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老鄉,幾時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雞仔餅,你去省城最緊要買雞仔餅。」這是很多人兒時聽到廣州電臺播放的順口溜。雞仔餅,就是今天的小鳳餅,中華名小吃之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向外地遊客推薦的手信,就有這款非遺美食。
小鳳餅這款非遺美食的得名,相傳與十三行總買辦、當時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有關。
伍秉鑑,祖籍福建,生於廣州,清代廣州十三行總買辦,他的怡和行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1834年,伍秉鑑擁有資產2600萬銀元,而當時清政府的國庫只有700萬銀元,美國《華爾街時報》稱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產,天下第一富翁。」當時,位於珠江南岸的伍家花園,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今天,在海珠區的同福中路,還有伍秉鑑留下來的伍氏宗祠,而他的故事,在今天的十三行博物館,一定會聽到非常詳細的介紹。
伍秉鑑像
那伍秉鑑又是如何與小鳳餅的名字搭上關係的呢?根據小鳳餅製作技藝傳承人薛銳明從他師傅口中得到的說法:作為十三行的總買辦,伍秉鑑有每天午睡之後吃點心的習慣,有一天他派丫環小鳳到成珠樓買點心,當時正是中秋做月餅的時候,點心已經賣完,但是成珠樓的老闆和糕點師傅們不敢得罪這個有錢人,糕點師傅急中生智,就把製作五仁月餅的餡料和皮,重新製作成為小個的糕點,讓丫環小鳳帶回去給伍秉鑑,伍秉鑑吃了之後大加讚揚,問這是什麼糕點,丫環小鳳急中生智,就說是「小鳳餅」,於是得名。
「小鳳餅」的得名純屬偶然,但是能夠讓世界首富大加讚揚,味道自然不一般。而與很多糕點不同的是,「小鳳餅」要使用「冰肉」,就是用米酒和白糖醃製過的肥豬肉。薛銳明介紹,這是「小鳳餅」的靈魂。通過酒和糖的作用,冰肉通透無渣,甘香爽口。
用白糖與米酒醃製冰肉
醃製好的冰肉
而另外一個顯示功底、決定小鳳餅出品的,則是餡料的糅合,把欖仁和花生油混合,甘香瞬間被釋放,再加上冰肉、白芝麻、瓜子仁、鹽、潮州粉充分糅合均勻。
薛銳明與糕點師傅們一起糅合餡料
面對這份傳統技藝,薛銳明師傅堅持從搓制到分割,再到成形,全部採用全手工製作。而烤制的過程,則十分考驗糕點師傅的耐心,每隔幾分鐘,就要篩選一遍,我們看到烤盤上一個個發黑的烙印,就是糕點師傅的工作記錄。
手工定形
準備入爐烤制
評判一塊小鳳餅做得好不好,就要看是不是符合甘、香、酥、脆、化的五個標準。
剛剛出爐的小鳳餅
新鮮出爐的小鳳餅,色澤金黃、一眼看去,欖仁、芝麻、瓜子仁清晰可見,吃上一口,外層鬆脆,餅餡肥軟,果仁的甘,冰肉的香,在嘴裡蔓延,齒頰留香。這樣的口味,怪不得世界首富伍秉鑑都要大加讚賞。經過廣州歷代師傅的改良,現在小鳳餅也在順應潮流,更加適應現代人的生活,口感由軟柔變得甘香鬆脆,少油、少糖,符合健康飲食的潮流。
今天,來廣州旅遊,要帶點什麼手信回去?小鳳餅,絕對是應選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