,官帽上面的花球的材料越來越珍稀。不僅花球是體現他們身份的象徵,他們身上的官服也體現他們官職位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讓人特別驚訝的東西,在文武官員身上最值錢的就是他們身上的官帽。
  • 一品到九品全對照
    觀看歷史劇時,很多人最頭疼的莫過於官員的官職,常常讓人一頭霧水,尤其是各種名號的將軍,只從名字很難看出他的具體級別。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官制歷朝歷代都有不同,同樣的將軍名號可能對應的品級完全不同,甚至有些電視劇胡亂使用將軍名號,更讓人傻傻分不清。
  • 訪談︱陳長琦:九品中正制是人才評價機制而非官員選拔制度
    這就是我在《魏晉九品官人法再探討》一文中所提到的:「舊有的研究主要存在兩大缺點:一是把九品官人法下為官員職位規定的人才品級要求――官品,誤認作是區別官員職位高低貴賤的官階;二是把士人自身的品第――資品,誤認為完全是由中正所評定。由此,完全分割了官品與九品官人法的聯繫,割斷了察舉、試經、賜官、賜爵、襲爵等與九品官人法的聯繫,進而誤把鄉品等同於資品,把九品中正制度誤作為九品官人法的全部。」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是一部超讚的喜劇,周星馳通過詼諧幽默的表演,把九品芝麻官演得深入人心。那麼,九品芝麻官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九品十八級清朝的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別。而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是一個代理縣令,並非是九品,而是正七品。實際上,清朝的九品芝麻官可以細分為正九品和從九品。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相當於如今什麼級別,和你想的是否一樣?
    周星馳所主演的《九品芝麻官》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是讓我們看的笑中帶淚,周星馳演的縣令不畏強權,終於成功為人伸冤。片子是以清朝為背景年代,起名為《九品芝麻官》也許是為了體現小人物不屈的精神,才給了周星馳這麼一個芝麻大小的官職。因為按照真實的歷史,縣令是正七品。
  • 乾貨圖解:道教神仙有九品,分三等,分別是九聖、九真、九仙
    文/曉夢閣主國教道教歷經千年,其神仙體系眾多,後人不斷添加和修改,在不同的道教典籍裡記載的也不盡相同。關於道教神仙的編撰,閣主推薦的典籍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歷代神仙通鑑》、《雲笈七籤》這幾部比較經典的道家典籍。
  • 清朝官帽的等級之分,九品官帽讓人羨慕,一品官帽想都不敢想!
    其實在清朝,不僅官吏的官服是分等級的,連帽子也有等級之分。早期只是規定了顏色而已,即紅、藍、白、黃四種顏色。後來,又相繼規定了材料,比如,一品到六品官帽子的頂珠大多是玻璃做的,七品到九品的官,頂珠是黃銅做的。清朝官帽的等級之分,九品官帽讓人羨慕,一品官帽想都不敢想!
  • 《軍師聯盟》中「九品中正制」是啥玩意?
    「九品中正制」是耳熟能詳的選官制度,多年來是是受到指斥批判的。隋代對應提出的「科舉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因此成為隋煬帝的一項歷史功績。嚴格而說來,我國當今實行的官制正在從「科舉制」、「九品中正制」退回到「察舉制」。而「九品中正制」在當時是一項選官制度的創新。在《軍師聯盟》中,這個制度最先提出者是吏部尚書陳群,由司馬懿參訂修改後提出來。
  • 清朝「三品官員」和「四品官員」是現在什麼級別?
    清朝的時候,官員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級。三、四品官員在清朝的時候,都可以列入中高級官員的行列匯中。他們的任命,都需要皇帝親自批准,給出具體的任命意見。而且,從康熙後期開始,清朝官員允許給皇帝上奏摺,直接跟皇帝溝通。   雍正以後,四品以上官員,全都允許向皇帝上密折。
  • 在古代,九品為什麼叫芝麻官?那比芝麻大的官是啥官?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電視劇或者有關歷史的讀物上看見一個古代的官職稱呼,叫九品芝麻官。而且總覺得九品好像就是沒品,或者就是最底層的官員了,那麼您知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真實的九品官到底是多大或者多小的官員品級呢?我們說的九品芝麻官一般都是指啥官?
  • 為什麼說「九品中正制」到了後期,已經嚴重製約了社會的發展?
    然而,有人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的情節十分有趣,很吸引人;有人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書中人物的英雄氣概。在一般人看來,所謂的英雄,就是建立了偉大功績、成就了家國之業的人。其實不然,一些總結了時代成果、推動歷史發展的人,也可以被稱為英雄,比如:拿破崙、陳群等人。 其中,拿破崙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陳群創立了九品中正制。
  • 清代官員品級與現今行政級別的對照:一級不落,明確對應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清代官員品級與現今行政級別的對照:一級不落,明確對應。從一品對應的現代公務員大概為國務委員會成員,這裡同樣僅是實職對比,而且人數上也沒有國務委員會那麼多。
  • 九品中正制:「官職高」和「品級高」哪個更厲害一點?
    九品中正制:「官職高」和「品級高」哪個更厲害一點?文/老揚歷史說大家都看過一個電影叫《九品芝麻官》,小編小時候也看過,那時小編對官職和品級有了最初的一個概念:九品是芝麻大的官位,那麼一品肯定是最大的!今天小編就以「九品中正制:「官職高」和「品級高」哪個更厲害一點?」為題來帶大家區分一下品級和官位。在清朝的官職中,衡量一個官員地位的就是職務和官階,官職大家都知道,大家聽過的什麼大學士啊、戶部尚書、縣令這些都叫官職。官階又是一個概念,把官員分為不同的「品級」。
  • 「清朝侍衛」是怎麼分級別?最高級別相當於多大官,你可能不知道
    現在古代劇的盛行,使人們知道古代官職與現今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官職的大小等級按品來算,通常分為九品,這與現在部級、處級有很大的差別。九品的官員制度從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只是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略微有一些變化在一些講述清朝的電視中,我們經常在皇宮中聽到御前帶刀侍衛這一職位名稱。
  • 清朝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三品官員和市長差不多?
    說到古人當官,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員的一品二品,我總是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複雜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的比較大一些,哪種的比較小一些,那好我們現在就先了解一下清朝官職的排名情況。
  • 九品中正制與士族的崛起
    九品中正制其實是在世家大族的範圍內,按漢魏、魏晉易代的貢獻,重新分配官品等政治資源。西晉品官佔田蔭客制進一步按官品分配經濟權益。九品中正制還在順應士林輿論的基礎上將清議納入體制,並與選官相配合。藉助於以九品中正制為核心的門閥制度,魏晉將王朝權威與制度性權力植根於社會之中,完成對統治基礎的培育。
  • 清代官員品級和現今行政級別的對比:一級不落,明確對應
    細分下來,清朝官制分為京官和地方官;官員等級尊卑以品秩區分,分為「九品十八級」。 所謂「九品十八級」,即「一品至九品,品級分正從」。基本來看,清代官員的品級劃分等同於現今的行政級別劃分。
  • 九品中正制既然差評無數,為什麼還延續了近400年?
    所以九品中正制才開始只是曹操唯才是舉的政策之一。直到公元220年,曹魏政權建立,曹丕稱帝,完善後的九品中正制在全國正式推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吏部根據「狀」、「品」、「簿伐」三個標準,將人才選拔分為九個等級(見下圖)。「狀」是評語;「品」是品級;「簿伐」是家庭門第。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清代知府現代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