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致軟體的IT包工頭生意:員工一年流失超1500人 應收帳款逾期超1億元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上海新致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致軟體)闖關科創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致軟體的員工存在大量流失的現象,2017至2019年,新致軟體的員工流失人數分別為1494人、1845人和1527人,流失率分別為26.91%、29.52%和25.29%。

此外,新致軟體應收帳款佔了資產的較大規模,2019年末,新致軟體的應收帳款約6.25億元,總資產約為13.5億元,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重達46%。

除了應收帳款較快增長,新致軟體的應收帳款逾期金額也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末逾期金額約1.09億元。

報告期內員工流失率均超25%

新致軟體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向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其他行業終端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IT運維服務,以及向一級軟體承包商提供軟體項目分包服務。

圖片來源:新致軟體《招股說明書》截圖

2019年度,新致軟體實現營業收入約11.17億元,其中軟體項目開發約4.5億元,人員技術服務約5.03億元,IT運維服務約0.4億元,軟體分包服務約1.23億元。

軟體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2017年底、2018年底及2019年底,新致軟體的員工人數分別為4057人、4404人和4511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19年,新致軟體每年都有超過25%的人員流失率。對此,新致軟體稱:「報告期內,公司人員流失帶來了對外招聘和員工培訓等成本的額外增加,以及業務團隊磨合期的延長,可能對軟體服務的執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流失的人員以技術人員為主,其次為銷售人員,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如果公司的關鍵技術人員和核心銷售人員出現較多流失,且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招聘到合格的繼任者,將給公司經營活動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致軟體曾與離職員工對簿公堂。中國裁判文書網的兩則裁判文書顯示,新致軟體與員工籤署了《員工保密協議》,約定員工在離職後的2年內不得自營或幫助任何第三方經營(無論無償或有償)與新致軟體產品同類的產品或者與新致軟體從事業務同類的業務。

這兩則裁判文書皆與員工離職後跳槽去同行業公司工作有關,二審判決結果顯示,判令凌某某支付新致軟體競業限制違約金18萬元;楊某向新致軟體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244萬元。

對於凌某某賠付18萬元,相關的裁判文書顯示,二審法院認為,新致軟體二審時補充提交的新證據,證明凌某某從新致軟體離職後,雖然與上海A有限公司建立了勞動關係,但實質係為與新致軟體有競爭關係的Y公司工作,且工作地點仍在原被派遣的Z公司,工作內容類似。故凌某某明顯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其要求不支付違約金的主張,法院難以支持。

逾期應收帳款超1億元

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新致軟體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約為3.66億元、4.65億元和6.2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1.57%、46.80%和55.89%,其中逾期金額分別約為0.61億元、0.85億元和1.09億元。

新致軟體稱:「如果未來其財務狀況發生持續惡化或宏觀經濟出現疲軟,公司應收帳款存在規模持續增加,甚至發生較大實際損失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和淨利潤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記者注意到,應收帳款的增加,也是導致新致軟體經營現金流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新致軟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353.75萬元、3168.48萬元和-1659.64萬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匹配度不高,同期新致軟體的淨利潤分別約為3860萬元、6512萬元和8531萬元。

新致軟體表示:「如果公司加強銷售回款力度的效果不達預期,客戶不能按時驗收或及時付款,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低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可能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對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新致軟體《招股說明書》截圖

新致軟體的應收帳款增長率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率。2018年、2019年新致軟體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2.81%、12.52%,同期應收帳款的增長率分別為27.01%、34.38%。

新致軟體應收帳款逾期情況 圖片來源:新致軟體《招股說明書》截圖

關於逾期應收帳款上升,新致軟體解釋稱:「逾期金額報告期內有所上升,主要受大中型保險公司、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國有企業等影響,此類客戶普遍信譽度較高,應收帳款可收回性較高,但受宏觀環境去槓桿影響,該類客戶採購政策趨於保守,內部資金的審批流程拉長,導致應收帳款逾期量有所增加。」

相關焦點

  • 新致軟體首日漲151% 逾期帳款超淨利97%研發費發工資
    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致軟體資產總額達到16.25億元,2019年末為13.51億元,變動比例20.33%;負債總額達到9.04億元,2019年末為6.64億元,變動比例36.13%。新致軟體逾期應收帳款連續三年超淨利潤。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3.66億元、4.65億元、6.25億元、8.0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1.57%、46.80%、55.89%和166.28%,其中逾期金額分別為6055.82萬元、8537.71萬元、1.09億元和1.65億元。
  • 會通股份數千萬應收帳款逾期 數億元營業收入來源不明
    事實上,會通股份現金流不佳主要為其銷售回款率偏低,上述期間,其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分別為61.97%、66.94%、88.26%、75.14%,均遠低於1,在其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負數的年份,其僅有6-7成的銷售收入實現回款,其餘收入以應收帳款方式滯留在下遊客戶端,這導致會通股份的應收帳款高企。
  • 國新能源負債率超80%應收帳款高企 擬募資10億元還債
    最近3年,公司償還利息支付現金分別為7.55億元、7.84億元和8.69億元。另外,國新能源最近3年應收帳款分別為5.40億元、10.99億元、13.64億元,呈逐年增長態勢。對於應收帳款的回款情況及壞帳等問題,證監會方面在反饋意見中進行了關注問詢。
  • 近3億元借款逾期 珠海華潤銀行應收帳款質權或存瑕疵
    來源:貝果財經近3億元借款逾期 珠海華潤銀行應收帳款質權或存瑕疵本報記者/慈玉鵬/張榮旺/北京報導《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獲悉,珠海華潤銀行深圳分行因金融借款合同等糾紛起訴原印刷界大佬香明禧、夫人黎婉玲、廣州豐彩快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彩快印公司」)、豐彩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彩傳媒」)等一案,一審落下帷幕,該案涉案借款本金約為
  • 眾源新材研發投入遠超同行 應收帳款餘額較大被問詢
    銀行借款過高 應收帳款餘額較大被問詢眾源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生產原材料主要為電解銅,2014年-2016年,電解銅成本佔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95.04%、94.77%和94.01%。
  • 協創數據現金流連負兩年 淨利長期不敵逾期應收帳款
    另外,上述同期協創數據的應收帳款逾期金額分別為2840.72萬元、8484.03萬元、1.27億元和1.05億元,除2016年外,其餘兩年一期均遠超同期淨利。 正是由於過度依賴大客戶,協創數據應收帳款居高不下。報告期內,公司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2.50億元、4.63億元、4.31億元、4.0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9.78%、40.15%、36.55%和30.04%。 協創數據在招股書中稱,公司將提高研發設計能力作為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
  • 華錄百納業績垮塌:應收帳款遠超營業收入,半年16起訴訟追討欠款
    另外,公司近年應收帳款高企,2017年底高達25億元,遠超營業收入。以至於公司不得不頻頻向合作夥伴提起訴訟,追討欠款。這些,都成為美的少東家何劍峰入主華錄百納之後的新挑戰。業績垮塌,20億商譽壓頂華錄百納(300291.SZ)也曾創造過屬於自己的輝煌。
  • 應收帳款佔比持續增長 看是餡餅卻可能是陷阱
    因此,在日常財務管理中,應隨時關註上市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齡情況,對於應收而未收且帳齡超過一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就應提高警惕,而應收帳款帳期超過兩年以上的,則很可能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根據該公司年報介紹,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應收帳款中應收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帳款餘額31.31億元,其他應收款餘額705.44萬元,扣減應付中華映管2.39億元及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佳彩」)按合同約定將需要支付中華映管的1.08億元專利費後,其應收帳款及其他應收款餘額合計27.91億元。
  • 三一重工:擬發行規模不超50億元的應收帳款債權資產支持票據(ABN)
    【三一重工:擬發行規模不超50
  • 中辰電纜創業板IPO註冊獲批:應收帳款超營收 數次因質量遭暫停中標...
    杜南平與張茜為父女關係,兩人合計控制中辰控股67.54%股權,為中辰電纜實際控制人。中辰電纜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9170.00萬股,募集資金4.40億元,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在現金流方面,公司近三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21億元、3221.32萬元和1.2億元,報告期內累計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
  • 應收帳款佔比營收超六成 嘉和美康賒銷「兇猛」
    由於客戶多為大中型醫療機構,回款周期較長,嘉和美康對比客戶處於相對弱勢,公司應收帳款持續走高,賒銷情況嚴重,且已經出現了壞帳。同時,在實施承包醫院項目過程中,嘉和美康的主要子公司還屢次由於未履行合同義務而被起訴。  針對相關問題,嘉和美康證券部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部分問題與本次受理首輪問詢題目相關,近期公司將會提交上交所相關回復情況。
  • ...較為集中的風險,且隨著經營規模擴大,其應收帳款餘額也在逐年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於韻達股份(002120.SZ)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5.34%、68.47%、65.05%和57.58%,而韻達股份在2017年至2019年都是該公司第一大應收帳款客戶,2019年其應收帳款餘額為2.22億元,佔欣巴科技應收帳款總數的57.42%。
  • 集美新材IPO:第一大供應商持續舉債經營 應收款逾期佔比不斷攀升...
    應收帳款逾期佔比不斷攀升從經營數據來看,近年來集美新材業績有波動,2017-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3億元、1.49億元、1.56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503.03萬元、3,019.13萬元、4,163.36萬元,淨利潤增長相對較緩。
  • 應收帳款內部控制芻議
    長虹,作為中國彩電業的老大,有過年淨利潤25.9億元的輝煌,也創下了巨虧37億元的股市紀錄。長虹的衰敗始自1998年的囤積彩管,產品大量積壓,與APEX家電進口公司的合作和巨額應收帳款的產生。截至2004年12月,長虹應收APEX帳款4.675億美元,而根據長虹對APEX公司資產的估算,可能收回的資金只有1.5億美元左右。
  • 「最高院裁判文書」以應收帳款設立質權的,核實該應收帳款真實性的...
    1.49億元有優先權,並判令國源公司將欠付滿孚公司的應收帳款支付給廣發銀行本溪分行。對於廣發銀行本溪分行主張,就滿孚公司對國源公司享有有效的金額為1.49億元的應收帳款質權,並享有優先受償權的訴訟請求,雖然廣發銀行本溪分行與滿孚公司籤訂了編號為(2017)本銀短貸字第000005-擔保6的《應收帳款質押合同》為有效合同,但國源公司不認可廣發銀行本溪分行舉證的滿孚公司對國源公司的1.49億元應收帳款出質債權,無法確認滿孚公司對國源公司存在1.49億元應收帳款債權的真實性,故廣發銀行本溪分行請求確認其質權有效並有權對該質押債權享有優先受償權的訴訟請求
  • 企業應收帳款管理研究
    二、應收帳款管理形成的原因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企業應收帳款佔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以上,遠遠高於發達國家20%的水平。企業之間尤其是國有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造成逾期應收帳款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頑症。據專業機構統計分析,在發達市場經濟中,企業逾期應收帳款總額一般不高於10%,而在我國,這一比率高達60%以上。
  • 濮耐股份應收帳款數十億 野蠻生長的帳齡如何管控
    高增長下資產中應收帳款、存貨、短期借款合計佔同期資產規模約67.76%,遠超50%。其中的同期的應收帳款更是高達16.76億元。「高額的應收帳款下帳齡更是出現了野蠻生長的趨勢」,面對部分投資者的疑問,透過這些蛛絲馬跡對於濮耐股份市場又存在著哪些憂慮。
  • 大連工具機巨額債務破產重整 偽造合同虛構7.6億元應收帳款
    《華夏時報》記者經過深入調查發現,大連工具機不僅僅有普通的債務危機,2016年9月至11月間,大連工具機等通過虛構應收帳款、偽造合同和公章等方式,從信託機構「騙取」資金6億元,或涉嫌經濟犯罪。這款「金鶴189號」還款來源為大連工具機集團的經營業務收入,擔保方高金科技的經營業務收入。風控措施包括管理層控股的投資公司大連高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大連高金科技」)提供擔保、大連高金科技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其他保證、合約7.59億應收帳款質押及其他財產的抵質押擔保等。
  • 邁拓股份創業板IPO之謎:研發費用率持續下 應收帳款大量逾期
    邁拓股份財務及IPO分析(毛利率原高行業平均應收帳款逾期嚴重)招股書顯示,2017 年-2019 年,邁拓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1.21 億元、1.89 億元、3.14 億元,淨利潤分別為 0.22 億元、0.73 億元、1.26 億元。
  • 應收款超營收1.3倍!廣譽遠經營淨現金流為負 銷售費用率超同行
    在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6.87億元營收,同比下滑19.58%的背景下,廣譽遠同期16.03億元的應收帳款顯得尤為醒目《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彥強作為擁有國家級保密配方品種的老牌中藥企業,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譽遠,6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