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輩分是什麼嗎?你的輩分有多高?有些人居然說輩分是陋習!

2021-03-03 祖源文化傳播

說到輩分,許多人並不陌生,但也並不熟悉。很多人只知道輩分是祖輩之間用來排序用的,父母他們那一代對輩分可能知道得多一點,至於現在的年輕人,可以說知之甚少!有一些人竟然說輩分是陋習應該摒棄!真讓人大跌眼鏡。把輩分看作陋習說明了你的無知,因為輩分不是陋習,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

輩分的解釋: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 或者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系次第。但如果簡單的把輩分理解成誰是大爺,誰是孫子?這也是是很無知的。輩分其實承載著文化和歷史傳承,中華文化幾千年,能留到現在的不敢說有多精華,但絕對是有價值的。

輩分的作用

有些人說輩分是尊老愛幼的表現,輩分要求我們處理好長幼先後之間的關係,對輩分高的人要尊重。一般輩分高的人年紀都比較高,尊重是應該的。對輩分小的人,我們要有長輩的樣子,以身作則,起到榜樣作用。就這樣輩分成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重要紐帶之一。假如說名字只是一個代號而已,那輩分則是一個固定的頭銜。無論對長輩對晚輩,對親人朋友,甚至對身邊的領導同事,都可能存在輩分等級關係。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備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東南亞等國家,像韓國,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韓國藝人對前輩十分謙遜禮貌,對晚輩也是禮遇有加。就算是在西方國家也保留著這種輩分關係!

輩分,對於一個人而已,一生下來就確定了,任何人都別無選擇。論資排輩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影響,孔子是一位十分重視禮的人,而禮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孔子所講的禮主要是以親疏作為判定依據的"孝"和以尊卑作為判定依據的"忠",子對父孝,臣對君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種論資排輩的表現。

漢族重視宗族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在滿族統治的清朝也不例外。一開始滿族人取名都不按什麼輩分先後的,像努爾哈赤的原意就是"像野豬一樣兇猛的人",跟輩分哪有什麼關係!不過從清朝康熙開始,命名開始按字輩順序,皇子的第一字皆用"胤"字,像康熙第四子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名字的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孫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用"日"旁,像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在弘字輩分下,用"永、綿、奕、載"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在載字輩分下,親選"溥、毓、恆、啟"四字。鹹豐在啟字輩分下,親選"燾、闓、增、祺"四字。所以清朝皇族從雍正開始,其字輩排序為: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現在你應該知道輩分字派的重要意義了吧!

輩分的排列

輩分的排列最明顯的就是在名字上了,使用輩分用字不僅方便於同族中的排行輩,也便於修宗譜。以字定輩分一般將這些輩分字置于姓之後,比如張學良、張學思、張學銘。明朝時期,朱元璋給他的兒子兒孫等定了輩分排行,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順序,26個兒子的名字都是有木字旁的,並且給26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一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向下排序起名字。另外朱元璋還規定從孫子輩開始,每一輩每一字使用輩分表中的字,第二個字必須帶有五行的偏旁或組成部分,而且要以火土金木為順序依次排序命名,看得出來朱元璋是多麼用心!我們知道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明仁宗叫朱高熾,就是高字輩的火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輩的土旁等,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宗譜的行輩字派可以加強宗法制度,用字也充分反映了這一目的,輩分用字主要有3類。

輩分行輩字派由誰定?

家譜中的行輩字派在家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是由家族中的一位名人制定的,還可以編成幾句吉祥話,有一些文人甚至編成一首詩,像浙江《唐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福祿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寧聰";還有像湖北《汪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於後,世澤延長,齊家有猷。讀起來朗朗上口!

家譜字輩用完了,怎麼辦?

假如家譜中的字輩用完了,可以召集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或各支代表再續字輩!一般情況下是20輩,一首五言絕句。在過去,都是族長召集家族的人,將新族譜刊印分發,舊譜往往極少保留。如溥儀曾續「敬志開端,錫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給清宗室使用。

張氏輩分

當然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不在乎自己的輩分排序了,至少在我的身邊裡,自己的哥哥姐姐給自己的子女取名字都沒有考慮過輩分,取的名字不是子涵就是梓涵什麼的,也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族有什麼輩分!這也難怪有些人還覺得輩分是陋習應該摒棄!這是多麼無知可笑的言論!


許多年後,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傳播了很多充滿人性、良知、散發著正義光芒的文字,我拒絕了與邪惡同汙合流。

——這句話,據說是柴靜說的,無從考證,但說得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發現更多精彩家族歷史

總編:上官福楚

輪值編輯:熊劍文

資料採輯:上官鑫

發布:官正瓊

審核:官建洪

有部分文章,我們一時沒找到原創讀者,或者您申請了原創,但我們推送過程中並沒得到提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轉發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本公眾號轉載此圖文僅出於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及對您造成不利影響,敬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你是什麼輩分的,以後的孩子還有輩分嗎
    今天早上看了一篇文章《上海有這麼多人叫「建國」!小布帶你了解上海戶籍人口中的「國」字輩》,有些感觸,城市化的進程削弱宗親概念。我這裡還是知道輩分的,只是這個輩分用完了後,以後的孩子輩分是什麼呢?還有人去續族譜嗎?是不是都成了無本之樹,無源之水?我生在農村,一個村子裡全是一個姓,所以遇到人也好稱呼,因為輩分擺在那裡。到我這裡傳下來的我知道的輩分就是「見德樹華思永成」。
  • 賴嬤嬤的輩分有多高?
    賴家的地位非常高,以至於到了賴尚榮,賴嬤嬤的孫子,都已經去當縣令,這是什麼?這已經不是奴才,而是統治階層了。如果他個人經營的好,將來加官進爵,都有可能與賈家平起平坐。事實上也差不多。賈家最後被抄家,敗落了,全家人扶著賈母靈柩回老家。路上盤纏吃緊,錢不夠花了,賈政就寫信給賴尚榮,希望他能寄點銀子過來。
  • 按輩分取名的有趣事,支持孩子按輩分取名!
    前幾天到縣城一公司辦事,用的我父親的身份證,負責辦事的小姑娘看到身份證上的居住地址說我們是一個村的,因為我們離開家到菏澤市居住已經15多年了,小姑娘有20歲左右,自然是不認識。我就問小姑娘你父親叫什麼名字,我應該認識,她說了她父親的名字,果然比較熟,我比她父親大一歲,和她父親的哥哥,也就是她大爺(我們這裡稱呼父親的哥哥為大爺)是小學同學,關係還不錯,小時候經常一塊玩,雖然不同姓,他姓彭,我姓張,但是按照祖輩傳下來的輩分,她父親應該叫我叔,這樣小姑娘應該稱呼我爺爺。
  • 三生三世:要說輩分最亂的當屬狐族,那是你不知道天族的輩分!
    看過這部劇的都知道劇中的神仙貌似都不把輩分這個東西當回事,要知道青丘女君可是四海八荒都敬仰的人,夜華雖然身份地位都勉強配的上對方,但是他卻沒有人家那麼大的名氣,所有人都要尊稱她一聲「姑姑」,這輩分也是相當高了,但是夜華卻不在意這些,也是很厲害了。
  • Rookie直播爆料韓國「輩分」現象,網友:當代陋習
    既然是直播那麼就會有跟觀眾的聊天互動。這不,Rookie在最近的直播中談到了韓國的輩分問題就引發了眾多LOL粉絲的熱議。Rookie在直播中談到:自己不想回到LCK的原因其實跟韓國的輩分文化有很大的關係。在中國,大家的實力地位都差不多。就算實力年齡有差距,也用不著低聲下氣。
  • jojo的奇妙輩分:前六代jojo什麼聯繫?喬魯諾輩分竟然比承太郎高
    喜歡jojo的朋友們肯定知道,前六代的jojo們都是有著血緣之間的關係的,自然他們一些人是可以按輩分來對待自己與其他jojo的關係。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喬魯諾的輩分其實比空條承太郎和喬瑟夫的還要大些,這是為什麼呢?首先還要從第一代jojo說起,第一代jojo也就是喬納森·喬斯達。
  • 輩分相差很大是什麼感受?網友:那個六十多的是你表哥!
    一直到結束後問我爸,我爸才說二那兩個不到四十叫你表叔,那個六十多的是你表哥我姨夫和我家同姓(不是同村)按輩分姨夫要叫我叔,小時候只要和姨弟吵架,就讓他叫爺爺,事後沒少被爸媽說。最尷尬的一次是,和我舅一起去姨夫家,姨夫叫上他兄弟陪我們吃飯,一桌人輩分那叫一個亂,姨夫的兄弟叫我舅弟弟,叫我叔,姨弟叫我哥,姨弟的叔叔叫我叔,我叫姨弟的弟弟(他叔家的孩子)叫孫子我家也是背份高從小一起長大的大我一兩歲的是我侄子一次一個大侄子結婚要找個屬馬的人壓床(我們那的風俗結婚頭天晚上新房要找人來睡)找來找去結果找了我於是就變成叔叔給侄子壓床由於侄子初中畢業沒多久就結婚了還生了孩子孩子會說話的時候我上高三見我要喊爺爺
  • 輩分!你的家族是如何排輩的?
    人靠衣裝,馬靠鞍,一看長相二看穿!大家好,我是太easy!今天我們研討輩分是否與年齡有關?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淵遠流長。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更重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別,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輩分,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下來就被確定了,自己別無選擇。同宗族之間的輩分是嚴格遵守的,比如說稱呼必須準確,日常生活中要向長輩請安、讓座、讓路,坐次上也十分講究,不能亂禮法。那麼輩分是否與年齡有關呢?
  • 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取名字需講究「輩分」,如今被當成陋習?
    我們中國特別講究長幼有序,特別是現在的農村,人們特別重視輩分,一旦叫錯輩分是要被別人笑話的。古代的時候不僅有輩分,還有字號,現在字號已經被廢除了,竟然還有人想要廢除輩分,殊不知這是對自古以來的傳統和倫理的挑戰,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會被大家當作小丑看待。
  • 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還知道自己在家族中的輩分嗎?
    在我們中國,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絕大部分人在自己的姓氏家族中,都是有自己的輩分的。就算是長期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不再跟老家或家族聯繫,其實也是有自己的輩分的,只是你不再在意這一點而已。接觸少數民族不多,不知道少數民族是否也有嚴格的輩分規定。
  • 有種尷尬叫「輩分差」,外甥女去幼兒園接舅舅,卻被門衛當作寶媽
    但有的時候僅僅憑年齡卻無法判斷誰是長誰是幼,因為在我國還有輩分一說。最近有一位網友就在網上和大家分享的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趣事。這位網友是一個20多歲的女孩,正是青春洋溢的年齡,雖然她自己並沒有結婚生子,但是卻會經常被認為是孩子他媽,這是為什麼呢?這天這位網友和往常一樣出門前精心打扮了一番,雖然只是去幼兒園接孩子,但愛美的她依然不願隨意。
  • LPL中獨特的輩分文化,醬字輩的選手只有三個,你知道嗎?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LPL中獨特的輩分文化,醬字輩的選手只有三個,你知道嗎?LPL作為國內英雄聯盟的最高舞臺,除了高水準的競技狀態,觀眾們的觀賽熱情、選手們的精彩操作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那就是LPL選手的輩分,這些都是對LPL選手的一些調侃,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下LPL中的輩分。醬字輩說起LPL的輩分,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是醬字輩最高,而目前在醬字輩的選手一共才三人,他們分別是韋醬韋神、七醬廠長和澡醬UZI。
  • 輩分差太大有多尷尬?外甥女去接舅舅放學,門衛:是孩他媽不?
    說到輩分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深有感觸,有的人為自己輩分大而驕傲,有的人則為自己小的輩分而懊惱,甚至在生活中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尤其是那種剛上小學但卻擁有高輩分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到底有多麼的豐富多彩呢?如果你想了解,不如細細品味下。
  • 武林中輩分是什麼決定的,看看武當七俠和滅絕的輩分高低就知曉
    武林之中的輩分問題其實蠻有意思的,講起來,輩分這種東西,有三個決定因素,那就是身份資歷和年齡。身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資歷,最不重要的就是年齡。比如說張無忌,年紀很輕,但是當了明教教主之後,輩分一下子就上來了,明教的教眾都是他的徒子徒孫了。
  • 你家孩子會用家譜輩分排序的字取名字嗎?避免爆款重名尷尬,蠻好
    群友草莓說:咋整?剛剛得知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取的名字居然和自己家孩子名字一樣,不過其中一個字不同,只是音同,自己家孩子比她家孩子輩分大上一輩,卻整了一樣的名字,這不亂了輩分嗎?主要是兩家平時走動的不是很頻繁,而且親戚家只知道草莓家兒子的小名,根本不知道大名,草莓是去賀喜時才知道兩家孩子名字一致的,當她希望親戚家改名時,親戚卻不以為然,覺得無所謂,說這個名字很好,不想改。這就尷尬了,話說,大街上經常有撞衫的尷尬,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那麼撞名呢,也是誰醜誰尷尬嗎?額,開個玩笑。
  • 雲南彝良縣牛街鎮一支廖氏輩分
    廖成付宗親在「巴蜀廖氏筠連宗親微信群」 發了一條介紹「音樂製作人廖仕偉」的文章,然後我和廖成付宗親聊起來了他們的世系、輩分、遷徙的故事。雲南彝良牛街小幹溪廖成付 你好,請你你介紹一下你們當地廖氏的世系,輩分好嗎。廖仕偉你是否認識?廖成付宗親告訴我:他老家是雲南彝良牛街鎮小幹溪村的。對家族這個方面的問題我不是很了解,我只是聽說過我們的輩分是:文萬思登耳幾,士季忠臣孝。我是「臣」字輩,爸爸是「忠」字輩。
  • 鎮元子比如來的輩分還高些?你看他兩個童子怎麼說
    (蝸牛看西遊第3754期)文/蝸牛西遊中的人物眾多,卻不代表著每個人之間都是有聯繫的,好多人雖然都是高手,卻沒有真正交手過,好多人之間沒有關係,卻還得將他們的輩分定下來。我們今日就來比較一下,鎮元子和如來之間,他們誰的輩分更高。我們先說他們的身份:鎮元子是地仙之祖,算是一個散仙,確切而言,在天庭並沒有實際的身份。如來就不一樣了。他是西天boss的同時,西遊裡,他在道教中也是有身份之人,如來是五方五老之一。
  • 紅極一時的「按輩分取名」,為什麼現在不流行了?原因太現實
    什麼是輩分取名呢?就是姓氏和中間的一個字是固定的,家長只需要取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就行了。以前的人們,宗族觀念比較強,很多村子裡還會修建祠堂,只要一說名字,就知道你是哪一家的人,你在族中的輩分高低。這種取名方式,還可以加強族人的凝聚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到處流動,一個大家族也都散落在世界各地,沒有統一意見,這就導致了許多年輕人,特別是90後,沒有很強的宗族觀念!
  • 姓名中怎麼看待 輩分字的做用?
    從這個意義講,他們所使用的輩分字,大都有美好的含義,和對後代的殷切期望,比如孔姓家族等,大家可以追索一下。他麼的排輩用字都很講究,集美好,文化,願望,傳承,仁義,理智,信義,立志,永好,多子多孫等都包含於其中。這就充分體現和彰顯了輩分字的家族中的文化氛圍,家教傳統,家族傳承立德為本的家族傳統觀念,但是這些輩分字真實的影響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 男孩因輩分火了,他沒出現全村人都不能開席,網友:多敬幾杯牛奶
    直到現在如果遇到一些親戚,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叫他們什麼,一般孩子在家裡面的輩分都是最小的,但也會受到大家的寵愛。但也有一些孩子在家裡的輩分是相當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有些爸爸媽媽老來得子,導致這些孩子雖然看起來年輕卻擁有著很高的輩分。男孩的輩分究竟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