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族譜》字輩大全, 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2020-12-11 搜狐網

原標題:《劉氏族譜》字輩大全, 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筆者從相關渠道收羅了全國各地《劉氏家譜》的字派排行,展示如下,看看你屬於哪一支?輩分有多高?

劉氏族譜

1、遼寧北鎮滿族一支

……汝、應、學、養,名、顯、文、登,清、時、懋、樹,維、國、興、宗……

註:遼寧北鎮滿族劉氏:1941年劉恩銓、劉名仁等重修北鎮《劉氏宗譜》記載,這支劉氏宗族本是漢族,原籍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俗名山後大戶劉家。據先人傳述,與漢高祖劉邦、東漢光武帝劉秀均系同族,與宰相山東諸城劉墉更屬一派。明朝隆慶五年,又遷居海城縣前三臺子、新河屯兩處居住,直至今天,仍世代居此。到20世紀中葉,這支滿族劉氏已傳到第二十代,發展350戶2500多人,分布在前三臺子屯、新河屯、大二臺子屯一帶,為當地望族。族譜還記載,該族「移居盛京、安東、吉林、龍江、錦州、蓋縣、盤山縣等處之戶人口非常稠密,可以稱為興旺族耳」。這支劉氏宗族的一世祖劉忠死後葬在海山寨東北山,傳到六世祖劉德進,生子4人,後裔因此分為4大房。從一世到十五世「多以耕講工商為業,忠厚傳家。入軍政兩界充差者,率皆顯耀門第,頗極一時之盛」這個宗族在清嘉慶八年、鹹豐七年、民國三十九年先後編修了宗譜。

2、福建南平一支

……國、泰、玉、明,初、孔、白、夢,正、宗、德、儀,永、春,啟、元,士、英、子、寧,林、考、嶽、恩,生、秉、禮、義,仕、名、朝、庭,克、米、爾、祖,萬、世、永、盛……

3、江蘇劉樓一支

……敦、本、思、敬,紹、廷、克、光。榮、培、希、守,世、澤、延、長……

4、吉安縣富田一支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

……佑、重、叔、賢、甫、師、元、承、子、嘉、迪、曰、春、龍、堯、克……

6、吉安文陂鏡湖一支

……佑、重、叔、賢、甫、師、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壠一支

……永、宗、用、促、彥、希、寬、奇、見、先、誠、有、望、積、德、在、宗、賢、訓、迪、惟、崇……

8、贛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積、興、應、廣、天、開、大、運、啟、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豐沙溪一支

……厚、松、柏、樟、竹、彌、致、高、難、度、僶、巨、景、文、庭、仕、冠、聖、得、人、德、各、慶、好、施、感、受、發、添、興……

10、廣東紫金一支

……烏、郎、法、璉、應、開、紀、象、崇、永、朝、開、紀、昌、文、字、子、傳、兆、志……

劉氏始祖

11、山東滕州古滕一支

……守、真、希、書,近、儒、臨、端,崇、正、顯、微,世、毓、慶、觀……

12、山東單縣遷曹縣劉寨一支

……聞、漢、良、彥、靜,源、兆、本、玉、泥;榮、升、俊、道、崇,世、傳、憲、效、錫;建、守、克、永、志,作、君、廣、宗、起;同、貴、相、進、敏,培、恭、信、儉、義……

13、沛縣朱王莊藜照堂一支

……昭、鴻、運,慶、履、祥。遵、祖、訓,延、緒、長,建、家、政,詩、書、良。為、忠、厚,冠、漢、鄉……

14、江蘇睢寧永思堂一支

……良、延、榮、保,益、滋、廉、方,篤、厚、肇、隆,英、才、崇、尚,禮、賢、為、本,澤、惠、恆、長……

15、睢寧城東湯一支

……允、守、振、清,恩、慶、光、榮。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樹、義、延、培,庭、良、紹、興。志、遠、宏、偉,繼、賢、盛、隆……

16、睢寧凌城一支

……其、業、宜、廣,維、士、則、良。本、仁、祖、義,喜、爾、壽、縣……

17、睢寧王集林廟一支

……金、華、開、啟,福、慶、勳、宣,忠、楨、崇、祥,百、世、其、昌,貴、坤、獻、錦,新、建、久、遠,學、奎、武、揚,宇、元、安、長……

18、江蘇徐州銅山一支

……永、保、宗、祖、訓,勤、忍、剛、正、宏,傳、家、維、孝、友,為、善、本、忠、行……

19、江蘇鹽城新興一支

……世、守、其、德,義、孝、承、先;人、如、達、立,家、必、興、賢;弘、揚、廉、潔,榮、耀、超、前;書、海、恆、慧,昌、盛、萬、年……

20、吉安樟汲一支

……廷、茂、以、文、彥、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學、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賢、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

……子、伯、汭、萬、文、武、成、周、紹、繼、祖、謀、猷、明、理、心、常、泰、存、仁、福、厥……

22、吉安新圩黃塘一支

……仲、鞠、午、參、十、甲、宏、如、文、孟、孔、喬、存、榮、念、齊、堯、方……

23、吉安新圩鄉城山一支

……仲、珪、亨、伯、春、仁、德、用、文、高、顯、於、淵、邦、從、遜、紹、可……

24、吉安大陂一支

……武、昌、翊、朝、劉、明、光、元、亨、利、貞、大、昌、永、隆、吉、祥、孚、嘉、允……

25、吉水繞源遠慶堂一支

……先、紹、光、璠、元、亨、廷、清、永、盛、仁、義……

26、吉水五坊一支

……彥、大、浚、應、容、允、元、已、祐、臧、緝、福、扁、棒、樸、宗、日、雲、槐……

27、泰和江夾洲一支

……曰、明、和、震、可、淑、濟、均、友、存、永、福、叔、廣、崇、京、瑞、應、禎、祥、德、愈、昌、修、齊、道、貌、岸、然、學、建、明、良、安、仁……

28、泰和樟塘龍陂一支

……子、叔、資、樸、榮、常、舉、一、士、慰、甲、顯、承、光、榮、德……

29、泰和下坊一支

……元、宗、德、光、明、允、有、年、欽、崇、昌……

30、泰和苑前東皋一支

……惠、子、兩、魯、宗、文、以、子、珍、彥、琠、孟、敏、元、春、懷、天、大、承……

劉姓分布圖

31、泰和苑前洲劉村一支

……承、子、均、以、克、仲、叔、廣、志、卿、堯、夢、維、同、達……

32、泰和錢塘一支

……存、文、禮、仲、惟、元、希、寬、奇、見、國、振、光、望、積、德、在、宗、賢、訓、育、須、從、典……

33、泰和文塘一支

……嘉、如、鴻、文、隆、宰、卿、相、廷、翰、朝、國、恩、榮、欽、詔、授、爵、祿……

34、江西白石一支

……賓、貫、麾、壁、洞、甫、治、表、煥、坪、欽、源、梁、長、仲、元、效、樹、福、惠、瑞、菊、育、君、峰……

35、贛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積、興、應、廣、天、大、運、啟、定、吉、祥、孚、嘉、允……

36、湖南寧鄉古塘基一支

……基、鉅、潤、蘭、煐,垂、銘、永、樹、燻。培、鍾、源、本、烈,增、錫、汝、模、烝。均、鑑、澤、榮、耀……

37、湖北監利古柏堂一支

……開、振、宏、緒、茂、義、耀、儒、傳。清、源、啟、先、德,甲、第、永、聯、芳。孝、友、傳、家、遠,詩、書、啟、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國、煥、文、章。英、賢、定、新、體,齊、國、圖、富、強。政、憲、揚、廉、潔,華、寧、樂、同、康……

38、湖北鹹豐一支

……元、富、貴、崇、子、思、受、永、應、仕、文。先、祖、源、陶、唐,漢、代、輝、宇、光。宗、功、啟、後、繼,大、業、期、爾、揚。樂、維、真、善、美,德、尚、廉、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世、澤、長。修、齊、治、平、本,昌、明、福、壽、康……

39、湖北利川毛壩一支

……允、光、於、文、德,期、爾、長、世、澤。良、能、方、可、貴,用、賢、以、為、則。先、祖、源、陶、唐,漢、代、輝、宇、光。宗、功、啟、後、繼,大、業、期、爾、揚。樂、維、真、善、美,德、尚、廉、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世、澤、長。修、齊、治、平、本,昌、明、福、壽、康……

40、湖北利川毛壩一支

……宗、志、洪、思、楚,大、顯、文、養、承。士、伯、庠、開、遠,永、世、萬、代、興。慶、衍、華、簪、遺、澤、長,弘、蒸、燕、翼、仰、名、揚。箕、裘、丕、振、家、聲、盛,奕、禩、雲、礽、姓、字、香……

41、江西省全南縣一支

……均、景、叟、可、尚,允、紹、庭、劉、大。劉、天、思、嘉、世,永、定、期、昌、隆;盛、國、為、梁、棟,聖、朝、澤、恩、崇。詩、書、傳、奕、冀,恆、泰、慶、奇、逢;志、高、鴻、發、達,才、洪、涵、祚、昶。德、聲、榮、裕、遠,怡、方、添、正、剛;君、子、常、守、禮,儒、士、惟、文、章。哲、克、群、倫、霖,甘、潤、萬、方……

42、重慶萬縣董家豬羊壩一支

……君、子、澤、長,善、人、祚、永,觀、國、之、光,承、家、有、慶……

43、萬州董家巖大地坪衛生寨一支

……貞、元、啟、泰,肇、衍、隆、興,繩、其、祖、武,克、光、德、心,存、仁、履、義,永、恭、康、寧,敦、汝、有、於,世、守、一、經……

44、河南省濮陽華龍區南裡商一支

原派:……樹、人、宗、光、顯,培、善、傳、世、長,格、先、子、孝、順,繼、志、自、榮、昌……

現派:……樹、人、宗、世、澤,格、先、子、孝、順,繼、志、自、榮、昌……

45、河南信光山縣十裡店一支

……立、世、秉、直、誠,懋、義、敦、仁、斯,為、德、本、傳、家,崇、詩、禮、安、常,守、正、 廣、福……

46、河南信陽一支

……鳳、文、顯、樹、玉……

47、北京一支

……志、國、興、成、業,安、邦、永、賢、明……

48、河北一支

……泰、道、沛、崇……

49、江蘇一支

……堂、詩、禮、遵、亭……

50、廣西一支

……京、太、文、慶、合……

51、湖南郴州一支

……朝、臣、元、尚、良,尊、先、賢、肇、運,繼、啟、發、昌、明,敦、本、傳、家、順,誠、心……

52、湖南華容一支

……天、國、祖、邦、欽、鴻、廷、永、文、昌、德、世、忠、貞,有、時、顯、著、雲、龍、際、扶、保、王、朝、壽、宇、清……

53、河北省故城縣小廟鄉劉窪一支

……孟、瑞、世、鳳、文、華、通、順……

54、山東一支

……佩、振、嘉、生,繼、業、長、洪,士、同……

55、山東省夏津縣新聖店鎮徐莊村一支

……義、承、先、澤,自、今、維、新,書、庭、有、訓,家、世、長、春……

56、河北威縣一支

……廣、華、萬、世、昌,安、邦、慶、永、祥,民、心、從、大、道,勤、學、自、成、章……

57、重慶市璧山縣三合鎮劉家溝一支

……盈、月、朝、天、子,宏、仁、萬、世、芳,光、宗、榮、顯、耀,永、遠、震、乾、坤……

58、廣傳公第八子巨漣公後裔……禹、萬、清、國,元、亨、利、貞,祥、延、奕、世,文、章、道、德,光、耀、祖、宗……

59、廣西賀州一支

……家、學、代、昌,守、道、成、仙……

60、安徽肖縣一支

……夕、光、世、紀……

百家姓——劉

61、山東泰州一支

……嚴、新、壽、百、慶……

62、山東一支

……世、宗、要、士、梁……

63、江西吉安縣一支

……先、德、詩、書、啟、文、章……

64、山西祁縣來遠鄉張登村一支

……形、太、玉、榮,世、學、登、廷,克、廣、德、新,永、照、大、統……

65、遼寧鳳城一支

……尚、登、文、起、應,國、美、天、志、慶,玉、鳳、貴、法、德,永、遠、聚、寶、峰……

66、四川渠縣一支

……正、大、光、明、中、庸、尚、德……

67、河北黃滕莊一支

……世、守、中、合,習、北、元、吉、文、明、延、祚,永、存、成、式……

68、天津大港一支

……天津建市前屬於河北省,因而天津劉氏大多自認為河北劉氏。如天津市大港區劉崗莊劉氏,就是屬於河北滄州聚館劉氏一派。據道光二十三年奉旨率領4個兒子和2個侄兒隨駕北遷,落籍於直隸滄州東北鄉聚館,成為聚館劉氏的開基始祖。到今天,聚館劉氏後裔人丁興旺,廣泛分布於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69、山西太原一支

……據《太原文存》卷8《劉氏族譜序》記載,太原劉氏形成於明朝,以劉信為開基始祖。劉信,明成化時人……

70、山西芮城一支

……形成於明朝初,以劉敏為開基始祖。該族以「孝悌堂」為堂號。至明嘉靖時,有第7世孫劉良臣,始創修芮城《劉氏家傳》,明萬曆時劉良臣的兒子續修。清康熙時,劉敏第十四世孫也即劉良臣的第七世孫劉士錫,再次重修《芮城劉氏家傳》……

71、山西嶽陽一支

……據清鹹豐時手抄本山西嶽陽《劉氏宗譜》記載,該支劉氏家族形成於明初,以劉美天為開基始祖。劉美天在洪武年間定居嶽陽縣金堆裡石佛疊,傳到第七世時分為四大房,分別居於嶽陽縣羅家山、弱柳、凌雲、鄧家山等地。清朝乾隆58年,四大房始合宗祭祖,創修族譜。現在,這支劉氏家族已傳到開基始祖劉美天的第24代……

72、山西徐溝太常村一支

……據民國二十六年手抄本《太常村劉氏系圖》記載,該支劉氏形成於明初,開基始祖劉仲禮,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徐溝太常村。到今天,該支劉氏已傳到始祖劉仲禮的第27代……

73、山西交城一支

……據民國末年劉學光編交城《劉氏世譜》記載,這支劉氏家族原籍江南,明朝初年徒居山東省濟南恆臺縣等地,清朝光緒十五年以後,才陸續遷入山西省中南部八縣。民國三十七年,有一支又由屯留遷入交城瓦窯村落籍,此後到今仍居於此。這支家族現在已傳到第23左右。據族譜記載,該族歷史上較著名的人物有劉麟,曾任直錄河間府通判;劉泰華,曾任下德騎尉、候遷守備;劉志通,曾任安徽懷遠縣丞;劉得洪,任江西浮梁知縣,補用知府……

74、山東滕州古滕一支

……清朝道光十八年,古滕劉氏從開基始祖劉元的第17世紀開始,使用如下統一16字字派:「守、真、希、書,近、儒、臨、端,崇、正、顯、微,世、毓、慶、觀。」古滕劉氏遷滕始祖劉元去世於明景泰七年,享年84歲。夫人王氏,為山西臨汾縣處士王澄之女,生1子:劉武。

二世劉武,卒於明天順八年,壽82歲。夫人泰氏,生6子:劉殳渚、劉殳、劉殳殿、劉殳俞、劉殳為、劉殳雄。

三世劉雄,又作劉殳雄,夫人陳氏,生1子:劉完。自開基始祖劉元至劉希貢先生的傳遞世系如下:劉元—劉武—劉雄—劉完—劉儻—劉學禮—劉鈞—劉芳申—劉愷—劉培新—劉仕俊—劉永清—劉振方—劉玉珂—劉欣韶—劉性善—劉守辰—劉聚真—劉希貢。

到今天,古滕劉氏最多的已傳到劉元的第27代孫。如作家劉浩歌就是劉元的第20世孫……註:形成於明朝,來自山西,以劉元為開基始祖。據今人劉希貢先生提供的。此後數百年來,這支劉氏家族就世世代代都聚居於此,形成當地的望族。這支劉氏家族非常興旺發達,不但人丁眾多,而且人才輩出,到今天已繁衍到約5萬人,並孕育出了清代進士劉德夙、中國人民解放軍劉書田將軍和當代著名作家劉浩歌等大批優秀人物。古滕劉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棗莊山亭區、徽山等地。古滕劉氏修有自己的劉氏家祠,並以「崇善堂」為堂號。1995年,該族劉劉氏家祠還被當地政府列為滕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滕劉氏在歷史上曾5次修譜。現有一到五修族譜共550卷之多。

74、山東單縣遷曹縣劉寨一支

……曹縣劉氏歷史上曾6次修譜。從始祖「聞」字派開始,這支劉氏家族使用如下40字的五言派詩:聞、漢、良、彥、靜,源、兆、本、玉、泥;榮、升、俊、道、崇,世、傳、憲、效、錫;建、守、克、永、志,作、君、廣、宗、起;同、貴、相、進、敏,培、恭、信、儉、義。自始祖劉聞政至六修族譜主修傳遞世系如下:劉聞政—劉漢—劉良惠—劉彥書—劉暗修—劉源—劉兆麟—劉本宏—劉堪—劉祿—劉朝徵—劉來道—劉科—劉道佑—劉崇詔—劉世亭……

註:形成於明末,來自江蘇豐縣,以劉聞政為自單入曹開基始祖,以劉源明為受姓始祖。據劉恆心先生提供的1995年劉世亭、劉乃邦等編修的山東曹縣劉寨《劉氏族譜》記載,曹縣劉氏屬於豐沛劉氏大宗中的梁王劉武一支,原籍漢家劉氏的發源地、劉邦的故鄉江蘇省豐縣趙莊金劉寨,明朝末年因戰亂遷到山東,落籍山東省單縣西南約50華裡的劉方店。開基始祖劉聞政,又自單縣遷於曹縣東南60多裡的丁堌村立業,後裔世代居住於此,因改丁堌村為劉寨。劉聞政的後裔,現已傳到第18代,全族人口3000餘人,族人主要從事農業,集中分布在曹縣和單縣西南各村。

75、山東菏澤劉樓一支

……據民國二十三年因生計生迫,推著石輪馬車自江蘇省豐縣金劉砦遷居於山東菏澤東南90裡的劉樓落業,在這裡拓荒耕種,營屋而居。劉興泰的後裔,世代居住於此,到今天,已繁衍到第20代,也即劉邦的第73代左右……

76、浙江敦典堂一支

……據浙江圖書館乾隆壬寅版敦典堂《劉氏世譜》記載,該族以唐末節度使劉世容為第一世開基始祖。第五世劉誨遷婺源清塘;第六世劉與為敬興派始祖;十四世劉昌為株樹下派祖;太二為樓下派祖;劉八二為上門派祖;劉八四為後山派祖;劉震六為中門派祖;第十五世劉新為門亭裡派祖;劉齊為大坦上派祖;第十六世劉志為劉源派始遷祖;劉延為姜衝派始遷祖。劉源分支的傳遞世系如下:劉巨容—劉汾—劉升—劉義榮—劉海—劉與—劉泰—劉仕—劉瑀—劉一四—劉伯六—劉千四—劉千七—劉太三—劉桂—劉志—劉堯—劉四—劉貴保—劉長寧—劉景旺—劉鑑—劉潤—劉汝直—劉文煥—劉以時—劉一鏡—劉漢琮—劉是桂—劉天榮—劉有基—劉廷臣、劉廷爵……

77、浙江上虞一支

……據浙江省圖書館藏民國九年懷賢堂《劉氏宗譜》記載,浙江上虞劉氏以唐朝金紫光祿大夫劉豳為開基始遷祖。劉豳是劉仁晦的第三個兒子,生有4個兒子:劉教、劉敬、劉德、劉度。其中劉教沒有兒子,而劉度則生有劉少?、劉少珣、劉少璉、劉少琦、劉少璟、劉少璁、劉少環、劉少璀等8個兒子,於是以第六個兒子劉少璁過繼給大伯劉教為後。現將上虞劉氏唐家橋支派的世系抄錄如下:劉豳-劉教-劉少璁-劉儼-劉經-劉錫-劉邦昌-劉傳-劉天章-劉子木-劉應庚-劉範-劉道益-劉德馨-劉祖儀-劉士正-劉衎-劉溥-劉伯璟-劉克智-劉宗堯-劉時化-劉葵八-劉紫-劉榮-劉允敬-劉新發-劉聖木、劉端木……

78、浙江鄞縣懸慈一支

族譜所記懸慈劉氏遠古世系……劉迎-劉輕-劉奕-劉清-劉大……

註:形成於南宋,以劉大為遷鄞開基始祖,以劉邦為族譜遠古始祖。據寧波天一閣藏民國二十一年。但查《漢書》,元帝劉奭與王皇后、薄昭儀等共生3子:長子劉驁,立為太子,即成帝;次子劉康,封定陶王;三子劉興,封中山王。其中既沒有劉宋或劉箕的名字,而受封為定陶王的不是劉箕,而名叫劉康。因此,族譜所記當有誤。劉大大約在南宋時遷居懸慈開基立業,成為懸慈劉氏始祖。劉大生子劉南,劉南生子劉宋,劉宋生子劉世,劉世生3子:劉澤宏——劉松四——劉松六。到1932年劉氏第四次修族譜時,懸慈劉氏已傳到開基始祖劉大的第24代。懸慈劉氏進入近代以後人才輩出,如第23代有劉圭瓚,北京高等師範文學士;劉元瓚,北京大學工學士;劉璋瓚,上海光華大學法學士、北京燕京大學文學碩士;劉詩瓚,上海交通大學理學士。第24代劉祁坤,東方工科專門學校畢業;劉祁尚,上海復旦大學肆業……

79、紹興水澄一支

……屬於長沙劉氏大宗,是長沙定王劉發後裔,元朝大德年間由維揚適紹興水澄巷。後來,族人又有從水澄遷往杭州市和貴州省等處。常山漁溪劉氏:屬於彭城劉氏楚元王劉交大宗。開基始祖劉嗣恭,是南朝宋南越忠獻王劉鋹的第十九世孫。元朝末年由西安遷來常山。第二十九世劉誘,又遷居東。衢縣南鄉十二莊四都劉氏:始祖劉日琯,江西人,元末任杭州府學教授,避亂遷衢縣。衢縣南鄉十二莊下劉劉氏:始祖劉日暄,江西鉛山人,亦任杭州府學教授,元末避亂居此。又南鄉十八莊曲溪劉氏,亦稱始祖劉日琯,但任仁和貢生,明洪武中任衢縣教授,上居南關外金家塢,疑為同一人。龍遊劉氏,遷自四川;衢縣劉氏,遷自洛陽;海鹽劉氏,遷自汴梁;海教育界劉氏,遷自真定;宣平劉氏,遷自江西;象山劉氏,遷自河南……

80、福建南平一支

……自劉楚的曾孫「秀」字輩開始,南平劉氏使用如下字派:「秀茂,國、泰、玉、明,初、孔、白、夢,正、宗、德、儀,永、春、啟、元,士、英、子、寧,林、考、嶽、恩,生、秉、禮、義,仕、名、朝、庭,克、光、爾、祖,萬、世、永、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劉氏族譜》字輩大全,看看你的輩分有多高?
    筆者從相關渠道收羅了全國各地《劉氏家譜》的字派排行,展示如下,看看你屬於哪一支?輩分有多高?到20世紀中葉,這支滿族劉氏已傳到第二十代,發展350戶2500多人,分布在前三臺子屯、新河屯、大二臺子屯一帶,為當地望族。族譜還記載,該族「移居盛京、安東、吉林、龍江、錦州、蓋縣、盤山縣等處之戶人口非常稠密,可以稱為興旺族耳」。這支劉氏宗族的一世祖劉忠死後葬在海山寨東北山,傳到六世祖劉德進,生子4人,後裔因此分為4大房。從一世到十五世「多以耕講工商為業,忠厚傳家。
  • 古人起名字都要有字輩,你還願意按族譜字輩給小孩起名字嗎?
    隨著中國獨生子女的出現與增多,男女比例失調,在不遠的將來,許多姓氏不但要成為歷史,很多字輩也將消亡。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但其實字輩對一個人來說如同姓名一樣重要,按字輩可以追根溯源,找到自己的族人。這在古時候各個名門望族都是有著無數個字輩,每個字都有特殊的含義。
  • 成都洛帶600劉氏後裔祭祖 族譜記載是劉邦後代
    2011年3月27日中午12點,在位於成都龍泉驛區洛帶鎮寶勝村6組的劉家祠堂右側,58歲的祭祀官劉大禮站在墓碑前,安排6代人按輩分依次磕頭、祭祖。      族長劉大益告訴記者,每年春季,劉家人都會集體出動,祭拜300多年前從江西遷來四川的祖先劉立璋及先輩。      2011年3月27日一早,近600名劉家後人從龍泉、郫縣趕往寶勝村,為祖先上墳。
  • 你知道輩分是什麼嗎?你的輩分有多高?有些人居然說輩分是陋習!
    很多人只知道輩分是祖輩之間用來排序用的,父母他們那一代對輩分可能知道得多一點,至於現在的年輕人,可以說知之甚少!有一些人竟然說輩分是陋習應該摒棄!真讓人大跌眼鏡。把輩分看作陋習說明了你的無知,因為輩分不是陋習,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輩分的解釋: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 或者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系次第。
  • 字輩的設立有什麼含義和意義?你在家族中是什麼字輩?
    到了現在,好多人取名都不那麼注重用字輩的字了,但是,當修家譜的時候,在族譜上的名字,依然會使用字輩那個字。那麼,字輩為何在族譜中如此重要呢?它的設立有什麼含義和意義呢?字輩是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字輩,它會顯示祖源方向。
  • 劉氏家訓家風,融在字輩中
    他至今還記得,在他小時候,劉家祠堂還是一個前有水塘、花園,有200多個房間的大院子,如今只剩下祠堂上、中、下廳堂及左邊部分房屋相對較好。「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濃縮的家族史。」劉德忠說,從去年開始,劉家祠堂啟動了部分維修工程。這支劉氏家族沿用至今的字輩有20字,劉德忠解讀說,字輩中包含了「崇文重教、重德樹志」的家訓、家風和家規。
  • 全國各地魏氏字輩匯總大全!魏家人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
    山東齊河魏氏族譜:秀(修)得傳家遠行善可繼昌。 山東東平魏氏字輩:宗束廣茂培尚翊緒慶傳 山東莒縣魏氏族譜:守思景廷兆振延代書田慶善隆公九堂中見三元 山東汶上魏氏族譜:盡春興邦國廣震貴玉同。後續:慶林連長銘 山東濱州惠民魏集鎮魏集村族譜:中、仁、俊、丙、雲、紹、興。
  • 為了幫劉強東尋找祖宗,我們搜了全國的劉氏家譜字輩
    因太爺爺和爺爺去世較早,目前只留下有限信息—湘潭劉氏鍾靈堂,父親大人吩咐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家族族譜,請老湘潭縣的劉氏族人互相轉告,萬分感謝! 這時候我們又回到了劉強東的那則「尋祖公告」,劉強東說他家族已知的輩分是「忠義志強,福玉安詳」,按此,劉強東是「強」字輩,他父親是「志」字輩、爺爺是「義」字輩,太爺爺是「忠」字輩。
  • 劉強東認祖歸宗,劉氏家族按「字」排輩
    劉強東認祖歸宗,劉氏家族強勢回歸2018年1月2日,也是新年第二天,劉強東在個人微頭條上發微,全文如下:劉強東尋祖公告:家族解放前系湖南省湘潭縣劉氏族人,太爺爺在此出生,後因故移居江蘇!因太爺爺和爺爺去世較早,目前只留下有限信息—湘潭劉氏鍾靈堂,父親大人吩咐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家族族譜,請老湘潭縣的劉氏族人互相轉告,萬分感謝!
  • LPL職業選手最新輩分大全!真主只有兩位,「男」字輩最多!
    有一些職業選手經常會被粉絲們起外號兒,而且粉絲們還會給這些職業選手排上一些備份。就比如說廠長,還有小狗,一般都會被大家叫7醬和狗醬。當然,還有一些羞男等等的,這樣的稱號。LPL職業選手最新輩分大全!真主只有兩位,「男」字輩最多!
  • 你是什麼輩分的,以後的孩子還有輩分嗎
    今天早上看了一篇文章《上海有這麼多人叫「建國」!小布帶你了解上海戶籍人口中的「國」字輩》,有些感觸,城市化的進程削弱宗親概念。我這裡還是知道輩分的,只是這個輩分用完了後,以後的孩子輩分是什麼呢?還有人去續族譜嗎?是不是都成了無本之樹,無源之水?我生在農村,一個村子裡全是一個姓,所以遇到人也好稱呼,因為輩分擺在那裡。到我這裡傳下來的我知道的輩分就是「見德樹華思永成」。
  • 一個字的名字怎麼用族譜裡的字輩起名?蘇軾家族告訴你答案
    在中國4100多個姓氏形成的中華姓氏花紋裡,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成因和歷史,而這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也通過族譜流傳了下來。而我們在翻閱家譜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有一些一些同輩間的名字,會有一個字是一樣的。這就是家譜中的字輩,也叫做派語。
  • 劉氏電子版族譜 聚館劉氏 也許有你的名字
    思忠--各 支 系 譜 綱(卷九)《敦睦堂,聚館劉氏統宗族譜》修續,在全體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歷經近一年時間,已成籍立卷,全體族人皆為之慶賀此次修譜,彰顯了廣大族人的愛族敬祖之情懷,族內些有識之士在族譜續修需要資金支持的關鍵時刻
  • 樂活學院九二老師——按族譜字輩起名法
    大家好,我是樂活學院九二老師,很多朋友都有疑問,姓名學是個什麼東西,他會怎樣影響著我們呢!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內容!表示輩分,就是按家族世系諜譜規定的輩分起名。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直接受宗法制思想的影響,其要點就是維持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制( 正妻所生長子有合法繼承權)。- -般家族,特別是名門大族,為了使「人不忘本」,「 知統系來處」,都要撰修家譜。人的名字要明確標示出他在家族世系中所屬的輩分字。如同族兄弟採用同一字或同-漢字偏旁,同族不同輩分用不同的字表示。這種方法,稱排行或排字輩。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大、範圍廣。
  • 山東秦氏字輩(大全)
    三、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展家鄉秦家村輩分從高到低:同化茂兆開(宗)天孝(學)法立繼雍振元文QQ:124167017   手機號:15910083159 四、山東濟南歷城字輩:士九年井(耀)永(鳳)漢密維尚清      左民成吉太  志本叫玉中
  • 相聲界輩分趣聞:八零後文字輩藝人各有奇葩
    相聲界的輩分的排法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幾代進行排列,比如張三祿是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馮昆治第三代,李德鍚第四代,張壽臣第五代,侯寶林第六代,馬季第七代,郭德綱第八代,再往下就無法統計了,比如郭德綱的一眾徒子徒孫們。
  • 大連牟平大莊文登鴨灣劉氏——劉氏文化
    歷經三年多,至2011年8月底編寫完成。劉欽奎老人和劉維木在2008年間已盡八十高齡,在歷經三年多的編寫過程中,與部分編寫委員同樣奔走在遼魯大地上,走遍千家萬戶訪盡兩地劉氏族人,收集了劉氏變遷史及各代撰寫家譜資料,查清了兩地族人約有267個世系分支。
  • LOL有四大「輩分」:「女」字輩最受歡迎,墊底的是「媽」字輩
    LOL玩家的調侃聲裡,霸氣十足的輩分往往實力很差,看似很低的反而可能實力不足。事實上在成長過程中的耳聞目染裡,輩分的說法同樣存在於英雄聯盟的遊戲裡。英雄聯盟有四大「輩分」英雄聯盟英雄聯盟被稱呼最多有四大輩分,這些「輩分」之間也都有重合。
  • 黃氏家譜、字輩大全,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
    目前,有較大價值的黃氏族譜,一是《竹橋黃氏族譜》二十冊,民國十五年浙江餘姚「悼倫堂」第五次重修。該譜修撰極精,卷首有大理學家王陽明的序,又載有自漢丞相黃霸以後歷代名人畫像計八十幅。族譜體例,「寓紀事於《編年》,以《世表》為倫次」。編年、世表之外,又另立《列傳》一門,入傳者有八十一人之多。此譜現存浙江餘姚市梨洲文獻館。二是《經鏗黃氏家譜》,該譜為清光緒「敦睦堂」第七次修譜計三十卷,現存武昌辛亥革命紀念館。
  • LPL的輩分排名,「醬」字輩有三個人,而「爹」字輩只有兩人!
    眾所周知,LPL的眾多職業選手無一例外都有外號,很多玩家也是樂在其中,瘋狂玩梗,但這些外號的來歷和醬、男、帝、皇等輩分的原因嗎?今天就來科普一下LPL的這些「輩分」吧。第一個就是「醬」字輩了,作為LPL最高輩分,現役選手只有uzi和明凱了,也就是澡醬和7醬,而另外一名退役選手韋神則是這個醬字的開發者,因為當時的韋神喜歡看日漫,所以得名韋醬。但是能夠得次字號的選手並不多,沒有諸多殊榮和提供眾多粉絲玩的梗是無法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