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補貼不僅緩解了業績壓力,而且還可能是今年利潤的主要來源。
5月31日,北汽藍谷(600733.SH)發布公告稱,根據《北京市財政局關於撥付2015、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中央清算補助資金的通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於近日收到北京市財政局撥付的新能源汽車2016年度中央清算補助資金2493萬元。
同時,根據《北京市財政局關於預撥中央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的通知》,北汽新能源近日收到北京市財政局預撥2017和2018年度中央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11.3億元。
2018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約為164.38億元,同比增長43.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5億元,同比增長161.21%。但是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虧損7.29億,而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於政府補助,2018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9.18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北汽藍谷獲補貼有助於緩解北汽新能源當下的經營壓力。
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銷量目標為22萬輛,其2018年的銷量數據為15.8萬輛,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2019年銷量目標承擔著增長39%的壓力。
但根據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表現來看,整體情況不太樂觀。北汽新能源1-4月的產量為3430輛,同比下滑90.01%;銷量為30078輛,同比下滑2.5%。從前四個月來看,銷量下滑並不明顯。
但從4月的產銷報告可悉,2019年4月,北汽新能源產量為578輛,同比下降94.19%;銷量為5009輛,同比下降50.10%。而2019年《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是於3月26日落地的,新的補貼政策提出了「扶優增強」的理念,對補貼車型的門檻進行了提高。
而在北汽新能源的銷售結構中,A00級小車是絕對的主力,此前,不少車型補貼後的價格低至5萬元,而「平價」的產品也讓北汽新能源EC系列長期霸佔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三。新的補貼政策出臺,主打低端市場的北汽EC系列首當其衝,隨著新能源市場的消費市場升級,人們對低端產品的接受度會越來越低。
以北汽新能源EC220為例,NEDC工況續航裡程206km,2018年可獲得最高3.6萬元左右(包括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的補貼,而2019年這款車型沒有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則是所有車型全數取消。
不過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下滑並不能全部歸結於補貼減少,畢竟也有不少車企獲得了大幅增長。按照目前的態勢來看,產銷同比大幅下降可能是受補貼退坡和自身產品升級的雙重影響。
對於2019年一季度銷量的走低,北汽新能源也曾解釋,北汽新能源正在積極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同時清理積壓的庫存車輛,在短時間內只需要保障高品質的車型的小部分供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