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項惠臺措施 前臺南縣長:兩岸相輔相成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蘇煥智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黃筱筠攝)

  日前宣布退出民進黨投入臺北市長選舉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接受中評社專訪。針對大陸日前推出惠臺31項措施表示,如果大陸提供好舞臺,臺灣當然要擔心人才流失的問題。但如果兩岸都能提供好舞臺,可能在創新產業方面,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蘇煥智1956年生,末任臺南縣縣長,臺灣大學法律學士,輔仁大學法研所碩士。曾任陳水扁臺北市議員助理、第二、三、四屆「立委」、第十四、十五屆臺南縣長。

  蘇煥智指出,如果臺灣做得好,當然也有吸引力,如果兩岸大陸都能提供好舞臺,兩岸可能在創新產業方面,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臺北是一千萬人的經濟圈,要形成經濟聚落,而人才是互相流動。

  蘇煥智也說,大陸市場規模很大,很擔心臺灣人才到大陸後,技術被拿走就被掃地出門,這個案例也很多,臺灣要幫助他們,不管是大陸、東南亞,臺灣方面應幫忙他們做後續防範準備。

他進一步指出,現在已經不只有技術人才,還有企業公司要到大陸上市上櫃,這對臺灣來說,的確有很大危機。臺灣企業跑到大陸去上市,大陸原是子公司變成母公司,整個總部移到大陸,運籌管理中心也移到大陸去。

  蘇煥智說,依照「總部經濟學」的概念,若總部都移到大陸,臺灣就沒有優勢。但惠臺措施臺當局也無可奈何,這是利伯維爾場法則,臺當局必須要讓資金活絡,讓海外資金也願意到臺灣尋找機會。如果不創造經濟優勢環境「人才、資金都會自動跑」,臺灣不能等。

  蘇煥智表示,「執政」不能都是保守的心態,加上治理哲學又不清楚。市場自由經濟應善用民間力量,就是臺當局要管理最少。不必要太多管制,會限制企業投資。現在就是太多的管制,管制的手段太過度。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前臺南縣長蘇煥智:民進黨再這樣走下去 臺灣必倒!
    前臺南縣長蘇煥智(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距離島內的「九合一」選舉越來越近,臺南市長選舉目前呈現「七搶一」的局面。據香港中評社8月7日報導,曾經三屆「立委」、兩屆臺南縣長的蘇煥智,在目前媒體公布的民調中處於落後局面,不過他的拜會行程依舊是按表操課。6日下午,蘇煥智拜會臺南市建築師公會並舉辦座談會,表達城市發展的願景並於公會各組別負責人交換意見。
  • 「31項惠臺政策」,讓臺當局超緊張!
    項惠臺政策」,反應熱烈。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的華人舉行了「和平統一座談會,一致認為「31項惠臺政策」有深刻的意義,政策實施後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享有同等待遇,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等提供很多機會與更好的發展空間,為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邁進了一大步。    據統計有76%的臺灣民眾認同「31項惠臺政策」。說明了這次出臺的惠臺政策,深得民心。
  •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讓臺胞有更大認同感
    最新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獲得了臺商和臺胞們的積極點讚,許多人表示,這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31項惠臺措施一發布,廈門臺商協會的微信群就炸開了鍋,臺商們紛紛點讚轉發,把喜訊「奔走相告」。
  •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最新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獲得了臺商和臺胞們的積極點讚,許多人表示,這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31項惠臺措施一發布,廈門臺商協會的微信群就炸開了鍋,臺商們紛紛點讚轉發,把喜訊「奔走相告」。
  • 天津臺商談「31項惠臺政策」:反映臺胞心聲 促進心靈契合
    天津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榮譽會長丁鯤華日前在天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31項惠臺政策」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好條件,將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於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
  • 臺媒:大陸31項惠臺措施見成效 臺六成年輕人願到大陸發展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導臺媒稱,今年「2·28」當天,大陸宣布惠臺31項措施,儼然對兩岸關係丟下一顆震撼彈。由於各方面有不同解讀,《遠見》研究調查針對「大陸31項惠臺措施」,進行民意大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方面正面臨一大「隱憂」、三大「警訊」。
  • 大陸發31項惠臺措施 臺網友:我們還在搶紙 大陸直接搶人了
    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安峰山當場宣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實施,並對其中措施作出解釋。讓兩岸一家親,成為一種真正有溫度的日常。」在大陸推出惠臺措施後,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昨日在社交媒體上動情地說道。黃智賢她直言,「這31條惠臺政策,讓我感動。因為這一切,是為了要分享。」並稱,在臺灣當局把人民當做敵人對付時,大陸此舉團結了兩岸同胞。
  • 專家談大陸「惠臺31條措施」施行細則:須行之有效
    》(以下簡稱「惠臺31條措施」)發布已滿3個月之際,6月6日至7日,首屆桂臺合作高端智庫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來自大陸各高校及有關機構的涉臺智庫專家圍繞「地方政府如何落實『惠臺31條措施』」展開研討。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也已經或將要推出一系列施行細則,加速落實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  「地方細則並非越多越好,必須行之有效。」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推動「惠臺31條措施」落地,應該在臺企臺胞相對聚集的省市,根據其面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經過詳細調研論證後,適當推出施行細則。
  • 吳宜:惠臺31項措施開啟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新時代
    31項措施。此次惠臺措施範圍廣、力度大、落地實,是大陸新時代對臺政策的力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整體利益出發,以更加自信和從容的姿態應對臺灣問題的重大舉措,必將開啟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心靈契合」的目標邁進。  惠臺31項措施順應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內在需求,更將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 31項惠臺政策獲連雲港臺胞高度關注
    31項惠臺政策獲連雲港臺胞高度關注 2018年03月01日 14: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1日連雲港訊 2月28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政策)。
  • 國臺辦:繼續推動「惠臺31條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左妍冰、馬曉葉):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今天(10月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惠臺31條措施」自今年二月底發布實施以來已滿8個月,到目前為止,已有18個省區市的40個地方,以及1家央企推出了具體落實措施。
  • 「惠臺31條措施」廣東顯實效 臺商期待更進一步落實
    中新社廣州11月8日電 題:「惠臺31條措施」廣東顯實效 臺商期待更進一步落實中新社記者 郭軍「我們從2007年開始投入節能減排,2012年布局綠色工廠,今年2月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國家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示範名單
  • 面對「31項惠臺政策」 蔡英文只有「怕怕」二字?
    「看兩岸」資料圖        作者 馬淑靜    島內幾家紙業公司宣布:衛生紙三月份要漲價。習主席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將秉持『兩家一家親』理念,願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    有評論者指出,這次大陸的31項惠臺政策,其中許多為臺灣的民之所欲,符合了兩岸民眾的共同利益。
  • 大陸31項惠臺政策擁抱臺胞 「臺獨」勢力受重創
    國臺辦2月28日印發《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臺商經營及臺灣民眾的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推出31項惠臺措施。相關措施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引發島內各界人士的熱議。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每一條都確確實實幫臺灣人開展了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 「惠臺31條」釋利好引臺商深耕大陸市場
    來源:中新社「『惠臺31條』出臺後,預估明年將出現臺灣青年西進創業潮,今年則有大批業者透過參展、參訪等方式來試試水溫。」來自臺灣的索佳藝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總經理李儒清18日如是說。當天,第20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下稱「海交會」)在福州舉辦,以5.8萬平方米2600個展位,展示臺灣精品、優質食品、伴手禮、兩岸茶用品、綠色建材產品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臺灣食品館的基礎上,今年還增設1萬平方米的臺灣名品展區。
  • 大陸新推31項惠臺政策
    N新華社 福建日報 本報訊 昨日,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大陸方面發布了31項對臺惠民新政策措施,內容涉及赴臺旅遊、就業、文化交流、兩岸直航、臺企融資等多個領域。這些新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新增授權11個省區市公安機關為在當地的臺灣居民換發、補發5年有效臺胞證等。
  • 「惠臺31條」實施一年半,落實得咋樣?
    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等31個部門在去年3月聯合發布了「31條惠臺措施」,後續又出臺了臺灣居民居住證等措施,獲得了臺灣同胞的廣泛好評。「『31條惠臺措施』實施以來廣受臺胞臺企好評,但是,惠臺政策重製定、輕執行的現象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看來,個別地方在惠臺政策具體執行環節上還不夠細緻周全,影響了惠臺政策的整體社會效應。「有沒有進一步的措施,加強『31條惠臺措施』的執行力度?
  • 惠臺31條、「臺旅法」,大陸與美國誰才是真愛臺?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今年228註定載入史冊。當臺灣各界還在為陳年舊事爭論不休時,對岸在元宵節前夕一口氣公布了31條惠臺措施(即《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含金量之高堪稱史無前例,引發輿論對未來兩岸融合甚至統一的無限想像。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全面解除美臺高層交往禁令的「臺灣旅行法」。
  • 大陸「惠臺31條措施」出臺一年間
    從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到就業、教育、文化、醫療,涉及諸多領域的「31條惠臺措施」彰顯「兩岸一家親」理念,體現大陸率先同臺胞分享發展機遇的真誠意願,給在大陸發展的臺企臺胞帶來了實實在在好處。  春風化雨顯真情,落實承諾暖人心。「31條惠臺措施」突出的「含金量」「含情量」,正不斷轉化為臺胞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中的參與感、獲得感和融入感。
  • 惠臺31條措施,臺生GET到了什麼?
    惠臺31條措施,臺生GET到了什麼?日前,大陸國臺辦公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 31條惠臺具體措施,在大陸和島內讀書的臺灣學生紛紛「對號入座」,他們究竟GET到了什麼?對於即將博士畢業的他來說,最開心的是看到新措施中「鼓勵臺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其在臺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許晉銘(左)。「如果臺灣博士生能更多的在大陸任教,可以有效的增加兩岸文教以及學術價值觀的融合和交流,也開放了臺灣學術評判的體系。」許晉銘如是說。