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雪急診外傷病人增多 專家提醒:摔倒後原地坐一坐,不要亂走動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12月13日,南京迎來了初雪,拼出銀裝素裹的金陵城。然而路滑外傷病人增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郭玉冬副主任醫師介紹,騎電動車摔傷的病人也明顯增多,應格外引起注意。建議摔倒後不要亂動,應等待120送往醫院救治。

  電動車撞上汽車門,女子撞成「包公臉」

  12月13日傍晚,初雪降臨金陵,麗麗(化名)騎著電動車趕回家做飯。一個不留神,前方的汽車突然停下來,車門打開。麗麗戴著霧蒙蒙的眼鏡,剛要急剎車,然而車還沒剎住,人已經撞了上去,額頭正好撞到了車門上,膝蓋也血肉模糊。麗麗被緊急送往中大醫院,正在急診外科值班的骨科郭玉冬副主任醫師接診了麗麗。郭玉冬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麗麗的額頭正中間有月牙形狀的傷口,就如同包公臉上的月牙圖印,更嚴重的是膝蓋,傷口特別深,已經看到骨頭,好在沒有傷及骨頭。郭玉冬副主任醫師為麗麗清創縫合後,目前在骨科住院觀察。

  摔倒外傷大盤點,老人最怕傷髖關節

  郭玉冬副主任醫師介紹,像麗麗這樣騎電動車途中受傷的病人最近屢見不鮮。冬天穿得多了,反應不靈敏,再加上有些人喜歡反穿衣,車速又快,根本來不及反應要剎車就摔倒了,面部、膝蓋首當其衝最容易受傷。

  對於老人平衡能力欠佳,反應又慢,特別容易摔傷,即使在家裡,也容易滑倒。專家介紹,老人最容易摔倒,也最怕摔倒,摔倒後很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遭遇這「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將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此外,人摔倒後會下意識地用手撐一下,所以摔倒後外傷中手腕骨折也較多見。

  滑倒原地坐一坐,及時就醫很關鍵

  專家提醒,騎電動車時最好戴好頭盔,車速不要太快,與車輛保持一定距離,也不要反道行車。開車門最好先看看後方是否有來車,避免傷及行人。雪天出門最好以步行為主,走路姿勢要學學企鵝,手臂伸在兩側,膝微曲,小碎步,慢慢搖擺走。當然防滑、走路穩的鞋子是雪天出行必備。

  如果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要摔倒了,建議第一時間採取保護姿勢護住重要部位,最好可以像足球、籃球運動員那樣捲起身體護住頭部。高難度動作做不到,那就用手撐一下,防止髖部骨折、腰椎骨折等更大的創傷。

  滑倒在地,千萬不要快速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就走了。專家提醒,天冷了,人的肌肉比較緊張,會影響協調性、靈活性。一不小心摔倒,應在原地坐一會,查看哪個地方疼,慢慢活動,慢慢起來。以免原本的應力性骨折變成移位骨折,造成二次傷害,這個時候建議在原地等待120救援,緊急送往醫院,讓醫生進行專業處理。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朱曉瑩 編輯/國正)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坐長途車或飛機最好穿上彈力襪
    原標題:專家建議:坐長途車或飛機最好穿上彈力襪   醴陵一市民不久前的一個晚上連續打了4個多小時麻將後,突然發現腳腫大,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下肢深靜脈血栓。昨日是第一個世界血栓日,其主題是「工作生活動起來」,省會專家提醒,健康人群特別是高危人群,要多走動,坐長途汽車或飛機時,最好穿上彈力襪,以預防血栓。
  • 8旬老人雪天外出滑倒 專家:滑倒時順勢倒下可減輕傷害
    2019-01-10 10:55圖文來源:揚子晚報8旬老人雪天外出滑倒 摔傷後腦勺專家提醒:滑倒時順勢倒下可減輕傷害 冰雪天出門最怕滑倒昨天南京市中醫院急診科接診了好幾位步行滑倒摔傷的病人。專家提醒說,滑倒時應順勢倒下,別用手、屁股「硬扛」,減少摔後傷害。南京一位8旬老太太昨天早晨出門買菜,剛出門就滑倒在路邊,不慎摔到後腦勺,傷勢不輕。老太太被緊急送往南京市中醫院大明路新院區急診科。該院急診外科袁鋒主任告訴記者,下雪天滑倒摔傷的病人較平常明顯增多。他建議,冰雪天儘可能減少出門次數,如果一定要外出,要做好預防措施。
  • 南京兒科夜間門急診地圖②丨江北、江寧地區可選擇就近就醫
    【大橋封閉門口看病 醫療資源不足】   南京江北地區,家長夜間帶孩子看病,就近可以選擇的是:中大醫院江北分院,不接診新生兒;南京六合人民醫院、江北人民醫院。   南京長江大橋封閉維修之後,就近就醫的家長明顯增多。晚上八點,記者來到江北人民醫院兒科急診。醫生介紹,大橋封閉之後,夜間門診,足足增加了4成。
  • 「外傷藥」,別亂用
    閱讀提示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區部分醫院了解到,入夏以來,因外傷而就診的兒童人數明顯增多,且半數以上為5歲以下的幼兒。急診醫生提醒家長: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要加強看護。同時,要學會正確處理幼兒外傷和使用常見的「外傷藥」。  A  小傷口可自行處理  夏季,孩子穿得少,皮膚外露部位多,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在夏季發生皮膚損傷,尤其是膝蓋和肘部,磕破是常有的事。不太嚴重的磕磕碰碰,一般家長都選擇自己處理。
  • 中大醫院各科專家給出健康提醒 注意防寒保暖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各科專家給出健康提醒,儘量減少出門,注意防寒保暖。防心腦血管意外,減少外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懸殊,心腦血管病人激增。該院急診科主任劉文革副主任醫師介紹,對於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來說,冬季是最難挨的,因此儘量減少外出,非要出門的話,建議選擇中午前後有太陽時出門。出門注意禦寒保暖,尤其是頭部和雙腳的保暖。
  • 90歲老人摔倒被扶起後險喪命!醫生發出提醒...
    近日,某醫院骨科接診了一位90歲的頸部外傷患者馬大爺(化名),因不慎摔倒致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四肢無力入院。據家人描述,馬大爺平日健康狀況一般,有慢性肺炎病史,且行走不便、長年坐輪椅。
  • 急換春裝貪吃冷飲 上海近日感冒腸胃炎病人增多
    急換春裝貪吃冷飲 上海近日感冒腸胃炎病人增多 2008年03月03日 14:12 來源:解放網-新聞晚報   陽光明媚,氣溫回升,不少市民結伴到戶外遊玩,熱了忙脫衣、著春裝;渴了吃冰淇淋、喝冰凍飲料……今天上午,記者從瑞金、仁濟、兒童醫學中心等了解到,由於換裝著涼感冒,貪吃冷飲導致急性腸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病人明顯增加
  • 氣溫驟降 忘穿秋褲 醫院急診感冒病人增多(圖)
    昨日氣溫驟降,但街上的很多愛美女性依然穿著最近流行的闊腿褲,並露出腳踝,對此醫生提醒:人體的抗寒能力是有極限的,秋褲還是要穿的。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都三六三醫院等了解到,氣溫驟降,近日因感冒到醫院急診就診的人有所增加。其中一部分人患感冒,正是因為沒有注意保暖。醫生提醒,在氣溫驟降的天氣中,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 大人火盆取暖 臨安兩個寶寶一屁股坐了下去……
    而在急診創傷外科,浙大兒院每天大概要接診100~120個患兒,嚴重的創傷多發於車禍外傷、高處墜落傷,較輕的也多是些切割傷、夾傷等。  2個寶寶一屁股坐在了烤火盆裡……  接下來的一周寒潮就要來了,為了取暖家裡各種設備齊上陣,但這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孩子。
  • 明後天摔倒概率更高,怎麼走路看攻略
    今天一大早,杭州幾家醫院的急診科、骨科就陸續送來了摔傷以及骨折的病人,根據錢江晚報記者的了解,不到中午,浙江省人民醫院就接到了7位摔傷病人,其中2人骨折;浙江省中醫院接診了2位骨折病人;杭州市中醫院今早接診兩個小時,就已經有12個摔傷的市民前來就醫,其中6個病人開出了檢查單,在等待進一步檢查,病房收治了兩例;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一上午已經接收5、6個骨折病人
  • 記者繪製南京兒科夜間門急診地圖
    在城北的確,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邁皋橋醫院;城東,解放軍南京總醫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均開設了夜間兒科急診。   需要注意的是,地圖中多家醫院開放的都是兒科夜間急診,需要看夜間專家門診的家長,可以選擇明基醫院、南醫大二附院東院。另外,各家醫院都以兒內科疾病為主,兒童如果發生外傷,只能到南京市兒童醫院河西分院,或者南醫大二附院東院。
  • 雪後摔傷增多,專家教你雪天出行滑到後的正確姿勢
    雪天常見兩種摔跤傷,骨科專家介紹,人摔倒後的第一反應是用手撐地,這是上肢骨折的高危因素,其中以橈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另一種雪天常見的摔跤姿勢,是屁股向後坐。對於年紀大一點的人來說,這種情形可能會引起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同時,摔倒時一側屁股著地也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姿勢,可能導致髖部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骨質相對疏鬆的中老年人更危險。
  • 南京兒科夜間門急診全攻略看這裡(視頻)
    多家醫院開放兒科門急診 以兒內科為主   南京市兒童醫院廣州路院區夜間門急診停診之後,城中地帶可供選擇的還有:中大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只接診出生一月內的新生兒)、八一醫院   城南地區,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中醫院設有夜間兒科急診。   河西地區,除南京市兒童醫院河西分院之外,還可以選擇明基醫院。   城西,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南醫大二附院東院可供選擇。   城北,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邁皋橋醫院。   城東,解放軍南京總醫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均開設了夜間兒科急診。
  • 快來聽聽五大科室醫生的健康提醒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崔玉豔 記者 梅書華)近日,南京又迎來了一波降溫。冠心病患者血壓升高、孩子感冒氣喘、老人因路滑摔傷……因為溫度的下降,不少人被疾病和意外盯上。為此,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五個科室的專家,他們分別給出健康提醒,教大家安全過冬。
  • 凌晨零點 我抱著孩子守在急診室外 當媽後第一次感到心神不寧
    最開始去看的兒科急診,急診醫生一聽是摔到後腦勺,便叫我們去看外科急診。於是,我們又馬不停蹄的趕到另一個醫院看外科急診。現在正是疫情期間,一個患者只能有一名家屬陪同,經過醫院的「重重關卡」,終於掛上了號。繳完費已經快凌晨了,還有很多人等著看急診,候診區的位置沒有一個是空的,我雙手交叉努力的拖著寶寶的屁股,站在護士臺前等著。
  • 南京兒童醫院本部取消夜急診 河西院區如何應對?
    從12月1號開始,為了整合醫療資源,南京兒童醫院廣州路醫院不再設置晚夜間門急診。面對這一變化,醫院方面做了哪些準備,家長帶孩子看病應該注意什麼呢?除了南京兒童醫院,晚夜間孩子就診,還有哪些醫院可以選擇呢?
  • 脖子外傷後,千萬別這麼做!不然可能造成第二次損傷,甚至致命!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骨科接診了一位90歲的頸部外傷患者馬大爺(化名),因不慎摔倒致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四肢無力入院。據家人描述,馬大爺平日健康狀況一般,有慢性肺炎病史,且行走不便、長年坐輪椅。
  • 福州:2歲女童夢中走動疑為夢遊 醒來後一點都記不得
    夢中走動 卻聽不到看不到小彤住在福州鼓樓區六一路。媽媽陳女士說,小彤睡覺常說夢話,有時會突然坐起來,大叫「走開」「不要蓋被子」,偶爾還會尿床、哭鼻子,拍一拍安撫幾句,小彤又躺下,很快睡著。夢遊的小孩,眼睛半睜或全睜著,會起身坐床上、穿衣服、走動、搓被子、喃喃自語等,還可能伴有夜驚和遺尿,行動遲緩而單調,缺乏目的性,但家長可能毫不知曉,睡醒後小孩也記不得。
  • 南京兒童醫院河西院區開放24小時急診 廣州路院區夜間只保留內科急診
    昨天,南京兒童醫院全面完成「重心西移」,河西院區開放24小時急診。目前,河西院區除了兒保、康復、新生兒外,其餘20個專科均開設不同層級的門診(普通、主任、高級專家等)。  從就診流程上來看,河西院區也比廣州路院區更科學,尤其是二次叫號系統,可以讓初診病人和做完檢查回頭找醫生的病人按次序就診,實現一醫一患一診室。  南京兒童醫院醫務處副主任陸如綱告訴記者,目前兒童保健科、康復科以及小於28天的新生兒科門診,河西還暫時沒有開,家長還需帶孩子到廣州路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