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深的鞠躬,10幅鋼筆速寫畫,是62歲的廖大爺對醫護人員的致謝。
今年1月底,廖大爺因病從澳洲回到成都,入住省醫院,2月18日出院。這個春節,他第一次在病房裡度過。20多天裡,愛好繪畫的他用20多幅速寫畫記錄下了醫院的日常,嚴肅的病房變得溫暖而感動。
出院時,廖大爺特地從中選出了10幅,整理成一疊,附上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送到了護士站。此舉,讓醫生和護士們感動不已。「第一次收到患者這樣特別的感謝,很溫暖,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醫生唐小英說。
「禮物」
10張速寫畫 一封手寫感謝信
2月18日,廖大爺出院的日子。從1月25日入院,他已經在醫院度過了20多個日夜。這段就診經歷很特別,「第一次在省醫院這樣的大醫院住院,也第一次在醫院度過了春節。」
年前,廖大爺去到澳洲女兒家,本計劃在那裡過一個海外春節,但不想,剛剛幾天,身體就出現了異樣,高燒不退。1月24日晚,廖大爺和女兒從澳洲起飛往成都趕,25日早抵達成都,隨後便直接來到了省醫院就診。當天入院後,廖大爺就沒再出來,治療一直持續到2月18日。
出院當天,在其主管醫生和護士最後一次查房檢查後,廖大爺向在場的醫護人員深深鞠了一躬。並在隨後,向護士站送去了自己的一份特別的「禮物」——10張速寫畫,一封手寫感謝信。畫中畫下了住院期間的日常,醫生查房、護士值班、換藥、深夜的走廊……信裡,廖大爺也一一向主管醫生和護士進行了道謝。
感動
出院時醫護人員才知道他畫了畫
唐小英是廖大爺的管床醫生,和主治醫生黃醫生一道,與廖大爺接觸的時間是最長的。在唐小英印象裡,廖大爺是一個文化素養很高,為人也很和善的老人,「治療過程很配合,平時很理解我們。」
更多的醫護人員是在廖大爺出院時才得知他創作了這些畫。護士鄭敏回憶起除夕夜的值班場景。當晚,鄭敏進入廖大爺的病房為另一個病人輸液,當時病房內沒有開燈,鄭敏便打開了一個手電,而這時,熟睡中的廖大爺也醒了過來。鄭敏連忙致歉「不好意思」,廖大爺則連連回復「沒事沒事,你們真辛苦。」「他平時都這樣,就很包容很和善。」鄭敏說。
而這一幕也被廖大爺記錄在了他的速寫畫裡。還寫下了一段文字:除夕夜下半夜,我被強電光射醒,39床又開始輸液了,醫護人員太辛苦了。
感恩
他們真的很辛苦 除夕夜都在加班
廖大爺的畫裡,有「每天上午醫生查房、護士忙到中午、飯都吃不上」的繁忙;有「夜晚靜悄悄,兩位值班護士迎來豬年」的夜深值班畫面;有「每位病人都盼望早日康復出院」的病房;也有「護士站繁忙交接班時的認真工作」場面……而這正是醫院病房的日常。廖大爺說,他的病房正好在護士站對面,抬頭就能看到外邊的情況。「看到什麼我就畫下來,還會寫日記。」
「他們真的很辛苦敬業,除夕夜都在加班。」廖大爺說,當初在澳洲時,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直到回到四川,「一下就很親切了,醫生護士看病問得非常仔細。」他介紹。「主治醫生和護士們查房也非常仔細,平時對我的照顧也很悉心。作為患者,很害怕自己得的是絕症,但他們會給我說得很清楚,讓我放鬆心情。」廖大爺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報導
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