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詩嘲諷妹妹長得醜,妹妹立馬寫詩回懟,蘇軾長相躍然紙上

2020-12-22 羽昕天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三毛

世間萬物異彩紛呈,身處其中的我們手持一隻萬花筒,感受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曾經的我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然而曾幾何時,我們還是在現實世界中被磨平了稜角,不復從前的模樣。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是當之無愧的文學泰鬥,而他對文字的把控也已經上升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蘇軾曾經寫詩嘲笑自己的妹妹長得醜,而他的妹妹立馬寫詩反擊,眾人讀完妹妹的詩詞之後都捧腹大笑。蘇軾的妹妹究竟寫了怎樣的詩句?她又是如何巧妙地予以回擊的呢?

文人墨客

中國古代曾經有一句詩名震江湖: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那個文壇新人輩出的時代,一個家族的父子三人都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文學家的事跡曾經被當成了傳奇,而當事人蘇洵、蘇軾、蘇轍也成為了文壇當之無愧的前輩。

在蘇家三父子中,蘇軾尤為著名。他不僅擅長吟詩填詞,還是著名的散文家、書法家、繪畫家,蘇軾出現的場合,其他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

人們都說蘇軾的文學造詣已經是蘇家的最高點,然而人們或許並不知道,蘇軾的妹妹也有著隱藏的才氣,按照歷史記載,蘇軾的妹妹蘇小妹的才氣甚至不遜色於文壇大家蘇軾。

歷史記載中的蘇小妹是一個富有才氣的女子,她頭腦聰慧而靈活,口齒伶俐,思維敏捷。不僅如此,蘇小妹在各種場合都有精彩的表現,她常常逗得別人哈哈大笑。

因為蘇小妹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和兄長終日沉迷於書籍之中,所以蘇小妹從小便耳濡目染,對於書籍有著極大的興趣。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蘇小妹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漸漸地,她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才女。對於蘇小妹來說,吟詩、作詞、對聯……凡此種種,皆不在話下。

人們對蘇小妹的印象大多為古靈精怪,似乎出其不意才是她的真實表現,而那個靜默著讀書、作詩的小女孩只是蘇小妹的偽裝。從前佛印來到了蘇軾家中作客,恰逢蘇軾有事外出,蘇小妹便承擔起招待客人的責任。

那時候的蘇小妹對佛印十分感興趣,於是便吟出了一句詩詞:面對面吃麵。這句詞看起來十分簡單,實際上十分有技術含量。一句詩詞中出現了三個面,但是每個面的意義都不盡相同。

佛印知道蘇小妹是故意刁難自己,於是靈機一動,對出了下半句:心連心貼心。從對仗工整方面來看,佛印的詩句毫無破綻,可是細細想來,佛印吟出的詩句其實實是對蘇小妹感情的調侃。

彼時的蘇小妹尚未出閣,面對感情方面的調侃十分害羞,便立馬離開了房間。想要讓別人難堪卻被人們調侃,古靈精怪的蘇小妹竟然也有失手的時候。

相愛相殺

因為蘇小妹的年齡較小,所以她的哥哥們都十分寵愛她,而蘇軾寵愛妹妹的方式卻十分特別,從捉弄中尋找樂趣。因為蘇小妹與蘇軾都頗有才華,所以他們捉弄對方的方式也十分特別,採用隱晦的對詩手法。

蘇軾鬍子較多,於是蘇小妹便將「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這句詩贈與他。在這句詩中,蘇小妹沒有一字一句明示蘇軾的鬍子眾多,卻無處不圍繞著這個主題。

不僅如此,蘇小妹對蘇軾的形容十分靈動,人們只需要讀這句詩便可以想像出蘇軾講話的畫面。蘇軾的鬍子已經將嘴完全遮蓋住,而聲音突然從鬍子之中傳來,這才讓人明白事情的真相。

見到蘇小妹如此暗暗諷刺自己,蘇軾自然不能甘拜下風,於是做了一首詩回贈給蘇小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顯而易見,蘇軾在這首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妹妹長相的嘲諷。

蘇小妹的額頭十分大,僅僅只走了兩三步,額頭就已經到達了客廳。不僅如此,蘇軾還故意細緻地刻畫蘇小妹哭泣時候的狀態,這首暗自諷刺的詩詞讀來讓人感覺十分滑稽。

正面交鋒

女為悅己者容,女子的容貌向來都是她們最在乎的方面,如今蘇軾寫詩羞辱自己的容貌,蘇小妹自然不能甘拜下風。

她不急不忙,吟出來另一首關於蘇軾的詩詞: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蘇軾對自己的容貌大加諷刺,蘇小妹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對蘇軾的容貌進行了一番評價。

蘇小妹形容蘇軾的額頭呈現扁平的狀態,而他的額頭的寬闊程度也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不僅如此,蘇軾的兩隻眼睛之間的距離很大,看起來十分奇怪。前兩句我們便可以看出蘇小妹諷刺蘇軾五官不協調的真實意圖,可是蘇小妹的目的遠不止於此。

蘇小妹還在後兩句對蘇軾的臉型進行描述,他的臉足夠長,以至於蘇軾去年留下的眼淚今年才流到了嘴邊。人們可以十分清楚地感受到蘇小妹在這首詩詞中運用的誇張手法,可是這樣的手法並沒有讓人感覺十分厭煩,恰恰相反,蘇軾詼諧幽默的形象瞬間躍然紙上。

聽到蘇小妹做的這首詩,聯想到蘇軾的容貌,眾人不禁捧腹大笑。就連這首詩詞的當事人,被自己的妹妹用詩詞的方式醜化的文壇大家看到這首詩詞之後都捧腹大笑。蘇軾對自己妹妹的才華十分驚訝,同時也感嘆後生可畏,妹妹蘇小妹的才華恐怕不在自己之下。

蘇家三個文壇大家的神話已經轟動了整個社會,而蘇小妹的出現無疑為蘇家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

在外界人們看來,一家全是才子才女,這樣的概率未免太過極端,而蘇家子女的才情卻有目共睹,就連蘇小妹這樣的女子都能將對文字的把控掌握的遊刃有餘。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光時刻,也是中華民族的財富。

相關焦點

  • 蘇軾寫詩嘲諷妹妹長得醜,不料妹妹連寫兩首詩反擊,蘇軾甘拜下風
    說起蘇軾,人們喜歡他的豁達,喜歡他的不羈,老顧更喜歡蘇軾的幽默風趣,還有他那毒舌的詩詞。話說,有一天宋神宗問身邊的大臣,蘇軾可以和哪位古人比肩?宋神宗的原話是:李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而蘇軾就有個妹妹,據史料記載,蘇軾的妹妹不簡單,本身就出生在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薰陶,還伶牙俐齒,才思敏捷,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只不過這個妹妹就是一直沒有嫁人,於是蘇軾就嘲笑妹妹長得醜,沒有人娶她!
  • 蘇軾寫詩嘲笑蘇小妹長得醜,蘇小妹當場寫詩回擊
    其中蘇軾就是很著名的詞人。還有一句話是「一門父子三詞客」說的就是他們家父子三人,他們父子的文學成就都很高。但是大多數人可能都忘記了,其實蘇家有蘇軾、蘇轍兩個兒子,還有蘇小妹這個女兒。他們家不只是他們父子三人的文學成就很高,就是蘇小妹的文學素養也很高。書香門第出身的蘇小妹,自幼受到家庭環境薰陶,養成讀書學習的好習慣,長大後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女,吟詩作對不在話下。
  • 蘇軾寫詩嘲笑妹妹長得醜,妹妹當場作詩反擊,讀後令人捧腹大笑
    蘇軾對這個妹妹也是十分疼愛。小妹長得不醜,只是額頭有些高,眼窩很深,相傳這樣長相的人聰明,蘇軾卻看不下去,有一次他寫下了一首打油詩: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對我的長相評頭論足!以胖為美你說我瘦,以瘦為美你說我胖,蘇軾拿蘇小妹的長相來打趣,蘇小妹豈能饒了他。蘇小妹目不轉睛地盯著哥哥,蘇軾感覺渾身不自在,以為玩笑開大了,把可愛的妹妹惹生氣了,考慮要不要跟她道歉。
  • 幾首蘇軾與蘇小妹互懟的打油詩,令人捧腹,蘇小妹果真才女
    但多數人,卻沒見過東坡先生調皮、可愛的一面,或許這一面只有他那個叫蘇小妹的嫡親妹妹見識過。蘇洵除了有兩兒子外,還有個女兒,名喚蘇小妹,受哥哥們的影響,是當地有名的才女。雖家世地位高,卻十分活潑可愛,身上沒半點大家閨秀的樣子。蘇軾對這個妹妹也是十分疼愛。
  • 蘇軾為紅顏知己寫詩,前兩句如大白話,後兩句卻出神入化
    當然不是,俗話說「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這點在蘇軾身上體現得淋漓極致。年少之時,蘇軾志向宏大,渴望早日登第為國為民效力,正如他在《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中所言:「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儘管是安慰弟弟蘇轍,但這又何嘗不是他的志願?二十歲左右,蘇軾得到老師歐陽修的賞析,順利進入仕途,本以為如願以償終可實現志向,豈料「烏臺詩案」將他徹底打入深淵。
  • 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蘇軾氣憤不已寫詩回懟,沒點水平還真看不懂
    蘇軾是宋朝的文學大家,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不用我說,相信大家都能看到。但是蘇軾在仕途和生活上卻是不順的,在仕途上屢屢被貶,可謂是一生都不得志。而在生活上,蘇軾經歷了喪母、喪妻、喪子、又喪妻……這些不幸也讓蘇軾的心境發生了變化,以至於他的詩在後期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 如何用古詩詞形容一個人醜?不得不服!
    一個人只要顏值高,長得好看,總是比起長得醜的人來得吃香。於是當一個人的長相不盡人意時,我們都習慣性的吐槽「醜」。但是你們知道古人是如何形容一個人醜的呢?下面就來看看吧!這句詩句是詩人蘇東坡和他妹妹蘇小妹開的一句玩笑話。這句詩的意思就是:蘇小妹還未走出門庭,僅僅是差了那麼幾步,蘇小妹的額頭就已經先到了畫堂前了。
  • 蘇軾進金山寺問「禿驢何在」,掃地小和尚回懟4個字,成千古絕對
    而在佛印禪師與蘇軾的交往之中,二人「嬉笑怒罵」趣事迭出,文採、性情也是盡顯無遺,甚至還有一副對聯成為了千古絕對。 蘇軾與佛印的「互懟」 佛印禪師,本法名為了元。作為一位當世大僧,其佛印禪師之名乃是宋神宗所贈。記載之中,佛印三歲便可背誦《論語》,五歲已能誦讀三千唐詩,可以說是一位不世出的神童。
  • 蘇軾寫詩讚美她的深情,「此心安處是吾鄉」是歌手真摯的愛
    在蘇東坡和徐州時期,他們經常遊山玩水,飲酒寫詩,彼此視為知己。因此讓王鞏參與蘇軾的「烏臺詩案」,並在嶺南的荒野中被降級到賓州。這讓蘇東坡感到內疚,他曾經對王鞏:「茲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王鞏充當賓州這個段時間,蘇東坡給他寫了很多信,表達了他對王捲入此事的歉意和不安。作為一個知己和朋友,王鞏經常在回覆中開玩笑說他可以在賓州中修改總統生之道。
  • 一個人有否真本事,要先看這一點,難怪高僧嘲笑蘇軾,寫詩如放屁
    比如蘇軾!一提蘇軾,必先談其詩詞雄奇,是百年難遇的大才子,然後這才會說,蘇軾的人生如何等等。但若筆者說,蘇軾科考時做過假,後來,又被一位高僧嘲弄,寫詩如放屁,您會信嗎?信也好,不信也罷,其實都不會動搖蘇軾的地位。甚至更會讓蘇軾有人緣。畢竟,對太過完美的東西,人們都習慣於敬而遠之,若有些瑕疵或缺點,反而會讓人親近。
  • 蘇軾進門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答覆4個字,蘇軾噎住
    總共才6道菜,4葷2素,6名舉人全拿走了,一道菜都不給蘇軾留下,難道蘇軾要喝西北風了?只見蘇軾不緊不慢,蹦出6個字:「嬴政併吞六國」。說完,把所有的菜全部放在自己的桌前,6名舉人全部傻眼。瞧瞧,這6名舉人本想在蘇軾身上討個便宜,沒想到,最後被蘇軾戲耍一番,吃不到菜,還憋著一肚子氣。不過,別看蘇軾現在這麼威風凜凜的,他也有吃癟的時候,而且不止一次。
  • 遼國使臣向蘇軾炫耀詩詞,蘇軾笑著寫下十二字短詩,遼使羞愧閉嘴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蘇軾隨手運用巧思寫詩,讓自誇是寫詩高手的遼國使者,乖乖閉嘴的故事。據《回文類聚》載,宋神宗熙寧年間,有一位來自遼國的使臣,這位使臣,仰慕漢民族文化,喜愛詩詞文章。這本來是好事,但這位遼國使臣特別自大,總覺得自己寫詩非常厲害,還經常寫詩來刁難翰林院學士。
  • 蘇軾:除了日常寫詞鬥和尚之外,他還有一種獨特的吃肉方式
    蘇軾可以說是這些人當中的集大成者,他開發出來的豪放派自成一系,成為當時社會上的一股清流,他自己創作出的新文體也吸引了一大批民間粉絲,可以說蘇軾是當時社會上的「大明星」了。不過這位「大明星」卻一點也沒有架子,平常的生活也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蘇軾除了寫詞,還喜歡四處旅遊,也因此交了很多朋友。
  • 蘇軾在獄中,覺自己將死,寫詩給親弟託付後事,最後14字古今傳頌
    蘇軾不僅僅是一位作詞作詩的文人,同時也是一名政治家。當時北宋時期,科舉取士更在乎的是這個人的政治遠見而非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可以說是相對實用的,那這時候獲得榜首的蘇軾則也是一名有著自己政治抱負的政治家。因此他難免會因為政見,而被捲入風波之中。
  • 蘇軾:我不要面子嗎?憤然寫詩帶火一成語
    為何很多人都喜歡蘇軾?說白了,就是喜歡蘇軾的嘴欠!張先納妾,他寫詩祝賀,「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李清臣納妾,他寫詞祝賀,「人間有、洞房煙霧。蘇軾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去了陳季常家裡,想知道這個柳氏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蘇軾先是說柳氏應該尊重丈夫,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是傳統,說著說著,蘇軾更加放肆了,竟然攛掇友人納妾!柳氏聽見這話後,火冒三丈,拿著棍子就把蘇軾趕出門了!
  • 讀詩與寫詩
    第一次讀蘇軾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海棠》),覺得蘇軾是受到李商隱「客散酒醒夜深後,更持紅燭照殘花」(《花下醉)》的啟發。可是後來又讀到了白居易的「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惜牡丹花》」,才知道,李商隱和蘇軾的詩句都源於白居易《惜牡丹花》中的後兩句。因為在時間上,白居易生活在中唐,而李商隱生活在晚唐,蘇軾則生活在北宋。
  • 蘇大鬍子遊廬山 說好不寫詩的 還是寫了一堆
    第二首,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蘇軾遊廬山,原本信誓旦旦準備不作詩的,要不是他說話不算數,我們今天就讀不到「不識廬山真面目」了。咱今天就一門心思看景,不寫詩了。 可是,這個決心很快就被打破了,蘇軾那一把大鬍子實在太惹眼了,一路上,經過的和尚也好,遊客也罷,看見蘇軾,紛紛說:「蘇子瞻來了!」大有奔走相告的架勢。
  • 與蘇軾同遊北宋:蘇軾損徐凝,一個粉絲的挺愛豆的故事
    《東坡志林》記遊中的「記遊廬山」,蘇軾剛剛結束在黃州4年的謫居生活,去看望弟弟蘇轍,途中蘇軾和佛印,道潛兩位好友遊覽了當時大名鼎鼎的5A級景區廬山。有美景可賞,有好友相伴,廬山之行甚是愜意。剛剛到廬山,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迎接不暇,蘇軾暗下決心不寫詩了,而進山不久,山中的僧俗便奔走相告「蘇軾來了!」,可見蘇軾當年儘管在黃州戴罪謫居4年,仍然是紅的發紫。蘇軾不禁隨口做了一個絕句「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 蘇軾進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回懟4個字,讓蘇軾老臉通紅
    蘇軾,就是北宋時期文壇中最璀璨的一顆星。蘇軾的詩詞作品流傳至今的至少兩千七百首,便是我國現在語文課本中也記載了許多蘇軾的詩詞,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都是我們現在人盡皆知的詩句,連小學生都會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