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洛帶600劉氏後裔祭祖 族譜記載是劉邦後代
劉氏後人擺下壩壩宴搭建族人交流平臺
「這座祖墳是300多年前劉氏祖先入川時所立……如今劉家六代同堂,人丁興旺,特前來祭拜祖先、磕頭上香。」2011年3月27日中午12點,在位於成都龍泉驛區洛帶鎮寶勝村6組的劉家祠堂右側,58歲的祭祀官劉大禮站在墓碑前,安排6代人按輩分依次磕頭、祭祖。
族長劉大益告訴記者,每年春季,劉家人都會集體出動,祭拜300多年前從江西遷來四川的祖先劉立璋及先輩。
2011年3月27日一早,近600名劉家後人從龍泉、郫縣趕往寶勝村,為祖先上墳。中午時分,祠堂祭祖禮畢,近70桌壩壩宴熱鬧開席。
劉氏後代上千人分布於洛帶郫縣
68歲的劉大益是洛帶「劉家龍」舞龍隊原領隊,也是《劉氏族譜》的保管者。
拿出泛黃的線裝本《劉氏族譜》,他小心翻找著扉頁已損毀的書頁,手指向第4代,只見上書「劉邦」字樣。「漢高祖是我們的祖先,『大』字輩是第181代後人。」劉大益說。
「除了族譜外,還有碑文為證。」他帶記者來到劉氏祠堂旁左側,在一塊光緒十二年的墓碑上,鐫刻著「豢龍後代家聲遠,破楚苗裔世澤長」的碑文。
「劉家世代舞龍,所以是豢龍後代;劉邦當年大破楚霸王,這句碑文是不是可以證明我們是他後代?」劉大益說。
記者注意到,族譜上第一代「劉累」被記載為夏朝專職養「龍」的御龍官。「族譜是祖上傳下來的,40多年前爸爸傳給了我。」劉大益告訴記者,300多年前,不足20歲的祖先劉立璋從江西贛州來到洛帶,如今,劉氏後代足有上千人,分布於洛帶、郫縣兩地,年齡最大的超過80歲,最小的還不足3歲。
是否劉邦的後代專家說已難考證
洛帶的劉家人,是否真的是「劉邦」後代?長期致力於客家文化研究的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陳世松認為,單從這份民間手抄本《劉氏族譜》看,是與不是已不好考證。
「該族譜有著特殊的價值,它記載了在川西壩子舞龍世界中名頭最響的『劉家龍』的傳承脈絡。」陳世松指出,《劉氏族譜》記載的第一代劉累為御龍官,系舞龍出身,「此人在史書上是有記載的,這份族譜是很好的佐證。」
陳世松告訴記者,「劉家龍」在洛帶又叫「上川龍」,劉家在入川時,將祖上舞龍的習俗帶到了洛帶,一直傳承至今。
404 Not Found404 Not Foundnginx/1.10.2
404 Not Found404 Not Foundnginx/1.10.2
404 Not Found404 Not Foundnginx/1.10.2
更多新聞
404 Not Found404 Not Foundnginx/1.10.2頻道頭條 Big News
404 Not Found404 Not Foundnginx/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