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授與小腸移植換腸人共同懸掛「腸」安樹。 張懿楠 攝
中新網西安5月16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孫永旺 任偉鋒)39歲的楊鋒16日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度過了他的第20個寶貴「生日」。1999年5月20日,西京醫院專家團隊實施國內首例活體小腸移植手術,從楊鋒父親身上切取160釐米小腸,移植到短腸症候群患者楊鋒體內,延續其生命。20年後,16名換腸人代表從全國各地匯聚西安,為世界存活時間最長的換腸人楊鋒共慶「20歲」生日,像楊鋒一樣在西京醫院成功接受小腸移植的換腸人全國共有43名。
亞洲首例同卵雙生活體小腸移植雙胞胎姐妹共同懸掛「腸」安樹。 張懿楠 攝
1998年,18歲的河南三門峽市年輕小夥楊鋒因腸扭轉壞死在當地接受小腸切除術後,只剩下40釐米小腸(正常人的小腸一般在4米至6米之間),不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導致短腸症候群。楊鋒生命垂危,父親常常暗自垂淚,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他義無返顧地要求捐獻自己的小腸。1999年5月20日,西京醫院23個學科協作,60名醫護人員聯手,對楊鋒父子同時實施手術,先切取楊鋒父親的160釐米小腸,經灌洗後分別與楊鋒的血管及腸管吻合。經過10多個小時努力,手術順利完成,填補國內醫學空白。楊鋒生命得以延續,2007年他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步入婚姻的殿堂。
目前,楊鋒已成為世界存活時間最長、生活質量最好的活體小腸移植病例,小腸移植供體、楊鋒父親身體狀況健康。
國內首例活體小腸移植換腸人楊鋒發言致謝。 張懿楠 攝
活動現場,小腸移植雙胞胎姐妹共同走上發言席。2013年,45歲的徐芳(化名)小腸和結腸壞死,手術後小腸只剩下14釐米,無法進食,僅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2013年,西京醫院專家團隊實施亞洲首例同卵雙生活體小腸移植術,切取徐芳雙胞胎姐姐徐莉(化名)160釐米小腸,成功移植到妹妹體內,姐妹情深、醫患攜手共同延續生命。術後已經6年了,徐芳沒有服用過免疫抑制藥物,完全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經聯機檢索,這種雙胞胎之間的小腸移植十分罕見,世界上僅報導過4例。
出生就患上腸梗阻,26歲的浙江小夥小泰多年來一直吃不下飯,術前體重只有50斤。2014年,西京醫院專家教授實施亞洲首例「小腸整形延長術」,在小泰擴張的小腸上做多個橫形切口,使小腸像彈簧一樣縱向延長,成功將小泰的小腸從70釐米延長到120釐米。「現在恢復很好,體重已經60多公斤了。」活動現場,小泰給主刀醫生吳國生說著自己的恢復情況。
近年來,西京醫院專家團隊先後實施機器人輔助親緣性活體小腸移植、同卵雙生活體小腸移植、血型不合親緣性活體小腸移植、小腸整形延長術、非親緣性小腸移植、胰十二指腸切除自體小腸移植、高難度腹腔多器官聯合移植等多項創新技術,實現了從「換腸」到「保腸」再到「延腸」的探索實踐,共有43名換腸人因此重獲新生。
西京醫院消化外科吳國生教授介紹,在大器官移植中,移植小腸因受到強烈的免疫排斥和嚴重感染的威脅,是大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低的器官移植類型,世界上僅有少數發達國家開展,國際上存活20年的小腸移植患者非常罕見。特別是活體小腸移植,要從健康人身上切取部分小腸作為供腸移植給患者,手術難度大、要求高。國內首例活體小腸移植病例健康存活20年和系列小腸移植技術的成功,為複雜疑難消化道疾病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標誌著中國小腸移植水平進入國際領先行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