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新致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致軟體)闖關科創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致軟體的員工存在大量流失的現象,2017至2019年,新致軟體的員工流失人數分別為1494人、1845人和1527人,流失率分別為26.91%、29.52%和25.29%。
此外,新致軟體應收帳款佔了資產的較大規模,2019年末,新致軟體的應收帳款約6.25億元,總資產約為13.5億元,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重達46%。
除了應收帳款較快增長,新致軟體的應收帳款逾期金額也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末逾期金額約1.09億元。
報告期內員工流失率均超25%
新致軟體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向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其他行業終端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IT運維服務,以及向一級軟體承包商提供軟體項目分包服務。
圖片來源:新致軟體《招股說明書》截圖
2019年度,新致軟體實現營業收入約11.17億元,其中軟體項目開發約4.5億元,人員技術服務約5.03億元,IT運維服務約0.4億元,軟體分包服務約1.23億元。
軟體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2017年底、2018年底及2019年底,新致軟體的員工人數分別為4057人、4404人和4511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19年,新致軟體每年都有超過25%的人員流失率。對此,新致軟體稱:「報告期內,公司人員流失帶來了對外招聘和員工培訓等成本的額外增加,以及業務團隊磨合期的延長,可能對軟體服務的執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流失的人員以技術人員為主,其次為銷售人員,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如果公司的關鍵技術人員和核心銷售人員出現較多流失,且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招聘到合格的繼任者,將給公司經營活動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致軟體曾與離職員工對簿公堂。中國裁判文書網的兩則裁判文書顯示,新致軟體與員工籤署了《員工保密協議》,約定員工在離職後的2年內不得自營或幫助任何第三方經營(無論無償或有償)與新致軟體產品同類的產品或者與新致軟體從事業務同類的業務。
這兩則裁判文書皆與員工離職後跳槽去同行業公司工作有關,二審判決結果顯示,判令凌某某支付新致軟體競業限制違約金18萬元;楊某向新致軟體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244萬元。
對於凌某某賠付18萬元,相關的裁判文書顯示,二審法院認為,新致軟體二審時補充提交的新證據,證明凌某某從新致軟體離職後,雖然與上海A有限公司建立了勞動關係,但實質係為與新致軟體有競爭關係的Y公司工作,且工作地點仍在原被派遣的Z公司,工作內容類似。故凌某某明顯違反了競業限制義務,其要求不支付違約金的主張,法院難以支持。
逾期應收帳款超1億元
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新致軟體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約為3.66億元、4.65億元和6.2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1.57%、46.80%和55.89%,其中逾期金額分別約為0.61億元、0.85億元和1.09億元。
新致軟體稱:「如果未來其財務狀況發生持續惡化或宏觀經濟出現疲軟,公司應收帳款存在規模持續增加,甚至發生較大實際損失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和淨利潤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記者注意到,應收帳款的增加,也是導致新致軟體經營現金流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新致軟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353.75萬元、3168.48萬元和-1659.64萬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匹配度不高,同期新致軟體的淨利潤分別約為3860萬元、6512萬元和8531萬元。
新致軟體表示:「如果公司加強銷售回款力度的效果不達預期,客戶不能按時驗收或及時付款,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低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可能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對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新致軟體《招股說明書》截圖
新致軟體的應收帳款增長率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率。2018年、2019年新致軟體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2.81%、12.52%,同期應收帳款的增長率分別為27.01%、34.38%。
新致軟體應收帳款逾期情況 圖片來源:新致軟體《招股說明書》截圖
關於逾期應收帳款上升,新致軟體解釋稱:「逾期金額報告期內有所上升,主要受大中型保險公司、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國有企業等影響,此類客戶普遍信譽度較高,應收帳款可收回性較高,但受宏觀環境去槓桿影響,該類客戶採購政策趨於保守,內部資金的審批流程拉長,導致應收帳款逾期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